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霖

《痧疹輯要》~ 卷三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1)

1. 論治(下)

如痢下紫黯,如癰膿,如屋漏水,如雞肝色,如黑豆汁之類,加之氣喘燥渴,熱甚發呃,噤口不食,麻色紫晦者,皆死不治。

黃芩湯(一名黃芩芍藥湯),治伏氣發溫,太陽少陽合病自利。

白芍(三錢),甘草(炙,二錢),大棗(四枚,擘),黃芩(三錢)

水煎,溫服。

白頭翁湯,治熱利下重。

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

厚朴湯,治脾胃虛寒作脹,腹中時痛時止。

厚朴(去皮,薑汁炒),陳皮(泡,去浮白),甘草(炙),茯苓,乾薑,

潔古加半夏、枳實、薑、棗。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治胃虛客熱痞滿。

乾薑(炮),人參,黃芩,川黃連

水煎,溫服。

下蟲,下蟲多見於沒後。此以胃熱少食,蟲不能安而下也。與過食傷中,蟲不能容而下不同。但須調其飲食自愈,非上出之比,不須治之。

睡,麻疹正出時,精神困倦,沉睡不醒者,為逆。蓋緣正氣虧損,邪火內郁,正氣不勝所致。若沒後而沉睡不醒者,為氣血俱虛,補脾養血為要。如沒後煩擾而反不得寐,是餘火復燃,急需滋養陰血,虛陽自斂。亦有昏睡不知起止,掐其頰車、合谷,不知疼痛,似寐非寐,無問正出、沒後,良非吉兆。當察其兼見何證,而與施治可也。

不食,不食是胃中邪熱熾盛,不可強與。雖數日不食,亦無妨害。在初發正出時,白虎湯(方見前)加荊芥。麻透熱清,自能食也。沒後不能食,石斛清胃散(方見前),諒加健運之味。元氣委頓者,急需培補,防有虛羸之患也。

鼻煽,鼻煽者,肺將絕也。若兼喘滿痰鳴,此必不治。如咽喉清利無喘滿,而精神不減者,可治,宜滋培肺氣為主。沒後見者死。

胸高,麻疹胸高,肺熱熾盛而脹也。多見於正沒沒後,為肺經壞證,不治。

身冷,麻為肺胃邪熱所發,本屬於陽,肢體常宜溫暖,若反清冷如冰,是為逆也。其有沒後遍體溫涼如故,獨下體厥冷過膝者,為腎敗,不治。如初出腰已下不熱,毒不能透而反漸沒者,亦為逆候,急當溫養脾腎,或有得生者。

妊娠,麻屬火候,最易墮胎。若初發正出時,須驗其色之紅淡,熱之重輕,而與疏解。疏解之中,佐以清涼。滋血安胎為主,四物湯(方見前)加條芩、艾葉、荊芥、紫蘇之類。若胎氣上衝,急用苧根、艾葉煎湯,磨檳榔續進以降之。一切實脾行氣溫燥之藥,既礙麻疹,復傷於氣,咸須禁之。

虛羸,麻患既平,形體羸瘦,精神倦怠,飲食減少,或咳嗽不止;或便泄不已,或身熱不除,皆真元虧損,恐成勞瘵,並宜雙和湯去川芎以和之。嗽加橘紅、貝母,咳加麥冬、百合,瀉加白朮、扁豆,食難腐化加砂仁、穀芽,氣血俱虛合四君子湯,隨證調之。切禁寒涼傷犯脾胃之藥。專力資培,緩圖平復可也。

白話文:

如果痢疾拉出來的糞便呈現紫黑色、像膿瘍的膿液、像屋簷漏水、像雞肝的顏色、或是像黑豆汁的樣子,再加上呼吸急促、口渴嚴重、發高燒導致打嗝、嘴巴緊閉無法進食、臉色呈現麻木的紫灰色,這些都是病情危重無法醫治的徵兆。

黃芩湯(又名黃芩芍藥湯),用來治療潛伏的病邪引發的溫病,太陽和少陽兩經合併發病導致的腹瀉。

藥方組成:白芍(三錢)、炙甘草(二錢)、大棗(四枚,掰開)、黃芩(三錢)。

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白頭翁湯,用來治療熱邪引起的腹瀉,並伴有裡急後重(想拉卻拉不乾淨)的症狀。

藥方組成: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

以上四味藥,用水七升煮成二升,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一升,如果沒有好轉可以繼續服用。

厚朴湯,用來治療因脾胃虛寒引起的腹脹,腹部時常疼痛,時好時壞。

藥方組成:厚朴(去皮,用薑汁炒)、陳皮(泡過,去除白色部分)、炙甘草、茯苓、乾薑。

潔古(醫家名稱)的用法會加入半夏、枳實、薑、棗。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用來治療胃虛引起的胃部發熱、痞悶脹滿。

藥方組成:炮乾薑、人參、黃芩、川黃連。

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排出蟲子,蟲子多在麻疹消退後出現。這是因為胃裡有熱、食慾不振,蟲子不安穩而排出。這和因過食傷及脾胃,導致蟲子無法容納而排出的情況不同。這種情況只要調整飲食就會自行痊癒,並不像上吐的狀況,不需要特別治療。

在麻疹剛開始發出來的時候,如果出現精神困倦、昏睡不醒的情況,這是病情惡化的表現。這是因為身體的正氣虧損,邪熱鬱積在體內,導致正氣無法抵禦邪氣。如果麻疹消退後才出現昏睡不醒的情況,這是因為氣血都虛弱了,要以補脾養血為主。如果麻疹消退後反而煩躁不安睡不著,是殘餘的熱邪又復發了,需要趕緊滋養陰血,虛陽自然就會平息。也有昏睡不知時間,掐他的臉頰和合谷穴都感覺不到疼痛,似睡非睡的情況,無論是麻疹剛發出來還是消退後,都不是好的徵兆。應當觀察他同時出現的其他症狀,再對症治療。

不進食,不進食是因為胃中邪熱過於旺盛,不能強迫進食。即使幾天不吃,也沒有妨害。在麻疹剛發出來的時候,可以用白虎湯(藥方見前)加荊芥。等麻疹透發、熱邪清除,自然就能進食了。麻疹消退後不能進食,可以用石斛清胃散(藥方見前),適當加入健脾運化的藥物。如果元氣非常衰弱,需要趕緊補養,預防身體虛弱消瘦。

鼻翼搧動,鼻翼搧動是肺氣將要衰竭的表現。如果同時伴有喘息、胸悶、痰鳴,這種情況一定無法醫治。如果咽喉清爽、沒有喘息、胸悶,而且精神沒有減少,這種情況還可以醫治,應該以滋養肺氣為主。如果在麻疹消退後出現鼻翼搧動,就代表病情嚴重,將會死亡。

胸部隆起,麻疹導致胸部隆起,是因為肺熱太過旺盛而導致的脹滿。多在麻疹快要消退或消退後出現,是肺經的壞症,無法醫治。

身體冰冷,麻疹是由於肺胃的邪熱所引起的,本來應該是陽性的表現,身體應該溫暖,如果反而出現像冰一樣的冰冷,這是病情惡化的表現。如果麻疹消退後全身還是溫涼,只有下半身冰冷超過膝蓋,這是腎氣衰敗的表現,無法醫治。如果麻疹剛發出來的時候,腰部以下就不發熱,毒邪無法透發反而漸漸消退,這也是病情惡化的徵兆,要趕緊溫養脾腎,可能還有一線生機。

懷孕,麻疹屬於火熱之症,最容易導致流產。如果剛開始發病或者麻疹剛發出來的時候,要觀察麻疹顏色的深淺,熱的輕重,給予疏散的治療。疏散的同時,輔助清涼的藥物。以滋養血液、安胎為主,可以用四物湯(藥方見前)加入黃芩、艾葉、荊芥、紫蘇之類的藥物。如果胎氣上衝,要趕緊用苧根、艾葉煎湯,再磨檳榔服用,以達到降逆的作用。一切健脾、行氣、溫燥的藥物,既會阻礙麻疹透發,又會傷害氣血,都必須禁止使用。

虛弱消瘦,麻疹治癒後,身體虛弱消瘦,精神疲倦,食慾減退,或者咳嗽不止,或者腹瀉不停,或者發熱不退,都是因為真元虧損,恐怕會變成虛勞病,應該用雙和湯去掉川芎來調和。如果咳嗽,加入橘紅、貝母;如果痰多,加入麥冬、百合;如果腹瀉,加入白朮、扁豆;如果消化不良,加入砂仁、穀芽。如果氣血都虛弱,可以合用四君子湯,要根據具體症狀來調整藥物。切記禁用寒涼損傷脾胃的藥物。應該專心滋補身體,慢慢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