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經綸》~ 卷六 (15)
卷六 (15)
1. 產後痢疾作渴屬津液內竭
《產寶百問》曰:產後下痢作渴者,水穀之精,化為血氣津液,以養臟腑,臟腑虛燥,故痢而渴。若引飲則難止,反溢水氣。脾胃既虛,不能剋水,水自流溢,浸漬皮膚,則令人腫。但止其渴,痢自瘥。
薛立齋曰:產後痢作渴,渴而不喜冷飲,屬胃氣虛,不能生津液也,七味白朮散。如夜間發熱口渴者,腎水弱而不能潤也,六味丸佐益氣湯,以滋化源。
白話文:
《產寶百問》說:產後拉肚子又口渴,是因為水穀的精華轉化為血液、氣和津液,用來滋養內臟,而內臟虛弱乾燥,所以才會拉肚子又口渴。如果喝水,反而難以止渴,還會讓水分積聚。因為脾胃虛弱,不能控制水分,水分就會四處流竄,浸泡皮膚,導致身體腫脹。只要能止住口渴,拉肚子自然就會好。
薛立齋說:產後拉肚子又口渴,口渴但不喜歡喝冰冷的飲料,這是因為胃氣虛弱,不能產生津液的緣故,可以用七味白朮散來治療。如果晚上發熱口渴,這是因為腎水不足,不能滋潤身體,可以用六味丸搭配益氣湯,來滋養腎水的來源。
2. 產後痢分證用藥
薛立齋曰:產後痢,或因飲食傷損脾土,脾土虛不能消食,當審治之。若米食所傷,六君子加穀芽。麵食傷,加麥芽、萊菔子。肉食傷,加山楂、神麯。兼嘔吐,加藿香。若久不愈,或非飲食所傷,乃屬腎氣虧損,必用四神、六味、八味丸補腎。若用分利導水之劑,是虛其虛也。
白話文:
薛立齋說:產後拉肚子,有時候是因為飲食傷了脾胃,脾胃虛弱不能消化食物,應該仔細診斷治療。如果是米飯造成的消化不良,用六君子湯加上穀芽。如果是麵食造成的消化不良,加上麥芽、萊菔子。如果是肉類造成的消化不良,加上山楂、神麯。如果兼有嘔吐,加上藿香。如果很久都沒好,或者不是飲食引起的,那就是腎氣虧損,必須用四神丸、六味丸、八味丸來補腎。如果用利尿導瀉的藥物,那是使虛弱的身體更加虛弱。
3. 產後滯下不可用下藥
繆仲淳曰:凡產後痢,積滯雖多,腹痛雖極,不可用大黃等藥行之,致傷胃氣,遂不可救。但用人參、歸、芍、紅曲、醋炒升麻,倍加甘草與益母草、滑石足矣。若惡露未盡,兼用乳香、沒藥、砂仁、阿膠,自愈。
慎齋按:以上五條,序產後有痢疾之證也。痢本於外感六淫,內傷飲食所致。若產後,當兼氣血虛處治,故不可用治痢常法,而以調補脾胃為要也。又按:產後痢屬氣血大虛,不可治痢,唯補氣血,以大劑人參、當歸主之。
白話文:
繆仲淳說:凡是產後發生的痢疾,即使體內有許多積滯,肚子痛到極點,也不可以用大黃等瀉下藥來治療,這樣會傷害到胃氣,導致無法挽救。只要用人參、當歸、白芍、紅麴、用醋炒過的升麻,加倍甘草以及益母草、滑石這些藥就足夠了。如果惡露還沒排乾淨,可以同時用乳香、沒藥、砂仁、阿膠,自然就會痊癒。
慎齋按語:以上五條,是說明產後出現痢疾病症的情況。痢疾的發生,本來就是因為外感風寒暑濕燥火等邪氣,或是內傷飲食不節所導致。如果發生在產後,更要同時考慮到氣血虛弱的問題來治療,所以不能用一般治療痢疾的方法,而應該以調理脾胃為重點。還有,產後的痢疾屬於氣血極度虛弱,不能當作一般的痢疾來治療,只能用補氣血的方法,以大劑量的人參、當歸為主。
4. 產後蓐勞屬風冷摶於氣血
《大全》曰:產後蓐勞,由生產日淺,血氣虛弱,飲食未平,不滿百日,將養失所,風冷客之,摶於氣血,不能溫於肌膚,使虛乏勞倦,乍臥乍起,顏容憔悴,食飲不消,風冷邪氣感於肺,肺受微寒,故咳嗽口乾,遂覺頭昏,百節疼痛,榮衛受風邪,流注臟腑,須臾頻發,時有盜汗,寒熱如瘧,背膊煩悶,四肢不舉,沉重著床,此蓐勞之候也。
白話文:
《醫學大全》說:產後因為生產時間不長,氣血虛弱,飲食還沒恢復正常,還沒滿一百天,如果沒有好好休養,讓風寒侵入,與氣血相搏結,就無法溫暖肌膚,導致身體虛弱疲勞,時躺時起,臉色憔悴,吃東西消化不良。風寒邪氣侵入肺部,肺受到輕微寒冷,所以會咳嗽口乾,接著感覺頭暈,全身關節疼痛。風邪侵入經絡,流竄到各個臟腑,很快就頻繁發作,時常盜汗,忽冷忽熱像瘧疾一樣,背部和肩膀煩悶,四肢無力抬不起來,感覺身體沉重得躺在床上,這就是產後勞損的徵兆。
5. 產後蓐勞屬憂勞思慮所致
陳良甫曰:婦人因產理不順,疲極筋力,憂勞思慮,致令虛羸喘乏,寒熱如瘧,頭痛自汗,肢體倦怠,咳嗽痰逆,腹中絞刺,名曰蓐勞。
白話文:
陳良甫說:婦女因為生產後身體調養不順利,過度疲勞,加上憂愁勞累、思慮過多,導致身體虛弱、氣喘乏力,忽冷忽熱像瘧疾一樣,頭痛、容易流汗,四肢疲倦無力,咳嗽有痰、呼吸不順,腹部像絞痛一樣,這種情況就叫做產後蓐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