《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十四 (15)
卷十四 (15)
1. 咳嗽論(附痰飲上氣)
馬兜鈴丸
治肺壅咳嗽氣喘。大便不利。
馬兜鈴,紫蘇子(炒),人參(去蘆各一兩),木香,款冬花(去枝梗各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研後入一分)
上前五味。先為末。入杏仁末拌勻研。煉蜜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生薑湯下。不拘時候。
百合湯
治肺經風寒。痰壅不利。
百合,紫菀(洗焙),白朮,人參(去蘆各一兩),白茯苓(去黑皮),青皮(去穰),甘草,麥門冬(去心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八分。淡竹葉三片。薄荷二葉。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爽神湯
消寒痰。除肺壅。清神爽意。
白朮,人參(去蘆),白茯苓(各一兩),桔梗(去蘆),栝蔞,甘草(各半兩),細辛(去苗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八分。荊芥薄荷各少許。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蘇香湯
治肺壅。消痰滯。
紫蘇葉(去土),木香,人參(去蘆各半兩),五味子(去枝梗),甘草,陳皮(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生薑自然汁少許。荊芥湯調下。不拘時候。
蟬殼湯
治肺氣壅滯不利。
蟬殼(去土微炒),人參(去蘆),五味子(去枝梗各一兩),陳皮,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生薑湯下。無時。
神麯湯
治痰涎壅滯。氣不和順。腹脅滿悶。
神麯(一兩微炒),木香(一兩),半夏(一兩用姜半斤同杵爛炒令黃姜是生薑也),蕪荑(一兩),青皮(去穰半兩炒),甘草(半兩炙),白茯苓(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鹽少許。沸湯調溫服。無時。
白金丹
消肺壅痰實。治胸膈不利。
桑白皮(一兩銼),前胡(去蘆一兩),半夏(一兩湯泡七次),白朮(一兩),人參(去蘆半兩),陳皮(半兩),甘遂(一分微炒)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黍米大。溫水下五七丸。周晬至一二歲兒三丸。以上者以意量加。不拘時候。
前胡半夏丸
治風熱痰實。肺氣壅滯。涎流口出。
前胡(去蘆一兩),半夏(一兩湯泡七次焙乾),大黃(半兩炮),麥門冬(去心半兩),川朴硝(半兩)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煎人參湯下。不拘時候。
犀角丸
治風熱面赤。胃氣不和。大小便秘瀝。(瀝音澀)痰實涎盛。三焦壅滯及積熱蘊毒。
生犀末(一分),人參(去蘆半兩),黃連(去須一兩),枳實(去穰炒半兩),檳榔(半兩),大黃(二兩酒浸一宿切作片子以巴豆一百粒去殼皮貼大黃上紙裹定飯上蒸三次去巴豆切研炒焦)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麻子大。每服五七丸。臨臥熟水下。未動加丸數。服此疏利極穩之藥。
治小兒痰壅肚熱諸病,以雞子亂髮熬良久。得汁與服之。良。
枳殼湯
白話文:
咳嗽論(附痰飲上氣)
馬兜鈴丸
治療肺部壅塞導致的咳嗽、氣喘,以及大便不通暢。
藥材:馬兜鈴、炒過的紫蘇子、去蘆的人參各一兩,木香、去掉枝梗的款冬花各半兩,浸泡過後去皮尖並研磨的杏仁一分。
做法:將前面五種藥材先研磨成粉末,加入杏仁末拌勻再研磨,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用生薑湯送服,不限時間。
百合湯
治療肺經受風寒,痰液壅塞不暢。
藥材:百合、洗過並烘乾的紫菀、白朮、去蘆的人參各一兩,去除黑皮的白茯苓、去除內瓤的青皮、甘草、去心的麥門冬各半兩。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一錢,加入八分水,放入三片淡竹葉和兩片薄荷葉一起煎煮至五分。去除藥渣後溫服,不限時間。
爽神湯
消除寒痰,去除肺部壅塞,使人精神清爽。
藥材:白朮、去蘆的人參、白茯苓各一兩,去蘆的桔梗、栝蔞、甘草各半兩,去除莖苗的細辛一錢。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一錢,加入八分水,放入少許荊芥和薄荷一起煎煮至五分。去除藥渣後溫服,不限時間。
蘇香湯
治療肺部壅塞,消除痰液停滯。
藥材:去除泥土的紫蘇葉、木香、去蘆的人參各半兩,去除枝梗的五味子、甘草、陳皮各半兩。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用少許生薑自然汁和荊芥湯調和後送服,不限時間。
蟬殼湯
治療肺氣壅塞不暢。
藥材:去除泥土並稍微炒過的蟬殼、去蘆的人參、去除枝梗的五味子各一兩,陳皮、炙甘草各半兩。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用生薑湯送服,不限時間。
神麯湯
治療痰涎壅滯,氣機不順,腹部和脅肋脹滿悶痛。
藥材:稍微炒過的神麯、木香各一兩,用半斤生薑搗爛一同炒黃的半夏、蕪荑各一兩,去除內瓤並炒過的青皮、炙甘草、白茯苓各半兩。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加入少許鹽,用沸水調勻溫服,不限時間。
白金丹
消除肺部壅塞,痰液堆積,治療胸膈不暢。
藥材:切碎的桑白皮、去蘆的前胡各一兩,用熱水浸泡七次的半夏、白朮各一兩,去蘆的人參半兩,陳皮半兩,稍微炒過的甘遂一分。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用溫水送服五到七丸,周歲到一兩歲的幼兒服用三丸,以上年齡的則自行酌量增加。不限時間。
前胡半夏丸
治療風熱導致的痰液堆積,肺氣壅塞,流口水。
藥材:去蘆的前胡、用熱水浸泡七次並烘乾的半夏各一兩,炮製過的大黃半兩,去心的麥門冬半兩,川朴硝半兩。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生薑自然汁調和製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用煎煮過的人參湯送服,不限時間。
犀角丸
治療風熱引起的臉色發紅,胃氣不和,大小便秘結(排便不暢),痰液多而黏稠,三焦(上、中、下)氣機壅塞,以及積熱蘊毒。
藥材:犀角末一分,去蘆的人參半兩,去鬚的黃連一兩,去除內瓤並炒過的枳實半兩,檳榔半兩,用酒浸泡一夜並切成片的大黃二兩(將一百粒巴豆去掉外殼皮貼在大黃上,用紙包好,在飯上蒸三次,去掉巴豆後切開研磨炒焦)。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到七丸,臨睡前用溫開水送服。如果效果不顯著,可酌情增加服用丸數。此藥有疏通腸道、利便的功效。
治療小兒因痰液壅塞、肚子發熱等疾病,將雞蛋清與頭髮一同熬煮一段時間,取汁液服用,效果很好。
枳殼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