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精要》~ 卷三 (10)
卷三 (10)
1. 產後手足身痛
產後身痛者,是血虛而不能榮也。手足走痛者,是氣血不能養榮四末,而濁氣流於四肢則腫,陰火遊行四旁則痛也,不出榮養,如黑薑主之。
白話文:
產後身體疼痛的人,那是因為血虛而不能榮養全身。手腳疼痛的人,那是因為氣血不能養榮四肢,而濁氣流於四肢則腫脹,陰火遊行四肢則疼痛,不出榮養,如果黑薑為主藥。
2. 產後發熱
產後傷寒,不可輕易發汗。產時有傷力發熱,有去血過多發熱,有惡露不去發熱,有三日蒸乳發熱,有早起勞動,飲食停滯發熱,狀類傷寒,要在仔細詳辨,切不可孟浪發汗,猶覆水難收也。產後大血空虛,汗之重則亡陽,輕則筋惕肉瞤,或鬱冒昏迷,或搐溺便秘,變症百出。
白話文:
產後患上傷寒,不可以輕易發汗。產後因用力過度而發熱、失血過多而發熱、惡露不去而發熱、產後三日因乳汁分泌而發熱、產後過早勞動和飲食停滯而發熱,這些情況的症狀都和傷寒相似,一定要仔細、詳盡地辨別,切不可魯莽地發汗,就像潑出去的水很難收得回來一樣。產後大出血後身體空虛,發汗過多會導致陽氣耗盡,發汗過少則會導致筋惕肉瞤(肌肉抽搐、皮膚發緊),可能會出現神志昏迷、抽搐、溺水、便祕等各種併發症。
凡有發熱,多因血虛,陽無所依,浮散於外而為熱,宜於四物為君去川穹、生地換熟地,加軟苗柴胡、人參、炮薑最效。蓋炮薑辛熱而兼苦鹹,以火而治火,收其浮熱,且能引血藥入血分,氣藥入氣分,更能去惡生新,有陽生陰長之道,以熱治熱,深合《內經》之旨,正氣得力外邪自散矣。
白話文:
凡是有發燒的症狀,大多數都是因為血虛,陽氣沒有依附的地方,浮散在外部就形成了熱,應該用四物湯為君藥,去掉川穹、用熟地代替生地,加入軟苗柴胡、人參、炮薑,效果最好。因為炮薑辛熱又有苦鹹的味道,用火來治療火熱的症狀,可以收斂浮熱,而且能引血藥進入血分,氣藥進入氣分,更能去除邪氣生產新的元氣,有陽生陰長的方法,用熱來治療熱,完全符合《內經》的宗旨,正氣得到加強,外邪自然就會散去。
養癸曰:如胎前原有陰虛火症,產後去血過多,必大發熱煩躁汗出等症,若依前法,大補氣血,其證必甚,當用逍遙散以清肝火,養肝血,因去血既多,肝虛血燥之故,不可泥於氣血兩虛,此以陰虛發熱立論,當以脈候參詳。
白話文:
養癸說:如果懷孕之前就有陰虛火熱的症狀,產後失血過多,必然會出現高燒、煩躁、盜汗等症狀,如果按照以前的方法,大力地補氣血,那麼這些症狀一定會加重,應該用逍遙散來清肝火,養肝血,因為失血過多,肝虛血燥的原因,不能拘泥於氣血兩虛,這是以陰虛發熱為立論基礎的,應該根據脈象來詳細考慮。
薛立齋曰:新產婦人,陰血暴亡、陽無所附,而外熱也,宜四物加炮薑,補陰以配陽。若誤服寒涼克削之劑,而外熱者,此為寒氣格陽於外也,宜四君子加薑、桂,不應,急加附子。若肌膚髮熱,面赤大渴引飲者,此血脫髮燥也,當歸補血湯,又日:產後虛煩發熱,乃陽隨陰散,氣血俱虛,故惡寒發熱,若誤作火證,投以涼劑,禍在反掌。
白話文:
薛立齋說:新產婦,陰血突然虛脫,陽氣無法依附,而出現外熱的症狀,應該使用四物湯加入炮薑,以補陰來調和陽氣。但如果誤服了寒涼克削的藥物,而出現外熱的症狀,這是寒氣阻滯陽氣在體外的原因,應該使用四君子湯加上生薑、肉桂,如果效果不好,就需要緊急加上附子。如果肌膚、頭髮發熱,臉色發紅,大口渴想喝水,這是血虛髮燥的症狀,應該使用當歸補血湯。另外,產後虛煩發熱,是陽氣隨著陰氣散失、氣血俱虛所致,因此會感到惡寒發熱,如果誤認為是火證,給予涼劑治療,那麼禍患就會在反掌之間產生。
3. 產後傷食發熱
節齋曰,產後脾胃大虛,多有飲食過度,傷滯發熱者,誤作血虛,則不效,故遇產後發熱,須問若何飲食,有無傷積飽悶,惡食泄瀉等證,只作傷食治之。若發熱而飲食調者,方用補血正法,但節齋所論,僅言候而不言脈,且僅言傷食標症之實,而不論產後氣血之虛,故立齋曰:前證若胸膈飽悶,暖腐惡食,吞酸吐瀉發熱,此為飲食停滯,宜四君子加厚朴、楂、曲。若胸膈悶滿,食少發熱,或食難消化,此脾氣虛弱,宜四君子加炮薑。
若用峻厲之劑,復傷元氣,則誤矣。
白話文:
節齋說,產後脾胃虛弱,常常有飲食過度,導致消化不良、發熱的患者,如果誤以為是血虛,治療就不會見效。所以,遇到產後發熱的患者,需要詢問飲食情況,有無消化不良、腹脹、厭食、腹瀉等症狀,只做為消化不良來治療。如果發熱但飲食正常,才使用補血的正法。
但節齋所說的,只談到症狀而不談脈象,並且只談到消化不良的具體症狀,並不考慮產後氣血虛弱的情況。所以,立齋說:前面提到的症狀,如果胸膈飽脹、腹中發熱、厭食、吞酸、嘔吐、腹瀉,這是飲食停滯引起的,應該用四君子湯加入厚朴、山楂、麥芽來治療。如果胸膈悶滿、食少發熱,或者食物難以消化,這是脾氣虛弱引起的,應該用四君子湯加入炮薑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