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疹輯要》~ 卷四 (1)
卷四 (1)
1. 運氣
汪雙池曰:五運六氣,《內經》言之甚詳,而先儒或不之信。然以氣類推之,則亦或有然者,醫者不可以不考也。其不盡應,則所處有東西南北之殊。
白話文:
汪雙池說:五運六氣,《內經》中談論的很詳細,但前輩學者們有的人不相信。然而,根據氣類推測,似乎也有這樣的情況,這是醫生們必須考究的。之所以沒有完全應驗,那是因為各地有東西南北的區別。
如南方多暑,北方多寒,東方多風,西方多陰。
土地有燥濕高下之異。
處高則多風寒,處下則多濕熱。下濕則春夏之氣常存,高燥則秋冬之氣常存。
又有餘不足勝復郁發之際,每乍變其常,而非可一端盡。
白話文:
南方炎熱,北方寒冷,東方多風,西方多陰。
各地的土壤有乾燥和潮濕、高地和平地的不同。
住在高處的人會受到更多風寒的影響,住在低處的人則容易遇到潮濕和炎熱。低窪濕潤的地方春夏之氣常在,而乾燥高聳的地方秋冬之氣則更為持久。
此外,在自然界中還有過剩與不足、相剋與鬱積發作的情況,這些變化常常是突然的,並非一成不變。
如陽則有餘而氣先至,甲丙戊庚壬之歲也。陰則不足而氣後至,乙丁己辛癸之歲也。氣有餘則乘所勝而侮所不勝,如木盛則乘土而侮金,火盛則乘金而侮水,土盛則乘水而侮木,金盛則乘木而侮火,水盛則乘火而侮土也。氣不足則所勝侮之,所不勝乘之,如木不足則土侮之而金乘之,火不足則金侮之而水乘之,土不足則水侮之而木乘之,金不足則木侮之而火乘之,水不足則火侮之而土乘之也。
白話文:
如果陽氣過盛,則元氣先到。而甲丙戊庚壬這五個年份都是陽氣過盛的年份。如果陰氣過盛,則元氣遲到,乙丁己辛癸這五個年份都是陰氣過盛的年份。元氣過盛,則會剋制相生對象,卻羞辱相剋對象,例如:木盛(木氣過盛),則會剋制土(木克土),卻羞辱金(木能生火,火克金)。火盛(火氣過盛),則會剋制金,卻羞辱水。土盛(土氣過盛),則會剋制水,卻羞辱木。金盛(金氣過盛),則會剋制木,卻羞辱火。水盛(水氣過盛),則會剋制火,卻羞辱土。元氣不足,則會被相生對象剋制,但被相剋對象制住,例如:木元氣不足,則會被土剋制,但卻被金剋制。火元氣不足,則會被金剋制,但卻被水剋制。土元氣不足,則會被水剋制,但卻被木剋制。金元氣不足,則會被木剋制,但卻被火剋制。水元氣不足,則會被火剋制,但卻被土剋制。
氣乘所勝為勝,子復母仇為復,如以風勝濕,風勝清復;以暑勝清,暑勝寒復;以濕勝寒,濕勝風復;以清勝風,清勝暑復;以寒勝暑,寒勝雨復也。不足之歲則有勝復,有餘之歲則無之。鬱而發者,兩間之氣,有升有降,而或為司天在泉之氣所遏,則鬱而後發也。又主客相乘,有相生相剋,比和之不同,相生則氣和,相剋則氣暴,客克主為順,主克客為逆。又運氣迭推,有此盛彼衰,彼盛此衰,平歲之異。
白話文:
病邪與人體正氣的勝負決定了疾病的勝負,子母相仇恨而勝復,就如同風勝濕邪,風勝就會清復;暑邪勝清邪,暑邪勝就會寒復;濕邪勝寒邪,濕邪勝就會風復;清邪勝風邪,清邪勝就會暑復;寒邪勝暑邪,寒邪勝就會雨復。不足之年就會有勝負復,有餘之年則不會。鬱而發者,是指兩間之氣,有升有降,而或為司天在泉之氣所遏,則鬱而後發。又主客相乘,有相生相剋,比和之不同,相生則氣和,相剋則氣暴,客克主為順,主克客為逆。又運氣迭推,有此盛彼衰,彼盛此衰,平歲之異。
故化氣與司天之氣同則為天符,干支所屬之氣同則為歲會,化氣與在泉之氣同為同天符,地支所屬與在泉之氣同為同歲會。惟化氣及地支所屬,及司天之氣皆同,如戊午、乙酉、己丑、己未之歲,則曰太乙天符,其氣最烈。故運氣之變,又不可以一例盡也。
白話文:
甘甜的味道屬於土的屬性,而土包含了五行,甘甜的味道可以補養五臟,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淡而滑潤的味道是所有味道的根本,它取得了大自然之氣的精華,所以一年四季都需要用甘甜而滑潤的味道來調理身體。甘甜的味道大多比較緩和,但是也容易生濕痰,滑潤的味道可以滲濕,所以肝臟就不會受到過於緩和的影響了。
是亦即《內經》所謂升降浮沉則順之,寒熱溫涼則逆之,毋伐天和之旨也。及夫多風、多暑、多雨、多熱、多涼、多寒之歲,則因時調燮,毋助其愆。
白話文:
這也是《內經》中所說的「升降浮沉應該順應,寒熱溫涼應該逆轉,不要違背自然和諧的規則」。當遇到多風、多暑、多雨、多熱、多涼、多寒的年份,則要根據時令進行調理,不要加重氣候的偏差。
如多暑之歲則勿用熱藥、多寒之歲則勿用寒藥,多雨之歲則藥宜燥濕,多風之歲則藥宜祛風。俗有云:春不麻黃夏不蘇。亦是此意,但不可泥耳。
因變制宜,常非可泥。
白話文:
如果是一個炎熱的年份,那麼就不能使用熱性藥;如果是一個寒冷的年份,那麼就不能使用寒性藥;如果是一個多雨的年份,那麼藥物應該具有燥濕的作用;如果是一個多風的年份,那麼藥物應該具有祛風的作用。俗話說:「春天不使用麻黃,夏天不使用蘇葉。」也是這個意思,但是不能死板地照搬。
如寒水司天之年,或未必寒而反酷暑;君火司天之年,或未必熱而反多寒;濕土之年,或未必雨而反多晴。此多由勝復之變,氣運相違。又高土少濕多寒,下濕少寒多濕,則又各因其地也。
蓋時行之證,必謹察乎歲氣所偏。如病自人生,則氣運或所不同。
白話文:
如果寒水掌管一年的天氣,未必是寒冬,反而可能會酷暑難耐;如果君火掌管一年的天氣,未必是炎熱的夏季,反而可能會寒流侵襲;如果濕土掌管一年的天氣,未必是多雨的季節,反而可能會晴天連連。這主要是由天氣的變化和氣候的差異造成的。此外,地勢高、土壤乾燥的地方,天氣寒冷的可能性較大,而地勢低、濕度高的地區,天氣濕潤的可能性較大。所以,天氣的變化不僅取決於掌管一年的星宿,也與地區的地理環境相關。
時行之證,即六淫也。如春而痟首,夏而瘡疥飧泄,秋而病瘧,冬而咳逆,及歲或大溫、大疫、大寒之類,是多歲氣所偏之變。若病自人生,則如七情之傷,及飢飽勞役所致,是無關於氣運。其當熱當寒,當補當瀉,無問歲氣時候。故隆冬而用寒藥,盛夏而用熱劑者,亦有之,歲氣豈可盡拘乎?但人之臟氣有偏者,則亦每因歲氣所偏而併發,是又所宜兼考也。
白話文:
時行疫病的證候,就是六淫之氣造成的。比如春天得了感冒,夏天出現瘡疥、腹瀉等症狀,秋天患瘧疾,冬天咳嗽氣逆,以及某一年出現大溫、大疫、大寒等情況,這些大多是歲氣偏盛所引起的變化。至於因個人生活習慣引起的疾病,比如七情過度、飢餓飽脹、勞倦等因素導致的疾病,則與歲氣無關。判斷疾病屬於熱證還是寒證,需要補還是瀉,不分歲氣和時令。所以,隆冬季節使用寒藥,盛夏季節使用熱藥,也是有的,豈能完全拘泥於歲氣呢?只是人體的臟腑氣質有偏盛偏衰的人,往往也會因歲氣偏盛而併發疾病,這也是需要兼顧考慮的因素。
如懵不知有五運六氣之說,則又何以能因時制治,而不至於伐天和也。《內經》所載,反復詳悉,學者或未能盡識,此撮其大略於篇,俾學者知所考焉。
白話文:
如果不瞭解五運六氣的說法,那麼又如何能根據季節氣候來調整治療方法,而不至於破壞人體與自然界的和諧呢?《內經》中記載了許多關於五運六氣的內容,非常詳盡,學者們可能無法完全理解,因此這裡摘錄了其中的大要,以便學者們知道從哪裡去學習和研究。
十干化氣
甲己化土,所謂黅天之氣,甲年為太過,己年為不及。
甲己之年,首丙寅月,丙火生土,故甲己化土。化氣者,其所生之氣也。
乙庚化金,所謂素天之氣,乙年為不及,庚年為太過。
乙庚之年,首戊寅月,戊土生金,故乙庚化金。
丙辛化水,所謂元天之氣,丙年為太過,辛年為不及。
丙辛之年,首庚寅月,庚金生水,故丙辛化水。
丁壬化木,所謂蒼天之氣,丁年為不及,壬年為太過。
丁壬之年,首壬寅月,壬水生木,故丁壬化木。
戊癸化火,所謂丹天之氣,戊年為太過,癸年為不及。
戊癸之年,首甲寅月,甲木生火,故戊癸化火。
化氣自寅月,地氣始升於上也。
寅月而三陽出於地上,是地氣始升也,故化氣自寅月數。或謂逢龍則化者,非是。
歲運由是推焉。
白話文:
十乾化氣
甲年和己年會化為土,這被稱作是黃天之氣。甲年的土氣太過,而己年的土氣不足。
在甲年和己年,從丙寅月開始,因為丙火能夠生土,所以甲年和己年會化為土。這裡所說的化氣,指的是它們所生成的氣。
乙年和庚年會化為金,這被稱作是素天之氣。乙年的金氣不足,而庚年的金氣太過。
在乙年和庚年,從戊寅月開始,因為戊土能夠生金,所以乙年和庚年會化為金。
丙年和辛年會化為水,這被稱作是元天之氣。丙年的水氣太過,而辛年的水氣不足。
在丙年和辛年,從庚寅月開始,因為庚金能夠生水,所以丙年和辛年會化為水。
丁年和壬年會化為木,這被稱作是蒼天之氣。丁年的木氣不足,而壬年的木氣太過。
在丁年和壬年,從壬寅月開始,因為壬水能夠生木,所以丁年和壬年會化為木。
戊年和癸年會化為火,這被稱作是丹天之氣。戊年的火氣太過,而癸年的火氣不足。
在戊年和癸年,從甲寅月開始,因為甲木能夠生火,所以戊年和癸年會化為火。
化氣從寅月開始,這是因為地氣在這個時候開始上升。
到了寅月,三個陽氣開始從地下升到地上,這標誌著地氣開始上升,因此化氣從寅月算起。有些人說遇到龍年才會化氣,這是不正確的。
歲運就是根據這樣的規則來推算的。
每歲三百六十五日零三時,分為五氣,則每氣行七十二日三時有奇。如立春後為初運,至清明後十二日余而交二運,至夏至後八九日間而交三運,至處暑後二十日余而交四運,至立冬後二三日間而交五運。故五運自寅月始主運,歲歲皆然。以木為初運,火為二運,土為三運,金為四運,水為五運。
白話文:
一年有 365 天 3 小時,分成五個天氣循環,每個循環有 72 天 3 小時多。以立春後為第一循環的開始,到清明節後第 12 天多一點,就進入第二循環,到夏至後 8、9 天之間進入第三循環,到處暑後 20 天多一點進入第四循環,到立冬後 2、3 天之間進入第五循環。因此,五個循環從寅月開始主導,年年如此。以木為第一循環,火為第二循環,土為第三循環,金為第四循環,水為第五循環。
客運,如甲年則初運太宮土,二宮少商金,三運太羽水,四運少角木,終運太徵火。乙年,初運少商金,二運太羽水,三運少角木,四運太徵火,終運少宮土。丙年,初運太羽水,二運少角木,三運太徵火,四運少宮土,終運太商金。丁年,初運少角木,二運太徵火,三運少宮土,四運太商金,終運少羽水。
白話文:
不同的年份對應的運程如下: 甲年: 第一運:太宮土 第二運:少商金 第三運:太羽水 第四運:少角木 終運:太徵火 乙年: 第一運:少商金 第二運:太羽水 第三運:少角木 第四運:太徵火 終運:少宮土 丙年: 第一運:太羽水 第二運:少角木 第三運:太徵火 第四運:少宮土 終運:太商金 丁年: 第一運:少角木 第二運:太徵火 第三運:少宮土 第四運:太商金 終運:少羽水
戊年,初運太徵火,二運少宮土,三運太商金,四運少羽水,終運太角木。己年,初運少宮土,二運太商金,三運少羽水,四運太角木,終運少徵火。庚年,初運太商金,二運少羽水,三運太角木,四運少徵火,終運太宮土。辛年,初運少羽水,二運太角木,三運少微火,四運太宮土,終運少商金。
白話文:
戊年:(12年週期)
- 第一個運程:太徵火運
- 第二個運程:少宮土運
- 第三個運程:太商金運
- 第四個運程:少羽水運
- 最後的運程:太角木運
己年:(12年週期)
- 第一個運程:少宮土運
- 第二個運程:太商金運
- 第三個運程:少羽水運
- 第四個運程:太角木運
- 最後的運程:少徵火運
庚年:(12年週期)
- 第一個運程:太商金運
- 第二個運程:少羽水運
- 第三個運程:太角木運
- 第四個運程:少徵火運
- 最後的運程:太宮土運
辛年:(12年週期)
- 第一個運程:少羽水運
- 第二個運程:太角木運
- 第三個運程:少徵火運
- 第四個運程:太宮土運
- 最後的運程:少商金運
壬年,初運太角木,二運少徵火,三運太宮土,四運少商金,終運太羽水。癸年,初運少徵火,二運太宮土,三運少商金,四運太羽水,終運少角木。
六氣參錯其間,或則相助,或則相制,而變化紛矣。
十二支合化。
子午少陰君火,
白話文:
壬年,第一個運勢是太角木,第二個運勢是少徵火,第三個運勢是太宮土,第四個運勢是少商金,最終的運勢是太羽水。癸年,第一個運勢是少徵火,第二個運勢是太宮土,第三個運勢是少商金,第四個運勢是太羽水,最終的運勢是少角木。
火胎於子而旺於午,天地之經位,嚮明而治,故為君火。火而謂之少陰者,至午位而陰己萌,陰以始生為少也。君火本也,少陰標也。
白話文:
火的力量在「子」月開始增強,在「午」月達到旺盛,這是天地間的自然規律。太陽向著光明的一面升起,所以火被稱為「君火」。火又稱為「少陰」,是因為到了「午」位,陰氣已經開始萌生,陰氣剛開始產生時力量還很小,所以稱為「少」。「君火」是根本,「少陰」是標誌。
應在腎心,
腎應在子,心應於午。腎為足少陰經,心為手少陰經。
子對化,午正化也。
子非火位,而對化為火。正化火有餘,對化火不足。
丑未太陰濕土,
白話文:
腎和心在中醫理論中有特定的對應關係,
腎對應的是子時,心對應的是午時。腎屬於足少陰經,心屬於手少陰經。
子時是對化,午時是正化。
子時雖然不是火的位置,但它的對化是火。正化的火會過多,而對化的火則不足。
醜時和未時屬於太陰濕土。
二支自是土位,然土旺四季,辰戌丑未皆土,而獨主丑未者,土為太陰,丑未陰支,若辰戌則陽支也。土生於火,則依母在未,水為土配,則依妻在醜。土為太陰者,陰以極盛為太也。濕土本也,太陰標也。
白話文:
醜未都是土的位置,但土四季都旺,辰戌醜未都是土,而只有醜未是土的專屬位置,因為土是太陰,醜未是陰支,而辰戌是陽支。土生於火,依附著母親在未,水是土的配偶,依附著妻子在醜。土是太陰,是因為陰到了極盛就叫做太。濕土是根本,太陰是標誌。
應於肺脾。
肺應在醜,醜為金庫。脾應在未,土之正位。肺為手太陰經,脾為足太陰經。
醜對化,未正化也。
肺非土,而對化為土,其濕同。正化土有餘,對化土不足。
寅申少陽相火,
白話文:
肺與脾相對應。
肺對應於丑時,丑時是金的庫位。脾對應於未時,未時是土的正位。肺屬於手太陰經,脾屬於足太陰經。
丑時對應的是對化,未時對應的是正化。
肺不是土,但對化為土,它們都有濕氣。正化的土有餘,對化的土不足。
寅時和申時是少陽相火。
火生於寅而病於申,木旺於寅而胎於申。相火者,方生之火而行於木,為龍為雷,故寅申為相火。君居正位,相助其旁也。方生之火,火不相附,故為少陽。相火本也,少陽標也。
應於膽三焦。
白話文:
火在寅月生長,在申月病情發展。木在寅月旺盛,在申月孕育。相火,是指新生的火,運行到木的方位,為龍為雷,所以寅申為相火。君主居於正位,相助者在君主的旁邊。新生的火,火勢不旺,所以稱為少陽。相火是根本,少陽是表徵。
膽應在寅,寅木火之位,膽木實行相火之氣,猶震木雷火也。三焦應在申,申為水長生之地,三焦行相火,而實水道之官也。膽為足少陽經,三焦為手少陽經。
寅正化,申對化也。
申非火,而對化為火。正化火有餘,對化火不足。
卯酉陽明燥金,
白話文:
膽經位於寅時,寅是木和火的位置,膽的木屬性實際上是相火之氣,就像震木雷火一樣。三焦經位於申時,申是水長生的位置,三焦運行相火之氣,實際上是水道的官。膽是足少陽經,三焦是手少陽經。
金胎於卯而旺於酉,地經南方火位,而革陽從陰,是為燥金。金而謂之陽明者,陽盡顯於外而嚴肅剛明也。燥金本也,陽明標也。
應在胃大腸。
白話文:
金的本源來自於卯月,而旺盛於酉月。根據《素問.六節藏象論》中的記載,南方火位之處,金的變化與革卦一樣,是陽金化為陰金,所以稱為燥金。而金被稱為「陽明」,是因為它的陽氣極盡顯露在外,而且是一種嚴肅剛明之象。所以,燥金是金的本質,陽明是金的標誌。
胃應在卯,卯與未合,胃與脾合,以木從土,實行肝氣,而其腑主藏納,故又從金。大腸應在酉,酉金之正位,而酉與醜合,大腸與肺合,金實生於土也。胃為足陽明經,大腸為手陽明經也。
卯對化,酉正化也。
卯非金,而對化為金。正化金有餘,對化金不足。
辰戌太陽寒水,
白話文:
胃應在卯時,卯與未相合,胃與脾相合,以木從土,實行肝氣,而其腑主藏納,所以胃又從金。大腸應在酉時,酉是金的正位,酉與醜相合,大腸與肺相合,金實生於土。胃是足陽明經,大腸是手陽明經。
水庫在辰,火庫在戌,而戌當乾位,乾為寒為冰,故辰戌為寒水。水而謂之太陽者,水居五行之始,陽氣之元也,陽以始為太,故曰太陽。寒水本也,太陽標也。
應在膀胱小腸。
白話文:
水庫位於辰位,火庫位於戌位,而戌位位於乾位,乾位代表寒冷和冰。因此,辰戌位代表寒水。之所以將水稱為太陽,是因為水居五行之始,是陽氣的根本,而陽以開端為太,所以稱為太陽。寒水是根本,太陽是標誌。
膀胱應在辰,膀胱津液之腑,辰與申子和,膀胱與腎合。小腸應在戌,小腸沁別水穀,滲入膀胱,戌與寅午合,小腸與心合而從水化。膀胱足太陽經,小腸手太陽經也。
辰正化,戌對化也。
戌非水,而對化為水。正化水有餘,對化水不足。
巳亥厥陰風木,
白話文:
膀胱應在辰時,膀胱是津液之腑,辰時與申時、子時相合,膀胱與腎臟相配。小腸應在戌時,小腸會將食物和水穀分清,並滲入膀胱,戌時與寅時、午時相合,小腸與心臟相配並從水化。膀胱是足太陽經,小腸是手太陽經。
木病於巳而生於亥,巳當巽位,巽為風為木,故巳亥為風木。而謂之厥陰者,陰至下極,物極則反,必逆而復上,故冬至陽生,為生木之始,陰以逆為厥也。風木本也,厥陰標也。
白話文:
木頭的病在巳月發作,在亥月生長,巳月屬於巽位,巽是風,也是木的化身,所以巳月與亥月是風木。而稱為厥陰的緣故是,陰到極限時,就會往反方向發展,必定逆轉向上升,所以冬至時陽氣開始萌芽,是生木的開始,陰以逆轉的方向發展,所以成為厥陰。風木是本質,厥陰是表徵。
應在心包肝。
心包應在巳,肝應在亥。心包為手厥陰經,肝為足厥陰經。
已對化,亥正化也。
巳非木,而對化為木。正化木有餘,對化木不足。
六氣行自醜半,地闢而天氣通也。
白話文:
心包應該與巳時相應,肝應該與亥時相應。心包屬於手厥陰經,肝屬於足厥陰經。
巳時是相對的化生,亥時是正當的化生。
巳時不是木行當令,但相對化生為木。正當化生的木氣有餘,相對化生的木氣不足。
六氣的運行從丑時過半開始,這時地氣開而天氣通達。
天開於子,地闢於醜,地闢而天地通,故六氣自大寒始,十干屬天,而五運行氣於地,地在天中而亦常承天者也。十二支屬地,而六氣加臨自天,天包地外以運行氣交地中也。昔人分配多失其義,茲特為詳正之。
歲氣以是行焉。
主氣歲歲所同,客氣每年各異。
主氣錯於四時,而陽贏陰乏。
白話文:
宇宙在子月開始形成,大地在醜月開闢,大地開闢後天地相通,所以六氣從大寒冷開始,十天干屬於天,五行在流行於地,大地在天中央,也一直承載著天。十二地支屬於地,而六氣依附於天,天包圍著地運行,氣交於地中。以前的人分配時令大多都錯失了它的意義,現在特別詳細地更正。
主氣歲自大寒,厥陰風木始行,至春分而止。自春分後,少陰君火氣行,至小滿而止。自小滿後,少陽相火氣行,至大暑而止。自大暑後,太陰濕土氣行,至秋分而止。自秋分後,陽明燥金始行,至小雪而止。自小雪後,太陽寒水始行,至大寒而止。此每歲主氣之常。客氣加臨,則因歲支而變。
白話文:
主氣每年從大寒開始,厥陰之風木開始運行,到春分結束。從春分之後,少陰君火之氣運行,到小滿結束。從小滿之後,少陽相火之氣運行,到大暑結束。從大暑之後,太陰濕土之氣運行,到秋分結束。從秋分之後,陽明燥金開始運行,到小雪結束。從小雪之後,太陽寒水開始運行,到大寒結束。這是每年主氣的常態。客氣臨到,則因年份支幹而變化。
但主氣則濕土行相火之後,客氣則濕土居二火之間。大寒尚在冬日,而風木之氣已行,至濕土猶挾暑令,故曰陽常贏。秋分後而燥金之氣始行,及大寒而寒水之令遂改,故曰陰常乏。木火陽也,金水陰也。
客氣因歲推移,加臨主氣之上,而順逆和乖焉,則因為民病。
白話文:
然而主氣濕土季節在夏天相火的之後,客氣濕土季節在春天相火的之後。大寒節氣還處於冬季,風木之氣已經運行,到濕土季節的時候還是帶著暑熱的餘氣,所以說陽氣經常旺盛。秋分節氣以後燥金之氣開始運行,到大寒節氣寒水之令就完全轉換了,所以說陰氣經常不足。木火屬陽,金水屬陰。
客氣克主氣為順,主氣克客氣為逆。主客同氣,而或相生為和,相剋為乖。然氣運不及則以相生相助為得其平,氣運太過而復生之助之則愈厲矣。此在民病所以有寒風暑火燥濕之淫也。
是故升降浮沉則順之,寒熱溫涼則逆之,所以調燮天和也。
白話文:
病邪侵入人體,被身體的正氣所剋制,稱為順證。正氣被病邪所剋制,稱為逆證。病邪與正氣同屬一類,就可能會相生為和,也可能會相剋成疾。但是,如果正氣不足,那麼病邪就會乘虛而入,造成病症。相反地,如果正氣太過,反而會使得病邪更加劇烈。這在百姓的疾病中,所以會有寒、暑、燥、濕等外邪侵襲人體而引起的疾病。
六氣有司天在泉之氣,有左間右間之氣,迭為升降浮沉。氣有鬱而不得升者則為升之,有阻而不能降者則為降之。如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之類是也。其以寒治熱,以熱治寒,溫則涼之,涼則溫之,則所謂逆之也。
是故歲在子午,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
白話文:
六氣支配著自然界的一切變化的規律,包括天上的氣候和地下的水文。其中包括左邊和右邊的氣候,它們交替升降浮沉。當氣鬱結而不能升起時,就要把它升發出來;當氣受阻而不能下降時,就要把它降下。例如,木氣鬱結了就要疏散它,火氣鬱結了就要發洩它,土氣鬱結了就要奪取它,金氣鬱結了就要洩散它,水氣鬱結了就要折服它。用寒來治療熱,用熱來治療寒,溫暖時就用涼來調和,涼爽時就用溫來調和,這種方法叫做「逆」。
司天之氣統主一歲,又三氣以前司天之氣主之,四氣以後在泉之氣主之。又人身自天樞以上天氣主之,自天樞以下地氣主之,天樞之際中氣主之。天樞謂當臍也,中氣即主氣也。
白話文:
四季的氣候統治著一年,又有三氣先控制四季,四氣以後在泉的氣控制四季。而且身體的上半部分天氣控制,上半身以下的地氣控制,中間位置的中氣控制。天樞指肚臍,中氣就是主氣。
初之氣,太陽寒水。
在泉左間之氣,客氣生主氣,多風。
二之氣,厥陰風木。
司天左間之氣,客氣生主氣,多溫。
三之氣,少陰君火。
司天之氣,二火合炎,多暑。
四之氣,太陰濕土。
司天右間之氣,主客皆土,多濕熱雨。
五之氣,少陽相火。
在泉右間之氣,客克主,火傷金,肺病。
終之氣,陽明燥金。
在泉之氣,客氣生主氣,多清寒。
甲子甲午。
火生土,多熱濕。
丙子丙午。
丙子歲會,水勝火,氣平。丙午,干支皆火,多熱濕。
戊子戊午。
天符歲熱,戊午太乙天符,熱甚多疫,腎肺皆病。
庚子庚午。
金氣盛,歲平,多燥。
壬子壬午。
風火相助,多風溫,多熱疫。
五運參錯考之,以察民病焉。
雖不必盡泥,要不可不知也。
歲在丑未,太陰濕土司夭,太陽寒水在泉。
說已見上。
初之氣,厥陰風木。
主客同氣,多風。
二之氣,少陰君火。
主客皆火,早熱生濕。
三之氣,太陰濕土。
主氣生客氣,濕熱大行。
四之氣,少陽相火。
客氣生主氣,熱濕大行。
五之氣,陽明燥金。
主客同氣,熱濕始平。
終之氣,太陽寒水。
主客同氣,民多寒疾。
乙丑乙未。
土生金,金氣平。
丁丑丁未。
木氣不足,土侮木鬱。
己丑己未。
太乙天符,濕氣大行,多雨多腫脹。
辛丑辛未。
土壅水,水不足,多寒濕擁。
癸丑癸未。
火生土,火不足,多寒濕。
五運參錯考之,以察民病焉。
歲在寅申,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
是歲風火相助,肝膽為病。
初之氣,少陰君火。
主氣生客氣,風溫早作。
二之氣,太陰濕土。
主氣生客氣,濕熱大作。
三之氣,少陽相火。
二火合炎,火氣大行,民多內熱。
四之氣,陽明燥金。
火氣始平。
五之氣,太陽寒水。
主氣生客氣,清早寒。
終之氣,厥陰風木。
主氣生客氣,早寒多寒風。
甲寅甲申。
木火土交助,濕熱較盛。
丙寅丙申。
歲平,丙寅木火得氣,丙申火令反減。
戊寅戊申。
天符,相火盛炎,肺腎交病。
庚寅庚申。
歲平,庚申木火反衰。
壬寅壬申。
風木相火相益助歲,風熱大作。
五運參錯考之,以察民病焉。
歲在卯酉,陽明燥金司天,少陰君火在泉。
外寒內熱。
初之氣,太陰濕土。
主氣克客氣為逆,風濕並作。
二之氣,少陽相火。
二火合炎,金反不勝。
三之氣,陽明燥金。
主氣逆在天之氣,金反不勝,多郁暑瘧痢。
四之氣,太陽寒水。
主氣克客氣為逆,寒雨並作。
五之氣,厥陰風木。
主氣克客氣為逆,風氣清冷。
終之氣,少陰君火。
主氣克客氣為逆,蛇蟲不蟄。
乙卯乙酉。
天符乙卯,得木氣平。乙酉太乙天符,金令燥氣大行。
丁卯丁酉。
歲會氣平,金反弱。
己卯已酉。
土生金,燥金盛。
辛卯辛酉。
金助水,多清寒。
癸卯癸酉。
火平,金亦不盛。
五運參錯考之,以察民病焉。
歲在辰戌,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
歲多寒濕。
初之氣,少陽相火。
客主相助,蟄蟲早出。
二之氣,陽明燥金。
主氣克客氣,逆,旱氣早熱。
三之氣,太陽寒水。
客氣克主氣,歲不暑而熱,氣多內郁。
四之氣,厥陰風木。
客氣克主氣,寒濕相夾。
五之氣,少陰君火。
客氣克主氣,肺金受傷,咳。
終之氣,太陰濕土。
客氣克主氣,寒濕相搏。
甲辰甲戌。
歲會,木土氣足水平。
丙辰丙戌。
天符,歲大寒,丙戌寒減。
戊辰戊戌。
水火平。
庚辰庚戌。
金生水,歲多清寒。
壬辰壬戌。
水生木,歲多寒風。
五運參錯考之,以察民病焉。
歲在己亥,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
風火相助。
初之氣,陽明燥金。
客氣克主氣,萌芽多枯蔞。
二之氣,太陽寒水。
客氣克主氣,草木不生穟。
三之氣,厥陰風木。
暴風大熱,風疫並作。
四之氣,少陰君火。
客氣生主氣,熱濕大行。
五之氣,太陰濕土。
客氣生主氣,冷雨悽清。
終之氣,少陽相火。
主氣克客氣,逆,蛇蟲復出。
乙巳乙亥。
金剋木,金亦不盛,木氣平。
丁巳丁亥。
天符,風木大盛,脾病。
己巳己亥。
木勝土,土病。
辛巳辛亥。
水生木,多寒氣。
癸巳癸亥。
木火相助,風熱大盛。
五運參錯考之,以察民病焉。
而又驗之五緯。
白話文:
初之氣,太陽寒水。
在泉左間的氣,客氣生主氣,多風。
二之氣,厥陰風木。
司天左間的氣,客氣生主氣,多溫暖。
三之氣,少陰君火。
司天的氣,兩火相合,多炎熱。
四之氣,太陰濕土。
司天右間的氣,主氣和客氣都是土,多濕熱雨。
五之氣,少陽相火。
在泉右間的氣,客克主,火傷金,肺病。
終之氣,陽明燥金。
在泉的氣,客氣溫和主氣,多清涼寒冷。
甲子年、甲午年。
火生土,多熱濕。
丙子年、丙午年。
丙子年歲會,水勝火,氣候平和。丙午年,干支都是火,多熱濕。
戊子年、戊午年。
天符年熱,戊午年是太乙天符,非常熱且多疫病,腎和肺都容易生病。
庚子年、庚午年。
金氣旺盛,年份平和,多乾燥。
壬子年、壬午年。
風火相助,多溫熱,多熱疫。
通過考察五行運氣的變化來觀察民眾的疾病。
雖然不必完全拘泥於此,但還是需要瞭解這些知識。
醜年或未年,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
如上所述。
初之氣,厥陰風木。
主氣和客氣相同,多風。
二之氣,少陰君火。
主氣和客氣都是火,早熱生濕。
三之氣,太陰濕土。
主氣生客氣,濕熱盛行。
四之氣,少陽相火。
客氣生主氣,熱濕盛行。
五之氣,陽明燥金。
主氣和客氣相同,熱濕開始平息。
終之氣,太陽寒水。
主氣和客氣相同,民眾多患寒疾。
乙醜年、乙未年。
土生金,金氣平和。
丁醜年、丁未年。
木氣不足,土壓制木而郁結。
己醜年、己未年。
太乙天符,濕氣盛行,多雨多腫脹。
辛醜年、辛未年。
土壅塞水,水不足,多寒濕積聚。
癸醜年、癸未年。
火生土,火不足,多寒濕。
寅年或申年,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
這一年風火相助,肝膽易病。
初之氣,少陰君火。
主氣生客氣,早春有溫和風。
二之氣,太陰濕土。
主氣生客氣,濕熱盛行。
三之氣,少陽相火。
兩火相合,火氣盛行,民眾多內熱。
四之氣,陽明燥金。
火氣開始平息。
五之氣,太陽寒水。
主氣生客氣,清晨有寒意。
終之氣,厥陰風木。
主氣生客氣,早寒多冷風。
甲寅年、甲申年。
木火土相互幫助,濕熱較盛。
丙寅年、丙申年。
年份平和,丙寅年木火得氣,丙申年火勢反而減弱。
戊寅年、戊申年。
天符年,相火極盛,肺腎交替發病。
庚寅年、庚申年。
年份平和,庚申年木火反而衰弱。
壬寅年、壬申年。
風木與相火互相增強,風熱盛行。
卯年或酉年,陽明燥金司天,少陰君火在泉。
外寒內熱。
初之氣,太陰濕土。
主氣克制客氣為逆,風濕並起。
二之氣,少陽相火。
兩火相合,金反而不能勝過火。
三之氣,陽明燥金。
主氣逆於天之氣,金反而不能勝過火,多憂鬱暑瘧痢。
四之氣,太陽寒水。
主氣克制客氣為逆,寒雨並起。
五之氣,厥陰風木。
主氣克制客氣為逆,風氣清冷。
終之氣,少陰君火。
主氣克制客氣為逆,蛇蟲不蟄伏。
乙卯年、乙酉年。
天符乙卯年,得到木氣平和。乙酉年是太乙天符,金令燥氣盛行。
丁卯年、丁酉年。
歲會氣平,金反而弱。
己卯年、己酉年。
土生金,燥金旺盛。
辛卯年、辛酉年。
金助水,多清涼寒冷。
癸卯年、癸酉年。
火平和,金也不旺盛。
辰年或戌年,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
年份多寒濕。
初之氣,少陽相火。
客主相助,冬眠昆蟲早出。
二之氣,陽明燥金。
主氣克制客氣為逆,乾旱天氣早熱。
三之氣,太陽寒水。
客氣克制主氣,年份不熱而溫,氣多內郁。
四之氣,厥陰風木。
客氣克制主氣,寒濕夾雜。
五之氣,少陰君火。
客氣克制主氣,肺金受傷,咳嗽。
終之氣,太陰濕土。
客氣克制主氣,寒濕相搏。
甲辰年、甲戌年。
歲會,木土氣足水平。
丙辰年、丙戌年。
天符年大寒,丙戌年寒冷減輕。
戊辰年、戊戌年。
水火平衡。
庚辰年、庚戌年。
金生水,年份多清涼寒冷。
壬辰年、壬戌年。
水生木,年份多寒風。
己亥年,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
風火相助。
初之氣,陽明燥金。
客氣克制主氣,萌芽多枯萎。
二之氣,太陽寒水。
客氣克制主氣,草木不易生長。
三之氣,厥陰風木。
暴風雨極大熱,風疫併發。
四之氣,少陰君火。
客氣生主氣,熱濕盛行。
五之氣,太陰濕土。
客氣生主氣,冷雨淒清。
終之氣,少陽相火。
主氣克制客氣為逆,蛇蟲再出。
乙巳年、乙亥年。
金克木,金也不旺盛,木氣平和。
丁巳年、丁亥年。
天符年,風木極盛,脾病。
己巳年、己亥年。
木勝土,土病。
辛巳年、辛亥年。
水生木,多寒氣。
癸巳年、癸亥年。
木火相助,風熱極盛。
通過考察五行運氣的變化來觀察民眾的疾病。
同時也要參考五星的影響。
五星也,如金勝木則歲星失色,木勝土則鎮星失色,土勝水則辰星失色,水勝火則熒惑失色,火勝金則太白失色之類是也。
候之八風。
白話文:
五星指金星、木星、火星、水星、土星,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中,有的五行會勝過另外一種。就如同金勝木,代表歲星失去光彩;木勝土,代表鎮星失去光彩;土勝水,代表辰星失去光彩;水勝火,代表熒惑失去光彩;火勝金,代表太白失去光彩,這類型的五行生剋關係就是如此。
東風曰明庶風,應在春分;東南風曰清明風,應在立夏;南風曰景風,應在夏至;西南風曰涼風,應在立秋;西風曰閶闔風,應在秋分;西北風曰不周風,應在立冬;北風曰廣莫風,應在冬至;東北風曰條風,應在立春。各以時節應方而至則為順。其有沖逆,則水旱作焉,民病生焉。
白話文:
東風叫做「明庶風」,應在春分時節;東南風叫做「清明風」,應在立夏時節;南風叫做「景風」,應在夏至時節;西南風叫做「涼風」,應在立秋時節;西風叫做「閶闔風」,應在秋分時節;西北風叫做「不周風」,應在立冬時節;北風叫做「廣莫風」,應在冬至時節;東北風叫做「條風」,應在立春時節。各個風向在季節時令中相應而至,就叫做順(正常)。如果有任何相反或違和的風向,就會造成水災或旱災,人民就會生病。
參之雲氣。
如霾、霧、背、玦、暈、珥之類。
《周禮》馮相氏職焉,以參之診脈,則又有南政北政之殊。
白話文:
觀察天上的雲氣,比如霧霾、霧、彩虹的背影、環繞月亮的光圈、日月周圍的光暈等現象。
根據《周禮》中記載,馮相氏負責這方面的工作,通過這些天象來輔助診斷脈象,並且還區分了南政和北政的不同。
凡太陽脈浮,陽明脈長,少陽脈弦,太陰脈緩,少陰脈微,厥陰脈澀。此亦應時而至,至當其時,合於主客之氣,皆無庸遽為詫異。而少陰脈微,故凡歲少陰所在,其脈多不應,不足為病,毋誤施治也。南政北政者,惟甲己之歲,主中央土,人君之位,故六氣皆南面而定其位。
白話文:
在人體的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和厥陰這六條經脈中,脈象浮沉遲數各有其獨特的特徵,這都是正常的情況,不必大驚小怪。其中,少陰脈的脈搏微弱,這在每年少陰所屬的年份裡常常會出現,這是正常的現象,不應該把它視為疾病,更不要因此而誤施治療。只有在甲己年,厚土當令,人君居中,六氣皆朝向南方決定各自的位置,這時才會出現南政北政的現象。
司天之氣在寸,在泉之氣在尺,如君火在下左間,則左尺不應;君火在上左間,則左寸不應;君火司天,則兩寸皆不應;君火在上右間,則右寸不應;君火在下右間,則右尺不應;君火在泉,則兩尺俱不應也。若乙庚、丙辛、丁壬、戊癸之歲,則皆人臣就北面位,故六氣皆北面而定其位。
白話文:
人體寸口部脈象反映的是天部之氣;尺部脈象反映的是泉部之氣。如果心火在左部下焦,那麼左尺脈就不會正常;如果心火在左部上焦,那麼左寸脈就不會正常;如果心火佔據天位,那麼兩個寸脈都不會正常;如果心火在右部上焦,那麼右寸脈就不會正常;如果心火在右部下焦,那麼右尺脈就不會正常;如果心火在泉位,那麼兩個尺脈都不會正常。比如乙庚年、丙辛年、丁壬年、戊癸年,臣子都位居朝廷北面,所以六氣也都應當北面而定其位。
司天之氣在尺,在泉之氣在寸,如君火在下左間,則右寸不應;在上左間,則右尺不應;在司天則兩尺皆不應;在上右間,則左尺不應;在下右間,則左寸不應;君火在泉,則兩寸不應。
白話文:
天空之氣在尺脈上,泉水之氣在寸脈上,如果君火在下左之間,則右寸脈就不應;如果在中上之間,則右尺脈就不應; 如果在司天則兩尺脈都不應; 如果在上右之間,則左尺脈就不應; 如果在下右之間,則左寸脈就不應; 君火在泉,則兩寸脈都不應。
霖按:《素問·至真要大論》:厥陰之至,其脈弦;少陰之至,其脈鉤;太陰之至,其脈沉;少陽之至,大而浮;陽明之至,短而澀;太陽之至,大而長。至而和則平,至而甚則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陰陽易者危。此言脈應節候。當至則至者,其氣和平無病也;當至不至者,氣不及也;未至而至者,氣有餘也,故皆曰病。若陰位見陽脈,陽位見陰脈,是陰陽易位,二氣交錯,故曰危。
白話文:
霖按:《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提到:厥陰之氣至,脈象弦緊;少陰之氣至,脈象鉤曲;太陰之氣至,脈象沉緩;少陽之氣至,脈象大而浮;陽明之氣至,脈象短而澀;太陽之氣至,脈象大而長。如果脈象至而和,則身體平和;如果脈象至而甚,則有病;如果脈象相反,則有病;如果脈象不到而至,則有病;如果脈象未到就至,則有病。陰陽互見,是危險的。這是說脈象應該順應節候。應該到的時候脈象到了,那麼氣平和,沒有疾病;應該到的時候脈象沒到,是氣不足;還不到的時候脈象就到了,是氣有餘,所以都說有病。如果陰位出現陽脈,陽位出現陰脈,就是陰陽易位,二氣交錯,所以說危險。
汪氏所論六氣之脈,與經文不合,或別有見解,未敢臆斷。然皆統言六氣,主客未分,學者當以意消息,不可膠柱鼓瑟也。兼候之太衝、神門、衝陽、太淵、太谿之部。
白話文:
汪氏所論述的六氣之脈,與經文中所述的不同,或者他有獨到的見解,我不敢妄加評論。但是,他所討論的都是六氣的總體,沒有區分主客,所以學者們應該用自己的思想來推測,而不是一味地死記硬背。此外,診治時還可以參考太衝、神門、衝陽、太淵、太谿等部位的脈象。
太衝肝脈,動見足大指本節後二寸陷中。木病之年,太衝脈絕,死不治。神門心脈,動見手小指掌後銳骨端。火病之年,神門脈絕,死不治。衝陽胃脈,動見足跗背上陷中。土病之年,衝陽脈絕,死不治。太淵肺脈,動見即今寸關尺三部。金病之年,大淵脈絕,死不治。太谿腎脈,動見足內踝下半寸陷中。
白話文:
太衝穴是肝經的脈位,當脛骨前緣,距足背橫紋9寸,距足大趾甲根後2寸的凹陷中。在屬木的年份,太衝穴的脈搏消失,就難以治癒。神門穴是心經的脈位,位於尺側腕屈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腕橫紋尺側端上1寸處。在屬火的年份,神門穴的脈搏消失,就難以治癒。衝陽穴是胃經的脈位,位於足背動脈搏動處上1寸。在屬土的年份,衝陽穴的脈搏消失,就難以治癒。太淵穴是肺經的脈位,位於寸、關、尺三部的中央。在屬金的年份,太淵穴的脈搏消失,就難以治癒。太溪穴是腎經的脈位,位於足內踝尖下1寸凹陷中。
水病之年,太谿脈絕,死不治。是凡此諸動脈,醫者皆當兼診,而今人獨知有太淵一部,其於病情不能無失者,蓋多矣。彼此參互,以謹於未病之先,察乎致病之源,暨於既病,乃見其情,以從施苦欲補瀉,浮沉升降,寒熱溫涼之劑。噫,而豈易言哉。匪達於天人性命之原,審夫陰陽闔闢之機者,其或無輕言醫也。
白話文:
在水腫多發的年份,太谿脈一旦斷絕,就沒救了。凡是這些動脈,醫生都應該同時診斷,而現在的人只知道有太淵這一條脈,對於病情不能說沒有失誤的地方,那真是多得太多了。動脈之間相互參照,在病情還沒有發作之前,謹慎地觀察導致疾病的根源,等到疾病已經發作,才發現它的情況,然後根據情況施用補瀉、浮沉升降、寒熱溫涼的藥劑。唉,這豈是容易說清楚的。如果不是通達於天人性命的根源,審察到陰陽開合的機理,那他大概是不敢輕易談論醫術的吧。
霖按:《內經》曰:必先歲氣,毋伐天和。此但就逐年之歲氣言之,而六十年之歲氣亦不可不講也。考陸九芝先生《大司天三元甲子表》,引《內經》七百二十氣,凡三十歲為一紀,千四百四十氣。凡六十歲為一周,擴而大之,以三百六十年為一大運,六十年為一大氣。五運六氣迭乘,滿三千六百年為一大周天。
白話文:
陸九芝先生依照《內經》的說法,將七百二十個氣分為三十年為一紀,由此計算出千四百四十個氣。六十個氣就是一週,進一步擴大,將三百六十年算一大運,六十年就是一大氣。五運六氣交替運行,滿三千六百年則為一大周天。
由黃帝八年起第一甲子,下元前三十年一紀,為厥陰風木;後三十年一紀,為少陽相火。黃帝六十八年第二甲子,上元前一紀,少陰君火;後一紀,陽明燥金。少昊十八年第三甲子,中元前一紀,太陰濕土;後一紀,太陽寒水,少昊七十八年第四甲子,下元前一紀,少陽相火;後一紀,厥陰風木。顓頊五十四年第五甲子,上元前一紀,陽明燥金;後一紀,少陰君火。
白話文:
從黃帝八年開始,第一個60年,下元的前三十年是一紀,稱為厥陰風木;後三十年一紀,稱為少陽相火。黃帝六十八年,第二個60年,上元前一紀,是少陰君火;後一紀,是陽明燥金。少昊十八年,第三個60年,中元前一紀,是太陰濕土;後一紀,是太陽寒水。少昊七十八年,第四個60年,下元前一紀,是少陽相火;後一紀,是厥陰風木。顓頊五十四年,第五個60年,上元前一紀,是陽明燥金;後一紀,是少陰君火。
帝嚳二十九年第六甲子,中元前一紀,太陽寒水;後一紀,太陰濕土。帝堯二十一年第七甲子,下元又復厥陰風木、少陽相火。由此類推,風木、相火、君火、燥金、濕土、寒水,相火、風木、燥金、君火、寒水、濕土,迭相推算。至宋高宗紹興十四年,為第六十五甲子,上元值燥金、君火用事。
白話文:
帝嚳二十九年的第六個甲子,是中元前一紀,太陽寒水掌權。在其後的下一紀,則是太陰濕土掌權。到了帝堯二十一年的第七個甲子,下元則又恢復為厥陰風木和少陽相火掌權。依此類推,風木、相火、君火、燥金、濕土、寒水,相火、風木、燥金、君火、寒水、濕土,這樣交替推算下去。直到宋高宗紹興十四年,為第六十五個甲子,上元時值燥金、君火掌權。
劉守真乃金大定間人,與張易水同時,皆主用寒涼,燥火用事故也。錢仲陽治痘多用清法,亦同。其時東垣雖為易水高弟,值宋寧宗嘉泰四年,乃第六十六甲子,寒濕用事,故宜於溫。陳文中治痘每用異功、木香等散,專事溫補,與東垣同為六十六甲子,寒濕用事時也。王海藏《陰證略例》純用溫藥,書成於金馬貞氏稱制之三年,是仍在嘉泰甲子中。
白話文:
劉守真生活在金大定年間,與張易水是同時代的人。他們都崇尚使用寒涼藥物,這是因為當時燥火盛行,需要用寒涼藥物來平衡。錢仲陽在治療痘瘡時也多用清法,這與劉守真和張易水一致。當時,李東垣雖然是張易水的得意門生,但在宋寧宗嘉泰四年(即第六十六個甲子),寒濕盛行,因此他在治療時需要使用溫補藥物。陳文中在治療痘瘡時經常使用異功、木香等散,專攻溫補,這與李東垣相同,也是因為當時寒濕盛行。王海藏撰寫的《陰證略例》全部採用溫藥,此書成書於金馬貞氏稱制的第三年,即嘉泰甲子年中。
丹溪生於元至元,卒於至正,值泰定元年第六十八甲子,火燥用事,故宜於清。至明汪石山《痘證理辨》,自序於嘉靖九年,其治皆主於涼,乃在弘治十七年,第七十一甲子燥火運中,有宜然者。洎乎嘉靖末年,下逮隆、萬,苦寒之弊,層見迭出,故萬密齋、張景岳、聶久吾輩,莫不以溫補為事。此在嘉靖四十三年,第七十二甲子寒濕運中也。
白話文:
丹溪生於元朝至元年間,卒於至正年間。當時正值泰定元年,第六十八個甲子,火燥之氣盛行,因此適合使用清涼的治療方法。直到明朝汪石山寫作《痘證理辨》,自序寫於嘉靖九年,他的治療方法也主要以涼為主。這是在弘治十七年,第七十一甲子燥火運的年份,有適合這種治療方法的因素。到了嘉靖末年,一直到隆慶、萬曆年間,苦寒之弊層出不窮,因此萬密齋、張景嶽、聶久吾等人都以溫補為主要治療方法。這是在嘉靖四十三年,第七十二甲子寒濕運的年份。
天啟四年,第七十三甲子,風火主令,此後費建中、吳又可、周禹載等專主寒涼。國朝康熙二十三年,第七十四甲子,火燥運中,故費書猶行於康、雍之間。乾隆九年交七十五甲子,濕寒之運,維時毗陵莊在田《遂生編》、《福幼編》等書出,有切戒寒涼之論,盛行於時。嘉道以後,莊公之法投而不驗,每遇痘痙等證,多主清熱解毒、瀉火墜痰。
白話文:
天啟四年,是第七十三甲子,風火主令,從此之後費建中、吳又可、周禹載等人專門主張寒涼。清朝康熙二十三年,是第七十四甲子,火燥運中,因此費書仍然流行在康熙、雍正年間。乾隆九年進入七十五甲子,濕寒之運,這時毗陵莊在田的《遂生編》、《福幼編》等書出版,書中強烈告戒寒涼之論,當時盛行。嘉慶、道光以後,莊公之法不靈驗,每當遇到痘痙等證,大多主張清熱解毒、瀉火墜痰。
殊不知嘉慶九年,第七十六甲子,火風用事;同治三年,第七十七甲子,燥火用權,是濕寒治法不可施諸風燥二火運中耳。愚意痘疹時疫,每與運氣相應,但風火運中若遇虛寒之體,又未便拘牽此說。況地形有南北高下之不同,人身有稟賦強弱之各異,治病之法全在通達之士隨機應變。
是運氣之理不可不明,而又未可泥執也。
白話文:
不可不知嘉慶九年,第七十六甲子,火風用事;同治三年,第七十七甲子,燥火用權,因此濕寒治療方法不可以在風燥二火運中施行。我的意思時痘疹和瘟疫很多時候會與運氣相應,但是風火運中如果遇到虛寒體質的病人,我們也不能拘泥於這種說法。況且各地的地形有高有低,人體有稟賦強弱的差異,治療疾病的方法完全靠通達變通的人才根據不同情況做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