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印禪師

《女科秘旨》~ 卷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五 (4)

1. 滋榮益氣止崩湯

黃耆,白朮,人參,當歸,生地,麥冬,川芎(各一錢),陳皮,炙草,升麻,白芷,荊芥穗(各四分),黃連(四分),如汗多加麻黃根(一錢),浮麥(一撮)大便不通加肉蓯蓉(一錢)禁用大黃。如有氣磨木香(一錢),痰加貝母(六分),竹瀝。薑汁。寒嗽加杏仁。

桔梗。知母(各一錢),驚悸加棗仁。柏子仁(各一錢),傷麵食加麥芽(一錢),傷米食加神麯(一錢),傷肉食加山楂。砂仁。(各八分),身熱不可用芩。連。黃柏。傷食及怒氣。均不可專用耗散無補之方。宜上方加減。藥引俱用棗。煎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叫做滋榮益氣止崩湯,裡面包含以下藥材:

黃耆、白朮、人參、當歸、生地、麥冬、川芎,各用一錢;陳皮、炙甘草、升麻、白芷、荊芥穗,各用四分;黃連,用四分。

如果出汗很多,可以加麻黃根一錢、浮小麥一撮。如果大便不通暢,可以加肉蓯蓉一錢,但絕對不能用大黃。

如果有氣滯脹滿,可以加木香一錢。如果有痰,可以加貝母六分、竹瀝、薑汁。如果是寒咳,可以加杏仁、桔梗、知母,各一錢。如果是心悸,可以加酸棗仁、柏子仁,各一錢。如果是吃麵食造成的消化不良,可以加麥芽一錢。如果是吃米飯造成的消化不良,可以加神麯一錢。如果是吃肉造成的消化不良,可以加山楂、砂仁,各八分。

如果身體發熱,不可以加黃芩、黃連、黃柏。如果是因為飲食不當或生氣而導致的問題,都不適合只用耗散氣血而沒有補益效果的方子。應該用這個方子做基礎,再做加減變化。

引藥可以用紅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2. 產後短氣似喘

凡產血脫勞倦之甚。氣無倚恃而呼吸止息。違其常度。世有妄論痰火。反用散氣化痰之方。誤人夭折多矣。夫肺受脾稟。運氣生脈。通水道。順呼吸。清肅上下。調和榮衛。而為平人之常候也。值產血氣脫。呼吸短。言語不相接續。似喘危症。當大補氣血為主。如有塊痛。不可加耆朮。

若無塊痛。可用生化湯。加熟地(二錢),附子(一片),去桃仁。如足冷加熟附子(一錢),黃耆。白朮(各一錢五分),陳皮(四分)

分娩後即患氣短。有塊痛。

白話文:

產婦因為生產時失血過多,加上過度勞累,導致身體的氣虛弱沒有依靠,所以呼吸變得急促不順暢,和平常的狀況不同。世俗有錯誤的說法,認為這是痰火引起的,反而用一些散氣化痰的藥方,因此誤診害死很多人。

肺的運作是依賴脾胃的滋養,負責運送氣血,暢通水道,使呼吸順暢,並調節身體的清氣和濁氣,協調營衛之氣,這是正常人的生理現象。

如果產婦因為失血過多,導致氣血虛脫,出現呼吸短促、說話斷斷續續,看起來像氣喘的危急症狀,應該以大補氣血為主要的治療方向。如果產婦同時有腹部疼痛的血塊,就不能使用黃耆和白朮。

如果沒有腹部疼痛的血塊,就可以使用生化湯,並加入熟地(八克)、附子(一片),去掉桃仁。如果腳冰冷,可以再加入熟附子(四克)、黃耆、白朮(各六克)、陳皮(一點六克)。

產婦在分娩後立即出現氣短的症狀,而且有腹部血塊疼痛。

3. 加參生化湯

川芎(二錢),當歸(四錢),炙甘草(五分),薑炭(四分),桃仁(十粒),人參(一錢),棗(二枚),服二三帖後。加減。

產後氣短促。無塊痛。

白話文:

川芎(八克),當歸(十六克),烤過的甘草(二克),薑燒成炭(一點六克),桃仁(十粒),人參(四克),紅棗(兩顆),服用兩三帖後。可以根據情況加減藥材。

產婦產後覺得呼吸急促,沒有血塊堆積的疼痛。

4. 續氣養榮湯

黃耆,白朮,川芎(各一錢),當歸(四錢),人參(三錢),陳皮,炙甘草,薑炭(各四分),熟地(二錢),如足冷加熟附子(五分)

白話文:

黃耆、白朮、川芎各取一錢,當歸取四錢,人參取三錢,陳皮、炙甘草、薑炭各取四分,熟地取二錢。如果手腳冰冷,可以加熟附子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