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女科要旨》~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調經

門人問曰:婦人以血為主,醫者輒云血海,可以實指其所在乎?

陳修園曰:人身之血海,胞也。居膀胱之外,而為膀胱之室。《經》云: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是男女皆有此血海。但男則運而行之,女則停而止之。運行者無積而不滿,故陽氣應日而一舉;停止者有積而始滿,故陰血應月而一下;此男女天癸之總根也。而婦人一科,專以月事為主。

《經》云:「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能有子。」蓋時者,滿三旬之期而一下,以象月盈則虧,下之不失其期,故名月信。

門人高子問曰:女科中好手甚少,不可不大為之振作。因執女科書數十種,屬余擇而授之。余遍閱大有悟曰:古人以月經名為月信,不止命名確切,而月事之有無、多少、遲速,及一切治療之原委,無不包括於「信」字之中。夫五行之土,猶五常之信也。脾為陰土,胃為陽土,而皆屬信;信則以時而下,不愆其期。

雖曰心生血,肝藏血,衝任督三脈俱為血海,為月信之原,而其統主則惟脾胃,脾胃和則血自生,謂血生於水穀之精氣也。若精血之來,前後、多少、有無不一,謂之不調,不調則為失信矣。《經》云:土太過則敦阜。阜者,高也;敦者,厚也;既高而又厚,則令除去,宜用平胃散大黃白芍藥、枳實桃仁之類。《經》又云:土不及則卑監。

卑者,下也;監者,陷也,坑也。既下而又陷坑,則令培補,宜六君子湯加芎、歸、柴、芍及歸脾湯之類,此言經水不調以虛實分之也。

又有以陰陽偏勝分之者。許叔微云:婦人病多是月經乍多、乍少,或前、或後,時發疼痛,醫者一例呼為經病,不辨陰勝陽,陽勝陰,所以服藥少效。蓋陰氣勝陽氣,則胞寒氣冷,血不運行,《經》所謂天寒地凍,水凝成冰,故令乍少,而在月後;(或斷絕不行。)若陽氣勝陰,則血氣散溢,《經》所謂夏暑地熱,經水沸騰,故令乍多,而在月前。

(或一月數下,或崩漏不止。)當「別其陰陽,調其氣血,使不相乖,以平為期」。此叔微統論陰陽之道也。而余則以「陰陽」,二字,專指脾胃而言。蓋脾者,太陰之濕土也,不得陽明燥氣以調之,則寒濕盛;而陰獨勝,陰道常虛,即《內經》「卑監」之旨也。胃者,陽明之燥土也,不得太陰之濕氣以調之,則燥熱盛;而陽獨勝,陽道常實,即《內經》「敦阜」之旨也。

至於用方,以四物湯香附茯神、炙草為主,陰勝加乾薑、桂、附、吳萸及桃仁、紅花之類,陽勝加知、柏、芩、連、門冬之類,平平淺淺中,亦不可廢。若求其所以然之妙,《金匱》溫經湯一方,無論陰陽、虛實、閉塞、崩漏、老少,善用之無不應手取效。此不特今之習女科者聞之吐舌,即數百年來注《金匱》之家,或識見不到而不能言,或珍為枕秘而不肯言。

今修園老矣!不得不擇人而傳之,但既傳之而又囑之曰:《靈樞經》載黃帝謂雷公曰:此先師之所禁,割臂歃血之盟也。凡思議不可及之方,若輕以示人,則氣泄而不神,必擇大學問之人,知其居心長厚者,而後授之。

門人問曰:女人之經,一月一行,其常也;或先或後,或通或塞,其病也;間或有不關於病者,願聞其說。

曰:天下事有常而即有變。婦人當月事之期,其血不下,只見吐血、衄血、或眼耳出血者,是謂倒經逆行;有三月一行者,是謂居經;有一年一行者,是謂避年;有一生不行而受胎者,是謂暗經;有受胎之後,月月行經而產子者,是謂胎盛,俗名垢胎;有受胎數月,血忽大下而胎不墜者,是謂漏胎;此雖異常,而數患之竟不害事也。彼皆以妄為常,而中土失其主信之道,如人無信行,全賴狡詐以成家,君子不為也。

大抵婦人患此者,性情亦必乖張。

門人問曰:經候不調既得聞命矣,今願聞調經之法。

曰:諸家調經之說,是非參半。而蕭慎齋以調經莫先於去病,錄李氏之論一條,以分因詳證治法;錄方氏之論一條,又參以統論二氏之說,深合鄙意,今全錄於後。

李氏云:婦人月水循環,纖疴不作而有子。若兼潮熱、腹痛,重則咳嗽、汗、嘔,或瀉,有潮熱則血愈消耗,有汗、咳、嘔則氣往上行,瀉則津偏於後,痛則積結於中,是以必先去病,而後可以滋血調經。就中潮熱疼痛,尤為婦人常病。

蓋血滯積入骨髓,便為骨蒸;血滯積瘀,與日生新血相搏,則為疼痛;血枯不能滋養百骸,則蒸熱於內;血枯胞絡火盛,或挾痰氣、食積、寒冷,則為疼痛;凡此諸病,皆阻經候不調,必先去其病,而後可以調經也。

方氏曰:婦人經病,有月候不調者,有月候不通者;然不調不通中,有兼疼痛者,有兼發熱者,此分而為四也。細詳之,不調中,有趨前者,有退後者,趨前為熱,退後為虛。不通中,有血枯者,有血滯者;血滯宜破血,枯宜補也。疼痛中,有時常作痛者,有經前經後作痛者;常時與經前為血積,以經後為血虛也。

發熱中,有常時發熱者,有經行發熱者;常時為血虛有積,經行為血虛而有熱也;是四者之中,又分為八矣。人之氣血周流,忽有憂思忿怒,則鬱結不行;經前產後,忽遇飲冷形寒,則惡露不盡;此經候不調,不通作痛,發熱所由作也。大抵氣行血行,氣止血止;故治血病以行氣為先,香附之類是也。

熱則流通,寒則凝塞;故治血病以熱藥為佐,肉桂之類是也。

蕭慎齋曰:按婦人有先病而後致經不調者,有因經不調而後生諸病者。如先因病而後經不調,當先治病,病去經自調;若因經不行而後生病,當先調經,則經調病自除。李氏一論,可謂調經之要,然偏而不全,余故補其未盡之旨。若方氏分因詳症,誠得統論調經大法。

門人問曰:夫子以月事為月信專主脾胃,不摭《內經》之字句,而獨得其精華,究竟從何節得來乎?

曰:《詩》以「思無邪」蔽之,《禮》以「毋不敬」該之,余此論從「二陽之病發心脾」一節領會出來。今錄其原文,又採集各家之注,願學者熟讀而有得之。《內經》云:「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其傳為息賁者,死不治」。馬元臺注云:二陽,足陽明胃脈也。

為倉廩之官,主納水穀,乃不能納受者何也?此由心脾所發耳。正以女子有不得隱曲之事,郁之於心,故心不能生血,血不能養脾,始焉胃有所受,脾不能化,而繼則漸不能納受,故胃病發於心脾也。由是水穀衰少,無以化精微之氣,而血脈遂枯,月事不能時下矣。余擬用歸脾湯,重加鹿茸麥門冬,服二十餘劑可愈。

武叔卿注云:此節當從「隱曲」推解。人有隱情曲意,難以舒其衷,則氣鬱而不暢;不暢則心氣不開,脾氣不化,水穀日少,不能變化氣血,以入二陽之血海;血海無餘,所以不月;余擬用歸脾湯,加芍藥、柴胡。傳為風消者,(風之名,火之化也。消,消瘦也。)發熱消瘦,胃主肌肉也;余擬用歸脾湯,加丹皮、梔子地骨皮、芍藥。

傳為息賁者,喘息上奔,胃氣上逆也;余用《金匱》麥門冬湯。人無胃氣則死,故云「死不治」。此一節為經血本原之論也。

門人問曰:婦人經閉,或因家務煩惱,或因胎產、乳子受傷,其不調也有自室女。何以亦有不調之病乎?

余曰:室女患此,甚於婦人,所以多死。室女乃渾全之人,氣血正旺,不應阻塞,竟患經閉不行,若非血海乾枯,則為經脈逆轉。血海乾枯者,宜用當歸補血湯加麥冬、白芍各五錢,炙甘草二錢;虛極者加附子一錢以助之。倘或失治,則內熱咳嗽、肌肉甲錯、毫髮焦落,而成怯症矣。

經脈逆者,宜用《金匱》麥門冬湯、芍藥甘草湯,加牛膝、茜草之類,兼服四烏鰂骨一蘆茹丸以調之。倘或失治,則為吐血、衄血、咳嗽、骨蒸,而成瘵病矣。若肝火熾盛,左脅刺痛,頸生瘰癧,佐以逍遙散,加栝蔞、川貝母、生牡蠣青皮之類。若肝木弦,上寸口魚際,非藥所能治,即與壻配則愈,或與加味逍遙散

若體常怯寒,食少腹脹,佐以六君子湯,加乾薑之類;歸脾湯、八珍湯可以出入互用。然余又有深一層治法。憶余乾隆辛丑歲,朱紫坊黃姓之女,年方二十二歲,始因經閉,服行經之藥不效,後泄瀉不止、食少、骨瘦如柴,服四神、八味之類,瀉益甚,而五更至天明數次,便後帶血,余主用《金匱》黃土湯,以赤石脂黃土,以乾薑易附子,每服加生鹿茸五錢,意以先止其泄瀉便紅,然後再調其經水,連服八劑,泄瀉如故,而經水通矣。又服五劑,瀉血俱止。

後服六君子湯加乾薑收功。可知鹿茸入衝任督三脈,大能補血,非無情之草木所可比也。又閱喻嘉言《寓意草》,載楊季登之女,經閉年餘,發熱食少,肌削多汗,而成勞怯。醫見多汗,誤謂虛也,投參朮,其血愈涸。余診時,見汗出如蒸籠氣水,謂曰:此症可療處,全在有汗。

蓋經血內閉止,有從皮毛間透出一路,以汗亦血也;設無汗而血不流,則皮毛乾槁而死矣。宜用極苦之藥以斂其血,入內而下通於衝脈,則熱退經行而血自止,非補藥所能效也。於是以龍薈丸日進三次。月餘,忽覺經血略至,汗熱稍輕。姑減前丸,隻日進一次。又一月,經血大至,淋漓五日,而諸病全瘳矣。

附此二案,為一虛一實之對,學者當一隅而三反之。

門人問曰:女科書一病一方,且一病而有數方,其方倍於男子。此書於調經一書,止取一十九方,毋乃太簡乎?

曰:《內經》只有十二方,《傷寒論》止有一百一十三方,《金匱》止有二百四十三方,可以謂之方;唐以後合法者甚少,其餘不過彙集藥品,不可以名方。而女科所傳之方,更為淺陋,大失《神農本經》之旨與伊聖制方之法。淺陋之方,姑任淺陋之醫輩用之,淺陋之病家服之,服之不愈,亦無怨言,或日久而病氣衰亦自愈,余姑置弗論也。今諸同學皆好學深思士也。

儒者以濟人為心,以我之獨知俯視一切,未免驚俗。恐濟人不廣,禮貴從俗,醫道何獨不然!今取習用之方而精選之,即如四物湯,本淺近而無深義也,余則加入香附、茯神各二錢為佐,是取鐵翁道人之交感丸,參贊其內(交感者,以氣之化於無形也);又加炙甘草四錢為君,是取仲景先生之復脈湯,主持其際(復脈者,以血之運而不息也);變淺近為神奇。惟熟讀《內經》、《本經》、仲景書者,方信余言之不謬。

又有加減套法:經血先期而至,加芩、連、知、柏;後期而至,加薑、桂、艾葉。實者加陳皮、枳實;虛者加人參白朮;大實而閉者,加大黃、枳實、桃仁、牛膝,更佐以抵當湯桃仁承氣湯;大虛而枯者,加參、朮、鹿茸、牛膝外,更加以人參養榮湯。經行而腹痛拒按者,加延胡索木香;經已行而腹痛者,加人參、白朮、乾薑。

經水不通、逆行而為吐血、衄血者,加牛膝、澤蘭、韭汁、童便。若腹中素有痞,飲食滿悶者,除地黃加枳實、半夏。色紫者,風也,加荊、防、白芷;黑者,熱甚也,加芩、連、丹皮、地骨皮;淡白者,虛也,有挾痰停水以混之,加參、耆、陳、半;色如煙塵、水如屋漏水者,合二陳湯,再加防風秦艽蒼朮;如豆汁者,加芩、連;或帶黃渾濁者,濕痰也;或成塊作片,血不變者,氣滯也;加元胡、枳實、陳皮。色變紫黑者,屬熱者多,屬寒者亦有之,宜察脈審症。

此外,若惡寒、發熱、頭痛,有汗加桂枝、薑、棗,無汗加麻黃細辛之類,詳於海藏六合湯不贅。其餘歸脾、逍遙各方,雖不可與《內經》四烏鰂骨一蘆茹丸等方並論,而視益母勝金丹巽順丸之類,則夐乎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