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塤

《女科經綸》~ 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6)

1. 妊娠子滿屬脾虛停水

齊仲甫曰:妊娠以經血養胎,或挾水氣,水血相摶,以致體腫。皆由脾胃虛,而臟腑之間,宿有停水所挾,謂之子滿。若水停不去,浸漬其胎,則令胎壞。如脈浮腹滿兼喘者,胎未壞也。

白話文:

齊仲甫說:婦女懷孕時,是靠經血來滋養胎兒的,有時會夾雜著水氣。水氣和血互相結合,就導致身體腫脹。這些都是因為脾胃虛弱,加上臟腑之間原本就積有停滯的水液所引起的,這就叫做「子滿」。如果停滯的水液不排除,就會浸泡胎兒,導致胎兒損壞。如果脈象浮在表面,同時腹部脹滿,還會喘氣,就表示胎兒還沒有損壞。

2. 妊娠浮腫屬脾胃氣虛經血壅閉

《聖濟總錄》曰:脾候肌肉,土氣和則能制水,水自傳化,無有停積。若妊娠脾胃氣虛,經血壅閉,則水飲不化,濕氣淫溢,外攻形體,內注胞胎。懷妊之始,腫滿必傷胎氣,如臨月而腳微腫,利其小便,病自愈。

白話文:

《聖濟總錄》說:脾主管肌肉,脾胃的土氣如果調和,就能夠控制水分,使水分正常運轉代謝,不會停滯積聚。如果懷孕時脾胃氣虛弱,經血又阻塞不通,那麼水液就無法正常轉化,濕氣就會過多,向外侵犯身體,向內侵入胞胎。懷孕初期如果出現腫脹,必定會傷害胎氣;如果接近臨產時腳稍微腫脹,只要讓小便順暢,病症就會自然痊癒。

3. 妊娠子滿屬脾虛有濕清濁不分

何松庵曰:妊娠三月後,腫滿如水氣者,俗呼為琉璃胎是也。古方一主於濕,大率脾虛者多。脾虛不運,則清濁不分,須以補脾兼分利。若夜腫日消,是血虛,宜健脾兼養血主之。

白話文:

何松庵說:婦女懷孕三個月後,身體出現腫脹,看起來像水腫一樣的,俗稱「琉璃胎」。古時候的醫方大多認為這是濕氣引起的,而實際上,多半是脾虛造成的。因為脾虛不能正常運作,導致身體內清澈和混濁的液體無法分開,這時必須用補脾和幫助排泄的方法來治療。如果腫脹的情況是晚上比較明顯,白天會消退,那就屬於血虛,應該用健脾和養血的方法來處理。

4. 妊娠胎水屬胞中蓄水

陳良甫曰:婦人胎孕至五六個月,腹大異常,胸腹脹滿,手足面目浮腫,氣逆不安,此由胞中蓄水,名曰胎水。不早治,生子手足軟短有疾,或胎死腹中,用《千金》鯉魚湯治其水。

白話文:

陳良甫說:婦女懷孕到五、六個月時,肚子異常地脹大,胸部和腹部都覺得脹滿,手腳和臉部也出現浮腫,呼吸不順暢且感到煩躁不安,這是因為子宮內積蓄了過多的水分,這種情況叫做「胎水」。如果不及早治療,生出來的孩子可能會手腳軟弱短小,帶有疾病,或者胎兒會死在腹中。可以用《千金方》裡記載的鯉魚湯來治療這種積水。

5. 妊娠胎水屬氣壅成濕

陳良甫曰:胎氣壅塞成濕,致身體、脅腹浮腫,喘急氣促,小便澀。法當疏壅氣,行水濕,澤瀉散主之。

《濟陰綱目》按:子滿在五六月以後,比子氣與子腫不同。蓋胎大則腹滿,滿則氣浮,遍身腫,邪無所挾,但一瀉氣利水則愈。

白話文:

陳良甫說:懷孕時,胎氣運行不順暢,積聚阻塞而形成濕氣,導致身體、脅肋和腹部出現浮腫,呼吸急促,小便不順暢。治療方法應當疏通阻塞的氣機,排除體內的水濕,可以服用澤瀉散來治療。

《濟陰綱目》認為:懷孕五六個月以後出現的腹部脹滿,和一般的胎氣不順或胎兒腫脹有所不同。這是因為胎兒長大,導致腹部脹滿,腹部脹滿則氣往上浮,造成全身浮腫。這種情況下,邪氣沒有其他依附之處,只要能疏導氣機、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病症就能痊癒。

6. 妊娠有水氣

《金匱要略》曰: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灑淅惡寒,起即頭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徐忠可曰:有水氣者,雖未大腫脹,經脈中之水道已不利,衛氣挾水,不能條暢,則周身之氣為水滯,故身重。水已通調而順行,逆則小便不利矣。惡寒者,衛氣不行也。頭眩者,內有水氣,厥陽之火逆陰氣而上蒸,則所見皆眩矣。

白話文:

懷孕期間如果身體有水氣,會感到身體沉重、小便不順暢,時常發冷怕寒,早上起床時會頭暈目眩,這種情況可以用葵子茯苓散來治療。

徐忠可說:所謂有水氣,即使還沒有出現明顯的腫脹,也是因為體內經脈的水道已經不順暢了,衛氣被水邪挾持,無法順暢運行,導致全身的氣都被水液阻滯,所以身體才會感到沉重。水液的運行應該是順暢的,如果運行不順暢就會造成小便不利。會發冷怕寒,是因為衛氣無法正常運行。頭暈目眩,是因為體內有水氣,陽氣上逆,蒸騰陰氣,才會讓人感到頭暈。

7. 妊娠浮腫脹滿分證用藥之法

薛立齋曰:前證若胸滿腹脹,小便不通,遍身浮腫,《千金》鯉魚湯。脾胃虛弱,佐以四君子。若面目虛浮,肢體如水氣,全生白朮散,未應,六君子湯。若脾虛濕熱,下部作腫,補中湯加茯苓。若飲食失節,嘔吐泄瀉,六君子湯。若腿足發腫,喘悶不寧,或指縫出水,天仙藤散。若脾肺氣滯,加味歸脾湯,佐加味逍遙散。

慎齋按:以上八條,序胎前腫脹有子滿之證也。子滿有水血相摶,有停水受濕,有經血壅閉,有清濁不分。總因脾土虛,不能制水所致。故立齋治法,不外健脾滲濕,順氣安胎為主。若《濟陰》云,但一瀉氣利水則愈,此謬論也。必兼立齋用藥,乃為求本之要。至良甫以下三條,雖有胎水之名,其證實與子滿異名同證也。

白話文:

薛立齋說:前面說的情況,如果胸悶腹脹,小便不順暢,全身都水腫,可以用《千金方》中的鯉魚湯。如果是因為脾胃虛弱引起的,可以搭配四君子湯一起使用。如果只是臉部和眼睛浮腫,四肢像水腫一樣,可以用全生白朮散,如果沒有效果,就改用六君子湯。如果是因為脾虛導致濕熱,下半身腫脹,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茯苓。如果是因為飲食不節制,導致嘔吐腹瀉,可以用六君子湯。如果是腿腳腫脹,呼吸困難,感到煩躁不安,或者手指縫隙滲出水,可以用天仙藤散。如果是因為脾肺氣滯,可以用加味歸脾湯,搭配加味逍遙散。

慎齋認為:上面這八條,是在講懷孕期間出現水腫脹滿的症狀,也就是所謂的「子滿」。子滿的情況有可能是因為水和血混雜在一起,有可能是因為體內停滯的水分受到濕氣影響,有可能是因為經血阻塞,也有可能是因為清濁不分。總的來說,都是因為脾土虛弱,無法控制水分所導致的。所以薛立齋的治療方法,不外乎是健脾、滲濕、順氣、安胎為主。如果像《濟陰》說的,只要瀉氣利水就會好,這是不正確的。必須要配合薛立齋的用藥方法,才是找到病根的關鍵。至於良甫下面說的三條,雖然有「胎水」的名稱,但其實和子滿的症狀只是名稱不同,實質上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