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精要》~ 卷三 (14)
卷三 (14)
1. 產後二便不通
產後二便不通者,因腸胃本挾熱,產後水血俱下,津液耗竭,腸胃枯澀,熱氣燥結,故令不通也。有產後患此,飲人乳、牛乳而通,故莫若補腎,蓋腎主五液,腎主二陰也。
白話文:
產後出現大小便不通暢的情況,是因為腸胃本身就帶有熱氣,生產後又流失了大量水分和血液,導致體內津液耗損枯竭,腸胃變得乾澀,熱氣又在腸道內結聚,所以才會造成大小便不通。有些產婦遇到這種情況,喝了人奶或牛奶就能通暢,但其實最好的方法是補腎,因為腎臟主管體內各種液體,也主管大小二便的排泄。
2. 產後小便不禁
產後遺尿者,腎氣不固也,五味子丸主之。若脾腎虛弱,以補中湯送還少丹。若脾腎虛寒,用八味丸、四神丸佐之。
白話文:
產後小便失禁,是因為腎氣不夠穩固。可以用五味子丸來治療。如果是因為脾腎虛弱,可以用補中益氣湯配還少丹一起服用。如果是因為脾腎虛寒,可以用八味丸或四神丸來輔助治療。
3. 產後大小便出血
產後小便出血者,因氣血虛而熱乘之,血得熱,而流滲胞內,故血隨小便而出也。有產婦尿血面黃,脅脹少食者,此肝木乘脾土也,用加味逍遙散、補中湯兼服而愈。
產後大便出血者,或飲食起居失宜,或六淫七情過極,致元氣虧損,陰絡受傷也。若因高粱積熱,醇酒濕毒,宜清之,怒動肝火,鬱結傷脾,思慮傷心,宜和肝而調心脾。大腸風熱血熱,宜涼血去風。腸胃虛弱,元氣下陷,宜大補而兼升提。況產後氣血大虛之後,復犯絡傷失血之患,可不急固脾元中氣,以為攝血統血之用耶!
白話文:
產後小便出血,是因為產婦氣血虛弱,虛熱趁機侵入,血液遇到熱,就會滲漏到膀胱內,所以血會隨著小便排出。有些產婦小便出血,臉色發黃,胸脅脹痛,食慾不振,這是因為肝木之氣過於強盛而剋制了脾土之氣,可以用加味逍遙散、補中益氣湯同時服用來治療。
產後大便出血,可能是因為飲食起居不當,或是過度勞累、情緒波動等原因,導致元氣虧損,陰絡受損。如果是因為吃了太多肥膩食物、飲酒過度導致濕熱,應該清熱解毒;如果是因為發怒導致肝火旺盛,或因情緒鬱結損傷脾胃,或是思慮過度損傷心脾,應該調和肝氣,並調理心脾。如果是因為大腸有風熱或血熱,應該涼血祛風;如果是因為腸胃虛弱,元氣下陷,應該大補元氣並兼以升提。何況產婦產後氣血大虛,又出現絡脈損傷失血的情況,怎麼能不趕快鞏固脾胃中氣,使其能夠發揮攝血統血的作用呢!
4. 產後癰疽
新產半月左右,忽發癰腫於四肢胸腹者,是敗血不盡,流滯經絡,或氣血虛弱,榮氣不從,逆於肉理也。如敗血瘀滯者,則焮腫赤痛,而脈弦洪有力,當補血行血之中,佐以導瘀疏氣為主。如氣血虛弱,榮澀衛逆者,則平塌散漫,而脈虛微無力,當大補氣血為主,如十全、八珍之屬,以固本元扶胃氣,氣壯血和,其毒自解。若以毒治而用清涼解毒,勢必不膿不潰,變成壞症矣。
白話文:
產後大約半個月左右,如果突然在四肢、胸腹等處長出癰腫,這是因為產後惡露沒有完全排乾淨,殘留在經絡中,或是因為氣血虛弱,使得營養無法順利運行,反而逆行到肌肉組織所導致的。如果是因為惡露瘀積造成的,那麼癰腫會紅腫熱痛,而且脈象會呈現弦而洪大有力,治療上應該以補血、活血為主,輔助使用導引瘀血、疏通氣機的藥物。如果是因為氣血虛弱、營養運行不順、衛氣失調所導致的,那麼癰腫會呈現平坦散漫的樣子,而且脈象會虛弱無力,治療上應該以大補氣血為主,例如使用十全大補湯、八珍湯之類的方劑,來鞏固元氣、扶助胃氣,只要氣血強盛和諧,毒邪自然會消解。如果用治療毒瘡的方式,使用清熱解毒的藥物,反而會導致癰腫無法化膿、無法潰破,最後變成更嚴重的病症。
5. 產後月水不通
產後月水不通者,不必藥也。婦人衝任之脈,為經絡之海,皆起胞內,手太陽手太陰二經,上為乳汁,下為月水。若產後去血過多,乳汁常有不通,若乳子半歲、一歲之內,月經不行,此尤常候。若半歲左右便行,是必少壯血盛之人也。若產後一二年月經不通,無他疾苦,亦不必服通經之藥,蓋此或勞傷榮衛,衝任脈虛,氣血衰少耳。但服健脾胃及滋補氣血之藥,自然通行。
若強通之,是猶揠苗者也。
白話文:
產後月經不來,不需要用藥治療。婦女的衝脈和任脈,是經絡的匯集之處,都起始於子宮內部。手太陽經和手太陰經,向上運行產生乳汁,向下運行則產生月經。如果產後出血過多,常常會有乳汁不通的情形發生。如果哺乳期間,在寶寶六個月或一歲之內月經沒來,這是很常見的現象。如果產後大約半年左右月經就來了,那必定是年輕力壯、氣血旺盛的人。如果產後一兩年月經沒來,但也沒有其他疾病或不適,也不必服用通經的藥物。這種情形可能是因為勞累傷了身體的氣血,導致衝脈和任脈虛弱,氣血衰少。只要服用健脾胃和滋補氣血的藥物,月經自然就會來。
如果強行用藥來催經,就像是硬把苗拔高一樣,反而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