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要略》~ 第六章·咳嗽論治 (4)

回本書目錄

第六章·咳嗽論治 (4)

1. 第三節·內傷咳嗽

一、痰多咳嗽

甲、概況

內傷咳嗽,咳之屬於內因者,或由外感失治,久則轉為內傷者亦屬之。內傷咳嗽之輕者,十九皆由於痰多所致,或因小兒為肥胖之體,外觀飽滿,中氣則虛,虛則濕濁滯而不運,以致化痰;或因小兒脾胃薄弱,加以乳食飲食之不調,宿滯逗留,脾失轉運,以致化痰;或因小兒口腹之慾,恣食肥甘,胃中濁氣鬱蒸,以致化痰;或因小兒恣食鮮果茶水,水飲停留過多,不及下行,以致化痰;或因小兒屢患感冒,肺氣疲乏,失其開闔之權,以致化痰;或因小兒居處陰濕之地,陽氣被困,濁陰瀰漫,以致化痰,及其化痰之後,均須假肺為出路,於是皆發為咳嗽。此輕證內傷咳嗽之來由,所以皆為痰多也。

惟痰有熱痰、寒痰、燥痰、濕痰之分,故證狀不一,治法各異。熱痰之狀,多見脈洪面赤,口乾唇燥,其痰或濃而色黃,或堅而成塊,飲食不化,肝胃有熱,及感冒後餘邪化熱均足致此;寒痰之狀,多見脈沉面黑,口吐清水,其痰或稀而色白,或間有黑點,脾胃虛寒,肺氣怯弱,或水飲停留均足致此;燥痰之狀,多見脈澀面白,氣上喘促,其痰澀而難出,或燥如米粒,黏亮而少,時令過燥,肺中有火,或濕邪在肺,從火化而為燥,均足致此;濕痰之狀,多見脈緩面黃,肢體沉重,其痰滑而易出,或色白而多,飲食不化,身體過肥,或水飲停留,居處陰濕均足致此。

此外又有痰飲者,多因熱病飲水過多,不加節制,停蓄而致;或寒濕之體,脾陽不運,飲水不化而成。其狀脈偏細弦,不咳而多嗽,日夜吐痰,清而且稀,甚者喘滿心悸,渴飲嘔水,此各各不同之見證,而可以一言以蔽之,曰:痰為之祟也。

夫痰之為病,雖不盡為咳嗽,或為嘔為瀉,或為痞隔壅塞,或為寒熱瘧疾,或為眩暈,或為癲狂,或為腫痛,或為結核,或流注於四肢,其隨氣升降,遍身上下,無處不到,乘虛而入,停聚則病,原無一定之可言,然內傷咳嗽之屬於痰之為病,蓋有可得而言者。若再進究其源,則究其痰之來源,而病情即無不了如指掌,治法亦從可悟到矣。

乙、治法

內傷咳嗽之初起,飲食起居,雖能如常,然往往無端咳嗆,或吐清痰,或吐濃痰,繼則飲食不為肌膚,咳嗽時作時止,甚者咳傷肺絡,竟至咯血。重者亦有惡寒發熱,惡寒者表虛也,發熱者內蒸也。此時失於調治,則病進甚速,若轉成虛損之咳嗽,則不易治療矣。故宜乘其輕淺之時,分別施治。

熱痰宜用貝母、栝蔞、二冬、知母、竹瀝、天竹黃、猴棗之屬,然治熱痰非調氣下行,則可酌佐陳皮、青皮、蘇子之類以行其氣。咳不爽者,亦可略用桔梗以提之。寒痰宜用半夏、陳皮、白朮、茯苓、生薑、乾薑、肉桂、草果、常山、附子、硫黃之屬,然治寒痰亦宜宣通肺氣,則可酌佐薄荷、杏仁、薑製竹瀝、白芥子之類以為之導。咳不爽者,亦可略用桔梗以提之。

白話文:

第三節·內傷咳嗽

一、痰多咳嗽

甲、概況

內傷咳嗽指的是因內在原因引起的咳嗽,或是外感咳嗽治療不當,久而久之轉變成內傷咳嗽。輕症的內傷咳嗽,大多是因為痰多引起。例如小兒肥胖,外表看起來很飽滿,但中氣虛弱,虛則濕濁停滯不運化,導致痰液產生;或者小兒脾胃虛弱,加上飲食不調、積食,脾的運化功能失常,導致痰液產生;或者小兒貪吃肥甘厚味,胃中濁氣鬱結,導致痰液產生;或者小兒吃太多水果和茶水,水液停滯過多,不能及時排出,導致痰液產生;或者小兒多次感冒,肺氣虛弱,喪失開闔功能,導致痰液產生;或者小兒居住在陰濕環境,陽氣受阻,陰邪瀰漫,導致痰液產生。這些情況下,痰液都需要藉助肺部排出,於是就產生了咳嗽。這些輕症內傷咳嗽的原因,都是因為痰多。

然而痰液又分為熱痰、寒痰、燥痰、濕痰,所以症狀不同,治療方法也各異。熱痰的症狀,多見脈洪、面紅、口乾唇燥,痰液濃稠且顏色發黃,或成塊狀,消化不良,肝胃有熱,以及感冒後餘邪化熱都可能導致熱痰;寒痰的症狀,多見脈沉、面色黑,吐清水痰,痰液稀薄且顏色發白,有時夾雜黑色小點,脾胃虛寒、肺氣虛弱,或水飲停滯都可能導致寒痰;燥痰的症狀,多見脈澀、面色白,氣喘,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或像米粒般乾燥,量少而黏亮,季節乾燥、肺中有火,或濕邪在肺,由濕化燥都可能導致燥痰;濕痰的症狀,多見脈緩、面色黃,肢體沉重,痰液稀薄易咳出,顏色發白且量多,消化不良,身體肥胖,或水飲停滯,居住在陰濕環境都可能導致濕痰。

此外還有痰飲,多因熱病後飲水過多,不加節制,水液停滯而成;或體質寒濕,脾陽不運,飲水不能運化而形成。其症狀是脈象偏細弦,不咳嗽而多嗽,日夜咳痰,痰液清稀,嚴重者會出現喘滿、心悸、口渴、飲水即嘔等症狀。這些不同的症狀,都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痰邪作祟。

痰的致病,並不一定都表現為咳嗽,也可能表現為嘔吐、腹瀉、胸悶、寒熱、瘧疾、眩暈、癲狂、腫痛、結核,或沿經絡流注於四肢。痰氣升降,遍佈全身,無處不到,乘虛而入,停聚則發病,並沒有一定的規律。但是,內傷咳嗽屬於痰邪致病的一種,是可以探究的。如果進一步追究痰的來源,就能清楚了解病情,治療方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乙、治法

內傷咳嗽初期,飲食起居雖然正常,但往往會無緣無故地咳嗽、嗆咳,或吐出清痰,或吐出濃痰,接著會影響到食慾,咳嗽時輕時重,嚴重者會咳傷肺絡,甚至咯血。嚴重的還會出現惡寒發熱,惡寒是表虛,發熱是內熱。如果此時治療不當,病情會迅速加重,如果轉變成虛損性的咳嗽,就難以治療了。因此,應該趁病情輕微時,分別施治。

熱痰宜用貝母、栝樓、二冬、知母、竹瀝、天竹黃、猴棗等藥物,但治療熱痰必須理氣下行,可以酌情配伍陳皮、青皮、蘇子等藥物以行氣。咳嗽不爽利者,可以少量加入桔梗以提升藥效。寒痰宜用半夏、陳皮、白朮、茯苓、生薑、乾薑、肉桂、草果、常山、附子、硫黃等藥物,但治療寒痰也要宣通肺氣,可以酌情配伍薄荷、杏仁、薑製竹瀝、白芥子等藥物引導痰液排出。咳嗽不爽利者,可以少量加入桔梗以提升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