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塤

《女科經綸》~ 卷七 (9)

回本書目錄

卷七 (9)

1. 虛寒崩漏用伏龍肝散論

武叔卿曰:伏龍肝散,治勞傷衝任脈虛,非時崩下,或如豆汁,或成血片,或五色相雜,或赤白相兼,臍腹冷痛,經久未止,令人黃瘦,口乾,飲食減少,四肢無力,虛煩驚悸。夫五色者,五臟之色,崩久則五臟氣陷,血不能化,故五色見焉。蓋血生於氣,而化於中焦,氣生於下元,而培於脾胃。

如臍腹疼痛者,下元氣寒也,以艾葉溫之。黃瘦食減無力者,中焦之寒也,以乾薑暖之。伏龍肝有火土相生之妙,君以川芎,有扶肝行濁之能,肉桂、甘草和榮衛而通調血脈,麥冬、熟地益金水而治虛煩口乾,石脂、當歸補血以固脫。通之、澀之、溫之、濡之,誠治久脫臟寒之良方也。

白話文:

武叔卿說:伏龍肝散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因勞累損傷衝脈和任脈,導致虛弱,不在正常經期時子宮出血,出血的樣子可能像豆汁,或是成塊狀血片,或是呈現各種顏色混雜,或是紅白相間。同時會感到肚臍和腹部冷痛,這種出血情況持續很久都無法停止,會讓人變得面黃肌瘦、口乾舌燥、食慾下降、四肢無力,還會感到虛煩不安和心悸。

所謂的五種顏色,代表著五臟的顏色,長期出血會導致五臟的氣虛下陷,血液無法正常生成,所以才會出現各種顏色的血。這是因為血液是由氣所生,並在中焦被轉化,氣則產生於下元,並由脾胃來滋養。

如果感到肚臍和腹部疼痛,代表下元氣寒,可以用艾葉來溫熱。如果面黃肌瘦、食慾下降、四肢無力,代表中焦虛寒,可以用乾薑來溫暖。伏龍肝具有火土相生的功效,並以川芎為主藥,具有幫助肝臟疏通並去除濁氣的作用。肉桂和甘草能調和身體的營衛之氣,並疏通血脈。麥冬和熟地能滋養肺腎之陰,並改善虛煩口乾的症狀。石脂和當歸則能補血以固攝,防止氣血大量流失。這個方子結合了疏通、收澀、溫暖、滋潤的功效,實在是治療長期子宮出血且伴隨臟腑虛寒的良方。

2. 勞傷崩漏用當歸芍藥湯論

武叔卿曰:當歸芍藥湯,治婦人經脈漏下不止,其色鮮紅,先因勞役,脾胃虛弱,氣短氣逆,自汗不止,身熱悶亂,惡見飲食,四肢倦怠,大便時溏。東垣制此方一服後,諸證悉去。大抵因勞役下血,若拘血熱之說,用四物加黃芩則不愈矣。蓋血虛須兼補氣,譬之血猶水也,氣猶堤也,堤堅則水不橫決,氣固則血不妄行,自然之理也。黃耆最多,白朮次之,四物兼生熟地,以陳皮、甘草、柴胡佐之。

俗醫不達此理,專用涼藥,不知涼藥傷胃,服久則正氣愈弱,血安得固,故特表而出之。

白話文:

武叔卿說:當歸芍藥湯,是治療婦女經脈不正常出血,血色鮮紅,原因是先前過度勞累,導致脾胃虛弱,出現呼吸短促、氣往上逆、不斷流汗、身體發熱煩悶、不想吃東西、四肢疲倦無力、大便時常稀溏等症狀。李東垣用這個方子,服藥一次後,各種症狀就都消失了。

大抵來說,因為勞累而導致出血,如果拘泥於血熱的說法,使用四物湯加上黃芩,那就不會痊癒。因為血虛必須同時補氣,這就像血是水,氣是堤防一樣,堤防堅固水就不會氾濫,氣固血就不會亂走,這是很自然的道理。方子中黃耆用量最多,白朮次之,再配上四物湯,同時用生地和熟地,用陳皮、甘草、柴胡來輔助藥效。

現在的醫生不明白這個道理,只用寒涼的藥物,卻不知道寒涼藥物會傷害脾胃,長期服用會使正氣更加虛弱,血怎麼可能固定下來呢?所以特別提出來說明。

3. 氣陷崩漏用益胃升陽湯論

武叔卿曰:東垣云,血脫益氣,古法也。先補胃氣,以助生長,故曰陽生陰長。諸甘藥為之先務,舉世皆以為補氣,殊不知甘能生血,此陽生陰長之理也,故先理胃氣。人之一身,內谷為寶,補中益氣方加神麯、黃芩,名益胃升陽湯,以起婦人崩血之屬氣下陷者。

白話文:

武叔卿說:李東垣說過,失血過多要補氣,這是古老的法則。先補養胃氣,幫助身體生長發育,所以說陽氣生發,陰血才會跟著增長。各種甘味的藥材是首要任務,世人都認為這是補氣,卻不知道甘味藥材能夠生血,這就是陽氣生發陰血增長的道理,所以要先調理胃氣。人的一身之中,食物是最重要的,補中益氣湯加上神麯、黃芩,就叫做益胃升陽湯,可以用來治療婦女崩漏出血屬於氣虛下陷的病症。

4. 火鬱崩漏用升陽除濕湯論

武叔卿曰:升陽除濕湯,治女子漏下惡血,或暴崩不止。夫土陷則濕,故怠惰嗜臥。木鬱則熱,故氣上衝。緩為濕之微,弦為木之象,鬱而不伸則熱,此心火乘脾也。脈之洪大者,火在下也。胞絡為相火,寄於命門,為多血之經。病從火,心火以藏德為神,相火聽命於心。三焦主氣,胞絡主血,故血分之火專主胞絡,氣分之火專主三焦。

鬱則火不得遂炎上之性,迫於血分,故陰絡傷也。方以蒼朮、升麻,發太陽陽明之濕;柴胡、防風,達厥陰少陽之木;羌活、藁本,以升舉少陰太陽下部之郁,所謂下者舉之也。但升散之物,過則耗氣而傷金,故又以黃耆保肺,當歸引血,使各有所歸。甘草和氣,蔓荊涼血。

此四種者,又制亢害之法也。

白話文:

武叔卿說:「升陽除濕湯,是用來治療女性下體持續不斷流出惡血,或是突然大量出血不止的狀況。當脾胃功能失調導致中土下陷,就會產生濕氣,所以人會感到疲倦、懶散、喜歡躺臥。肝氣鬱結就會產生熱,導致氣往上衝。脈象呈現緩慢,是體內有濕的徵兆;脈象呈現弦硬,是肝氣鬱結的現象。肝氣鬱結而無法舒展,就會化熱,這是心火侵犯脾胃所導致的。脈象呈現洪大,表示火熱之氣在下焦。胞絡是相火所寄居的地方,相火寄居在命門,而且是屬於多血的經脈。疾病的起因是火熱,心火的作用在於蘊藏神氣,相火則聽命於心火。三焦主管全身的氣,胞絡主管全身的血,所以血分之火主要影響胞絡,氣分之火主要影響三焦。

當氣機鬱結時,火熱無法順利向上升發,就會被壓迫到血分,導致陰絡受損。所以使用蒼朮、升麻,來發散太陽、陽明的濕氣;用柴胡、防風來疏達厥陰、少陽的肝木之氣;用羌活、藁本來升提少陰、太陽下部的鬱滯之氣,這就是所謂的『下者舉之』的道理。但是,升散的藥物使用過多,容易耗損氣血而傷肺金,所以又加入黃耆來保護肺氣,用當歸來引導血歸於正常,使各種藥物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用甘草來調和氣機,用蔓荊子來清涼血分。

這四種藥物,也具有抑制藥性過於亢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