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印禪師

《女科秘旨》~ 卷七 (4)

回本書目錄

卷七 (4)

1. 丹溪回生方

(即附子理中湯。)

白朮,茯苓(各二錢),人參(三錢),附子(一錢)

產後血塊未消。患瀉。

白話文:

(這個方子其實就是附子理中湯。)

用白朮、茯苓各二錢,人參三錢,附子一錢。

用於產後惡露(血塊)沒有排乾淨,又出現腹瀉的狀況。

2. 健脾利水生化湯

川芎,茯苓(各二錢),當歸(四錢),薑炭,炙甘草(各五分),桃仁(十粒),蓮子(八粒)產後血塊已消。患瀉。

白話文:

使用川芎、茯苓各二錢,當歸四錢,薑炭、炙甘草各五分,桃仁十粒,蓮子八粒。這個藥方用於產後血塊已經消除,但出現腹瀉的情況。

3. 加減生化湯

4. 產後完穀不化

產後完穀不化。由勞倦傷脾。而輸化稽遲也。內經曰。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於膀胱。精氣四布。五經並行。是脾主為胃行其精液者也。今產後勞倦傷脾。失輸轉之職。致清和之氣不能化。而令完物出焉。名曰飧泄。又有飲食太過。

腸胃受傷。亦致完穀不化。俗呼為水穀痢也。然產方三日內。血塊未消。患此脾衰胃弱之症。未可遽加參。耆。白朮。且服生化湯。加益智。香。砂。少溫胃氣。候塊消散。可加參。耆。白朮。以補氣。肉果。木香。砂仁。益智。以溫胃。柴胡。升麻。以升胃中清氣。澤瀉。

茯苓。陳皮。以利水。此上策焉。

產後三日內完穀不化血塊未消。

白話文:

產後出現食物沒有消化完全就排出的情況,是因為過度勞累損傷了脾臟,導致脾臟運化功能遲緩。古醫書《內經》說,食物進入胃後,會將其精華之氣向上輸送到脾,脾再將精華散布到全身,上歸於肺,並調暢水道,下輸膀胱。精氣就能四處散布,五臟經脈都能正常運行。可見脾臟是負責將胃中食物的精華運送到全身的。現在產婦因為產後勞累損傷了脾臟,失去運送轉化食物的功能,導致食物精華無法被消化吸收,所以會有未消化完全的食物排出,這就叫做「飧泄」。另外,飲食過量導致腸胃受損,也會造成食物沒有消化完全就排出,俗稱「水穀痢」。然而,產後三天內,如果還有血塊未排乾淨,同時又出現這種脾胃虛弱的症狀,不宜馬上使用人參、黃耆、白朮等補氣藥,應該先服用生化湯,再加益智、木香、砂仁等稍微溫暖胃氣的藥材,等到血塊排散後,再加入人參、黃耆、白朮來補氣,肉豆蔻、木香、砂仁、益智來溫暖胃,柴胡、升麻來提升胃中清氣,澤瀉、茯苓、陳皮來利水,這才是最好的方法。

產後三天內,如果出現食物未消化完全就排出,同時還有血塊未排乾淨的情況。

5. 加味生化湯

川芎,益智(各一錢),當歸(四錢),炙甘草,薑炭(各五分),桃仁(十二粒),茯苓(一錢五分)

產後三日外。血塊已消。完穀不化。此胎前素弱。故患此症。

白話文:

川芎、益智(各一錢)、當歸(四錢)、炙甘草、薑炭(各五分)、桃仁(十二粒)、茯苓(一錢五分)這個藥方,是產後三天以上服用的。如果產後血塊已經消散,但大便中仍可見未消化的食物殘渣,這是因為孕前體質就虛弱,所以才會有這種情況。

6. 參耆生化湯

川芎,茯苓,白芍,智(各一錢),當歸,人參,白朮(各二錢),炙甘草,炙姜(各五分),蓮子(八粒),肉果(一個制),如瀉水多加澤瀉。木通。(各一錢),腹痛加砂仁。(八分)渴加五味。麥冬。(各七分),寒瀉加乾薑(一錢),木香(四分)產後瀉痢日久。胃氣虛弱。完穀不化。宜溫補助胃氣。用六君子湯。加木香(四分),肉果(一個制)

白話文:

川芎、茯苓、白芍、智殼(各約3.75克),當歸、人參、白朮(各約7.5克),炙甘草、炙乾薑(各約1.9克),蓮子(八粒),肉豆蔻(一個,製過),如果腹瀉嚴重,就多加澤瀉(約3.75克)。木通(約3.75克),如果腹痛就加砂仁(約3克)。口渴就加五味子、麥門冬(各約2.6克)。如果是寒性腹瀉,就加乾薑(約3.75克)、木香(約1.5克)。產後腹瀉持續很久,導致胃氣虛弱、食物難以消化,應該用溫補的方式來幫助胃氣。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再加上木香(約1.5克)和肉豆蔻(一個,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