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經綸》~ 卷五 (18)
卷五 (18)
1. 產後血塊腹痛戒用峻厲藥
《產寶新書》曰:產後血塊痛,用生化湯加肉桂、紅花,塊散痛止。慎不可用蘇木、三稜、蓬朮等峻厲之藥。雖山楂行氣行血,亦不易多服,恐虛產母也。
白話文:
《產寶新書》記載:產後血塊疼痛,可以使用生化湯加肉桂、紅花來治療,血塊就會散開,疼痛就會停止。但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蘇木、三稜、蓬朮等激烈藥物。即使山楂有行氣行血的功效,也不能服用太多,以免導致產婦虛弱。
慎齋按:以上七條,序產後有腹痛之證也。產後腹痛有虛實之分,實者有惡露不盡,有乾血瘀滯,有食傷裹血。虛者有氣弱寒阻,有血虛空痛。自當審因施治。在虛者固宜補氣補血,而實者亦未可以峻厲克伐,重虛其虛也。
白話文:
慎齋註解說:以上七條,是排列產後腹痛證候的。產後腹痛有虛實之分,實證的有惡露未盡,有乾血瘀滯,有飲食傷胃包血。虛證的有氣弱寒阻,有血虛空痛。應當審清原因,施以相應的治療方法。對於虛證的,當然應該補氣補血,而實證的,也不可以峻厲克伐,加重虛症。
2. 產後小腹痛屬惡露凝結
《產寶百問》曰:產後小腹痛,由惡露凝結,或外寒摶之。若久而不散,必成血瘕,月水不調。
白話文:
產後小腹疼痛,是因為惡露凝結,或是受到外界寒冷影響。如果長時間不消散,可能會形成血瘕,導致月經不調。
3. 產後小腹痛屬血滯名兒枕痛
《大全》曰:兒枕者,由母胎中宿有血塊,因產時其血破敗,與兒俱下則無患。若產婦臟腑風冷,使血凝滯在小腹,不能流通,令結聚疼痛,名曰兒枕痛。胎以食母之血,十月滿足,余血結成塊,俗呼為兒枕。欲產時,血塊先動,敗血裹其子,是以難產。
白話文:
《大全》說:兒枕,是母親懷孕期間,胎兒體內有血塊,在分娩時,血塊破裂,與胎兒一同娩出,則無患。但如果產婦臟腑風寒,使血凝滯在小腹,不能流通,導致血塊結成,疼痛,這就是兒枕痛。胎兒以母親的血為食,十個月後,多餘的血結成塊,俗稱兒枕。分娩時,血塊先動,破裂的血塊包裹著胎兒,因此難產。
4. 產後小腹痛屬瘀血停滯有骨疽證
薛立齋曰:有產婦小腹作痛,服行氣破血藥不效,脈洪數,此瘀血內潰為膿也。大抵此證,因榮衛不調,瘀血停滯,宜急治之。緩則腐化為膿,最難治療。若流注關節,則患骨疽,失治多為敗證。脈數而洪,已有膿,遲緊乃瘀血也,下之愈。若腹脹大,轉側作水聲,或膿從臍出,或從大便出,宜蠟礬丸、太乙膏,或瓜子仁湯,下膿而愈。
白話文:
薛立齋說:有位產婦小腹疼痛,服用行氣破血的藥物無效,脈象洪數,這是瘀血內潰化膿的緣故。大體上,這種症狀是由於榮衛不調,瘀血停滯引起的,應該緊急治療,拖延下去會腐爛化膿,很難治療。如果膿液流注到關節,就會患上骨疽,失治多爲敗證。脈數而洪,已經化膿了,遅緊則是瘀血,下法治療會更好。如果腹脹大,翻身時有水聲,或者膿液從肚臍或大便中排出,宜用蠟礬丸、太乙膏或瓜子仁湯,下膿而愈。
5. 產後臍下痛作惡露不盡論
單養賢曰:產後臍下痛,在七日內未曾服藥者,當作惡露不盡論。如按而痛止者屬虛,加味生化湯。
白話文:
單養賢說:產後臍下疼痛,在七天內沒有服用過藥物,應當當作惡露沒有排盡來治療。如果按壓後疼痛停止了,則屬於虛症,可加入生化湯治療。
慎齋按,以上四條,序產後有小腹痛之證也。產後小腹痛,非惡露瘀蓄,即風寒乘襲。小腹為足厥陰部分,藏血之所。兒產後,一有不慎,則風寒乘虛,與惡血凝結,即有兒枕痛之名。若瘀血潰膿,亦不早治之故也,臨證宜慮及之。
白話文:
慎齋注釋,以上四條,都是關於產後有小腹疼痛的症狀。產後小腹疼痛,不是惡露瘀血積蓄,就是風寒乘虛侵襲。小腹屬於足厥陰經的部位,是藏血的地方。婦女產後,稍有不慎,風寒就會趁虛而入,與惡血凝結在一起,於是就會有「兒枕痛」的病名。如果瘀血潰爛成膿,也是因為沒有及時治療的緣故。臨牀證治時,應該考慮到這些情況。
6. 產後腰痛屬血滯經絡
《大全》曰:產後惡露方行,忽然漸止,斷絕不來,腰中重痛,下注兩股,痛如錐刺入骨,此由血滯經絡。不即通之,必作癰疽,宜桃仁湯、五香連翹湯。
白話文:
《醫學大全》上說:產婦產後的惡露正常排放,卻突然慢慢停止,斷絕不再排出,腰部疼痛加劇,疼痛向下蔓延至兩腿,疼痛劇烈如同錐子刺入骨頭般,這是由於血液瘀滯在經絡引起的。如果不立即治療,很有可能會變成臃疽,應該服用桃仁湯、五香連翹湯。
慎齋按:產後惡露不行,血滯經絡,而作癰疽,必是血氣大虛,榮衛不調所致,必八珍、十全可療,用桃仁、五香則謬矣。
白話文:
慎齋認為:產後惡露排不乾淨,血停積在經絡,而形成瘡毒。這必定是血氣極度虛弱,榮衛失調所造成的,必須使用八珍、十全的中藥來治療,使用桃仁、五香類藥材肯定就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