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塤

《女科經綸》~ 卷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六 (2)

1. 產後外感風寒發熱不可作傷寒治

李氏曰:產後外感,離床太早,或換衣襲風,冷入下部,令人寒熱似瘧,頭疼不止。血虛者,芎歸湯加人參、柴、葛。氣虛者,補中湯加防風、乾薑。切不可以傷寒法治之。

白話文:

李氏說:產後受外寒,離開產牀太早,或更換衣物時受風,寒氣進入下部,使人寒熱交替似瘧疾,頭疼不止。血虛的人,服芎歸湯,加人參、柴胡、葛根。氣虛的人,服補中湯,加防風、乾薑。切不可按照傷寒的治療方法來醫治。

2. 產後頭痛發熱不可作外傷感冒治

《大全》曰:凡產後頭痛發熱,不可便作外傷感冒治。此等多是血虛,或是敗血作梗,宜以和平之劑必效,如玉露散,或四物加柴胡。若便以小柴胡、竹葉石膏之類,不救者多矣。

白話文:

《大全》說:凡是產後頭痛發熱,不可隨便當作外傷感冒來治療。這類情況大多是血虛,或是敗血作梗,宜以平和的藥方來治療,比如玉露散,或四物湯加上柴胡。如果隨便用小柴胡、竹葉石膏之類的方子來治療,不奏效的例子很多。

3. 產後諸發熱狀類傷寒不可發汗

吳蒙齋曰:新產後傷寒,不可輕易發汗。產時有傷力發熱,有去血過多發熱,有惡露不去發熱,有三日蒸乳發熱,有早起勞動、飲食停滯發熱。狀類傷寒,要在仔細詳辨,切不可便發汗。大抵產後,大血空虛,汗之則變筋惕肉瞤,或鬱冒昏迷,或搐搦,或便秘,其害非輕。凡有發熱,宜與四物為君,加柴胡、人參、炮薑最效。

白話文:

吳蒙齋說:產後女性身體虛弱,若是得了傷寒,不能輕易發汗。產後虛弱發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生產時用力過度導致發熱、產後失血過多導致發熱、惡露不去導致發熱、產後三日蒸乳導致發熱、產後過早勞動或飲食不當導致發熱。這些情況的症狀都類似於傷寒,需要仔細辨別,不可輕易發汗。因為產後女性體質虛弱,若發汗過多,容易導致筋骨痠痛、肌肉痙攣、精神恍惚、昏迷、抽搐、便祕等,這些危害不可輕視。因此,產後女性發熱,宜以四物湯為基礎,再加入柴胡、人參、炮薑,這樣治療效果最佳。

蓋乾薑辛熱,能引血藥入血分,氣藥入氣分,且能去惡生新,有陽生陰長之道。以熱治熱,深合《內經》之旨。

白話文:

乾薑辛辣溫熱,能將補血藥引導至血液中,將補氣藥引導至氣血中,而且能去除疾病,促進生長發育,符合《內經》所說陽生陰長的道理。用熱來治療熱病,非常符合《內經》的理論。

慎齋按:以上三條,序產後有外感發熱之證也。產後發熱,狀類傷寒,雖有外感,禁用發表。唯以養血為主,佐以散風寒之劑。如生化湯、芎歸湯,倍加川芎、蔥白。若吳氏論發熱數種,又當分因治之。如惡露未盡,腹痛未除,形壯脈實,五七朝內不見虛證,人參尚宜斟酌。如有虛證,必以桃仁與人參同用為當。

白話文:

慎齋按:以上三條,都是生產後有外感導致發熱的症狀。生產後發熱,症狀跟傷寒相似,雖然有外感,但不能用發表藥。只要以養血為主要治療方法,再輔以祛散風寒的藥方。如生化湯、芎歸湯,加上川芎、蔥白。如果吳氏論述中提到的發熱數種,也要分別原因來治療。如惡露未乾淨,腹痛未消退,形體壯實、脈搏有力,五到七天內沒有虛弱的症狀,人參仍然可以斟酌使用。如果出現虛弱症狀,就必須把桃仁和人參一起使用。

4. 產後傷食發熱宜下

《金匱要略》曰:產後病解能食,七八日更發熱,此為胃實,大承氣湯主之。

白話文:

《金匱要略》提到:產後如果能夠進食,但在七八天後又出現發熱的情況,這是由於胃中實滿所引起的,應該使用大承氣湯來治療。

徐注曰:此條言大虛之後有實證,即當以實治,故謂病解能食,則經絡臟腑之氣俱平,無產後本病可疑。至七八日更發熱,不惡寒,又無表證可疑。明是食復之象,故曰胃實,大承氣峻逐之,恐因循致虛也。

白話文:

徐氏注釋說:這一段經文的意思是,在產後虛弱的情況下,如果出現了實證,就應該用治實的方法來治療。所謂「病解能食」,是指經絡臟腑之氣都已經調和,沒有產後本病可疑的症狀。但是,如果在七八天後又出現了發熱,但不惡寒,也沒有表證可疑,這就明顯是食復的現象。所以稱之為「胃實」,應當用大承氣湯峻下驅逐,以免因循致虛。

5. 產後傷食發熱類傷寒

《證治要訣》曰:彌月俗名滿肚,多有恣意食物,致傷食發熱,有類傷寒食復證,宜先用紅丸子一二服,卻進小柴胡湯,此論蓋有所本。

白話文:

《證治要訣》說:滿月俗稱滿月月,很多人隨意吃東西,導致飲食受傷發燒,類似傷寒飲食復發的證狀,應該先服紅丸一兩次,再服用小柴胡湯,這個說法是有根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