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霖

《痧疹輯要》~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論治(上)

言不可妄汗下也。如手足梢微冷,惡寒而無汗,面色青慘而不舒,左額有青紋者,傷寒之熱也;手足梢微溫,發熱有汗,面赤而光者,傷風之熱也,並宜惺惺散發散之。目胞腫而右頰有青筋,發熱而頭額腹肚最甚,或兼嘔吐腹疼者,傷食之熱也,備急丸下之。面色青紅,額正中有紋,手掌心有汗,時作驚惕,手絡脈微動而發熱者,此驚熱也,瀉青丸、牛黃清心丸主之。身熱而倍能食,唇紅頰赤,大小便秘,脅下汗者,此風熱也,宣風散主之。

已上諸熱,久而不去,內外感發,則所蘊瘡疹之毒,亦能乘間而出矣。

升麻葛根湯,解發痘疹之良方。

葛根,升麻,甘草,白芍藥(各等分)

上銼細,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無時。

惺惺散,解發痘疹良方。

人參,桔梗,甘草(炙),白茯苓,栝蔞根,白朮(各等分),細辛(少許)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薄荷葉五片,煎七分,溫服,不拘時候。(一方有防風、川芎。)

備急丸

木香(二錢五分),大黃,牽牛末(各五錢)

上為細末,神麯糊丸,綠豆大,每服五七丸,食前山楂煎湯下。

瀉青丸,治肝熱作搐良方。

羌活,大黃(煨),川芎,當歸,防風,山梔仁,龍膽草(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和丸,雞頭子大,每服半丸至一丸,竹葉湯同沙糖水化下。

牛黃清心丸,治心熱神昏。

牛黃(二分半),辰砂(一錢五分),黃連(五錢,生),鬱金(二錢),黃芩(三錢),山梔仁(三錢)

共研細末,臘雪水調麵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七八丸,燈芯湯送下。

宣風散,治黑陷裡實,以代百祥丸、牛李膏。

檳榔(二個),陳皮(五錢),甘草(五錢),牽牛(四兩,用半生半炒,取頭末一兩)

上為末,三二歲蜜湯調下半錢,以上一錢,食前服。

疹喜清涼,痘喜溫暖,此法人皆知之。然疹子初出,亦須和暖則易出。所以發苗之初,只要發出得盡,則毒便解。非若痘必苗而秀,秀而實,而後毒解也。痘子成實之時,若大溫熱,則反潰爛不收,是痘之後亦喜清涼也。故治痘疹者,無過熱,無過寒,溫涼適宜,陰陽自和,是為得之。

疹子只怕不能得出,若出盡則便毒解。故治疹子者,發熱之時,當察時令寒暄,以藥發之如時。大寒以桂枝葛根湯發之;大熱以升麻葛根湯(方見前)。合人參白虎湯發之;不寒不熱,以荊防敗毒散發之。如兼疫癘之氣,以人參敗毒散發之。如盡一劑不出,再作本湯發之。外用胡荽灑,以苧麻蘸酒遍身戛之,務令亟出。

如三四作更不出,加腹中脹痛,氣上喘促,昏悶譫妄者,必死證也。

桂枝葛根湯

桂枝,葛根,升麻,防風,赤芍藥,甘草(各一錢),

白話文:

論治(上)

不可以隨便亂用發汗或攻下的藥物。像是如果手腳稍微冰冷,怕冷但沒有流汗,臉色青白沒有光澤,左邊額頭有青筋,這是傷寒引起的發熱;如果手腳稍微溫熱,發燒有汗,臉色紅潤有光澤,這是傷風引起的發熱,這兩種情況都適合用惺惺散來疏散發散。如果眼瞼腫脹,右邊臉頰有青筋,發燒而且頭部、額頭、腹部最為嚴重,或者同時有嘔吐、腹痛,這是因為飲食不當引起的發熱,可以用備急丸來攻下。如果臉色青紅交錯,額頭正中有紋路,手掌心有汗,時常感到驚嚇,手的脈絡微微跳動並發燒,這是驚嚇引起的發熱,可以用瀉青丸或牛黃清心丸來治療。如果身體發熱而且食慾特別好,嘴唇紅、臉頰紅,大小便不順暢,脅肋下出汗,這是風熱引起的發熱,可以用宣風散來治療。

以上這些發熱的狀況,如果持續很久都沒有好轉,內外都受到影響,那麼原本潛藏在體內的瘡疹毒素,也會趁機發出來。

升麻葛根湯,是解除發出痘疹的良方。

(升麻、葛根、甘草、白芍藥,各取等量)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一杯煎煮至七分,去除藥渣,溫服,不限時間。

惺惺散,是解除發出痘疹的良方。

(人參、桔梗、甘草(炙過)、白茯苓、瓜蔞根、白朮,各取等量,再加少許細辛)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杯,加入薄荷葉五片,煎煮至七分,溫服,不限時間。(另一個配方有加入防風、川芎。)

備急丸

(木香二錢五分,大黃、牽牛末各五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神麯糊做成丸藥,像綠豆那麼大,每次服用五至七顆,飯前用山楂煎湯送服。

瀉青丸,是治療肝熱引起抽搐的良方。

(羌活、大黃(煨過)、川芎、當歸、防風、山梔子仁、龍膽草,各取等量)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和成丸藥,像雞頭子那麼大,每次服用半顆至一顆,用竹葉湯和砂糖水化開服用。

牛黃清心丸,是治療心熱引起神智不清的良方。

(牛黃二分半,辰砂一錢五分,黃連(生的)五錢,鬱金二錢,黃芩三錢,山梔子仁三錢)

將以上藥材一起磨成細末,用臘雪水調和麵糊做成丸藥,像黍米那麼大,每次服用七八顆,用燈心草湯送服。

宣風散,是治療疹子內陷、病情嚴重的狀況,可以代替百祥丸、牛李膏。

(檳榔兩個,陳皮五錢,甘草五錢,牽牛四兩(一半生用,一半炒過,取最上面的粉末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二三歲的小孩用蜂蜜水調服半錢,以上者用一錢,飯前服用。

疹子喜歡清涼,痘瘡喜歡溫暖,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然而疹子剛發出來的時候,也需要溫暖才能容易發出來。所以疹子剛開始發的時候,只要能發得完全,毒素就會解除。不像痘瘡一定要先發芽、再長出、再結實,毒素才會解除。痘瘡結實的時候,如果太過溫熱,反而會潰爛不易收口,所以痘瘡之後也喜歡清涼。因此治療痘瘡和疹子,不要太過熱,也不要太過寒,保持溫涼適宜,陰陽調和,這樣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疹子只怕發不出來,如果發出來了,毒素就會解除。所以治療疹子,發熱的時候,要觀察當時的氣候是寒冷還是溫熱,根據情況用藥物來幫助疹子發出來。天氣很寒冷,就用桂枝葛根湯來幫助發出來;天氣很熱,就用升麻葛根湯(配方在前面)。可以配合人參白虎湯一起使用;天氣不冷也不熱,就用荊防敗毒散來幫助發出來。如果同時有疫病的氣,就用人參敗毒散來幫助發出來。如果服用一劑藥疹子還發不出來,就再次服用原來的藥方。外用芫荽水灑在身上,用苧麻蘸酒遍身擦拭,務必要讓疹子盡快發出來。

如果疹子連續發了三四次都發不出來,加上肚子脹痛,呼吸急促,昏迷說胡話,這就是必死的徵兆。

桂枝葛根湯

(桂枝、葛根、升麻、防風、赤芍藥、甘草,各取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