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十 (13)
卷十 (13)
1. 治瀉方
張渙七香丸
治吐瀉不進乳。心腹脹滿。小便不利。
青皮(浸去穰秤一半生一半炒用一兩),肉豆蔻(半兩面裹煨令香熟),牽牛(一兩炒)
上為末。糊丸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生薑米飲下。無時。
治嬰小吐瀉。亂髮半兩燒。鹿角一分末。同研細。米飲服一錢。日三。
治嬰小吐瀉。以特豬屎燒為末。水調汁。少與服。
丁香安胃丸
治小兒胃虛。氣逆嘔吐。泄瀉煩渴欲飲。精神昏困。
肉桂(半兩),丁皮,藿香(去土),滑石,茯苓(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雞頭大。每服一丸。溫湯化下。無時。
溫中丸
治胃寒瀉白。腹痛腸鳴。吐酸綠水。不思乳食。
人參(去蘆),甘草(炙),白朮(各一兩)
上為末。薑汁糊丸綠豆大。米飲下。一二十丸。無時。
糯米湯
治吐瀉不止。
糯米(一百粒),木香,黃連(去須三味銼碎如米)
上同炒至米焦黃。去木香黃連不用。只以米為末。後用枇杷葉去毛淨。焙乾等分為末和勻。白湯調半錢。無時。
進食丸
治傷飽乳食不消。壯熱腹痛脹滿。吐哯無度。
木香,枳殼(麩炒去穰),當歸(去須洗焙),代赭石(火煅醋淬不計遍數以易碎為度別研),硃砂(研飛各半兩),巴豆霜(一分)
上為末。糊丸黍米大。一歲兒一丸。溫水下。無時。
不二丸
治傷食吐瀉不止。
巴豆(三十粒去皮心膜研別用好黃連半兩水浸濃汁染紙二張裹巴豆壓去油),硃砂(研末一錢水飛),寒食餅(一錢炒)
上同研細。滴水和丸綠豆大。新水磨化一丸。服無時。
感應丸
治脾胃虛怯。乳食過度。吐瀉身熱腹滿。
肉豆蔻仁(四個麵裹煨),丁香末(三錢),川薑末(二錢),木香(三錢),百草霜(四分),杏仁(二十八個去皮尖別研取霜),巴豆(十四個去皮膜出油盡取霜),黃蠟(二兩熔濾滓卻入好酒同煮半時放冷凝)
上同為細末研勻。先熔鍊蠟和藥成膏。恐硬時更入油少許。每用旋丸如黍米大。溫水下三四粒。乳食前。
豆蔻散
治伏暑傷熱。吐瀉煩渴。腹脹小便少。
硫黃(一分),白滑石(三分),丁香,白豆蔻(麵裹煨各半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字或半錢。米飲調下。無時。
藿香散
治伏暑冷熱不調。吐瀉不止。
藿香(去土),白芷,丁香,縮砂仁(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半錢。沸湯點服。無時。
香石散
治伏暑煩躁。吐瀉發渴。
丁香,滑石,硫黃,白芍藥,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米飲調下。無時。
三和散
治伏暑吐瀉。津液燥少。
白茯苓(一兩),烏梅肉(半兩),乾木瓜(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無時。
烏燼散
治中暑發渴。煩躁悶亂吐瀉。以穀精草不限多少。燒存性。用器覆之。放冷研為細末。每服半錢或一錢。冷米飲下。無時。
白話文:
張渙七香丸
治療嬰兒吐奶、腹瀉、不喝奶,肚子脹滿,小便不順暢。
青皮(浸泡後去除白色內膜,取一半生用,一半炒過,共一兩)、肉豆蔻(半兩,用麵粉包裹後煨烤至香熟)、牽牛子(一兩,炒過)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生薑米湯送服,不限時間。
治療嬰兒吐奶腹瀉,將頭髮燒成灰(半兩),鹿角磨成粉末(一分),混合研磨細緻。用米湯送服一錢,一天三次。
治療嬰兒吐奶腹瀉,將特殊豬的糞便燒成灰,用水調成汁,少量給嬰兒服用。
丁香安胃丸
治療小兒胃虛弱,氣往上衝導致嘔吐,腹瀉,口渴想喝水,精神萎靡不振。
肉桂(半兩),丁香皮,藿香(去除泥土),滑石,茯苓(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如雞頭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溫開水化開後服用,不限時間。
溫中丸
治療胃寒引起的腹瀉,大便呈白色,腹痛,腸鳴,吐酸水或綠色液體,不想喝奶或吃東西。
人參(去除蘆頭),甘草(炙烤過),白朮(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薑汁調和成糊狀,再做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用米湯送服,每次一二十丸,不限時間。
糯米湯
治療吐瀉不止。
糯米(一百粒),木香,黃連(去除鬚根,三種藥材切碎如米粒大小)
將以上藥材一同炒至米粒焦黃。去除木香和黃連不用,只將米粒磨成粉末。之後將枇杷葉去除絨毛,焙乾後與米粉等量混合。用白開水調和半錢服用,不限時間。
進食丸
治療因吃過多奶水或食物導致消化不良,發高燒,腹痛,肚子脹滿,嘔吐不止。
木香,枳殼(用麩皮炒過,去除內膜),當歸(去除鬚根,洗淨烘乾),代赭石(用火煅燒後,用醋淬火多次,直到容易碎裂,另外研磨),硃砂(研磨成細粉,飛過),巴豆霜(一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一歲的孩子服用一丸,用溫水送服,不限時間。
不二丸
治療因吃東西導致吐瀉不止。
巴豆(三十粒,去除外皮和內膜,研磨,另外用。取好黃連半兩,用水浸泡成濃汁,將兩張紙浸濕後包裹巴豆,壓榨出油),硃砂(研磨成細粉,水飛,一錢),寒食餅(一錢,炒過)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細粉,滴水調和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用新水磨開一丸服用,不限時間。
感應丸
治療脾胃虛弱,吃奶或食物過多,導致吐瀉、身體發熱、腹脹。
肉豆蔻仁(四個,用麵粉包裹後煨烤),丁香粉(三錢),川薑粉(二錢),木香(三錢),百草霜(四分),杏仁(二十八個,去除外皮和尖端,另外研磨取霜),巴豆(十四個,去除外皮和內膜,取出油脂後取霜),黃蠟(二兩,熔化過濾雜質,再與好酒一同煮半個時辰,放冷凝固)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先將融化的黃蠟和藥粉混合成膏狀,如果太硬,可以加入少許油。每次用手搓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用溫水送服三四粒,在喝奶或吃飯前服用。
豆蔻散
治療因暑熱導致的吐瀉、煩渴、腹脹、小便少。
硫黃(一分),白滑石(三分),丁香,白豆蔻(用麵粉包裹後煨烤,各半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字或半錢,用米湯調服,不限時間。
藿香散
治療因暑熱引起的冷熱不調,導致吐瀉不止。
藿香(去除泥土),白芷,丁香,縮砂仁(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沸水沖泡後服用,不限時間。
香石散
治療因暑熱引起的煩躁、吐瀉、口渴。
丁香,滑石,硫黃,白芍藥,甘草(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用米湯調服,不限時間。
三和散
治療因暑熱引起的吐瀉,導致體液減少。
白茯苓(一兩),烏梅肉(半兩),乾木瓜(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加水一碗,煎煮至剩一半,去除藥渣後溫服,不限時間。
烏燼散
治療中暑引起的口渴、煩躁、悶亂、吐瀉。用穀精草不限數量,燒成灰後,用器皿覆蓋住,放冷後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用冷米湯送服,不限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