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塤

《女科經綸》~ 卷三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1)

1. 妊娠經來為激經屬陽微不足

王叔和曰:婦人月經下,但為微少,師脈之,反言有軀,其後審然,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陰陽俱平,榮衛調和,按之則滑,浮之則輕,陽明少陰,各如經法,身反灑淅,不欲食,頭痛心亂,嘔吐,呼則微數,吸則不驚,陽多氣溢,陰滑氣盛,滑則多實,六經養成,所以月見。陰見陽精,汁凝胞散。散者損墮。設復陽盛,雙妊二胎。今陽不足,故令激經也。

白話文:

王叔和說:婦女月經來潮,但量很少,醫生把脈後,反而說她懷孕了,之後仔細觀察,的確如此。這種脈象是怎樣的呢?醫生說:寸口的脈象,陰陽都很平和,營衛之氣也調和,按下去覺得滑利,浮起來感覺輕柔。陽明和少陰的脈象,都符合正常的規律。但身體卻有時發冷發熱,不想吃飯,頭痛心煩,噁心嘔吐,呼氣時脈搏稍快,吸氣時脈搏正常。這是因為體內陽氣過多,氣血充盛,陰氣也旺盛,滑脈表示體內有實邪,六經氣血都強盛,所以會有月經來潮。當陰氣遇到陽氣的精華,精液凝結成胎胞,若氣血散亂則容易流產。如果陽氣過盛,可能會懷上雙胞胎。現在陽氣不足,所以才會出現類似月經的出血現象,實際上是懷孕的激經。

2. 妊娠經來屬血盛有餘

婁全善曰:妊娠經來不多,飲食精神如故,六脈和緩,滑大無病者,血盛有餘也。兒大能飲,自不來矣。

慎齋按:以上二條,序胎前經來,有有餘不足之分也。胎前下血,則名漏胎。妊娠經來,則名激經。漏胎則無時而下,激經則有時而至。叔和主於陽微不足,全善主於血盛有餘,當以人稟之強弱參之。

白話文:

婁全善說:懷孕期間月經來潮,但量不多,飲食和精神狀況都和平常一樣,脈象平和且滑大,沒有其他不適,這是因為體內血氣旺盛有餘的緣故。等到胎兒長大,能夠吸收更多養分,月經自然就不會來了。

慎齋按:以上這兩條內容,是在說明懷孕初期出現月經的原因,有分為血氣有餘和不足兩種情況。懷孕初期出血,若不規律地發生,就稱為「漏胎」。若是懷孕期間月經週期性來潮,則稱為「激經」。漏胎的原因多半是陽氣虛弱不足,而激經的原因則多半是血氣旺盛有餘。具體原因還需根據個人體質的強弱來判斷。

3. 妊娠胎漏下血為症癥病

《金匱要略》曰: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後斷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徐忠可曰:婦人行經時,遇冷則血留而為症。癥者,有形可徵。然癥病女人恆有,或不在子宮,則行經受胎,經斷即是孕矣。未及三月,將三月也。既孕而見血,謂之漏下。未及三月,漏下不止,則養胎之血傷,故胎動。假使胎在臍下,則直欲落矣。今在臍上,是每月湊集之新血,因癥氣相妨而為漏下,實非胎病,故曰癥痼害。

痼者,宿疾也。害者,累之也。至六月胎動,此宜動之時,但較前三月,經水利時,胎動下血,則已斷血,三月不行,復血不止,是前之漏下,新血去而癥反堅牢不去,故須下之為安。藥用桂枝茯苓湯者,桂、芍,一陰一陽,茯苓、丹皮,一氣一血,調其寒溫,扶其正氣;桃仁破惡血,消癥瘕,不嫌傷胎者,有病病當之也。且癥之初,必因於寒,桂能化氣,消其本寒。

癥之成,必挾濕熱為窠囊,茯苓清濕氣,丹皮清血熱,芍藥斂肝血而扶脾,使能統血,養正即所以去邪也。

白話文:

婦女原本就有癥瘕疾病,月經剛停還不到三個月,卻持續出血不止,並且感覺到胎動在肚臍上方,這是因為癥瘕頑固所造成的傷害。如果懷孕六個月才感覺到胎動,是因為前三個月月經還來的時候,那時胎兒還只是胚胎。如果出血,是因為月經停止三個月後的血塊。之所以血流不止,是因為癥瘕沒有消除的緣故。這時應該要去除癥瘕,可以使用桂枝茯苓丸來治療。

徐忠可說:婦女在月經來潮時,如果遇到寒冷,血液就會停滯形成癥瘕。癥瘕是摸得到、有形狀的。患有癥瘕的婦女很常見,癥瘕不一定長在子宮,可能在其他地方。如果月經來潮時懷孕,停經就是懷孕的徵兆。還不到三個月,即將滿三個月的時候,懷孕後卻出血,這就稱為漏下。不到三個月,漏下又止不住,這樣就會損傷到滋養胎兒的血液,所以會有胎動的感覺。假如胎兒是在肚臍下方,那很可能就要流產了。現在胎動在肚臍上方,是因為每個月新生的血液,受到癥瘕之氣的阻礙而變成漏下,並不是胎兒本身的疾病,所以說是癥瘕頑固所造成的傷害。

所謂「痼」指的是舊有的疾病,「害」指的是連累。等到懷孕六個月感覺到胎動,這才是正常胎動的時間。但是如果和前三個月月經還來的時候比較,當時胎動有出血,現在月經已經停了三個月,卻又出血不止,這表示之前的漏下,是因為新生的血液流失,而癥瘕反而更加堅固難以去除,所以必須要去除癥瘕才能平安。用藥方面,使用桂枝茯苓湯,桂枝、芍藥分別代表一陰一陽,茯苓、丹皮分別代表氣和血,用來調整體內的寒熱,扶助正氣。桃仁能破除體內的瘀血,消除癥瘕,雖然可能會擔心傷到胎兒,但有病就要處理。而且癥瘕剛開始都是因為寒氣所引起,桂枝可以化解氣滯,消除寒氣的根本。

癥瘕形成後,通常會夾雜濕熱,形成一個像囊袋的東西,茯苓可以去除濕氣,丹皮可以清除血熱,芍藥可以收斂肝血並扶助脾氣,讓脾能夠統攝血液,扶助正氣就是去除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