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塤

《女科經綸》~ 卷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

1. 產後浮腫屬敗血停積不可作水氣治

《產寶百問》曰:產後四肢浮腫,由敗血乘虛停積,循經流入四肢,留淫日深,腐壞如水,故令面黃,四肢浮腫。醫人不識,便作水氣治之。凡治水,多用導水藥。極虛人產後既虛,又以藥虛之,是謂重虛,多致夭枉,服小調經散,血行腫消則愈。

白話文:

《產寶百問》說:產後四肢浮腫,是由於敗血乘虛停積,順着經絡流入四肢,停留在淫水中越積越深,腐爛如水,所以導致臉色發黃,四肢浮腫。醫生不瞭解病情,就當作水氣來治療。凡是治療水氣,大多使用導水藥。虛弱的人產後已經虛弱,又用藥物虛弱,這就是所謂的重虛,大多會導致死亡,服用小調經散,血行腫消則治癒。

2. 產後浮腫屬血與氣搏留滯經絡

陳無擇曰:產後浮腫多端,有自懷妊腫至產後不退。亦有產後失於將理,外感寒暑風濕,內則喜怒憂驚,血與氣搏,留滯經絡,氣分血分,不可不辨,當隨脈證治之,宜得其情。小調經散治血分固效,但力淺難憑,不若吳茱湯、枳朮湯、奪魂散、大調經散、皆要藥也。

白話文:

陳無擇說:產後浮腫,種類繁多,有的是從懷孕開始腫,到產後也不消退。也有的是產後沒有得到妥善照料,受到了寒暑風濕的外邪侵襲,內心又喜怒憂驚,血與氣糾結,鬱積在經絡中,氣血不分,這是不能不加以辨別的,應該根據脈象和症狀進行治療,並且要掌握好分寸。小調經散治療血分浮腫,效果顯著,但是藥力較弱,難以依靠它,不如使用吳茱湯、枳朮湯、奪魂散和大調經散等藥物,這些都是有效的。

3. 產後浮腫屬風邪搏氣

陳良甫曰:產後勞傷血氣,腠理虛,為風邪所乘,邪搏於氣,不得宣越,令虛腫輕浮,是邪搏於氣,氣腫也。若皮膚如熟李狀,則變水腫。氣腫者,發汗即愈。水腫者,利小便即瘥。

白話文:

陳良甫說:產後勞動過度傷害了血氣,腠理空虛,被風邪侵襲,邪氣與氣搏結,不能宣通流暢,導致虛腫浮腫,這是邪氣與氣搏結,引起的氣腫。如果皮膚像熟透的李子一樣,那就轉變成了水腫。氣腫的人,只要發汗就會痊癒。水腫的人,只要利尿就會痊癒。

慎齋按:產後虛腫,多屬氣血虛而脾胃弱,榮衛不運所致。若云發汗利小便,是重竭津液,而益虛其虛矣。豈產後腫,竟作外邪有餘證治乎。

白話文:

慎齋認為:產後浮腫,多半是氣血虛、脾胃弱、氣血水液運行不良所造成的。如果用發汗、利小便的方法治療,會更加耗傷津液,進一步加劇虛弱。難道產後浮腫,竟是外邪有餘證,需要用發汗、利小便的方法來治療嗎?

4. 產後浮腫屬體虛有濕熱

朱丹溪曰:產後浮腫,小便少,口渴,惡寒,無力,脈沉,此體虛而有濕熱之積,必上焦滿悶,宜補中導水行氣可也。方用白朮、陳皮、茯苓、川芎、木通。

白話文:

朱丹溪說:產後浮腫,小便少,口渴,畏寒,無力,脈搏沉靜,這是體虛而有濕熱積聚,必定上焦滿悶,應該補益中氣,導出水濕,運行氣血。可用的藥方為:白朮、陳皮、茯苓、川芎、木通。

5. 產後浮腫屬虛大補氣血

朱丹溪曰:產後腫,必用大補氣血為主,少佐蒼朮、茯苓,使水自利。

白話文:

朱丹溪說:產婦水腫,必須以大補氣血為主要治療方法,再稍微添加蒼朮和茯苓,使水自然排出。

6. 產後浮腫分證治法

薛立齋曰:前證若寒水侮土,宜養脾肺。若氣虛浮腫,宜益脾胃。若水氣浮腫,宜補中氣。又曰:產後浮腫,或兼喘咳,脈沉細無力,此命門火衰,脾土虛寒,八味丸主之。

白話文:

薛立齋說:前面的癥狀如果是寒水剋制了脾土,應該溫養脾肺。如果是氣虛引起的浮腫,應該補益脾胃。如果是水氣引起的浮腫,應該補益中氣。又說:產後浮腫,或者兼有喘咳,脈搏沉細無力,這是命門火衰,脾土虛寒,可以用八味丸來治療。

慎齋按:以上六條,序產後有浮腫之證也。浮腫雖有風寒濕熱,外邪之感,若產後則屬氣血虛,而脾土不運,肺氣不輸者多。故《產寶》以下四條,主客邪有餘論;而丹溪、立齋,唯以補氣血,扶脾土為要也。

白話文:

慎齋按語:以上六條,是指產後出現浮腫的病症。浮腫雖然有風寒濕熱的外邪感染,但若是產後發生的,則多屬於氣血虛,脾土不運,肺氣不輸。所以《產寶》以下四條,主要主張祛除邪有餘論;而丹溪、立齋,則只以補氣血,扶脾土為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