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一 (7)

1. 胎中病論

兒自生下。至一臘前後有病者。多是未生之前。在母胎妊之時。母食毒物。胎有所感。至生下之後。毒氣發而為病。又有母於妊娠之時。失於固養。氣形勿充。疾疢因之。故聖濟經言。病生於中者。與生俱生也。今敘於後。

梗舌,

兒才生出母腹。因與揩拭口中惡物。便仔細看兒口中。如有皮膜。似蘆葦管中之膜。裹定兒舌。或連舌根者。此名梗舌。乃胎毒所攻而生。或母於妊娠時。愛食飛禽之物。感而所致。便須急以指甲刺破剝去之。揩拭血淨。用燒白礬灰細末。敷半綠豆許。若不摘去。則梗其舌而不能語。令兒啞也。及日數多。亦不能去也。

氣閉

兒初生一二日間。有大小便不通。腹脹滿而欲絕者。此胎毒之氣鬱閉所致也。便急令一婦人。用溫水先漱口了。後吸咂兒前後心。並臍下及手足心。共七處。各五七次。以赤紅色為度。須臾氣散。則自通矣。不即爾。無生意也。有此候。用此法。可謂再生。

鵝口,兒自初生。至七日內外。因胎毒上攻。於舌上生白屑如米。連口兩角。生黃瘡。及舌下有膜。如石榴子大。令兒聲不發者。名曰鵝口。

保命散

治小兒鵝口

白礬(一分燒),馬牙硝(半兩研細),硃砂(一分研細水飛干)

上同研勻細末。每用一字。取白鵝糞。以水攪取汁調之。先以手指纏亂髮。揩拭兒舌上口角頰中。去垢穢淨。然後用藥敷之令遍。纏發揩時。以井花水沾用。或以綿纏指頭。沾慄荴汁用。

治小兒鵝口不能乳。以馬牙硝研細。遍摻舌上下兩頰口角內外患處。日三四次。

又方,以桑白皮汁。和胡粉敷之。

又方,以雞胵中黃皮燒灰研細。乳和敷之。

又方,以白鵝矢汁灌口中。

又方,以黍米汁敷之。

又方,以全蠍七枚。先用薄荷汁浸過。後用薄荷七葉裹之。文武火炮過。焙令乾。研末。更入黃丹。同研勻細。熟蜜和為膏。敷病處。

垂癰,兒自初生。至七日內外。因胎毒上攻。血氣不斂。兒口中上齶連喉舌。生物如蘆籜盛水之狀。或作疱。在懸雍之前。塞其氣路不通。令兒危殆。名曰垂癰。又兒生下即死者。多此病也。人少知之。當急視之。凡遇是病。便以指甲摘破。或以綿纏長針。留尖如粟米許刺之。令兒氣泄則活。其疱破。則出青黃血水。便用帛子搵拭。及用鹽湯蘸帛搌揩令淨。若入喉。即傷兒。慎之慎之。如一刺復作者。再刺。

如聖散

治垂癰。

鉛霜(一分研細),真牛黃(一分研細),太陰玄精石(一分研細),硃砂(一分研細水飛日乾)

上件再同研勻。入白龍腦細末半錢相和。每用抄一字至半錢。摻兒口中。

重齶(重齦童舌)兒初生。至七日內外。因胎毒上攻於兒口中。若發於齶上作腫。作兩重之狀。名曰重齶。若發於上下齒齦兩傍。腫如壘齦者。名曰重齦。若發於舌上腫起。初更生一小舌者。名曰重舌。腫悶作痛。令兒多啼。不能哺乳而妨礙。

白話文:

胎中病論

嬰兒從出生到滿月前後生病,大多是因為還沒出生前,在母親懷孕時,母親吃了有毒的食物,導致胎兒受到影響,出生後毒氣發作而生病。另外,有些母親在懷孕時,沒有好好調養身體,氣血不足,也會導致嬰兒生病。所以《聖濟經》說:「病在胎中就產生,與出生同時出現。」現在將這些病症敘述在後。

梗舌

嬰兒剛出生時,清理口中髒污後,仔細檢查嬰兒口中,如果發現有皮膜,像是蘆葦管中的薄膜,包住嬰兒的舌頭,或是連到舌根,這叫做梗舌。這是因為胎毒侵襲所致,也可能是母親懷孕時,喜歡吃飛禽類食物造成的。必須趕快用指甲刺破剝去,擦拭乾淨血跡,再用燒過的白礬磨成細粉,敷上約半顆綠豆大小的量。如果沒有去除,會導致舌頭被梗住而不能說話,變成啞巴。時間久了,就無法去除了。

氣閉

嬰兒剛出生一兩天,如果出現大小便不通、肚子脹滿快要斷氣的情況,這是因為胎毒之氣鬱結阻塞所致。要趕快找一位婦人,先用溫水漱口,然後吸吮嬰兒的前胸、後背、肚臍下方以及手腳心,共七個地方,每個地方吸五到七次,吸到皮膚呈現紅色為止。過一會兒,氣就會散開,大小便就能通暢了。如果沒有立即處理,就會有生命危險。出現這種情況,用這個方法,可以說是起死回生。

鵝口

嬰兒從剛出生到七天左右,因為胎毒向上侵襲,舌頭上會出現白色屑狀物,像米粒一樣,甚至蔓延到嘴角兩側,出現黃色瘡,以及舌頭下方有像石榴籽大小的薄膜,導致嬰兒發不出聲音,這叫做鵝口瘡。

保命散

治療小兒鵝口瘡的藥方:

白礬(燒過,一分)、馬牙硝(半兩,磨成細粉)、朱砂(一分,磨成細粉,用水漂洗後曬乾)

將以上藥材一同研磨成細粉,每次取少量,用白鵝糞水攪拌後調勻。先用手指纏上亂髮,沾著井水,擦拭嬰兒舌頭、嘴角和臉頰內側,去除髒污,然後用藥敷上。也可以用棉花纏在指頭上,沾取栗荴汁擦拭。

治療小兒鵝口瘡無法吸吮母乳,將馬牙硝磨成細粉,均勻塗抹在舌頭上下兩側、臉頰、嘴角內外的患處,每天三到四次。

又一方:用桑白皮汁,調和胡粉敷上。

又一方:用雞內金中黃色的皮燒成灰,磨成細粉,用乳汁調和敷上。

又一方:用白鵝糞水灌入口中。

又一方:用黍米汁敷上。

又一方:用全蠍七隻,先用薄荷汁浸泡過,再用七片薄荷葉包裹,用文火和武火烤過,焙乾後磨成粉,再加入黃丹一起磨勻,用熟蜜調成膏狀,敷在患處。

垂癰

嬰兒從剛出生到七天左右,因為胎毒向上侵襲,導致血氣不收斂,嬰兒口中上顎連接喉嚨和舌頭的地方,會長出像蘆葦外殼盛水的東西,或是長出水泡,在懸雍垂前面,阻塞氣道,導致嬰兒危險,這叫做垂癰。有些嬰兒一出生就死亡,大多是因為這個病,只是很少人知道。要趕快檢查。凡是遇到這種病,就用指甲刺破,或者用棉花纏在長針上,露出像粟米大小的針尖刺破,讓嬰兒的氣可以流通,就能活命。水泡破裂後,會流出青黃色的血水,要用布巾擦拭乾淨,再用鹽水浸濕布巾擦拭乾淨。如果刺到喉嚨,就會傷害嬰兒,要小心!如果刺破後又長出,就再刺。

如聖散

治療垂癰的藥方:

鉛霜(一分,磨成細粉)、真牛黃(一分,磨成細粉)、太陰玄精石(一分,磨成細粉)、朱砂(一分,磨成細粉,用水漂洗後曬乾)

將以上藥材一同研磨均勻,加入白龍腦細粉半錢混合。每次取一字到半錢的量,塗抹在嬰兒口中。

重齶(重齦童舌)

嬰兒剛出生到七天左右,因為胎毒向上侵襲嬰兒口中。如果發生在上顎,腫脹呈現兩層的樣子,叫做重齶。如果發生在上下牙齦兩側,腫脹像牙齦堆疊,叫做重齦。如果發生在舌頭上,腫脹隆起,好像又長出一個小舌頭,叫做重舌。腫脹疼痛,導致嬰兒哭鬧不止,無法吸吮母乳,妨礙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