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霖

《痧疹輯要》~ 卷三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0)

1. 論治(下)

口疳,牙疳腐爛,是熱留陽明,餘毒上衝所致,加味清胃散(方見前)加石膏、荊芥。大便秘者,當歸散微利之。外用慄根白皮煎湯漱淨,以無比散(方見前)或燒鹽散吹之。如通齦色白者,自外延入內者,無膿血者,齒落口臭者,喘促痰鳴者,皆為不治。若滿口唇舌黃赤白爛,獨牙齦無恙者,此為口瘡,非牙疳也。

胃中餘熱未盡,毒壅上焦,二便必多艱澀,導赤散(方見前)以瀉心脾之火,外以綠袍散敷之。

當歸散,治口舌生瘡,牙齦毒發,大便秘結。

當歸,赤芍(各一錢),川芎(五分),大黃(三錢),甘草(生,五分)

為散,加生薑一片,水煎服之。

燒鹽散,治牙疳潰爛。

取橡斗大者,實鹽滿殼合起,鐵絲扎定,燒存性,以碗覆地,入麝少許,研細敷之。

綠袍散,治一切口瘡腐爛。

荊芥穗,薄荷,青黛,玄明粉,硼砂(各二錢),甘草(一錢半),百藥煎(二錢半)

為散,點舌上,令其自化。

腹痛,腹痛之由不一,總為火毒內郁,或風寒壅遏,或飲食停滯者,皆能致痛。於發熱正出時,風寒壅遏,毒反內攻而腹痛者,急與疏表,麻透自己。若飲食過傷,腹滿脹痛者,力為消導,其痛自除。時當正沒,沒未盡而腹痛者,兼清中外而痛自止。沒後見者,分利餘熱,其痛自愈。

又須驗其有無他證,屬虛屬實,而與治之。若熱邪內結而腹痛者,通利大便為主。有麻後脾氣不調而致腹脹,面目四肢浮腫,分利小水為要。至若元氣大虛,陰陽不能升降,小水不利,遍身浮腫,喘促兼見者,難治。

便秘,大便秘結,火壅血燥而耗津液,麻疹大非所宜。無論日期前後,速宜清潤,四順清涼飲,甚則涼膈散(方見前)以通利之。慎勿遲延,恐麻變焦紫而難救也。大抵麻疹自出至沒,二便俱不宜秘,秘即微利可也。

四順清涼飲(一名四順飲),治血熱便秘脈實者。

當歸,赤芍,大黃(酒蒸),甘草(各一錢五分)

水煎,入生白蜜一匙,熱服。

按:清涼飲治上焦之燥熱,故用薄荷之辛散。四順飲主下焦之燥結,故用大黃之苦寒,功用天淵。

溺澀,小便赤澀,在初熱正出時,熱邪澀滲,是為正候。沒後見之,為餘熱下匿膀胱,導赤散(方見前)加麥冬,以滋氣化利之。仍不通者,必大便秘郁之故,大便一通,小便自利。

痢,麻之作痢,為熱邪內陷。在正沒或沒後而痢下色白者,黃芩湯加防風、枳殼。下膿血者,白頭翁湯去黃柏加防風。或因食積而滯下者,枳殼湯(方見前)加楂、柏、木通。腹中作脹,時痛時止者,厚朴湯。亦有瀉久而成痢者,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自始至終痢不徹者,必有風毒留滯於內,則宜解毒行滯,而兼疏風實脾,庶幾克應。

白話文:

口瘡、牙齦腐爛

口瘡和牙齦腐爛,是因為熱邪積留在陽明經,殘留的毒素向上衝擊所導致。可以用加味的清胃散(藥方之前提過)加上石膏、荊芥來治療。如果大便不通暢,可以用當歸散稍微通便。外用方面,可以用栗子樹根的白皮煎水漱口,再塗抹無比散(藥方之前提過)或燒鹽散。如果牙齦顏色蒼白,從外向內蔓延,沒有膿血,牙齒脫落,口氣很臭,呼吸急促有痰鳴聲,這些都是無法治癒的。如果整個嘴唇、舌頭都黃紅或潰爛,只有牙齦沒有問題,這是口瘡,不是牙齦腐爛。

胃熱、二便不順

胃裡殘留的熱沒有完全消除,毒素壅塞在上半身,大小便一定會很困難。可以用導赤散(藥方之前提過)來瀉心脾之火,外用綠袍散敷在患處。

當歸散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口舌生瘡、牙齦發炎、大便不通暢。

藥方組成:當歸、赤芍各一錢,川芎五分,大黃三錢,甘草(生的)五分。

用法:將藥材磨成粉末,加一片生薑,用水煎服。

燒鹽散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牙齦潰爛。

藥方製作:取一個像橡子那麼大的殼,裝滿鹽後蓋好,用鐵絲綁緊,燒到變成灰,用碗蓋住,放入少許麝香,磨成粉末敷在患處。

綠袍散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各種口瘡潰爛。

藥方組成:荊芥穗、薄荷、青黛、玄明粉、硼砂各二錢,甘草一錢半,百藥煎二錢半。

用法:將藥材磨成粉末,點在舌頭上,讓它自己融化。

腹痛

腹痛的原因有很多,總的來說是由於火毒鬱結在體內,或是風寒阻滯,或是飲食停滯,這些都可能導致腹痛。在發熱的過程中,如果因為風寒阻滯,導致毒素反而向內攻擊而腹痛,要趕快用疏散表邪的方法,讓汗發出來。如果因為飲食過量,導致腹部脹滿疼痛,要盡力消食導滯,疼痛自然會消除。如果疹子剛退,還沒退乾淨就腹痛,要內外兼顧清熱,疼痛自然會停止。如果疹子退完後才腹痛,要分利體內殘餘的熱,疼痛就會痊癒。

還要檢查是否有其他症狀,判斷是屬於虛證還是實證,再針對病症治療。如果熱邪在體內結聚導致腹痛,要以通利大便為主。有些人在麻疹出完後,脾胃功能失調導致腹脹,面部和四肢浮腫,要以分利小便為主。如果元氣大虛,陰陽不能正常升降,小便不利,全身浮腫,呼吸急促,這種情況就難以治癒。

便秘

大便不通暢,是因為火熱壅盛、血液乾燥而消耗體內的津液,這對麻疹病人來說非常不適合。無論麻疹出疹前後,都應該趕快用清熱潤燥的方法來治療。可以用四順清涼飲,嚴重時可以用涼膈散(藥方之前提過)來通便。千萬不要拖延,以免麻疹變成焦紫而難以救治。一般來說,麻疹從出疹到痊癒,大小便都不宜不通暢,如果便秘,稍微通便就可以了。

四順清涼飲(又名四順飲)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因為血熱導致便秘、脈象有力的情況。

藥方組成:當歸、赤芍、大黃(酒蒸)、甘草各一錢五分。

用法:用水煎服,加入一匙蜂蜜,趁熱服用。

說明

清涼飲主要是治療上焦的燥熱,所以使用薄荷來疏散。四順飲主要是治療下焦的燥結,所以使用大黃來苦寒瀉熱,它們的功用有天壤之別。

小便困難

小便發紅、小便困難,如果在發熱出疹子的時候出現,是因為熱邪阻塞滲透,這是正常的現象。如果在疹子消退後才出現,是因為殘餘的熱隱藏在膀胱,可以用導赤散(藥方之前提過)加上麥冬,來滋養氣化、通利小便。如果還是不通暢,一定是因爲大便不通暢的緣故,大便一通暢,小便自然就通暢了。

痢疾

麻疹引起的痢疾,是因為熱邪向內陷。如果在疹子消退或剛消退時拉肚子,大便顏色是白色的,可以用黃芩湯加上防風、枳殼。如果拉膿血,可以用白頭翁湯去掉黃柏加上防風。如果因為飲食積滯而拉肚子,可以用枳殼湯(藥方之前提過)加上山楂、黃柏、木通。如果腹部脹氣,時而疼痛時而停止,可以用厚朴湯。也有拉肚子很久變成痢疾的,可以用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如果從開始到結束,痢疾都沒有完全治好,一定是體內有風毒停留,應該要解毒、行氣、疏風、健脾,這樣才能有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