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德

《女科折衷纂要》~ 產後門 (9)

回本書目錄

產後門 (9)

1. 浮腫

四肢浮腫,敗血乘虛停積,循經流入四肢,留淫日深,腐壞如水,故令面黃浮腫,不可遽投甘遂大戟等藥,以導其水。夫產後必虛,又以藥虛之,是謂重虛,多致夭枉。殊不知浮腫不一,有自懷妊腫至產後不退者,亦有產後失於將理,外感風寒暑濕,內則喜怒憂驚,血與氣搏,留滯經絡,不得宣越,故虛腫輕浮,是邪客於氣,氣腫也。若皮膚如熟李狀,則變為水。

氣腫者發汗即愈,水腫者利小便乃瘥也。

按:產後浮腫,氣分血分不可不辨(氣分者先腫而後經斷,血分先經斷而後水腫)。然亦審其所因脈症以治之。如寒水侮土,宜養脾。肺氣虛浮腫,宜益脾胃。水氣浮腫,宜補中益氣。丹溪云:產後浮腫,宜大補氣血為主,少佐蒼朮、茯苓,使水自利。

白話文:

四肢浮腫,是身體虛弱時,髒血趁機停留在體內,沿著經絡流到四肢,日積月累,就像水一樣腐敗,所以導致臉色發黃、全身浮腫。這種情況不能馬上使用甘遂、大戟等藥物來強行排水。因為產婦生產後身體一定虛弱,如果再用藥物使身體更虛,就是虛上加虛,很容易導致死亡。但要知道浮腫的原因不只一種,有些是從懷孕時就腫脹,到產後也沒有消退;有些是產後沒有好好調養,外感風寒暑濕,內在又因情緒波動,導致氣血運行不順,停留在經絡,無法順利發散,因此造成虛弱的浮腫,這種浮腫較為輕浮,是外邪侵入氣分所導致的氣腫。如果皮膚腫得像熟透的李子一樣,那就是變成水腫了。

氣腫用發汗的方法就可以治好,水腫則要用利小便的方法才能痊癒。

產後浮腫,一定要分辨是氣分還是血分的問題(氣分問題是先浮腫後月經停止,血分問題是先月經停止後才出現水腫)。同時也要仔細判斷造成浮腫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如果是寒水侵犯脾胃導致的浮腫,就應該補養脾胃。如果是肺氣虛弱導致的浮腫,就應該補益脾胃。如果是水氣浮腫,就應該補中益氣。朱丹溪說:產後浮腫,應該以大補氣血為主,少量搭配蒼朮、茯苓等藥物,讓身體自然排出水分。

2. 喘急

(產後喘急,極危多死)

稽中曰:榮者血也,衛者氣也,榮行脈中,衛行脈外,相隨上下,謂之榮衛。因產所下過多,榮血暴竭,衛氣無主,獨聚肺中,故令喘也。此名孤陽絕陰,為難治。若惡露不快,敗血停凝,上熏於肺,亦令喘急,但服奪命丹,血去喘自定。

陳無擇曰:前症若敗血上熏於肺,宜奪命丹。若榮血暴絕,宜大料煎劑,芎藭湯亦可。救傷風寒,宜旋覆花湯,性理郁發,宜小調經散,用桑皮、杏仁煎湯調下。傷食宜見睨丸或五積散。

白話文:

(產後喘急,非常危險,死亡率很高)

根據稽中的說法:營指的是血,衛指的是氣,營在脈絡中運行,衛在脈絡外運行,兩者相互伴隨,上下循環,這就叫做營衛。因為生產時失血過多,導致營血突然枯竭,衛氣失去依附,獨自聚集在肺部,所以會引起喘。這種情況叫做孤陽絕陰,難以治療。如果惡露排不乾淨,敗血停留在體內,向上侵襲到肺部,也會引起喘急,但只要服用奪命丹,把血排除,喘就會自然停止。

陳無擇說:前面提到的情況,如果是敗血向上侵襲到肺部引起的,應該服用奪命丹。如果是營血突然枯竭引起的,應該服用大劑量的煎藥,也可以用芎藭湯。如果是因為受風寒引起的,應該服用旋覆花湯,如果是因為情緒不佳引起的,應該服用小調經散,並用桑皮、杏仁煎的湯藥送服。如果是因為吃太多東西引起的,應該服用見睨丸或五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