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印禪師

《女科秘旨》~ 卷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六 (3)

1. 產後忿怒

凡產後因忿怒氣逆。胸膈不舒。血塊又痛。宜用生化湯去桃仁。臨服時磨木香(二分),入藥服之。則血塊自化。怒氣自散。並治而不悖也。若輕產重氣。偏用香附。烏藥。枳殼。香。砂。之類。以散氣行塊。則元氣反損而滿悶益增。非善治產者也。又如怒後即食。胃弱停悶。

當審所傷何物。於對症之藥。加一二味於生化湯中。無有不治。慎毋用克削消積丸。瀉氣之方。以散氣化食。否則虛弱產婦。重傷元氣。害不可勝言者矣。

白話文:

產後如果因為生氣導致氣血逆亂,感到胸悶不舒服,而且有血塊瘀積疼痛,應該服用生化湯,但要去除桃仁。快要服藥的時候,再加入磨成粉末的木香(少許),一起服用,這樣血塊自然會化開,怒氣也會消散,可以同時治療怒氣和血塊,不會互相衝突。

如果產後輕微不適卻過於重視生氣,偏用香附、烏藥、枳殼、木香、砂仁等藥材來疏散氣滯、化解血塊,反而會損傷元氣,導致胸悶更嚴重,這不是好的產後治療方法。

另外,如果生氣之後馬上進食,會導致腸胃虛弱、消化不良,感到脹悶。應該仔細分辨是何種原因造成的損傷,然後在對症的藥方中,加入一兩種藥材到生化湯裡,沒有治不好的。切記不要使用過於強烈的消積丸或瀉氣的藥方,來幫助消化,否則虛弱的產婦會再次嚴重損傷元氣,造成的危害難以言喻。

2. 木香生化湯

川芎(二錢),當歸(六錢),薑炭(四分),木香(臨服磨二分),陳皮(二分)產後無塊痛。受氣傷食。服下方。

白話文:

川芎(八克),當歸(二十四克),薑炭(一點五克),木香(要吃的時候才磨成粉,約零點七五克),陳皮(一點五克)。這帖藥方用於產後沒有血塊且疼痛的狀況。若是因為情緒不佳或飲食不當造成的,可以服用這個藥方。

3. 健脾化食散氣湯

白朮(二錢),當歸(三錢),川芎(一錢),薑炭,炙草(各四分),人參(二錢),陳皮(三分),如傷肉食。加山楂。砂仁。傷飯食。加神麯。傷麵食加麥芽。傷寒冷物。脅下作痛加肉桂。

大抵產婦弱受氣停食。愈消則愈增滿悶。必攻補並行。方可化滯進食。但時醫所見。只知消耗。而疑人參為補。而不敢用。誤人多矣。故屢治誤服散氣消導藥。致使少食思食之人。反絕食。日久者。皆用長生活命丹而活者甚多。

產後忿怒氣逆。及產後停食二症。善治者。重產而輕怒。治以補氣血為主。佐以順氣調氣。則怒郁散而元不損。非徒恃用消導。則停滯行而胃思谷。此治產後忿怒傷食之良法也。若專一理氣消食。非惟氣脹不散。停食不消。則正氣尤減。食甚至絕谷不救。

白話文:

健脾化食散氣湯

此藥方包含白朮二錢、當歸三錢、川芎一錢、薑炭和炙甘草各四分、人參二錢、陳皮三分。如果因為吃太多肉類而消化不良,可以加入山楂和砂仁;如果因為吃太多米飯而消化不良,可以加入神麴;如果因為吃太多麵食而消化不良,可以加入麥芽;如果因為吃了寒冷的食物導致脅肋下疼痛,可以加入肉桂。

一般來說,產婦身體虛弱,容易因為氣滯而導致食物停滯。如果只是單純地想用藥物去消化停滯的食物,反而會讓腹脹悶痛更加嚴重。所以必須同時使用補氣和消除積滯的藥物,才能夠幫助消化,促進食慾。但現在的醫生往往只知道用藥物去消耗積滯,認為人參是補藥,所以不敢使用,這就耽誤了病人。所以經常會看到,因為誤服了消氣導滯的藥物,導致本來只是食慾不好的人,反而完全不想吃東西。長期下來,有很多病人都是靠服用長生活命丹才活下來的。

產後生氣怒火攻心,導致氣血逆行,以及產後因為食物停滯而導致消化不良,這兩種症狀,懂得治療的醫生,會重視產後身體虛弱的問題,而輕視生氣怒火。治療上以補氣血為主,再輔以順氣調氣的藥物,這樣怒火就能消散,而元氣也不會受損。而不是單單只靠消導的藥物,這樣停滯的食物才能消化,胃口才會變好。這是治療產後怒火傷食的良方。如果只專注於理氣消食,不僅氣脹無法消除,停滯的食物也無法消化,反而會更加損耗正氣,甚至會完全吃不下飯,無法挽救。

4. 產後類瘧

產後寒熱往來。每日應期而發。其症類瘧。切不可用瘧疾方藥治之。夫氣血虛。而寒熱更作。元氣弱而外邪或侵。雖寒來股慄。湯火不能溫。熱如燔炙。水冰不能寒。或晝輕夜重。或日晡寒熱。雖所見症與瘧同。其治法必當滋榮益氣。以退寒熱。有汗急當止汗。只頭有汗。不及於足。

此乃孤陽絕陰之症。須當加當歸地黃之劑。如陽明惡寒。頭痛。無汗。宜於生化湯加羌活。防風。蓮鬚。蔥白。以散之。慎不可作瘧治。而用柴胡清肺飲等方。至常山、草果等藥。更害人不可用。

產後寒熱有汗。每午後應期而發。類瘧。

白話文:

產後出現忽冷忽熱的狀況,每天固定時間發作,症狀類似瘧疾,但絕對不能用治療瘧疾的藥方來醫治。這是因為產後氣血虛弱,導致忽冷忽熱的現象不斷出現,元氣虛弱時,外邪容易入侵。雖然發冷時會感到全身發抖,用熱湯或火烤都無法溫暖;發熱時又像被火烤一樣,用冰水也無法降溫。有時白天症狀較輕,晚上較重,有時則在下午發作。雖然這些症狀看起來與瘧疾相似,但治療方法必須以滋養氣血為主,才能退去寒熱。如果有出汗,要立即止汗,若只有頭部出汗,沒有擴及到腳,這是屬於陰陽失調的症狀,必須使用添加當歸、地黃的藥方。如果是陽明經脈惡寒、頭痛、不出汗,可以用生化湯加上羌活、防風、蓮鬚、蔥白來發散。切記不能當作瘧疾來治療,而使用柴胡清肺飲等藥方,更不能使用常山、草果等藥,這些藥物會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產後出現忽冷忽熱且有汗的症狀,常在下午固定時間發作,這也類似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