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經綸》~ 卷六 (5)
卷六 (5)
1. 產後敗血閉陰閉陽之辨
武叔卿曰:閉陰閉陽之說,率難理解。敗血閉陰則寒,閉陽則熱,而有休解會作之時,則似瘧矣。若瘀血,為有形之物,閉則壅矣,安有解會之所。愚謂血閉於陽經,榮衛行之不通則寒;血閉於陰經,榮衛行之不通則熱,故必瘀通而寒熱自已。又,就大調經散而言,行瘀於內也;五積散,行瘀於外也。
又,外經或為寒客則肺病,肺病而榮衛不通則熱;內腑或為冷物所傷則脾病,脾病而榮衛不通則寒。故所用之方,一主裡,一主表,亦或內外俱瘀,則寒熱並作,二藥又均不可廢。
白話文:
武叔卿說:關於閉陰、閉陽的說法,一般人很難理解。產後敗血導致閉陰就會發冷,導致閉陽就會發熱,而且有時發作有時停止,這樣的情況就好像是瘧疾。如果是瘀血,是有形的東西,阻塞就會不通暢,怎麼會有發作又停止的情況呢?我認為血阻塞在陽經,導致營氣和衛氣運行不通暢就會發冷;血阻塞在陰經,導致營氣和衛氣運行不通暢就會發熱,所以必須要疏通瘀血,寒熱自然就會停止。再說,以大調經散來說,是針對體內瘀血來使用的;五積散,是針對體表瘀血來使用的。
另外,體表經絡如果因為寒邪入侵就會導致肺病,肺病使得營衛之氣不通暢就會發熱;體內臟腑如果因為吃了寒冷的食物而損傷就會導致脾病,脾病使得營衛之氣不通暢就會發冷。所以使用的藥方,一個主要針對體內,一個主要針對體表,也有可能體內體表都有瘀血,就會同時出現發冷發熱的情況,這兩種藥就都不能廢棄不用。
2. 產後陰陽不足寒熱用藥不同
薛立齋曰:按良甫云,此由氣血虛損,陰陽不和,宜四物加減。若敗血不散,腹內作痛,宜奪命丹。夫陽氣不足,陰氣上入陽中而惡寒者,補中湯。若陰氣不足,陽氣下陷,陰中發熱者,六味丸。若氣血不足,惡寒發熱者,八珍湯。
慎齋按:以上五條,序產後有寒熱往來之證也。寒熱往來,為少陽經病。產後見之,明屬陰陽兩虛,榮衛不和之候,當遵丹溪大補氣血為治,非小柴胡可例也。若云敗血不散為寒熱,郭稽中有入肺入脾之論,陳無擇有閉陰閉陽之議,兩說均不能無疑。夫敗血瘀滯,豈有或入肺或入脾之理,況寒熱何獨專於脾肺,其心腎肝獨不可為寒熱乎?敗血閉陰為寒,便不能閉陽為熱;閉陽為熱,便不能閉陰為寒。豈有既閉陰復閉陽,得謂之敗血不散乎?立言之謬,恐有惑於後人。
總之,敗血為病,乃生寒熱,本於榮衛不通,陰陽乖格之故,武叔卿始得其旨。
白話文:
薛立齋說:依照良甫的說法,這種情況是因為氣血虛弱,陰陽失調,應該用四物湯加減來治療。如果惡露沒有排乾淨,肚子裡面疼痛,應該用奪命丹。如果陽氣不足,陰氣上侵到陽氣的部位而怕冷,應該用補中湯。如果陰氣不足,陽氣下陷,陰部發熱,應該用六味丸。如果氣血不足,又怕冷又發熱,應該用八珍湯。
慎齋按:以上這五條,是在說明產後有時會出現忽冷忽熱的症狀。忽冷忽熱,是少陽經的疾病。產後出現這種情況,很明顯是陰陽兩虛,營衛不協調的表現,應該遵循朱丹溪大補氣血的原則來治療,不是用小柴胡湯就能解決的。如果說惡露沒有排乾淨是導致忽冷忽熱的原因,郭稽中有所謂進入肺或脾的說法,陳無擇有閉陰或閉陽的理論,這兩種說法都不能沒有疑問。惡露瘀滯,怎麼會有進入肺或脾的道理呢?況且忽冷忽熱怎麼會只專屬於脾肺呢?難道心、腎、肝就不能有忽冷忽熱的情況嗎?惡露閉塞陰氣會導致怕冷,但就不能導致陽氣閉塞而發熱;陽氣閉塞會導致發熱,就不能導致陰氣閉塞而怕冷。怎麼會有既閉塞陰氣又閉塞陽氣,還能說是惡露沒有排乾淨呢?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恐怕會誤導後人。
總之,惡露引起的疾病,產生忽冷忽熱,根本原因在於營衛不通暢,陰陽失調的緣故,只有武叔卿才理解其中的道理。
3. 產後虛汗不止屬陰氣虛
《大全》曰:產後虛汗不止者,由陰氣虛而陽氣加之。裡虛,陽氣獨發於外,故汗出。血為陰,產則傷血,是為陰氣虛。氣為陽,其氣實者,陽加於陰,故令汗出。陰氣虛弱不復者,汗出不止,因遇風則變痙。縱不成痙,亦虛乏短氣,身體柴瘦,唇口乾燥,久則經水斷絕,由津液竭故也。
白話文:
產後虛汗不止,是因為陰氣虛弱,陽氣相對旺盛的緣故。《大全》這本書提到,產後虛汗停不下來,是由於體內陰氣不足,而陽氣相對增強。體內虛弱,陽氣就獨自往外發散,所以導致流汗。血屬陰,生產會損耗血液,這就造成陰氣虛弱。氣屬陽,如果氣比較旺盛,陽氣就會加重陰虛的狀況,所以會使人流汗。如果陰氣虛弱一直無法恢復,汗水就會流個不停,如果這時又吹到風,就可能引發抽搐。即使沒有抽搐,也會感到虛弱無力、呼吸短促、身體消瘦、嘴唇乾燥,時間久了,月經也會停止,這是因為身體的津液都耗竭了。
4. 產後虛汗有亡陽之患
單養賢曰:產後虛汗,經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產後既亡血,而又汗多,乃為亡陽。汗本血液,屬陰,陰亡,陽亦隨之而走,故曰亡陽。產後亡血多汗,陰陽兩虛,極危證也。故用藥與他證不同,慎之。方用參、耆、白朮、麻黃根、防風、桂枝。
白話文:
單養賢說:產後虛弱出汗,醫書說:「陽氣,精純時能滋養精神,柔和時能滋養筋骨。」產後已經失血,又大量出汗,這是陽氣耗竭的表現。汗本來是血液所化,屬於陰,陰液耗損,陽氣也會跟著散失,所以稱為亡陽。產後失血過多又多汗,是陰陽兩虛,屬於非常危險的病症。因此用藥必須和其他病症有所區別,要特別謹慎。可以用人參、黃耆、白朮、麻黃根、防風、桂枝這些藥材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