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經綸》~ 卷一 (11)
卷一 (11)
1. 婦人經閉屬心血虧腎水涸論
虞天民曰:婦人百病,皆自心生。如五志之火一起,則心火亦從而燔灼。經閉不通之證,先因心事不足,心血虧耗,故乏血以歸肝,而出納之用已竭。經曰,母能令子虛,是以脾不磨而食少,所謂二陽之病發心脾者,此也。因食少,故肺氣亦失所養。而氣滯不行,則無以滋腎陰。
況月水全賴腎水施化,腎水既乏,則經水日以乾涸,或先或後,淋漓無時。若不早治,漸至閉塞不通,而必為勞極之證,不易治也。
白話文:
虞天民說:婦女的各種疾病,都是從心緒不寧引起的。如果情緒波動,產生怒、喜、思、憂、恐等五種情志的火氣,那麼心火也會跟著旺盛而焚燒。經閉不通這種病症,最初是因為心思過多,心血虧損,所以沒有足夠的血來滋養肝臟,而肝臟負責的排泄功能也因此衰竭。醫書上說,母親的虛弱會導致兒子的虛弱,所以脾胃虛弱,消化能力變差,食慾也減少。這就是所謂「二陽之病,會影響到心和脾」的情況。因為吃得少,肺氣也因此失去滋養。而氣機阻滯不行,就無法滋養腎陰。
更何況,月經完全依靠腎水的滋養和轉化,如果腎水不足,那麼經水就會一天天乾涸,月經週期可能提早或延後,甚至淋漓不斷。如果不儘早治療,病情會逐漸發展成經閉不通,而且必定會變成難以治療的虛勞之症。
2. 婦人經閉屬於心事不足思慮傷脾論
徐春甫曰:心屬陽而主血,脾裹血以行氣。若月經不通,未必不由心事不足,思慮傷脾,有所勞倦,穀氣不輸,肺金失養,腎水無滋,經血枯涸,以致三五不調,漸致閉絕。虛損內熱,骨蒸勞瘵之證作,而率難以治。唯養心則血生,脾健則氣布,二者和則氣暢血行,而調經之要至矣。
白話文:
徐春甫說:心臟屬陽,主導血液的運行;脾臟包裹血液,推動氣的運行。如果月經不來,不一定不是因為心事不足,思慮過度傷了脾胃,或者過度勞累,導致脾胃無法好好運送食物的精華,使得肺氣得不到滋養,腎水也無法滋潤,經血因此枯竭,導致月經週期紊亂,逐漸閉經。接著就會出現虛弱、體內發熱、骨蒸勞熱等症狀,而且很難治療。只有好好調養心臟才能產生血液,脾胃強健才能推動氣的運行,當心脾兩者和諧,氣就能暢通,血液才能運行,這才是調理月經最重要的關鍵。
3. 婦人經閉宜審脾胃論
王節齋曰:婦人女子,經脈不行,多有脾胃損傷而致,不可便作經閉死血,輕用通經破血藥。凡遇此證,須審其脾胃何如。若因飲食勞倦,損傷脾胃,少食泄瀉疼痛。或因誤服汗下攻克藥,傷其中氣,以致血少不行,只用健脾胃藥。脾旺則生血,而經自行。又有飲食積滯,致損脾胃,亦宜消積補脾。若果脾胃無病,有血塊凝滯,方用行血通經之劑。
慎齋按:以上七條,序婦人經閉屬於內傷不足之病也。經閉有心氣不通,有血虛氣結,有肝傷腎竭脾傷,皆足致經閉。此為內傷虛證,而與前條風冷寒凝,火邪熱結,積痰汙血為病者,有餘不足,各自不同也。
白話文:
王節齋說:婦女月經不來,很多是因為脾胃功能受損導致的,不能馬上當成是血瘀經閉,輕易使用活血通經的藥物。凡是遇到這種情況,必須仔細檢查她的脾胃狀況。如果是因為飲食不節制、過度勞累,損傷了脾胃,出現食慾不振、腹瀉、腹痛等症狀,或是因為誤服發汗、攻下的藥物,損傷了中氣,導致血液不足而經血不來,這時只需要用健脾胃的藥物就可以了。脾胃功能強健,就能產生血液,月經自然會來。還有一種情況是飲食積滯,導致脾胃受損,也應該先消積食、再補脾胃。如果脾胃沒有問題,確實是因為有血塊凝滯,才能用活血通經的藥物。
慎齋認為:以上七條,說明婦女月經不來,屬於內傷虛損的疾病。月經不來的原因,有心氣不暢、氣血虛弱、肝臟或腎臟功能衰竭、脾胃損傷等,這些都可能導致月經不來。這類屬於內傷虛證,與前面所說的風寒凝滯、火邪熱結、痰濁血瘀導致月經不來的情況,有餘和不足之分,各自不同。
4. 婦人經閉有血滯血枯之分
李氏曰:婦人以血為主,天真氣降,壬癸水合,腎氣全盛,血脈流行,嘗以三旬一見,以象月盈則虧,故曰月經。經行與產後一般,若其時有餘血一點未淨,或被風寒濕熱暑邪,或內傷生冷,七情鬱結,為痰為瘀,凝積於中,曰血滯。或經止後,用力太過,入房太甚,及服食燥熱,以致火動,則邪氣盛而津液衰,曰血枯。
白話文:
李氏說:婦女以血為根本,先天之氣下降,與壬癸水相合,腎氣最旺盛時,血脈運行順暢,通常每三十天來一次月經,以此象徵月亮的盈虧變化,所以稱為月經。月經來潮和生產後的情況類似,如果當時還有殘餘的血沒有排乾淨,或是受到風寒濕熱等外邪侵擾,或是因為內傷、吃了生冷食物,又或是因為情緒不佳而導致氣血鬱結,進而產生痰瘀,凝結在體內,就稱為「血滯」。如果月經停止後,過度勞累、性生活過度,以及吃了燥熱的食物,導致體內火氣旺盛,就會使邪氣增強而津液虧虛,這就稱為「血枯」。
5. 婦人經閉血滯血枯有諸變證
陳良甫曰:經後被驚,則血氣錯亂妄行,逆於上則從口鼻出,逆於身則血水相摶,變為水腫。恚怒則氣血逆於腰腿心腹,背脅手足之間重痛,經行則發,過期則止。怒極傷肝,則有眩暈、嘔血、瘰癧、血風、瘡瘍等病,加之經血滲漏,遂成竅血生瘡,淋漓不斷。濕熱相摶,為崩帶,血結於內,變癥瘕。
凡此變證百出,不過血滯與血枯而已。重則經閉不通,輕則經水不調,不止虛與熱二者也。
白話文:
陳良甫說:月經來潮後受到驚嚇,會導致氣血錯亂而亂走,氣血往上逆行就從口鼻流出,往身體逆行則血液和水液互相混合,變成水腫。如果生氣發怒,氣血會逆行到腰腿、心腹、背部、脅部、手腳之間,引起這些部位沉重疼痛,月經來時就會發作,過了經期就會停止。過度憤怒會傷肝,導致頭暈、嘔血、瘰癧、血風、瘡瘍等疾病,加上月經滲漏,就會形成孔竅出血生瘡,滴滴答答流個不停。濕熱互相結合,會形成崩漏和帶下,血液凝結在體內,就會變成癥瘕。
總之,這些變化多端的症狀,不過是血瘀和血枯兩種情況而已。嚴重的話就會月經閉止不來,輕微的話則是月經不調,而不只是虛和熱兩種原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