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霖

痧疹輯要

《痧疹輯要》是清代醫學家葉霖所撰的一部專論痧疹的經典醫學著作。該書集中探討了兒童痧疹的發病機理、診斷、治療與預防,對疫疹的臨床特徵及辨證施治提供了系統性指導。本書以其科學性與實用性成為中醫兒科的重要文獻,為後世疫病診治奠定了理論基礎。


一、痧疹的病因與病理

書中指出,痧疹是由「胎毒」和外感疫氣共同作用引發的疾病。葉霖引用古代醫家的理論,認為胎毒源於胎兒十月孕育期間吸收母體的「五臟血穢」,在出生後由內而外爆發形成疹點。書中特別提到痧疹的病因與五臟的關係:

  • 肝主青,表現為青色小疹;
  • 心主血,疹點呈赤色;
  • 脾為裹血,疹色赤黃;
  • 肺為膿,疹頭色白。

此外,書中詳細描述了痧疹的病理進程,包括熱邪內陷、毒氣上蒸和膿水化膿等過程。


二、痧疹的診斷與辨證方法

葉霖強調,痧疹的診斷需結合症狀和脈象,特別是通過右手一指的脈象來預測病情輕重。書中提到的症狀包括:

  1. 初期症狀:高熱、咳嗽、鼻涕多、煩躁不安,並可能伴隨腹痛、便秘等。
  2. 疹點特徵:疹點的顏色、大小、分佈範圍及是否透發,是判斷病情的關鍵。例如,疹色紅潤為吉,黑陷為凶。

此外,葉霖詳細區分了痧疹與其他疹病(如麻疹、隱疹)的症狀差異,避免了混淆與誤治。


三、痧疹的治療原則

治療痧疹,書中強調辨證施治的重要性,並提出以下幾條基本原則:

  1. 疏風清熱:痧疹初起應以疏風解毒為主,推薦方劑如「桑菊飲」。
  2. 透發解毒:透疹不暢時需使用發汗法,如「麻黃湯」發表以促進毒邪外排。
  3. 補氣養陰:在病後恢復期,應使用滋補方劑如「四物湯」來調養氣血,促進疹毒徹底消散。

書中特別警告不要過度使用寒涼藥物或辛熱藥物,避免引發毒氣內陷或耗傷正氣。


四、預防痧疹的措施

《痧疹輯要》中特別提到痧疹的預防方法,包括:

  1. 合理飲食與衛生:嬰幼兒需避免過早進食辛辣、油膩食物,保持環境清潔,遠離疫氣。
  2. 種疹法:葉霖提到結合中西醫的種疹法,通過引毒出體的方法降低發病風險。
  3. 預防性藥物:如「消毒保嬰丹」和「代天宣化丸」,能有效減輕病情。

這些措施在當時的疫情控制中具有重要實用價值。


五、痧疹的禁忌與注意事項

書中特別詳細記載了痧疹治療中的禁忌事項,提醒醫者和家長避免加重病情:

  • 忌食生冷、葷腥:防止毒氣郁滯內攻。
  • 忌過用補藥:病情初期應避免使用參、術等補藥,以免毒氣被壓制。
  • 忌誤用辛熱或寒涼藥物:需根據寒熱虛實選擇適當方劑,避免藥物使用失當。

六、《痧疹輯要》的學術價值與影響

《痧疹輯要》不僅系統性地整理了中醫對痧疹的認識,還對當時流行的中西醫療法進行了融合與批判性分析。葉霖在書中提出的許多理論與治療方法,對後世兒科疫病診治有著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在現代對麻疹、風疹等疫病的預防和治療中,仍具有參考價值。


結語

《痧疹輯要》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與實用的臨床指導,成為清代中醫兒科的重要典範。它不僅是一本專業醫學著作,更體現了葉霖濟世救人的醫學情懷與人文關懷。對於中醫兒科學的研究者和臨床醫生而言,此書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


序 (1)

序 (2)

凡例

卷一 (1)

卷一 (2)

卷一 (3)

卷一 (4)

卷二

卷三

卷四 (1)

卷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