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經綸》~ 卷六 (19)
卷六 (19)
1. 產後小便出血屬熱乘胞內
《大全》曰:產後小便出血,因血氣虛而熱乘之,血得熱則流散,滲於胞內,故血隨小便出。有產婦尿血,面黃脅脹,少食,此肝木乘脾土也。用加味逍遙散、補中湯,兼服而愈。
白話文:
《醫學大全》說:產後小便出血,是因為身體的氣血虛弱,導致熱邪侵入,熱會使血液流散,滲透到膀胱內部,所以血就跟著小便一起排出。有些產婦小便出血,臉色發黃、胸脅脹痛、食慾不振,這是因為肝木的病邪侵犯了脾土。可以用加味逍遙散和補中益氣湯,兩種藥方一起服用就可以痊癒。
2. 產後大便出血分諸證用藥
薛立齋曰:產後便血,或飲食起居,或六淫七情,致元氣虧損,陽絡外傷。治法,若因膏粱積熱,加味清胃散;因醇酒濕毒,葛花解醒湯;怒動肝火,六君子加芎、歸、芍藥、柴胡;因鬱結傷脾,加味歸脾湯;思慮傷心,妙香散;大腸風熱,四物加柏葉、荊、防、枳殼、槐花;大腸血熱,四物加芩、連;腸胃虛弱,六君子加升、柴;腸胃虛寒,六君子加肉果、木香;因元氣下陷,補中湯加茯苓、半夏;胃氣虛弱,六君子加升麻;血虛,四物加升麻;氣血虛,八珍加升、柴溫補。
慎齋按:以上二條,序產後有二便下血之證也。產後既亡血,而大小二便復有下血之患,此非尋常火熱,滲於膀胱,歸於大腸,可例治也。非血虛即氣脫。心主血,脾統血。心氣虛則小腸不能制而血流,脾氣弱則大腸無移蔭而血下。故二便出血,當責之心脾二經為病。若《大全》竟以熱論,立齋一條,分因雜出,詳證配方,未免膠柱,似難責效。
立齋之書,補元陰元陽,動以滋化源立論,開發後人,有功來學不少。但每讓輒以方配,某病用某方,似欲後人按圖索驥,刻舟求劍矣。善讀立齋之書者,不知以予言為河漢否也。
白話文:
薛立齋說:產後大便出血,可能是因為飲食、作息不當,或是受到外感、情緒波動等因素,導致元氣虧損,陽氣受損。治療方法,若是因為吃太多油膩厚味造成腸胃積熱,就用加味清胃散;若是因為飲酒過多導致濕熱毒邪,就用葛花解醒湯;若是因為發怒動了肝火,就用六君子湯加上芎、歸、芍藥、柴胡;若是因為情緒鬱結傷了脾胃,就用加味歸脾湯;若是因為思慮過度傷了心,就用妙香散;若是大腸有風熱,就用四物湯加上柏葉、荊芥、防風、枳殼、槐花;若是大腸有血熱,就用四物湯加上黃芩、黃連;若是腸胃虛弱,就用六君子湯加上升麻、柴胡;若是腸胃虛寒,就用六君子湯加上肉豆蔻、木香;若是因為元氣下陷,就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茯苓、半夏;若是胃氣虛弱,就用六君子湯加上升麻;若是血虛,就用四物湯加上升麻;若是氣血都虛,就用八珍湯加上升麻、柴胡來溫補。
慎齋按:以上這兩段,說明了產後大小便都有出血的情況。產後已經失血,而大小便又出現出血的狀況,這不是一般的火熱,滲入膀胱、流向大腸所能解釋的,不能用一般治療火熱的方法來處理。這通常不是血虛就是氣脫。心主血,脾統血。心氣虛弱,小腸就無法控制血的流動而導致出血;脾氣虛弱,大腸就沒有依靠而導致出血。因此,大小便出血,應當從心、脾兩經來診斷治療。如果像《大全》一樣只把它當作火熱來治療,或是像薛立齋一樣,把原因分得太雜,詳細列出病因並配方,未免太過拘泥,難以收到療效。
薛立齋的著作,著重於補充元陰元陽,強調滋養生化之源,啟發後人,對後世醫學的貢獻良多。但他常常直接把方劑配上病症,好像某種病就用某個方子,好像要後人按圖索驥、刻舟求劍一樣。善於讀薛立齋的書的人,不知道是否會覺得我說的是無稽之談呢?
3. 產後發癰疽不可用治毒藥
《產寶新書》曰:產後發癰疽,宜生化湯加連翹、金銀花、甘草、乳香、綠豆粉和服,不可用大黃等藥,並敗毒散之類。
慎齋按:新產婦人,或在十朝十五朝之後,忽發癰腫於四肢、胸腹間,或是敗血不盡,或是氣血虛弱,榮氣不從,逆於肉理,發為癰毒。如敗血瘀滯經絡者,當補血行血,導瘀疏氣為主。如氣血虛弱,榮衛運遲,成壅腫者,當補氣活血為主。切不可從毒治,用寒涼清火解毒藥,只用大補,如十全、八珍之屬,以固本元。
扶胃氣,氣壯血流,其毒自解。若欲攻毒,勢必潰爛,不能收功矣。
白話文:
《產寶新書》說:產後如果長了癰疽,應該用生化湯,再加上連翹、金銀花、甘草、乳香、綠豆粉一起服用。不可以吃大黃等藥物,以及敗毒散之類的藥。
慎齋認為:剛生產完的婦人,可能在十天或十五天之後,突然在四肢、胸腹之間長出癰腫,這可能是因為惡露沒有排乾淨,或是氣血虛弱,營養無法順利輸送,逆行到肌肉組織,才長成癰毒。如果是因為惡露瘀塞在經絡,應該以補血、活血,疏導瘀血、通暢氣機為主;如果因為氣血虛弱,使得營養和防禦功能運作遲緩,形成癰腫,應該以補氣、活血為主。
絕對不可以當作毒來治療,使用寒涼、清火、解毒的藥物,而要用大補的藥,像是十全大補湯、八珍湯之類的,來鞏固身體的根本元氣。扶助胃氣,讓氣血強壯流暢,毒自然就會消解。如果想用攻毒的方式,勢必會讓癰腫潰爛,無法達到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