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塤

《女科經綸》~ 卷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一 (7)

1. 經行後發熱目暗屬血虛

《女科撮要》曰:有經後發熱倦怠,兩目如帛蔽。夫脾為諸陰之首,目為血脈之宗。此脾傷而五臟皆為失所,不能歸於目也。用補中湯、歸脾湯,專主脾胃而愈。凡發久者,陽氣亦自病,須調補之。

白話文:

《女科撮要》中記載:有的人在經期後會出現發熱、倦怠,雙眼如同被白布遮蓋一樣。中醫認為,脾臟是諸陰之首,而眼睛是血脈的宗主。如果脾臟受損,五臟都會失去正常的位置,不能歸於眼睛。治療時,可使用補中湯、歸脾湯,以調理脾胃來治癒。如果發病時間較久,陽氣也會受到傷害,此時需要進行調補。

慎齋按:以上三條,序經行有潮熱、客熱、發熱之證也。經行潮熱、客熱,兼虛實論。若經後發熱,則是血脈空虛,陰虛不足,為有虛而無實也。

白話文:

慎齋按:以上三種情況,是治療經行(月經)後潮熱、客熱、發熱的證狀。經行期間的潮熱、客熱,要兼顧虛實的論斷。如果經期過後發熱,則是由於血脈空虛,陰虛不足,屬於有虛而無實的證狀。

2. 經行泄瀉屬於脾虛多濕

汪石山曰:有婦人經行,必先瀉二三日,然後經下,診其脈皆濡弱,此脾虛也。脾主血,屬濕,經水將動,脾血先已流注血海,然後下流為經。脾血既虧,則虛而不能運行其濕,以參苓白朮散服之,月餘而經行不瀉矣。

白話文:

汪石山說:有個婦人來月經,必定先腹瀉二、三天,然後月經才來。診脈都濡弱,這是脾虛所致。脾主血,屬濕,月經即將來,脾血流注血海,然後往下流為月經。脾血已經虧虛,則脾虛弱而不能運行其中的濕氣,給她服用黨參、茯苓、白朮組成的散劑,一個多月後月經來潮不再腹瀉。

3. 經行白帶屬陽虛陷下

繆仲淳曰:有月水過多,白帶時下,日輕夜重,泄瀉無時,亦屬下多亡陰,宜作血虛論治,服四物益甚,始悟此病正合仲景陽生陰長之法。夫經水多,白帶時下,又兼泄瀉,皆由陽虛陷下而然,命曰陽脫是也。日輕夜重,蓋日陽旺,而得健運之職,故血亦無凝滯之患,故日輕。

夜則陰旺,而陽不得其任,失其健運之常,血亦隨滯,故夜重,以參、術助陽之藥服之。

白話文:

繆仲淳說:有月經量過多、白帶時常流下、白天症狀較輕、晚上症狀較重、腹瀉沒有特定時間,這也是屬於下部陰液虧損,應該以血虛來治療,服用四物湯病情反而更嚴重,這才明白這個疾病正好符合仲景所說的「陽生陰長」的理論。經血量多、白帶時常流下,又合併腹瀉,都是由於陽虛陷下所致,稱之為「陽脫」是正確的。白天症狀較輕、晚上症狀較重,這是因為白天陽氣旺盛,且能順利運行,所以血液不會凝滯,所以白天症狀較輕。

慎齋按:以上二條,序經行有泄瀉、白帶之兼證也。經行中兼見之證不一,而腹痛、發熱、泄瀉、白帶四證,則常有之。四證見其一,皆足以致經候不調之病,故以此序於月經不調之後。但月經不調,而不加意審治,勢必漸至於不月而經閉,有血枯之候。故即以女子不月、經閉、血枯諸論集於下,此序書之原委也,讀者不可不知。

白話文:

慎齋按:以上二條內容,是說經期間有腹瀉、白帶併發的症狀。經期間併發的症狀不只一種,但腹痛、發熱、腹瀉、白帶四種症狀,卻經常出現。四種症狀只要出現一種,就足以導致經候不調的疾病,因此將這些內容排列在月經不調之後。但月經不調,如果不仔細審慎治療,勢必逐漸發展成不來月經而經閉,出現血枯的症狀。因此將女子不來月經、經閉、血枯等論述彙集在下,這就是這本書的原委,讀者不可不知。

4. 經論女子月事不來屬於胞脈閉

《素問》曰: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

白話文:

《素問》提到:月經不來的情況,是因為胞宮的脈絡不通。胞宮的脈絡與心相連並延伸到胞宮中。現在氣往上逼迫肺部,使得心氣無法向下流通,因此月經就不來了。

5. 經論女子不月屬二陽之病

《素問》曰:二陽之病,發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為息奔者,死不治。

慎齋按:以上經論二條,序女子不月,一屬於胞脈之閉,一屬於二陽之病也。

白話文:

《素問》提到:當陽氣過盛的病症發生在心臟和脾臟時,會出現不能隱藏的情緒問題,女性會停經。這種病症如果轉變為風消或是呼吸急促,則是無法治癒的重症。

慎齋指出:上述兩條經文討論了女性停經的原因,一個是因為胞脈閉塞,另一個則是因為陽氣過盛所引起的疾病。

6. 女子不月屬心脾病宜治心火養脾血

張潔古曰:女子月事不來者,先瀉心火,血自下也。經云: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故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太僕注曰:大腸、胃熱也,心脾受之。心主血,心病則血不流;脾主味,脾病則味不化,味不化則精不足,故其病不能隱曲。脾土已虧,則風邪勝而氣愈消。

白話文:

張潔古說:女子月經不來,首先要瀉掉心火,血就會往下流。經書上說:二陽的病症會發作在心和脾,沒有不能隱藏的曲折,因此女子不來月經,其原因就是風消。太僕注說:大腸和胃熱,心和脾受到影響。心主血,心病則血不流;脾主味,脾病則味不化,味不化則精不足,所以其病不能隱藏曲折。脾土已虧,則風邪勝而氣愈消。

又經云: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屬於心,絡於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先服降心火之劑,後服五補丸、衛生湯,治脾以養其血。

白話文:

另一段醫書上說:月經不來的,是胞脈閉塞的緣故。胞脈屬於心臟,絡於胞中。如今邪氣上迫肺部,心氣不能下行胞中,所以月經不來。先服用清降心火的藥劑,後服五補丸、衛生湯,調理脾臟以滋養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