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疹輯要》~ 卷二 (6)
卷二 (6)
1. 論治(上)
馬鳴散,治走馬疳良方。
人中白(即溺桶底白垢也,以物刮取,用新瓦盛之,火煅過如白鹽乃佳,半兩),馬鳴退(即蠶蛻紙也,火燒過,二分半),五倍子(生,一分。另用一分,同礬煅枯),白礬(二分,捶碎。另取五倍子一分,入礬干內,以火煅枯)
共為細末,用濃米泔浸,洗淨拭乾,以此藥敷之。
化䘌丸
蜀椒(取開口者,炒去汗,二分),黃連(半兩),苦楝根白皮(陰乾,二分)
共為末,用烏梅肥者七個,艾湯浸,去核,搗爛和丸,艾湯下。
疹後泄利日久不已者,曰休息痢。不可妄施澀劑,以成霸功。宜黃芩湯(方見前)合天水散(方見前),與香橘丸相間治之。若嘔吐不能食者,名噤口。更腸滑不止,或下鮮血,或如塵水者,皆死證也。
香橘丸
木香(半兩),黃連(一兩,以吳茱萸五錢同炒,去吳茱萸不用),石蓮子(取肉二錢半),陳皮(半兩)
上為末,醋調神麯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陳倉米湯送下。
疹子收後微咳者,此肺氣未平也,不須調治。若咳轉甚,喘氣逆氣,發則連綿不已者,此肺中伏火,金虛葉焦,故咳也,宜人參清膈散主之。身熱者,麥冬清肺湯主之。若咳久不止,面浮目胞腫,胸高而喘,息則聳肩,血自口鼻出,面色青或赤,鼻燥昏悶,搖頭擺手者,皆死證也。
人參清膈散,治肺熱鼻乾,涕唾稠黏。
人參,柴胡,當歸,白芍藥,知母,白朮,黃耆(炙),地骨皮,紫菀,茯苓,甘草,桑白皮,桔梗(各五分),黃芩(二分半),滑石(七分半),石膏(七分)
上銼細,加姜如錢大三片,水一盞,煎七八分,去渣,食後溫服。
麥冬清肺湯,治疹後咳嗽不止。
天門冬,麥門冬(各去心),知母,貝母,杏仁(去皮尖,炒,研),地骨皮(各等分)
共銼片,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疹家通禁雞、魚、炙、煿、鹽、醋之類。直過七七之後,方可食之。惟宜食淡,不可縱口,致生他疾也。
曾見痘疹收後,動止出入,飲食如常,忽然心腹絞痛而死者,還是元氣怯弱,乘以疫癘之氣,正不能勝邪,邪伏於中,外若無病,內已虧損,故一中而死,謂之中惡。
凡小兒初生未滿月者,遍身紅點,俗呼奶疹者是也。此由胎中受熱,故生下發見於皮膚,不可作時行疹子論,妄用湯劑。蓋臟腑嬌脆,氣血怯弱,不能勝湯丸也,宜用溯源解毒湯與乳母服之。
溯源解毒湯,解胎毒之良方。
當歸身,川芎,連翹,人參,白芍藥,生地黃,黃連,甘草(生),陳皮,木通(各等分)
上銼細,加淡竹葉十片,水一盞,煎半盞,去渣,溫服無時。
凡天行,若病大便硬結,熱留胃中,故發斑,不可以疹子同治,妄用發表之劑,反增危劇。宜用人參白虎湯(方見前)去人參,加大青、玄參、生地黃主之。大便秘者,以三黃丸微利之。
白話文:
馬鳴散,是治療走馬疳的好方子。
藥材包含:人中白(也就是尿桶底部的白色污垢,用東西刮取,用新的瓦片盛裝,用火燒過,像白色鹽一樣的才算好,用半兩),馬鳴退(就是蠶蛻下的紙,燒過,用二分半),五倍子(生的,一分。另外取一分,和明礬一起燒枯),白礬(二分,搗碎。另外取五倍子一分,放入礬塊中,用火燒枯)。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用濃稠的米湯浸泡,清洗乾淨並擦乾,然後把藥粉敷在患處。
化䘌丸
藥材包含:蜀椒(選用開口的,炒過去除汗水,用二分),黃連(半兩),苦楝樹根的白皮(陰乾,用二分)。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七個肥厚的烏梅,用艾葉湯浸泡,去除果核,搗爛後和藥粉一起揉成丸子,用艾葉湯送服。
麻疹之後腹瀉不止,時間很久的,叫做休息痢。不可以隨便用收澀的藥物,反而會造成不良後果。應該用黃芩湯(藥方在前面)合天水散(藥方在前面),和香橘丸交替使用來治療。如果出現嘔吐不能進食,叫做噤口。如果腸道持續滑泄不止,或者排出鮮血,或者像塵土一樣的水,都屬於死亡的徵兆。
香橘丸
藥材包含:木香(半兩),黃連(一兩,用吳茱萸五錢一起炒,去除吳茱萸不用),石蓮子(取果肉二錢半),陳皮(半兩)。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醋調和神麯糊做成丸子,像麻子一樣大。每次服用二三十顆,用陳倉米湯送服。
麻疹出完後有輕微咳嗽,這是肺氣沒有平復,不需要治療。如果咳嗽加重,出現喘氣、氣逆,發作起來就連綿不斷,這是肺中有潛伏的火氣,肺虛葉焦,所以才咳嗽。應該用人參清膈散來治療。如果身體發熱,應該用麥冬清肺湯來治療。如果咳嗽很久不能停止,臉色浮腫、眼皮腫脹,胸部高聳、喘氣,呼吸時聳肩,血從口鼻流出,面色青或紅,鼻腔乾燥、昏昏沉沉、搖頭擺手,都屬於死亡的徵兆。
人參清膈散,治療肺熱、鼻腔乾燥、鼻涕濃稠的病症。
藥材包含:人參、柴胡、當歸、白芍藥、知母、白朮、黃耆(炙)、地骨皮、紫菀、茯苓、甘草、桑白皮、桔梗(各五分),黃芩(二分半),滑石(七分半),石膏(七分)。
將這些藥材切碎,加入三片薑,像錢幣大小,用水一碗,煎煮至七八分,去除藥渣,飯後溫服。
麥冬清肺湯,治療麻疹後咳嗽不止的病症。
藥材包含:天門冬、麥門冬(都去心)、知母、貝母、杏仁(去皮尖,炒過,研磨)、地骨皮(各等分)。
將這些藥材切成片,用水一碗,煎煮至七分,去除藥渣,溫服。
出麻疹的病人,要禁止食用雞、魚、燒烤、油炸、鹽、醋之類食物。要等到七七四十九天之後,才可以食用。只能吃清淡的食物,不能放縱食慾,以免產生其他疾病。
曾經看過麻疹痊癒之後,活動、出入、飲食都像平常一樣,忽然心腹絞痛而死的,這是因為元氣虛弱,又感染了疫癘之氣,正氣不能戰勝邪氣,邪氣潛伏在體內,表面看起來沒病,實際上內裡已經虧損,所以一旦發作就會死亡,這叫做中惡。
凡是剛出生的嬰兒,未滿月就全身出現紅點,俗稱奶疹。這是因為在母親肚子裡就受到熱邪,所以出生後才會表現在皮膚上,不可以當做時行的麻疹來治療,隨便用湯藥。因為嬰兒的內臟嬌嫩脆弱,氣血虛弱,不能承受湯藥。應該用溯源解毒湯讓乳母服用。
溯源解毒湯,是解除胎毒的好方子。
藥材包含:當歸身、川芎、連翹、人參、白芍藥、生地黃、黃連、甘草(生)、陳皮、木通(各等分)。
將這些藥材切碎,加入十片淡竹葉,用水一碗,煎煮至半碗,去除藥渣,隨時溫服。
凡是流行性疾病,如果病人大便乾燥結塊,熱邪滯留在胃中,所以會發出斑疹,不可以當做麻疹一樣治療,隨便使用發散的藥物,反而會增加危險。應該用人參白虎湯(藥方在前面)去除人參,加入大青、玄參、生地黃來治療。如果大便秘結,可以用三黃丸來稍微疏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