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秘旨》~ 卷五 (3)
卷五 (3)
1. 加參生化湯
川芎,人參(各二錢),當歸(四錢),炙草(五分),薑炭(四分),桃仁(十二粒),棗(二枚),連服二帖。
產後發厥。塊痛已除方。
白話文:
川芎、人參(各八克),當歸(十六克),炙甘草(二克),薑炭(一點六克),桃仁(十二顆),紅棗(兩枚),連續服用兩帖。
這是針對產後發生昏厥,且血塊疼痛已經消除的處方。
2. 滋榮益氣復神湯
人參,當歸(各三錢),黃耆,白朮,麥冬,川芎(各一錢),炙草,陳皮(各四分),五味子(十粒),熟地(二錢),附子(五分),如汗多加麻黃根。棗仁(各一錢),大便不通。加肉蓯蓉(二錢)
大抵產後暈厥二症相類。皆由氣血並竭。神將去而機運幾息。僅有一絲之生意耳。若非重方急服。豈能挽回將絕之元神耶。但暈在臨盆症急。雖甚於厥。然能頻灌生化湯幾帖。先補血分之虧。即時塊化血旺。而神清暈止。產婦精神復矣。若夫汗多氣促。形脫症見。則參、耆必須加也。
至厥在分娩之後。氣血兩竭。宜用倍參生化湯。並補氣血之虧。止厥以復神。又非偏補血分之可愈也。要之暈有塊痛。耆、術未可遂加。厥無塊痛。耆、朮、地黃並用無疑也。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叫做「滋榮益氣復神湯」,用來治療產後氣血虛弱,精神不振的狀況。
藥方組成如下:人參和當歸各三錢,黃耆、白朮、麥冬、川芎各一錢,炙甘草、陳皮各四分,五味子十粒,熟地二錢,附子五分。如果汗多,可以加麻黃根。如果大便不通,則加入肉蓯蓉二錢。
產後暈厥和產後昏厥這兩種情況很類似,都是因為氣血極度虛弱,精神即將消散,身體的機能也快要停止運作,只剩下一點點的生命力。如果不用很強的藥方緊急服用,怎麼能夠挽回即將消散的精神呢?
暈厥發生在生產的時候,情況比較緊急,雖然比昏厥還要嚴重,但是可以頻繁地服用生化湯幾帖,先補充血分的虧損。當血液充足,血塊化開,精神自然清醒,暈厥就會停止,產婦的精神也會恢復。如果產婦有汗多、呼吸急促、身體虛脫等症狀,那麼人參和黃耆的劑量就必須要增加。
至於昏厥,則發生在生產之後,是氣血兩方面都極度虛弱的狀況。這時應該使用加倍人參的生化湯,同時補充氣血的虧損,才能夠停止昏厥,恢復精神。光是偏重補血是無法治癒的。總而言之,暈厥如果有血塊疼痛,就不適合馬上加入黃耆和白朮。昏厥如果沒有血塊疼痛,那麼就可以毫不猶豫地使用黃耆、白朮和熟地。
3. 產後血崩
產後血大來。當審血之紅紫。神形色之虛實。如血紫有塊。乃當去之敗血。止留反作痛。不可論崩。如鮮紅之血大來。乃是驚傷心不能主血。怒傷肝不能藏血。勞傷脾不能統血歸經耳。當以崩治。先宜頻服生化湯幾帖。則行中有補。血寧生旺矣。若形脫或多汗氣促。宜服倍參生化湯以益氣。
斯陽生而陰長矣。此非棕灰等之可止者。再如產已半月外患崩。又宜升舉大補湯治之。
分娩後血崩。
白話文:
產後大量出血,應仔細觀察血的顏色是紅還是紫,以及患者精神和臉色的虛實情況。如果血是紫色的,而且有血塊,這表示是需要排除的惡血,如果只止血不排除,反而會導致疼痛。這種情況不能算是血崩。如果是鮮紅色的血大量流出,通常是因為受到驚嚇導致心臟無法控制血液,或因發怒導致肝臟無法儲藏血液,或是因勞累導致脾臟無法統攝血液回歸正常經絡。這種情況才應該當作血崩來治療。
初期應頻繁服用幾帖生化湯,這樣既能幫助排除瘀血,又能同時補充氣血,使血液重新正常運行。如果患者出現虛脫、多汗、呼吸急促等情況,則應服用加倍人參的生化湯,以補益元氣。
這樣一來,陽氣就會逐漸恢復,陰血也會隨之增加。這時就不能再用棕灰等止血藥來處理了。如果產後超過半個月才發生血崩,則應服用升舉大補湯來治療。
總之,分娩後發生血崩的處理方式大致如此。
4. 生血止崩湯
川芎(一錢),當歸(去尾四錢),薑炭(四分),炙甘草,荊芥,烏梅(煅灰),蒲黃(炒各五分)桃仁(十粒),棗(二枚),煎服。忌姜。椒。熱物。並生冷。如鮮血大來。加白芷(五分),血竭形脫。並汗多氣促。俱加人參(三四錢),若無汗不脫不促。只服生化湯多幾帖。則血自寧。世有言芎歸但能活血不可治崩。此誤人之論。
塊痛已除。血崩。
白話文:
川芎(一錢)、當歸(去尾四錢)、薑炭(四分)、炙甘草、荊芥、煅燒成灰的烏梅、炒過的蒲黃(各五分)、桃仁(十粒)、紅棗(二枚),用水煎煮後服用。服用期間忌食生薑、花椒、燥熱的食物以及生冷的食物。
如果鮮血大量湧出,加入白芷(五分)來止血,若血崩嚴重到出現血脫的狀況,並且伴隨大量出汗、呼吸急促等情形,則加入人參(三四錢)。如果沒有出汗、血脫、呼吸急促這些狀況,只需要服用多幾帖生化湯,血崩自然會停止。
世俗有人說,川芎、當歸只能活血,不能治療血崩,這是錯誤的說法,會誤導人。
(此藥方)適用於腹部疼痛已經解除後的血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