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乳母論

兒生自乳養者。一切不論。若令乳母乳養者。必擇其人。若有宿疾。狐臭癭瘻。上氣喘嗽。疥癬頭瘡。龜胸駝背。鼻齆緊唇。癡聾喑啞。顛狂驚癇。癰疽等疾。並不可令乳兒也。

白話文:

孩子出生後即用母乳餵養。對於這方面我們不作任何討論。如果用乳母的乳汁餵養孩子的,一定要選擇合適的人。如果乳母有宿疾、狐臭、癭瘻、上氣喘嗽、疥癬、頭瘡、龜胸、駝背、鼻齆、緊脣、癡聾、喑啞、顛狂、驚癇、癰疽等疾病,都不可以讓她去餵養餵養孩子。

凡乳母乃血氣化為乳汁。則吾性善惡。悉由血氣所生。應喜怒飲食。一切禁忌並宜戒慎。若縱性恣意。因而乳兒。則令兒感生疾病也。若房勞乳兒。則令兒瘦瘁。交脛不能行。若醉以乳兒。則令兒身熱腹滿。若蓄熱乳兒。則令兒變黃。不能食。若怒作乳兒。則令兒驚狂上氣。若吐下乳兒。則令兒虛羸氣弱。是皆所忌也。

白話文:

每一個乳母都是靠血氣化成乳汁的。那麼我們的性格好壞,都是由血氣而來的。所以應當在意喜怒與飲食,一切的禁忌都要戒慎。若放縱自己的性情,因而哺乳嬰兒,那麼就會害得嬰兒染患疾病。如果在房事之後就哺乳嬰兒,就會害得嬰兒瘦弱憔悴,小腿交叉不能走路。如果在喝醉之後哺乳嬰兒,就會害得嬰兒發熱腹脹。如果在蓄積熱氣之後哺乳嬰兒,就會害得嬰兒變黃、不能吃東西。如果在發怒之後哺乳嬰兒,就會害得嬰兒驚恐狂亂、呼吸困難。如果在嘔吐、腹瀉之後哺乳嬰兒,就會害得嬰兒虛弱氣虛。這都是必須忌諱的事情。

凡每乳兒。乳母當先以手按散其熱。然後與兒吮之。若乳汁湧。恐兒咽乳不及。慮防嗆噎。則輒奪之。令兒少息。又復與之。如是數反則可也。又當視兒飢飽節度。一日之中,知幾乳而足量以為常。每於早晨。若有宿乳。須當捻去。若夏月不去熱乳。令兒吐哯。冬月不去寒乳。

白話文:

每一個嬰兒,乳母在餵奶之前,都應先用手按壓並分散乳房的熱氣,然後再讓嬰兒吮吸。如果乳汁湧出太多,擔心嬰兒來不及吞嚥,擔心嗆到,就應該立即停止餵奶,讓嬰兒休息一下,再繼續餵奶。如此反覆幾次即可。此外,還應注意觀察嬰兒飢飽的程度,在一天之中,掌握好嬰兒需要多少乳汁才能吃飽,並以此為常規。每天早晨,如果有昨天的殘留乳汁,必須將其除去。如果在夏天不除去熱乳,會讓嬰兒吐奶和腹瀉;如果在冬天不除去寒乳,會讓嬰兒咳嗽和感冒。

令兒咳痢。又若兒大喜之後。不可便乳。令兒驚癇。若兒大哭之後。不可便與乳。令兒吐瀉。又乳兒不可太飽。恐停滯不化。若太飽。則以空乳令吮則消。

白話文:

你的孩子咳嗽腹瀉,當你的孩子特別高興之後,不能立刻餵奶,否則會驚嚇導致抽搐。孩子放聲大哭之後,不可立刻餵奶,這會引起吐瀉。此外,不要讓孩子吃得太飽,否則食物可能會停滯不消化。若孩子吃得太飽,可用空乳頭餵奶,可以幫助消化。

凡每乳兒。乳母當以臂枕兒頭。令兒口與乳齊。乃乳之。不可用膊。即太高。令兒飲乳不快。多致兒噎。又乳母欲寐。則奪去其乳。恐睡著不覺。被乳填沃口鼻。別生其他事。又且不知兒飢飽也。

白話文:

凡是給嬰兒餵奶。乳母應該用手臂枕著嬰兒的頭,讓嬰兒嘴巴和乳頭齊平,然後再餵奶。不能夠用胳膊,那樣太高了,會讓嬰兒喝奶不舒服,容易造成嬰兒嗆奶。另外,乳母想要睡覺時,要先把乳頭取出來。擔心睡著後不知不覺中,讓乳汁堵住嬰兒的口鼻,另生事端。而且也不知道嬰兒是否吃飽了。

凡兒生六十日。目瞳子成。能識人。百日。任脈反覆。一百八十日。尻骨成。能獨坐。二百日。掌骨成。能匍匐。三百日。臏骨成。能獨立。三百六十日,膝骨成。能移步。乳母常須依時按節。續續教引。使兒能會。此是定法也。即不得常常抱持。過時都不教引。致令兒筋骨弛墮。又恐成腰腳之疾也。

白話文:

凡是小孩出生60天,瞳孔生成,能夠辨識人。100天,任脈反覆運轉。180天,尻骨生成,能夠獨自坐下。200天,掌骨生成,能夠爬行。300天,膝蓋骨生成,能夠獨立站立。360天,膝蓋骨生成,能夠行走。乳母應當經常根據時間按節奏教導引導,使孩子能夠適應。這是確定的方法。如果不能經常抱著,不能按時教導,就會導致孩子的筋骨鬆弛,還擔心會導致腰腿疾病。

2. 慎護論

凡乳母慎護養兒。乳哺欲其有節。襁褓欲其有宜。達其飢飽。察其強弱。適其襛薄。循其寒燠。蓋自有道。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凡是乳母要小心護養孩子。哺乳要按時適量。包裹的襁褓要合適。要明白孩子的飢餓和飽足。察覺孩子的強壯和虛弱。適當減增衣服,讓孩子感到舒適。根據天氣冷暖增減衣物。這些都是有規律的,不可不知。

凡兒自初生至滿月。宜常常時取豬乳汁滴兒口中。令咽。最為佳妙。又以珍珠末一大豆許。用蜜一蜆殼和之。分三次或四次。每十日內外與一次。塗兒口中。安心神。鎮魂魄。

白話文:

嬰兒出生後到滿月之間,應該常常給他餵豬乳汁,讓他喝下去。這是最好的。另外,把珍珠磨成粉末,一大豆的量,用一蜆殼的蜂蜜調和,分三次或四次,每10天左右給嬰兒吃一次。塗在嬰兒口中,可以安心神、鎮魂魄。

凡兒生肌肉未成。不可與暖厚新綿之衣。當與故絮帛薄衣。若與新綿厚暖,則蒸燠生熱。筋骨緩弱。故聖濟經云。襁褓者衣欲舊帛。綿欲故絮。非乃惡於新燠。亦資父母之餘氣。以致養焉。

白話文:

嬰兒的肌肉還沒有長成,不可用保暖、厚實的新棉衣。應該用舊棉絮、薄布做的衣服。如果用新棉厚的保暖衣物,會使嬰兒感到蒸熱而生熱。筋骨也會變得鬆弛無力。因此《聖濟經》中說,襁褓中的嬰兒穿的衣服要使用舊布料,棉絮也要用舊的。這並不是討厭新衣服和保暖衣物,而是為了藉助父母的餘氣來滋養嬰兒。

凡乳母。若遇天和無風之時。當抱兒在日中嬉戲。使數見風日。則血凝氣剛。肌肉硬密。堪耐風寒。若藏幃帳之內。重衣溫暖。譬如陰地草木。不見風日。則脆軟不任。易為傷損。故聖濟經言。重衣溫厚。幃帳周密。宜與減損。甚則傷皮膚。害血脈。是生多疾也。

白話文:

對於乳母而言,如果遇到天氣晴朗,沒有風的時候,應當在正午時分,將嬰兒抱在戶外活動玩耍,讓嬰兒多曬太陽,多吹風。這樣才能讓嬰兒的血液運行良好,氣血充盈,肌肉硬朗,更能抵禦寒冷。如果將嬰兒長期藏在帷帳之內,穿上厚厚的衣服保暖,這就像陰暗地方的草木,見不到風日,就會變得脆弱柔軟,容易受損。所以,《聖濟經》中說,穿著厚厚的衣物,用帷帳包裹得嚴嚴實實,都應該適當減少。過度保暖會損傷皮膚,有害於血脈,從而導致嬰兒經常生病。

凡兒常令薄衣,雖冬月。但令著兩夾衣。及衲衣之類,若極寒。即漸加舊絮衣。人家多務愛惜。乃以新綿厚衣。溫養過宜。適以為害。薄衣之法。當從秋習之,若至來春稍暖。須漸減其衣。不可便行卒減,恐令兒傷中風寒。

白話文:

孩子通常都要穿著薄衣服,即使在冬天也是如此。只要穿兩件夾衣和夾棉襖之類的衣服就可以了。如果天氣非常寒冷,那麼可以逐漸增加舊的棉絮衣物,但要適可而止。很多人家都十分疼愛孩子,於是給孩子穿很厚很新的棉衣,過分暖和反而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穿薄衣服的方法,應該從秋天開始習慣,如果到了來年春天天氣稍暖,那麼需要逐漸減少衣服的厚度。但是也不可以一下子減掉太多,以免孩子受寒感冒。

凡兒於冬月。須著帽項之衣。夏月須著背褡。及於當脊。更襯綴一重。以防風寒所幹。謂諸臟之俞。皆在於背故也。又常令乳母。每日三時。摸兒項後筋兩轅之間。名曰風池。若熱。即須熨之。令微汗則愈。諺云。戒養小兒。慎護風池者是也。

白話文:

凡是幼兒在冬季,必須穿戴護住頸項的衣服。夏季必須穿戴背心。而且應該在脊背正中再墊上一層,用來預防風寒的侵襲。這是因為諸臟的俞穴,都在背部。另外經常要命令乳母,每天三次。撫摸幼兒頸後的筋,兩條筋之間,叫做風池。如果摸起來很熱,就必須熨燙它。讓它微微出汗,那就可以痊癒了。俗語說:慎重撫養幼兒,一定要護好風池,就是這個道理。

凡兒於春時。不可覆頭裹足。致陽氣不得出泄。則發熱矣。

凡兒常當看覷消息。無令身體有汗。若汗出則致腠理虛。而以受風寒。晝夜寤寐。皆當慎之。須審天氣冷暖。衣服厚薄。

白話文:

小孩子經常要注意他的消息,不能讓他身體出汗。若汗出,則導致腠理虛弱,從而容易受風寒。白天和晚上的睡眠都要小心照護。要仔細評估天氣的冷暖,衣服的厚薄。

凡兒於暑月。時常令在涼處。勿禁水漿。但少少與之。唯是不宜多與。

凡兒不可抱於檐下洗浴。又不可當風解脫。恐為寒干。又啼哭未斷。不可與乳。冒冷沖寒。不可哺飼。恐為食傷。又不可近神佛之前。驢馬之畔。又不可令兒見怪異之物。及各門異戶不相識之人。恐為客忤。

白話文:

  1. 小孩不能在屋簷下洗澡,也不要在有風的地方脫換衣服,以免受寒。

  2. 小孩在啼哭不止時,不能給予乳汁。冒著寒冷餵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3. 小孩不要靠近神佛和驢馬,以免受到驚嚇。

  4. 不要讓小孩看到怪異的事物,也不要讓小孩見到陌生的人,以免受到驚嚇或被嚇壞。

凡兒生三日之外。當與少哺。姚和眾云。以粟米煮粥。飲研如乳汁。每日與半蜆殼許。以助穀神。導達腸胃。孫真人云。以粳米飲。七日外與三大豆許。慎不可雜與藥吃。巢氏云。兒生滿三十日後。當哺少物。如二棗核許。至五十日。如櫻桃許。至百日。如大棗許。若乳少。

白話文:

孩子出生後三天外,應該開始給少量的食物。姚和眾說,可以用粟米煮粥,研磨成乳汁狀,每天給孩子吃半個蜆殼的量,以幫助「穀神」發育,疏通腸胃。孫思邈說,可以用粳米煮粥給孩子喝,七天後給三大豆的量。注意不要混雜餵食藥物。巢元方說,孩子出生滿三十天後,應該開始餵食少量食物,如兩個棗核那麼多。到五十天,增加到櫻桃那麼多。到一百天,增加到棗子那麼多。如果乳汁不足,可以增加食物量。

當以意增之。不可多與。恐不能勝。別生病矣。若乳多。不消哺食者。亦須少少與之。以壯腸胃。兒大。稍稍增之。當有常劑。聖濟經亦云。兒生三日用飲。過三日用哺。哺之以賴殼氣也。哺之多少。量日為則。如是則五臟得養。而胃氣壯矣。今之養小兒者。多務愛惜過當。

白話文:

應該根據嬰兒的情況逐漸增加食量。不能一次增加太多,以免嬰兒不能消化吸收,反而生病。如果嬰兒乳汁太多,吃不完,也可以少量餵食,以增強腸胃的功能。隨著嬰兒的發育,可以逐漸增加食量,但要注意有一定的規律。聖濟經中也提到,嬰兒出生後三天可以使用藥物治療,三天後可以使用餵養。餵養是為了讓嬰兒獲得賴殼氣。餵養的多少,應該根據嬰兒的年齡來決定。這樣,嬰兒的五臟就可以得到滋養,胃氣也會增強。現在養育嬰兒的父母,大多過於溺愛,反而會對嬰兒的健康造成危害。

往往至二三歲。尚未與食。致脾胃虛弱。體力怯軟。平生多病。若在半年之後。宜煮陳米稀粥與之。十月以後。漸與稠粥爛飯。以助中氣。則自然易養少病。惟忌生冷油膩葷茹甜物。

白話文:

往往到了兩三歲。還不會吃東西。導致脾胃虛弱。體力薄弱。一生多病。如果在半年之後。應該煮陳米稀粥給他吃。十月以後。逐漸給予稠粥爛飯。以增強中氣。那麼自然容易養育少生病。但忌諱生冷油膩的葷腥甜食。

凡小兒乳哺。既有常劑。若忽爾卻乳哺少者。此是腹中少有不和也。便當與微微下之。若都不肯食。但飲少乳者。此傷重。要下之。不可不下也。若不與下。則生寒熱。或為吐痢。及為癖積。脈大者發癇。皆不早治之由也。孫真人亦曰。小兒寒熱。亦當下之。乃瘥。又小兒乳哺。

白話文:

所有的兒童乳哺,都有固定劑量。如果突然減少乳哺量,這表示腹中有些不舒服,需要馬上進行輕微灌腸。如果完全不肯吃,只喝少量的乳汁,這是嚴重的腸胃病,需要進行灌腸,不能不灌腸。如果不灌腸,就會產生寒熱、嘔吐、腹瀉等症狀,脈搏強烈的人會發羊癲癇,這些都是因為沒有及時治療引起的。孫思邈也說,小兒寒熱,也應該進行灌腸,才能痊癒。還有,小兒乳哺。

不能無痰癖也。常當節適之。若稍不進乳食。便以微藥克化。紫圓最妙。(方在後)不得行駃藥轉痢。又不得為無事而遷延。致病大即難治爾。小兒微患。便與微下。則損不甚而易愈矣。若於春夏之時有疾。(千金云。立夏後)切不可妄行吐下。及微疾亦不可亂行針灸。蓋針灸傷經絡。

白話文:

不能讓身體沒有痰癖,因此在飲食上要有節制,如果稍有飲食不節,就要用適當的藥物來調理。紫圓是最適合的藥方。(方劑在後面)。不可用刺激性的瀉藥,轉而變成痢疾。也不可因為沒有病,而長時間拖延,讓疾病變大就難以治療了。小孩子小病的時候,就給予溫和的瀉藥,那麼損傷就不大,比較容易痊癒。如果是在春夏季生病。(千金方說:立夏之後),不可以隨便進行吐瀉或針灸。因為針灸會傷害經絡。

吐下損腑臟故也。若誤行轉瀉。則使下焦虛而上焦熱。變成大病也。故巢氏有言。小兒春夏。自非甚病。決定不可吐下者是也。

白話文:

嘔吐、瀉藥損害臟腑,所以如此。如果誤用導瀉方法,就會導致下焦虛損,上焦燥熱。變成大病。所以巢氏說過,小兒在春天和夏天,除非是病情很嚴重,否則一定不能用嘔吐、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