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要略》~ 第六章·咳嗽論治 (3)

回本書目錄

第六章·咳嗽論治 (3)

1. 第二節·外感咳嗽

(六)保肺滌痰湯(自制),治咳嗽陣作不休,面紅身熱,有汗不解,痛引胸背。

炙百部,炙紫菀(各五分),旋覆花,代赭石,竹瀝製半夏,前胡,當歸(各二錢),川貝母,天冬(各三錢)

清水煎服。腎虛而氣易上逆者,加生地,磁石各三錢;咳血者去半夏;痰聲漉漉,由於水泛者,加桂枝五分,葶藶一錢,茯苓三錢。

(七)麻黃附子細辛湯,治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及腎臟發咳,咳則腰背相引痛,甚則咳涎,及寒邪犯齒,致腦齒俱痛。

麻黃,附子,細辛

(八)四君子湯,見第三章第五節。

(九)五味異功散,見第三章第六節。

(十)六君子湯,見第五章第三節。

(十一)保肺扶正湯(自制),治頓咳日久,氣虛而咳不止者。

北沙參,人參,白朮,黃耆,麥冬,川貝母,法半夏,旋覆花,化橘紅,懷山藥(各二錢)

清水煎服。咳久肺氣耗散,不能收攝,加乾薑、五味子各五分;脾虛泄瀉加於術;腎虛泄瀉加補骨脂;咳血去半夏。

白話文:

(六)保肺滌痰湯(自製)

這個藥方用來治療咳嗽不停,一陣一陣的發作,臉色潮紅、身體發熱,雖然有流汗但症狀沒有緩解,而且咳嗽時會牽引胸部和背部疼痛的狀況。

藥方組成: 炙百部、炙紫菀(各1.5克)、旋覆花、代赭石、用竹瀝處理過的半夏、前胡、當歸(各6克)、川貝母、天冬(各9克)

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患者是腎虛導致氣容易往上衝的,可以加入生地、磁石各9克;如果是咳血的情況,則要去掉半夏;如果痰聲很多,聽起來是水液過多造成的,可以加入桂枝1.5克、葶藶3克、茯苓9克。

(七)麻黃附子細辛湯

這個藥方用來治療少陰病剛開始發作,反而出現發熱、脈搏沉弱的情況,以及腎臟引起的咳嗽,咳嗽時會感覺腰背相互牽引著疼痛,嚴重時會咳出帶有口水的痰,還有寒邪侵犯牙齒,導致腦袋和牙齒都疼痛的狀況。

藥方組成:麻黃、附子、細辛

(八)四君子湯

這個藥方請參考第三章第五節。

(九)五味異功散

這個藥方請參考第三章第六節。

(十)六君子湯

這個藥方請參考第五章第三節。

(十一)保肺扶正湯(自製)

這個藥方用來治療百日咳(頓咳)時間很久,因為氣虛導致咳嗽一直停不下來的情況。

藥方組成: 北沙參、人參、白朮、黃耆、麥冬、川貝母、法半夏、旋覆花、化橘紅、懷山藥(各6克)

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咳嗽很久,導致肺氣耗散,無法將氣收斂,可以加入乾薑、五味子各1.5克;如果因為脾虛導致腹瀉,可以加入白朮;如果因為腎虛導致腹瀉,可以加入補骨脂;如果是咳血的情況,則要去掉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