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從新》~ 卷十八 人部 (3)
卷十八 人部 (3)
1. 月水
咸熱而毒。(寓意草中言、服紅鉛傷腦、其熱而毒可知;士材曰:服紅鉛而熱者、飲童便人乳、即解。)解毒箭,並女勞復。月經衣,治金瘡血湧出。(炙熱熨之。)又治虎狼傷,及箭簇入腹。(俱燒灰、酒服方寸七、日三。)素問謂之月經,又謂之天癸。邪術家謂之紅鉛。
(時珍曰:女子,陰類也,以血為主,其血上應太陰,下應海潮,月有盈虧,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與之相符,故謂之月水、月信、月經,經者常也,有常軌也;天癸者,天一生水也;邪術家謂之紅鉛,謬名也。女人之經,或先或後,或通或塞者,其病也;復有變常,而古人並未言及者,不可不知也。有行期只吐血衄血,或眼耳出血者,是謂逆行;有三月一行者,是謂居經,俗名按季;有一年一行者,是謂避年;有一生不行而受胎者,是謂暗經;有受胎之後,月月行經而產子者,是謂盛胎,俗名垢胎;有受胎數月,血忽大下,而胎不隕者,是謂漏胎;此雖以氣血有餘不足言,而亦異於常矣。女子二七天癸至,七七天癸絕,其常也。有女年十二十三而產子,如楮記室所載,平江蘇達卿女,十二受孕者;有婦年五十六十而產子,如遼史所載,亟普妻六十餘,生二男一女者,此又異常之尤者也;學醫者之於此類,恐亦宜留心焉。)
女人入月,惡液腥穢,故君子遠之,謂其不潔,能損陽生病也。煎膏治藥,出痘,持戒修煉性命者,皆避忌之,以此也。今有方士邪術,鼓弄愚人,以法取童女初行經水服食,謂之先天紅鉛,巧立名色,多方配合,謂參同契之金華、悟真篇之首經,皆此物也。愚人信之,吞嚥穢滓,以為秘方,往往發出丹疹,殊可嘆惡!按蕭丫真金丹詩云:一等旁門性好淫,強陽復去採他陰,口含天癸稱靈藥,似恁洳沮枉用心。嗚呼,愚人觀此,可以自悟矣。士材濫誇紅鉛卻病延年,乃不經之說也。
男子陰瘡,因不忌月事,陰物潰爛,用室女血衲、瓦上燒存性、研末、麻油調敷之。
白話文:
月經的血味道鹹且帶有熱毒。(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草藥書中提到,服用紅鉛會傷害大腦,它的熱毒由此可知。有位名叫士材的人說:服用紅鉛而感到發熱的人,飲用童子小便或人乳,就能解毒。)此外,月經的血還可以解箭毒,並治療婦女勞累後復發的疾病。月經時用的布,可以治療金瘡出血不止(將布加熱後熨燙患處)。還能治療被虎狼咬傷,以及箭簇射入腹部(將月經布燒成灰,用酒送服七分方寸大小的量,每天三次)。《素問》稱月經為「月經」,又稱「天癸」。邪術家則稱其為「紅鉛」。
(李時珍說:女子屬於陰性,以血為根本,其血上應太陰星,下應海潮。月亮有圓缺,潮汐有早晚,月經每月來一次,與這些現象相符,所以稱之為月水、月信、月經。「經」的意思是常規、有規律。而「天癸」的意思是天一生水。邪術家稱其為紅鉛,是錯誤的稱呼。女子的月經,有時提前,有時延後,有時暢通,有時閉塞,這是疾病的表現。還有一些月經的異常情況,是古人沒有提及的,不可不知。例如,有的人月經期只吐血或流鼻血,或眼睛、耳朵出血,這叫做「逆行」;有的人三個月來一次月經,叫做「居經」,俗稱「按季」;有的人一年來一次月經,叫做「避年」;有的人一生不來月經卻能懷孕,叫做「暗經」;有的人懷孕後,每個月還來月經,直到生產,這叫做「盛胎」,俗稱「垢胎」;有的人懷孕數月後,突然大量出血,但胎兒沒有流產,這叫做「漏胎」。這些情況雖然可以用氣血的盈虧來解釋,但都異於常規。女子二七(十四歲)時天癸至,七七(四十九歲)時天癸絕,這是正常的規律。但有的女子在十二、三歲就生產,如《楮記室》所記載,平江蘇達卿的女兒在十二歲就懷孕了;有的婦女在五、六十歲還生產,如《遼史》所記載,亟普的妻子在六十多歲時生了兩男一女,這些都是異常中的異常。學醫的人對於這些情況,恐怕也應該留意。
女子月經來潮時,分泌的惡液腥臭污穢,所以君子要遠離,認為它不潔淨,會損傷陽氣而生病。煎藥膏、治療疾病、出痘、持戒修煉性命的人,都要避忌它,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現在有一些方士和邪術,用來愚弄百姓,用法術取童女初次來潮的經血服用,稱之為「先天紅鉛」,巧立名目,多方調配,說是《參同契》中的金華,《悟真篇》中的首經,指的都是這個東西。愚蠢的人相信這些,吞嚥污穢的東西,當成秘方,往往會引發丹疹,實在可嘆可惡。按蕭丫真金丹詩所說:一等旁門性好淫,強陽復去採他陰,口含天癸稱靈藥,似恁洳沮枉用心。唉,愚蠢的人看到這些,應該可以自我醒悟了。士材誇大紅鉛可以治病延年,是不經之談。
男子的陰瘡,是因為不忌諱月經,陰部潰爛,可以用處女的經血浸泡過的布,在瓦上燒存性,研成粉末,用麻油調敷。)
2. 口津唾
甘鹹平。辟邪魔!(鬼最畏唾。東陽方云:凡人魘死、不得叫呼、但痛咬腳跟及拇指甲際、多唾其面、徐徐喚之、自醒也。)消腫毒。明眼目!(時珍曰:津乃精氣所化、人能每旦漱口擦齒、以津洗目、及常時以舌舐拇指甲、揩目、久久令人光明不昏、又能退翳,凡人有云翳、但每日令人以舌舐數次、久則真氣熏及、自然毒散而翳退矣。)悅肌膚。
(五更未語之唾、塗腫輒消、拭目去障、咽入丹田、則固精而制火;修養家咽津、謂之清水灌靈根。人能終日不唾、收視返聽、則精氣常凝、容顏不槁;若久唾則損精神、成肺病、皮膚枯涸,故曰:遠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無唾也。咽津不得法、最易成痰,亦宜知也。)
白話文:
味道甘甜、帶鹹味,屬性平和。可以驅除邪氣。(鬼怪最害怕唾液。東陽的醫方記載:凡是人被鬼壓床、無法喊叫呼救時,只要用力咬自己的腳跟和腳大拇指的指甲邊緣,然後朝他的臉上多吐幾口唾沫,再慢慢呼喚他,他就會自己清醒過來。)可以消除腫脹、毒瘡。可以使眼睛明亮。(李時珍說:津液是精氣所化生的,人如果每天早上漱口刷牙,用津液洗眼睛,以及時常用舌頭舔拇指指甲,然後擦拭眼睛,長久下來能使眼睛明亮不昏花,也能消除眼翳。凡是眼睛有雲翳的人,只要每天讓人用舌頭舔數次,時間久了,真氣就能夠薰蒸到患處,自然就能散毒退翳了。)可以使肌膚光滑細嫩。
(五更天還沒說話時的唾液,塗抹在腫脹處,腫脹就會消退;用來擦拭眼睛,可以去除眼翳;吞嚥入丹田,則能固精、抑制火氣。修煉養生的人吞嚥津液,稱之為「清水灌溉靈根」。人如果能整天不吐口水,收回視線,專注聆聽,就能使精氣常常凝聚,容貌不會枯槁。如果經常吐口水,就會損耗精神,造成肺病,皮膚也會變得乾燥枯竭。所以說,吐到遠處不如吐到近處,吐到近處不如不吐。吞嚥津液如果方法不對,最容易產生痰,這也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