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二十 (3)
卷二十 (3)
1. 惡瘡論
小兒有緣身生諸惡瘡者。由腑臟有熱。沖發於外。外被風濕所幹。內外相乘。搏於血氣。隨其經絡虛處。停滯留結而生。或大或小。或癢或痛。破潰成瘡,或膿或血。或腐或敗。挾毒所作者。久而不瘥。皆曰惡瘡。若毒行攻裡。亦皆能變瘻瘡也。
治兒身生小瘡作癢痛
宣連(去須一兩),膩粉(一分),白芨(一兩),蕪荑(去皮半兩)
上為細末。先洗浮瘡拭乾。生油調塗。
治生大瘡作焮痛,黃丹一兩。膩粉一錢。研細勻。嚼杏仁取汁調敷。
治生瘡如火燒,以赤薜荔葉杵末。油調塗之。
治肺毒風瘡如癩,以好桑葉洗淨。蒸一宿。日曬乾為末。每服一錢。溫水調下。無時。
治惡瘡不識者,以蜣螂杵爛。絞汁敷之。亦治疳瘡。
治諸惡瘡,以黃牛蹄甲燒灰。須再三燒令極細末。入麝香少許拌勻。乾摻瘡上。
又方,治如前。以地骨皮先刮取浮皮。別收之。次取浮皮下白皮如粉者。為細末。又以其下赤堅皮細銼。共浮皮一處相和為粗末。粗細各貯之。每用以粗末一合。煎濃汁乘熱洗瘡。直候湯冷。以軟帛拭乾。用細末敷之。每日洗敷一次。取瘥。
又方,治如前。炒豉焦至煙絕為細末敷之。不過數次。瘥。
又方,治如前。以陳小麥半升。不犯鐵器中炒黑色。枯白礬灰半錢。同為細末。每用少許貼瘡上。
又方,治如前。
黃柏(厚者去粗皮),黃連(去須),山梔子(去殼),甘草(各一兩)
上各銼如豆大。於沙石銚子內炒令煙絕。如烰炭樣。放冷研細。入麝香一錢拌勻。先以溫漿洗瘡去膿血淨。軟帛拭乾。摻藥在瘡上。以紙片子蓋了。軟帛子包系護之。隔日再用。不得入水。昔衛州一老兵患瘡九年。潰爛見骨。得此藥效愈。
治療灸瘡傷,以豬脛骨髓膩粉和為劑。卻入骨內。泥裹。火煨熟取出。先以鹽水洗瘡淨。後乃敷之。立效。
追惡瘡膿血,以巴豆二十粒捶碎。用清麻油二兩。煎至黑焦。去豆濾過。入黃丹一兩,以東引柳條數枝攪之。煎成膏。每用以絹帛攤藥貼之。以茭節燒灰敷之。
治小兒魚臍瘡。謂瘡形狀似魚臍也。此亦惡瘡候。蛇蛻皮炙焦黃一兩。燒灰細研。用雞子清旋調少許塗之。
治小兒魚臍瘡,以寒食餳燒灰研末敷之。以白萵苣杵爛絞汁。先以針刺瘡四畔。滴汁於瘡口上。
治小兒風氣相搏。身生瘡瘍。
地龍(去土一兩),白殭蠶(去嘴絲一兩),川芎(一兩),甘草(一兩生用)
上為細末。薄荷湯調下一錢或半錢。
治惡瘡久不效。黑肉爛膿。色黑赤。先以不灰木檳榔各一分為細末。摻貼瘡上,候肉紅膿黃。即用後木香散。
木香散
木香(二錢),檳榔(一錢),黃連(去須四錢)
上同為細末。乾摻貼上。用之必效。
馬莧散
治諸瘡久不瘥。變瘻瘡。
馬齒莧(一兩牆上生者),烏蛇肉(一兩酒浸一宿焙乾),蒺藜子(半兩炒去刺),亂髮(半兩燒灰),曲頭棘針(半兩燒灰),緋帛子(半兩燒灰)
上為細末。每量瘡大小。用白酒調藥。攤帛子上。貼瘡上。
貼久瘻瘡,白膠香赤石脂黃柏密陀僧各半兩。為細末。干貼瘡上。
又方,治諸瘻瘡。以蝸牛三個。瓷合子內收。入麝香少許蓋了。火內燒過。研為細末。水和小丸子。每用一丸納瘡中。
又方,以牛膝末敷之。妙。
又方,治如前。以赤小豆黃連等分為末。溫漿水入鹽。洗瘡淨摻藥。或只以白膠香末摻之。亦效。
烏金散
治疳瘡瘻。出膿水。痛不止。諸藥無效者。有蟲。以羊羔兒骨不拘多少。入藏瓶內。鹽泥固濟。炭火燒合宜。研細。每用末五錢。入麝末一錢。雄黃末一錢。同研拌勻。時看瘡大小。先以通手湯洗膿血淨。口含洗之。軟帛拭乾。將藥滿填瘡口。當次生肉。三日外瘡合。
白話文:
惡瘡論
小孩子身上會長各種惡瘡,是因為體內臟腑有熱,熱氣往外衝發,又受到外界風濕侵擾,內外互相影響,與血氣搏鬥,停留在經絡虛弱的地方,結聚而生。這些瘡可能大也可能小,可能癢也可能痛,破裂後會變成瘡口,流出膿或血,可能腐爛也可能潰敗。如果帶有毒素,就會很久都無法痊癒,這就叫做惡瘡。如果毒素往身體內部侵襲,也可能轉變成瘻瘡。
治療小兒身上長小瘡,會癢會痛
用宣連(去掉鬚根一兩)、膩粉(一分)、白芨(一兩)、蕪荑(去掉皮半兩),一起磨成細粉。先將浮在表面的瘡洗乾淨擦乾,用生油調和藥粉塗抹。
治療長大瘡,紅腫疼痛
用黃丹(一兩)、膩粉(一錢),磨細混合均勻,將杏仁嚼碎取汁調和後敷在患處。
治療瘡像火燒一樣
將赤薜荔葉搗成末,用油調和後塗抹。
治療肺毒引起的風瘡,像癩病一樣
用好的桑葉洗乾淨,蒸一個晚上,然後曬乾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溫水調服,沒有時間限制。
治療不認識的惡瘡
將蜣螂搗爛,擠出汁液敷在患處,也可以治療疳瘡。
治療各種惡瘡
將黃牛蹄甲燒成灰,必須反覆燒到極細的粉末,加入少許麝香攪拌均勻,直接撒在瘡上。
又一個方子,和前面一樣治療惡瘡。先將地骨皮刮去表面浮皮,另外收好,接著取浮皮下的白色像粉一樣的皮,磨成細粉。再取白色皮下紅色的堅硬皮,切成細末,和浮皮混合在一起成為粗末。粗末和細末分開存放。每次用粗末一合,煎煮成濃汁,趁熱清洗瘡口,等到湯冷卻後,用軟布擦乾,再用細末敷在患處,每天洗敷一次,直到痊癒。
又一個方子,和前面一樣治療惡瘡。將豆豉炒焦到冒煙,然後磨成細粉,敷在患處,幾次就會好。
又一個方子,和前面一樣治療惡瘡。用陳小麥半升,不要用鐵器炒成黑色,加入枯白礬灰半錢,一起磨成細粉。每次取少量貼在瘡上。
又一個方子,和前面一樣治療惡瘡。
用黃柏(選厚的去掉粗皮)、黃連(去掉鬚根)、山梔子(去掉外殼)、甘草(各一兩),都切成豆子大小,在砂鍋中炒到冒煙,像炭一樣,放冷磨成細粉,加入麝香一錢攪拌均勻。先用溫米漿水洗乾淨瘡口的膿血,用軟布擦乾,將藥粉撒在瘡上,用紙片蓋住,再用軟布包紮保護,隔天再用,期間不要碰水。以前衛州有一個老兵患瘡九年,潰爛見骨,用了這個藥方就痊癒了。
治療灸瘡傷口
用豬脛骨髓和膩粉調和成藥劑,放入骨髓中,用泥土包裹,用火煨熟取出。先用鹽水清洗乾淨瘡口,然後敷藥,效果很好。
引出惡瘡的膿血
將巴豆二十粒搗碎,用清麻油二兩,煎到焦黑,去掉巴豆濾過,加入黃丹一兩,用東引柳條數根攪拌,煎成膏狀。每次用絹布攤開藥膏貼在患處,再用茭節燒成灰敷在上面。
治療小兒魚臍瘡,也就是形狀像魚肚臍的瘡。這也是一種惡瘡。將蛇蛻皮烤到焦黃一兩,燒成灰磨細,用雞蛋清調和少量塗抹。
治療小兒魚臍瘡
用寒食餳燒成灰磨成粉末敷在患處。將白萵苣搗爛擠出汁液,先用針刺瘡口周圍,滴汁在瘡口上。
治療小兒風氣相搏,身上長瘡
用地龍(去掉泥土一兩)、白殭蠶(去掉嘴和絲一兩)、川芎(一兩)、甘草(一兩生用),一起磨成細粉。用薄荷湯調服一錢或半錢。
治療惡瘡久治不癒,黑肉腐爛流膿,顏色黑紅
先用不灰木和檳榔各一分磨成細粉,撒在瘡上,等肉色轉紅膿液變黃,再用後面的木香散。
木香散
用木香(二錢)、檳榔(一錢)、黃連(去掉鬚根四錢),一起磨成細粉,直接撒在患處,效果很好。
馬莧散
治療各種瘡久治不癒,變成瘻瘡。
用馬齒莧(選牆上生的,一兩)、烏蛇肉(一兩,用酒浸泡一個晚上再烘乾)、蒺藜子(半兩,炒過去掉刺)、亂髮(半兩,燒成灰)、曲頭棘針(半兩,燒成灰)、緋帛子(半兩,燒成灰),一起磨成細粉。每次根據瘡的大小,用白酒調和藥粉,攤在布上,貼在患處。
治療陳舊瘻瘡
用白膠香、赤石脂、黃柏、密陀僧各半兩,磨成細粉,直接敷在瘡上。
又一個方子,治療各種瘻瘡。用蝸牛三個,放在瓷盒內,加入少許麝香蓋上蓋子,用火燒過,磨成細粉,用水和成小丸子,每次用一個塞入瘡口。
又一個方子,用牛膝末敷在患處,效果很好。
又一個方子,和前面一樣治療瘻瘡。用赤小豆、黃連等份磨成粉,用溫米漿水加入鹽清洗瘡口後撒藥,或者只用白膠香末撒上,也有效果。
烏金散
治療疳瘡瘻,流膿水,疼痛不止,各種藥都無效,而且有蟲。用羊羔骨,不拘多少,放入藏瓶內,用鹽泥封固,用炭火燒透,磨成細粉。每次用藥粉五錢,加入麝香末一錢、雄黃末一錢,一起磨勻攪拌。隨時觀察瘡口大小,先用通手湯(不燙手的水)清洗乾淨膿血,口含水清洗,用軟布擦乾。然後將藥粉填滿瘡口,當天就會長出新肉,三天後瘡口會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