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岩禪師

《女科旨要》~

回本書目錄

1. 卷二

2. 診婦人有孕論

夫肝為血兮,肺為氣。 血為榮兮,氣為衛。 陰陽配偶不參差。 兩臟通知兩類例。 血衰氣旺定無孕。 血旺氣急應有體。 左疾為男。 右疾為女。 流利相通定來去。 兩指關脈大相應。 已形雙孕分男女。 左手帶縱兩個兒。 右手帶橫一雙女。 左手脈逆生三男。 右手脈順生三女。 一關風部皆相應。

一男一女分形證。 有將兒死母身存。 或即母亡存子命。 往來三部通流利。 滑數相參皆勿替。 陽實陰虛脈得明。 遍滿胸堂皆逆氣。 左手太陽浮大男。 右手太陰沉細女。 指下分明長記取。 三部沉正等無絕。 尺內不止真胎矣。 夫乘妻兮縱氣露。 妻乘夫兮橫氣助。 子乘母兮逆氣參。 母乘子兮順氣護。

小兒日足胎成聚。 身熱脈亂無所苦。 汗出不食吐逆時。 精神結備其中住。 滑疾不散胎三月。 但疾不散五月母。 洪緊牢強滑各安。 沉細而微歸泉路。

(〔吳按〕亦有虛弱孕婦。三月之前。不現於脈者。然細診兩尺。必有流利不絕之象。若五月之後。則滿滑等脈為有餘。沉細微等脈為不足。所以未產預分其吉凶也。)

白話文:

肝臟主導血液,肺臟主導氣。血液負責滋養,氣負責防禦。陰陽兩者互相配合,不應有偏差。肝肺兩臟互相聯繫,如同兩種類型的例子。如果血液衰弱而氣旺盛,必定不會懷孕。如果血液旺盛而氣急促,應該是懷孕了。左手的脈象偏弱,懷的可能是男孩。右手的脈象偏弱,懷的可能是女孩。脈象流暢沒有阻礙,代表懷孕順利。左右兩手的關脈脈象都明顯,已經成形的雙胞胎可以區分男女。左手關脈是縱向的,代表懷的是兩個男孩。右手關脈是橫向的,代表懷的是兩個女孩。左手脈象逆向,可能生三個男孩。右手脈象順向,可能生三個女孩。一個關脈的風部脈象都相互應和。

一男一女的脈象也各不相同。有時會發生孩子死了,母親卻活著的情況。也可能發生母親死了,孩子卻活著的情況。脈象在寸、關、尺三部之間往來流暢,滑脈、數脈相互交錯,不可以混淆。陽氣實,陰氣虛,脈象就會表現得很明顯。氣機遍布胸部,皆呈現逆向。左手太陽脈浮大,代表懷的是男孩。右手太陰脈沉細,代表懷的是女孩。手指下感覺到的脈象要清楚記住。寸關尺三部脈象沉穩而有力,沒有斷絕的現象,尺脈內搏動不止,就真的是懷孕了。丈夫氣盛,氣機呈縱向流露。妻子氣盛,氣機呈橫向幫助。孩子氣盛,氣機呈逆向參與。母親氣盛,氣機呈順向保護。

胎兒到了足月就會成熟。懷孕期間身體發熱、脈象混亂,沒有什麼痛苦。如果出現出汗、吃不下東西、嘔吐等現象,是因為精神集中在孕育胎兒之中。脈象滑而有力不散,代表懷孕三個月。脈象有力但不散,代表懷孕五個月。洪脈、緊脈、牢脈、強脈、滑脈等脈象平和,都代表平安。脈象沉、細、微弱,表示胎兒狀況不佳。

(〔吳按〕也有些虛弱的孕婦,在懷孕三個月之前,脈象不明顯,但是仔細診察兩尺脈,必定有流利而不絕的脈象。如果懷孕五個月之後,則出現滿脈、滑脈等代表有餘的脈象,而沉脈、細脈、微脈等則代表不足。因此,可以在生產前就預先判斷其吉凶。)

3. 按月受胎形症

初月胎形。一點精華。如草上露珠。未有宮室。在牝戶之處。未入腹內。其形或聚或散。初月胎症。少婦初次懷胎。一月滿足。害羞不對人言。時醫不識。誤作阻經治。致有頭暈。噁心。飲食少思。腹內作痛。六脈浮緊。並婦人稟氣薄。及病後受胎。俱須用罩胎方保之。若只氣不和。可服安胎和氣散。

白話文:

懷孕第一個月的胎兒,就像一點精華,如同草上的露珠,還沒有固定的住所,在女性陰道口附近,尚未進入腹中。它的形狀有時聚集有時分散。

懷孕第一個月的症狀,年輕婦女第一次懷孕,滿一個月的時候,會害羞不敢告訴別人,當時的醫生不了解,誤以為是月經不來而進行治療,導致孕婦出現頭暈、噁心、食慾不振、腹痛等症狀,脈象呈現浮緊的現象。如果婦女本身體質虛弱,或是生病後才懷孕,都需要用保護胎兒的藥方來安胎。如果只是氣血不調,可以服用安胎和氣散來調理。

4. 罩胎方

當歸,白芍(各四錢),枳殼(三錢),砂仁(二錢),甘草(六分),分二帖。空心溫服。

白話文:

將當歸、白芍各取四錢,枳殼取三錢,砂仁取二錢,甘草取六分,分成兩帖。在空腹時用溫水服用。

5. 安胎和氣散

藿香,陳皮,蒼朮,砂仁,黃芩,桔梗,益智仁(各二錢),厚朴,枳殼(各一錢),甘草,紫蘇(各二錢),小茴(一錢五分),分二帖。加燈心(一團),空心溫服。

二月胎形似花綻。以受胎一月滿足。已受血近陽。形如桃花。分枝葉在母陰戶內六七寸。其胎入腹。未入衣裹。二月胎症。貧寒之婦。挑磚弄瓦。移床運物。傷觸胎氣。致有頭暈。目花。噁心。嘔吐。不思飲食。並虛弱婦。胎氣不安。俱宜安胎和氣散治之。若慣墮胎者。當一月內。兩服安胎和氣散。保過五個月。身孕而止。

(〔吳按〕凡受孕一月之後。不勞動者。亦有惡阻。輕者不必治。重者只服藥數劑而已。倘虛弱慣墮胎者。必須大補氣血。庶根深蒂固。若和氣散。只可治惡阻耳。)

三月胎形似蠶繭。漸漸長形。一頭大一頭小。其頭尖圓。未入宮室。已至臍下。漸有裹其形薄衣胞之。

三月胎症。虛弱之婦。胎氣不和。噁心嘔吐。或觸動胎氣。或秋天極寒極熱相蒸。所染各症。俱用前安胎和氣散加減。如患瘧。加青皮(二錢),草果(三錢切忌用常山),潮熱。加黃芩柴胡。(各三錢),嗽。加杏仁。五味子。(各二錢),氣急。加沉香。(五分磨沖)(〔吳按〕沉香重墜不宜用。)

四月胎形。已入子宮之室。衣裹已至丹田之所。忌食兔獐諸毒之物。

四月胎症。胎至四月。能令孕婦身體困倦。氣急發熱。飲食無味。貪眠。頭暈。四肢痠軟。宜用活胎和氣散治之。

白話文:

安胎和氣散

將藿香、陳皮、蒼朮、砂仁、黃芩、桔梗、益智仁各二錢,厚朴、枳殼各一錢,甘草、紫蘇各二錢,小茴一錢五分,分成兩份。加入燈心一團,用溫水在空腹時服用。

懷孕第二個月,胎兒的形狀像花朵綻放。從受孕一個月起,胎兒吸取母親的血液,接近陽氣,形狀像桃花。胎兒的分枝和葉子在母親陰戶內六七寸處,之後進入腹部,還沒被衣服包住。懷孕第二個月容易出現的症狀是,貧窮的婦女如果搬磚瓦、移動床鋪等勞動,容易傷到胎氣,導致頭暈、眼花、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另外,虛弱的婦女如果胎氣不穩,也適合用安胎和氣散治療。如果是有習慣性流產的婦女,可以在懷孕一個月內服用兩次安胎和氣散,可以保證胎兒平安超過五個月。

([吳按]一般來說,懷孕一個月後,沒有勞動的婦女也可能會有妊娠反應,輕微的不用治療,嚴重的吃幾帖藥即可。如果是虛弱且有習慣性流產的婦女,必須好好補養氣血,才能讓胎兒穩固。而和氣散只能治療妊娠反應。)

懷孕第三個月,胎兒形狀像蠶繭,漸漸變長,一頭大一頭小,頭部尖圓,還沒進入子宮,已經在肚臍下方,漸漸有薄膜包覆。

懷孕第三個月,虛弱的婦女容易胎氣不和,出現噁心嘔吐,或是因為觸動胎氣,或是秋天氣候忽冷忽熱而引發各種不適。這些症狀都可用安胎和氣散加減來治療。如果患瘧疾,可以加入青皮二錢,草果三錢(切記不要用常山),發潮熱,可以加入黃芩、柴胡各三錢,咳嗽,可以加入杏仁、五味子各二錢,氣喘,可以加入沉香少許(磨成粉沖服)。([吳按]沉香性重下墜,不宜使用。)

懷孕第四個月,胎兒已經進入子宮,胎盤也到了丹田的位置。這時候要避免吃兔子、獐等有毒的食物。

懷孕第四個月,胎兒到第四個月,會使孕婦感到身體疲倦、氣喘發熱、食慾不振、嗜睡、頭暈、四肢痠軟。適合用活胎和氣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