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精要》~
1. 產後門
2. 產後脈論
叔和曰:產後寸口洪疾不調者,死。沉微附骨不絕者,生。又曰:沉小滑者生,實大堅弦急者死。丹溪曰:胎前脈當洪數,既產而脈仍洪數者,死。又曰:胎前脈細小,產後脈洪大者,多死,《產經》曰:胎前之病,其脈貴實,產後之病,其脈貴虛,胎前則順氣安胎,產後則補虛消瘀,此其要也。
臨產氣血動盪,胞胎迸裂,與常經離異,必有水先下,俗謂之胞漿,即養胎之液也。水下則胞裂而產,既產則氣血兩虛,脈宜緩滑,緩則舒徐,不因氣奪而急促,滑則流利,不因血去而枯澀,均吉兆也。若實大弦牢,非產後氣血兩虛所宜,實為邪實,大為邪進,弦為陰斂,宣布不能,牢為堅著,近於無胃,皆相逆之脈也。
白話文:
王叔和說:產後寸口的脈象如果呈現洪大、快速且不規律,這是死症。如果脈象沉微,貼近骨頭但沒有斷絕,這是活的徵兆。他又說:脈象沉細而滑潤,是活的徵兆;如果脈象呈現實大、堅硬、像弓弦一樣的急促,這是死症。
朱丹溪說:懷孕前的脈象應該是洪大而跳動快速,如果生產後脈象仍然洪大快速,這是死症。他又說:懷孕前的脈象細小,產後脈象卻變得洪大,大多是死症。《產經》說:懷孕前的疾病,脈象以有力為貴;產後的疾病,脈象以虛弱為貴。懷孕前應該順氣安胎,產後則應補虛消瘀,這是重點。
臨近生產時,氣血會劇烈波動,胎盤破裂,與平常的經脈狀態不同,通常會有羊水先流出,俗稱胞漿,也就是滋養胎兒的液體。羊水流出後胎盤破裂而生產,生產後氣血都會虛弱,脈象應該是和緩滑潤的。和緩表示舒緩,不會因為氣被奪走而變得急促;滑潤表示流暢,不會因為失血而變得乾澀,這都是吉兆。如果脈象呈現實大、弦硬、牢固,這不是產後氣血兩虛時應有的脈象。實表示邪氣強盛,大表示邪氣入侵,弦表示陰氣收斂、無法宣散,牢表示堅硬固著,接近胃氣喪失,這些都是與產後情況相反的脈象。
3. 產後當知
凡產畢,飲熱童便一盞,不得便臥,宜閉目而坐,須臾上床,宜仰坐,不宜側坐,宜豎膝,不宜伸足高倚,床頭厚鋪裀褥,遮圍四壁使無孔隙,免致賊風,以醋塗鼻,或用醋炭,更燒漆器,輕輕以手從心按摩至臍,則惡露盡下,以杜血滑血逆,如此三日。不問腹痛不痛,以童便和酒溫服五七次,酒雖行血,能下惡露,行乳汁,然臟氣方虛,不可多飲,並不可產畢即飲,恐引血入四肢,能令血暈。
如胃氣弱者,里無火者,童便亦宜禁之,恐傷胃氣,惟頻食白朮薄粥,漸進豐肉、豬蹄少許。慎言語,戒七情,勿勤梳頭洗足,以百日為度。若氣血弱者,不計月旦,否則患手足腰腿疼痛等症,名曰蓐勞,最難治療。產後不必問是男是女,恐因言語而泄氣,或因愛憎而勞神。
最忌大喜、大怒,喜則氣散,或生紅汙,怒則氣逆,或生癥瘕。不可獨宿,恐致虛驚:不可刮舌,恐傷心氣;不可刷齒,恐致血逆。須氣血平復,方可治事,犯時微若秋毫,成病重如山嶽,可不慎歟!
乳乃血氣所成,產後不可食鹽,鹽止血,令無乳汁,且發嗽難治。夏忌貪涼用扇,及食冷物,切不可當風睡臥。兒生三日,相傳洗三,謂不洗則長大皮粗起秕,但夏月天熱洗可,不洗可,至冬後切不可洗,恐風入臍中,臍風由此而起,屢見有不洗三者,至老不聞皮粗起秕,有識者不洗三可也。
且兒在胎,從母腹中溫暖長養,一出胎來,陽和之氣全失,雖當暑月,必須衣服周密,勿見外風,故俗云亞無六月。兒生下,欲斷臍帶,必以蘄艾為捻,香油浸濕,熏燒臍帶,令焦方斷,其束臍須用軟帛,厚綿裹束,勿令受風,及兒尿濕臍,此預防臍風第二要緊也。兒初生皮膚嬌嫩,腠理不密,衣服須用大人故綿,則勿耗損脈絡精華,兼用布衣粗服,令其皮膚堅厚,一生受益無窮。
兒生次日,即看口中上齶,如有白泡子,即以銀挖宜輕輕刮破其泡子,須刮出勿令落入喉中,仍以京墨搽之。此泡一老,非為難刮,且兒不乳,變生撮口諸症。又看牙齦之上,如有馬牙,亦須挑破取出,血出不妨,以墨搽之。其藏胎衣,忌太歲方,三殺方,宜用稍大平穩瓷瓶,器小令兒吐乳,安穩令兒不驚。
母血衣不可日曬,兒濕衣不可夜露,遇鳥以糞水染衣,能生毒瘡,變成疳症。古以一月為小滿月,兩月為大滿月,此兩月內不暴怒,少勞碌,禁淫欲,終身無病,而且多子。凡人累劫重修,方得人身,一出胞胎,性命托於父母之保養,有因兒女,太多,衣食缺乏,投溺水中者、大損天和,最宜禁戒。
產後諸證,不可概服補藥,恐有瘀血凝滯也,非行血則邪不去。即諸虛症,亦須血行其氣乃復,但行之有方,不可過峻。凡產後危證,莫如三沖、三急,三沖者,敗血沖肺、衝心,沖胃也;三急者,新生產之嘔吐、泄瀉、多汗也。其用藥則有三禁,禁佛手散,以川芎辛散,能發汗走泄也。
禁四物湯,以生地寒冷,能作瀉而凝血也,白芍酸寒,伐生氣也。禁小柴胡湯,以黃芩性涼,能阻惡露也。更有三禁,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並勿犯胃及上下焦,雖有雜症,以未治之,大補氣血為主。產後滿百日,方可會合,不爾至死,大概虛羸百疾,多從此而得。
凡婦人患風氣,臍下虛冷,莫不由於早行房也。
產後諸疾,古方多用四物湯加減,而丹溪獨謂芍藥酸寒,伐生髮之氣,禁而不用,何歟?蓋新產之婦,血氣俱虛,但存秋冬肅殺之氣,而無春夏主發之機,故最忌寒涼,大宜溫熱之藥,以助資始資生之源也。先哲制四物湯,以芎歸之辛溫,佐以地芍之寒,溫寒適中,為女科諸疾妙劑。
若用於產後,必取白芍以酒重複制炒,去其酸寒之性,但存生血活血之能,或再加黑姜,則何不可用?且芍藥性清微酸而收,最宜於陰氣散失之證,豈不為產後要藥!先賢尚諄諄告戒,況寒涼酸削者乎!但知芍藥酸寒而不究生地更涼,且直走血分為害尤甚,必不得已,當以熟地代之,若概以四物治產後者、誤人多矣。
產後以去敗血為先,血滯不快,乃成諸病,夫產後元氣既虧,運行失度,不免瘀血停留,治者必先逐瘀,瘀消方可行補,此第一義也。但虛極不能姑待者,則以峻補之中,加入溫行之藥,峻補則力大而可宣通,溫行則流暢而不凝滯,即實症逐瘀,亦不可用峻厲之藥。產後元氣大虛,恐血無主宰,一任藥力,便為崩行不止,虛則易脫,猶覆水難收矣,故莫若生化湯行中有補,補中有行,溫則不滯,無傷胃氣,為至當也。
產後元氣大脫,新血未生,凡有頭疼發熱,噁心飽悶諸證,皆是虛中變現之假象,慨以大補氣血為主,如惡露未盡,補藥中入行血藥。如感冒風寒停滯,亦須補中兼以發散消導,勿得泛用峻厲,有傷氣血,因疑似之外邪,傷真切之元氣,豈不誤甚!
新產之後,雖無疾病,宜將息勞動,調理脾胃,進以美味飲食,則臟腑易於平復,氣血自然和調,百疾不生,但中氣方虛,難於運化,勿得過多,反傷脾胃。
四物生地性涼而滯,大傷脾胃,芍藥味酸而寒,易伐生氣,產後常多誤人,生化湯除此二味,加以溫中行血之劑。如產後兒枕作痛,世多用消塊散血之劑,然後議補。又有消與補混施,不知舊血雖當消化,新血亦當生養,若專攻舊,則新血轉傷。
世以回生丹,攻血塊,下胞衣,其元氣甚多傷損,生化湯因藥性功用而立名也,產後血塊當消而新血亦當生也,專消則新血不生,專生則舊血反滯,芎歸桃仁三味善去舊血,驟生新血,佐以黑薑、炙草,引三味入於肺肝,生血利氣,行中有補,且得暖則血自流通,惡露自盡,故無後患,實產後之聖藥。(張)因其方,加人參、桂、牛膝、紅花,更為產前催生之神效。
胞衣不下有二,有因惡露入衣,脹而不能出,有因元氣虧損,虛而不能出,惡露流入衣中者,腹必脹痛,用奪命丹,或失笑散,以消瘀血,緩則不救。元氣虛弱不能送下者,腹中不脹痛,用保生無憂散,以固元氣,然不若總以萬全湯去人參,並可取效為至當也。
婦人百病,莫重於生產,產科之難,臨產莫重於催生,既生莫重於胞衣不下,古方用花蕊石散最為緊要,但恐石藥非腸胃大虛者所宜,莫若生化萬全二方,選而用之。有川佛手散,加紅花、益母草、香附、山楂、陳皮、牛膝稍煎成,沖重便服。更有一法,產訖胞衣不下,停久非特產母疲倦,又恐血流胞中,必致危篤,宜急斷臍帶,以物系墜,使血不潮入胞中,則胞衣自痿縮而下。只要產母安心以物系墜之時,尤宜用心,先系然後截斷,不爾胞上掩心而死,慎之。
白話文:
產後應知的事項如下:
分娩結束後,應喝一杯熱的小孩尿液,切勿立即躺下,應該閉上眼睛坐著,稍等片刻再上牀,應採取仰坐姿勢,避免側坐,雙膝應保持豎立,不可伸直腳部靠在高處,牀頭需鋪上厚實的褥子,四周牆壁需遮蔽不留縫隙,以防風邪侵襲,可以使用醋塗抹鼻子,或者點燃醋炭,燒一些漆器,輕柔地用手從胸口按摩到肚臍,有助於惡露排出,防止血塊和血液逆流,這樣持續三天。無論是否有腹痛,都應溫服小孩尿液和酒的混合飲料五到七次,雖然酒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排出惡露,增加乳汁分泌,但是產後臟腑虛弱,不宜過量飲用,且不宜在分娩後立刻飲用,以免導致血液流向四肢,可能引起血暈。
如果胃氣虛弱,或者體內沒有火氣,應避免飲用小孩尿液,以免傷害胃氣,應頻繁食用白朮粥,逐步增加營養豐富的食物,如少量的豬蹄等。避免過度講話,控制情緒,不要頻繁梳理頭髮和洗腳,以一百天為期限。如果氣血虛弱,不論月經是否恢復,否則可能會出現手腳腰腿疼痛等症狀,稱為蓐勞,非常難以治療。產後不必詢問是男孩還是女孩,以免因為言語而消耗元氣,或者因喜愛或厭惡而勞累心神。
最忌諱的是過度喜悅或憤怒,喜悅會導致氣散,可能產生紅色分泌物,憤怒會導致氣逆,可能產生腫瘤。不應獨自入睡,以免出現虛弱驚嚇;不應刮舌苔,以免傷害心氣;不應刷牙,以免導致血液逆流。必須等到氣血平復後才能處理事情,犯錯的時刻即使微小如秋毫,一旦形成疾病卻重如山嶽,怎能不謹慎呢?
乳汁是由血氣生成的,產後不可食用鹽,鹽會阻止血液流動,導致乳汁減少,且可能引起咳嗽,難以治癒。夏季應避免貪圖涼爽使用扇子,以及食用冷食,切勿當風睡覺。孩子出生三天後,傳統上會進行洗三,認為如果不洗,長大後皮膚會變得粗糙,但夏季天熱可以洗,冬季後則切不可洗,以免風邪進入肚臍,導致臍風,多次見證不洗三的孩子,直到老去也未聽說皮膚粗糙,有見識的人可以選擇不洗三。
孩子在母體內時,受到母親腹部的溫暖和滋養,出生後,完全失去了溫暖的氣氛,即使在炎熱的夏季,也必須穿著周密的衣服,避免接觸外界風邪,因此民間有句話叫做「亞無六月」。孩子出生後,欲剪斷臍帶,必須使用蘄艾搓成的線,浸濕香油,燻燒臍帶使其燒焦後才剪斷,包裹臍帶的繃帶需使用柔軟的布料,用厚綿包裹,避免受風,以及孩子的尿液弄濕臍帶,這是預防臍風的第二重要措施。新生兒的皮膚非常嬌嫩,毛孔尚未完全成熟,衣物需使用大人舊的棉布,以免損耗脈絡和精華,同時使用粗布衣,讓皮膚變得堅韌,一生將受益無窮。
孩子出生的第二天,應檢查口腔上齶,如果發現白色泡泡,應用銀質工具輕輕刮破泡泡,必須刮除,以免落入喉嚨中,仍然用京墨塗抹。泡泡一旦老化,刮除難度增加,且孩子可能拒絕哺乳,出現其他症狀。還需檢查牙齦,如果有馬牙,也應挑破取出,出血無妨,用墨塗抹。存放胎盤時,應避開太歲方和三殺方,使用較大的穩定瓷器容器,容器過小會導致孩子吐奶,穩定的容器可讓孩子不驚嚇。
母親的產後衣物不可在日光下曝曬,孩子的濕衣物不可在夜晚暴露,如果被鳥類排泄物污染衣物,可能導致毒瘡,演變成疳症。古人認為一個月為小滿月,兩個月為大滿月,在這兩個月內避免暴怒,減少勞累,禁止性行為,這樣終生無病,且多子多孫。人經歷多生修煉,纔得到人身,一出生,生命就交託給父母的呵護,有些家庭因子女過多,衣食不足,將孩子溺死水中,這種行為大損天和,最應禁止。
產後各種病症,不可隨意服用補藥,因為可能存在瘀血凝滯的情況,除非排除瘀血,否則邪氣無法消除。即使是各種虛弱症狀,也必須先讓血液循環,氣息才能恢復,但排除瘀血需要有方法,不可過於激烈。產後的危險症狀,包括三沖和三急,三沖指的是敗血衝擊肺、心、胃;三急指的是產後嘔吐、腹瀉、大量出汗。在使用藥物方面,有三種禁忌,禁止使用佛手散,因為川芎辛散,能發汗導致氣血流失;禁止使用四物湯,因為生地性寒,能引起腹瀉和凝血;禁止使用小柴胡湯,因為黃芩性涼,能阻止惡露排出。還有三種禁忌,不可發汗,不可瀉下,不可利小便,避免影響胃和上下焦。即使有其他症狀,也應以補充氣血為主。產後滿一百天後,夫妻方可同房,否則可能導致死亡,通常虛弱和各種疾病,多由此導致。
婦女患有風氣,臍下虛冷,大多是由於過早性行為所致。
產後各種疾病,古方多使用四物湯加減,但丹溪獨自認為白芍酸寒,伐生髮之氣,因此禁止使用,這是為什麼呢?產後婦女血氣虛弱,只有秋冬肅殺之氣,而無春夏生長之機,因此最忌寒涼,應使用溫熱藥物,以幫助生氣的源頭。先賢創製四物湯,使用芎歸的辛溫,輔以地芍的寒涼,溫寒適中,成為治療婦科疾病的良方。
然而,對於產後婦女,應選擇使用白芍,並用酒重複炒制,去除其酸寒之性,保留生血活血的功能,或再加入黑薑,那麼為何不能使用呢?白芍具有清涼微酸的特性,最適合陰氣散失的症狀,難道不是產後的重要藥物嗎?先賢們已多次告誡,更何況那些寒涼酸削的藥物呢?只知道白芍酸寒,卻忽略生地更涼,且直接作用於血液,危害更大,如果不得不使用,應使用熟地代替,如果一律使用四物湯治療產後,會誤導很多人。
產後首要任務是排除敗血,血液凝滯不暢,會導致各種疾病。產後元氣虧損,血液運行失調,不可避免地會有瘀血停留,治療時必須首先排除瘀血,瘀血消失後才能進行補充,這是最重要的原則。然而,如果虛弱到了極點,無法等待,應在強烈補充的過程中加入溫和的活血藥物,強烈補充可使力量更大,有助於宣通,溫和活血可使血液流動順暢,不會凝滯,即使治療實症排除瘀血,也不可用強烈藥物。產後元氣大虛,血液沒有主導,藥物的力量會導致血液崩潰不止,虛弱容易脫離,如同倒出的水難以回收,因此最好的選擇是使用生化湯,其中包含補血和活血的成分,溫和而不會凝滯,不會傷害胃氣,是最適當的選擇。
產後元氣大虛,新血未生,任何頭痛、發燒、噁心、飽悶等症狀,都是虛弱中表現出來的假象,應以補充氣血為主,如果惡露未盡,應在補藥中加入活血藥物。如果感冒風寒停滯,也應在補中加入發散和消導,避免使用強烈藥物,以免傷害氣血,因疑似外邪而傷害真正的元氣,豈不是很錯誤!
產後即使沒有疾病,也應休息和調理脾胃,攝取美味的食物,這樣臟腑容易恢復,氣血自然調和,不會產生各種疾病,但中氣虛弱,不易消化,不可攝取過多食物,以免傷害脾胃。
四物湯中的生地性涼且滯塞,會嚴重傷害脾胃,白芍味道酸且寒,易伐生氣,產後常誤導人們,生化湯去除了這兩味藥,加入了溫和的活血藥物。例如產後兒枕疼痛,世人常用消塊散血的藥物,然後再考慮補充,有些人將消和補混為一談,不知道舊血雖應消化,新血也應生長,如果專注攻擊舊血,新血反而受傷。
世人使用回生丹攻擊血塊,下胞衣,元氣受到很大損傷,生化湯根據藥物的性質和功能命名,產後血塊應消散,新血也應生長,專門消散會導致新血不生,專門生長會導致舊血凝滯,芎歸桃仁三味善於清除舊血,迅速生成新血,輔以黑薑和炙草,引導這三味藥物進入肺和肝,生血利氣,行中有補,溫和不會凝滯,並且在溫暖的環境下,血液自然流通,惡露自然排出,因此沒有後遺症,實際上是產後的聖藥。有人在此基礎上,添加人參、桂、牛膝、紅花,更成為產前催生的神效。
胞衣不下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為惡露進入胞衣,膨脹無法排出,另一種是因為元氣虧損,虛弱無法排出,如果惡露流入胞衣中,腹部必然會感到脹痛,可以使用奪命丹或失笑散,消除瘀血,如果不處理,會導致危急情況。如果元氣虛弱無法送出,腹部不會感到脹痛,可以使用保生無憂散,鞏固元氣,但不如使用萬全湯,去掉人參,更有效果。
婦女的各種疾病中,最重要的是生產,產科的難題中,最困難的是催生,產後最關鍵的是胞衣不下,古方使用花蕊石散最為緊要,但石藥可能不適合腸胃虛弱者,不如選擇生化湯和萬全湯,選擇使用。有川佛手散,加入紅花、益母草、香附、山楂、陳皮、牛膝稍微煎煮,服用後再服用熱的小孩尿液。還有一種方法,產後胞衣不下,拖延時間長不僅產婦疲倦,還可能導致血液流入胞中,必須立即剪斷臍帶,使用物品吊掛,避免血液流入胞中,胞衣就會萎縮而下。產婦在使用物品吊掛時,特別需要注意,先吊掛再剪斷,否則胞衣會覆蓋心臟導致死亡,必須小心。
希望這能幫助您理解這些古老的產後護理建議。請記住,這些是歷史上的建議,現代的產後護理建議可能會有所不同,應遵循現代醫學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