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疹輯要》~ 卷三 (8)
卷三 (8)
1. 論治(下)
消風散,治風熱咳嗽,遍身疥瘰,小兒瘡疹餘熱。
川芎,羌活,防風,荊芥穗,藿香,人參,茯苓,殭蠶,蟬蛻(等分),甘草(炙),陳皮,厚朴(薑製,減半)
上十二味為散,每服三四錢,茶清調下。或用五錢,水煎,去滓服。如久病頭風目翳,每日三服效。此方妙用全在厚朴、人參。當知肌表之疾,無不由胃而發,故用厚朴清理其內,即以人參助諸風藥,消解風熱於外,則羌防荊芥輩方始得力耳。
難沒,西北水土剛勁,稟質亦厚,麻必五七日乃沒。東南風氣柔弱,麻出不過二三日即化。邇來地運變遷,未有不綿延數日者,當非難沒之比。若三四日後,點燥色白,隱隱於肌腠而難沒者,此必衛氣素微,不能焮發。或衣被單薄,阻其發越之機,以致綿延多日。法當辛散透達,不可遽用寒涼,蔽其開泄之路也。
渴,渴若乃肺胃熱盛之候,唇口必紅。二便秘澀者,麥冬甘露飲。若二便清利,唇色不紅而但渴者,此必寒涼太過,脾虛不生津液而作渴也,七味白朮散去木香,加粳米。渴而煩躁者,是熱邪凌轢心包,宜白虎湯(方見前)加麥冬、竹葉。正沒時,竹葉石膏湯(方見前)去半夏。渴而腹脹者,本虛實滯,為難治也。
麥冬甘露飲,治麻疹熱甚而渴。
麥冬(二錢,去心),玄參,黃芩,栝蔞根,連翹(各一錢),生甘草(五分),燈芯(二十莖),竹葉(二十片)
水煎,溫服。
七味白朮散(即錢氏白朮散),治胃虛津氣不行而渴。
人參(一錢至三錢),白朮(炒黃,一錢至二錢),茯苓(一錢至一錢半),甘草(炙,六分至一錢),煨葛根,藿香,木香
為散,每服三四錢,水煎,日三服。
喘,喘者熱邪壅遏肺竅,氣道阻塞而然。其證有虛實之分,虛者難治,實者易調。虛則小便清利,大便溏泄,身無大熱,雖清痰潤肺,多難獲效,實則大便堅燥,小便赤澀,身發壯熱,竹葉石膏湯(方見前)去半夏加栝蔞仁、貝母,冬月量加蜜炙麻黃,隨手而應。若喘而無涕,兼之鼻煽者,不治。
大抵未出而喘者易治,沒後喘者難治。初發之時喘者,三拗湯(方見前)加石膏、芽茶。喘而鼻乾口燥者,白虎湯(方見前)最捷。若見於麻後,又宜清咽滋肺湯(方見前)以滋肺胃,白虎湯又為切禁。故曰醫不執方,治法在人耳。
氣促,氣促多緣肺熱不清所致。初發正出時見之,清熱透肌湯(方見前)。在正沒、沒後,清咽滋肺湯(方見前)。如喉中有痰,齁䶎齁䶎而鳴者,熱邪阻逆,不得發越也,見於初發正出之間,除熱清肺湯。正沒、沒後見者,必邪熱未透,或露風沒早,餘熱內攻,而肺氣受傷也,難治。
除熱清肺湯,治麻疹盡透而壯熱咳嗽,大便秘結。
白話文:
論治(下)
消風散,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風熱引起的咳嗽、全身皮膚的疥瘡和疙瘩,以及小兒出疹後殘留的餘熱。
藥材組成:川芎、羌活、防風、荊芥穗、藿香、人參、茯苓、殭蠶、蟬蛻(以上藥材等份),炙甘草,陳皮,薑製厚朴(用量減半)。
使用方法:以上十二味藥材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三到四錢,用茶水調服。也可以用五錢,用水煎煮後去渣服用。如果長期患有頭風、視力模糊,每天服用三次會有效果。這個方子的巧妙之處全在於厚朴和人參。要知道,皮膚表面的疾病,沒有不是從腸胃引起的,所以用厚朴來調理腸胃,再用人參來輔助其他祛風藥,將風熱從體外消散,這樣羌活、防風、荊芥等藥材才能發揮作用。
麻疹,西北地區水土強硬,人們體質也比較厚實,麻疹通常要五到七天才能消退。東南地區氣候溫和,人們體質較弱,麻疹通常兩三天就消失了。但最近氣候變化,麻疹沒有不拖延幾天的,這和以前很難消退的情況又不同。如果三四天後,麻疹的顏色變得乾燥蒼白,隱隱約約在皮膚下難以消退,這一定是衛氣本身就虛弱,不能把麻疹發出來。或者是因為穿的衣服太薄,阻礙了麻疹的發散,導致拖延多日。這時應該用辛散的藥物來透達,不能馬上使用寒涼藥物,阻礙麻疹的發散。
口渴,口渴如果是因為肺胃有熱引起的,嘴唇一定會發紅。如果同時有便秘的情況,可以用麥冬甘露飲來治療。如果小便正常,嘴唇不紅卻只是口渴,這一定是之前用了太多寒涼藥物,導致脾虛不能產生津液而口渴,可以用七味白朮散去掉木香,加入粳米。如果口渴還煩躁,這是熱邪侵擾心包的表現,可以用白虎湯加上麥冬、竹葉。如果麻疹正在消退,可以用竹葉石膏湯去掉半夏。如果口渴還腹脹,這是因為身體虛弱又兼有積滯,很難治療。
麥冬甘露飲,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麻疹發熱嚴重且口渴的。
藥材組成:麥冬(二錢,去心)、玄參、黃芩、栝蔞根、連翹(各一錢)、生甘草(五分)、燈芯(二十莖)、竹葉(二十片)。
使用方法:用水煎煮後,溫服。
七味白朮散(也就是錢氏白朮散),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胃虛津液不足而口渴的。
藥材組成:人參(一錢至三錢)、炒黃的白朮(一錢至二錢)、茯苓(一錢至一錢半)、炙甘草(六分至一錢)、煨葛根、藿香、木香。
使用方法: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三到四錢,用水煎煮後服用,每天三次。
喘,喘是熱邪阻塞肺部,氣道不通暢引起的。喘有虛實之分,虛證難治,實證易治。虛證的喘,小便清澈,大便稀溏,身體沒有明顯的發熱,即使服用清痰潤肺的藥物也難以見效。實證的喘,大便乾硬,小便發紅,身體發高燒,可以用竹葉石膏湯去掉半夏,加入栝蔞仁、貝母,冬天可以適量加入蜜炙麻黃,效果很好。如果喘還沒有鼻涕,同時有鼻翼煽動,這種情況很難治療。
一般來說,麻疹還沒出來就喘的容易治療,麻疹消退後才喘的難治。麻疹剛開始發作就喘的,可以用三拗湯加上石膏、芽茶。喘而且鼻乾口燥的,用白虎湯效果最快。如果在麻疹消退後才出現喘的,應該用清咽滋肺湯來滋養肺胃,絕對不能再用白虎湯。所以說,醫生不能死守固定的方子,治療方法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氣促,氣促多半是因為肺熱沒有清理乾淨引起的。麻疹剛開始發作或正在出疹的時候出現氣促,可以用清熱透肌湯。在麻疹消退或消退後出現氣促,可以用清咽滋肺湯。如果喉嚨有痰,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這是熱邪阻礙氣機,不能發散的表現,如果在麻疹初發或正在出疹的時候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用除熱清肺湯。如果是在麻疹消退或消退後出現這種情況,一定是熱邪沒有完全透出,或者是吹風導致麻疹過早消退,餘熱內攻,傷害了肺氣,這種情況很難治療。
除熱清肺湯,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麻疹已經透發,但仍然有高燒咳嗽,大便秘結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