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要略》~ 第九章·雜證論治 (5)
第九章·雜證論治 (5)
1. 第五節·小兒瘡瘍
(十)四君子湯,見第三章第五節。
(十一)犀角消毒散,治斑疹丹毒積毒,發於肌表,頭面生瘡,或痛或癢。
犀角(二分),牛蒡子,甘草,荊芥,防風(各五分),金銀花(三分)
清水煎服。
(十二)異功散,見第三章第六節。
(十三)大防風湯,治足三陰經虧損,外邪乘虛入內,致腿膝疼痛,或成鶴膝風,附骨疽等證。
防風,白朮,羌活,人參,川芎,白芍,附子,牛膝(各一錢),肉桂,黃耆,杜仲,熟地,甘草(各五分)
加生薑三片,清水煎服。
(十四)五苓散,見第三章第五節。
(十五)蔥熨法,外用。治癰疽風痰,流注,便毒,結塊。
蔥一握,炙熱搗爛作餅,敷於痛處,用厚布二三層,以熨斗熨之,再內服托毒內消之劑。
白話文:
(十)四君子湯,請參考第三章第五節的內容。
(十一)犀角消毒散,用來治療因為體內積毒而引發的斑疹、丹毒,這些毒素發在皮膚表面,導致頭臉長瘡,可能會疼痛或搔癢。
藥方組成:犀角(二分),牛蒡子、甘草、荊芥、防風(各五分),金銀花(三分)。
用水煎煮後服用。
(十二)異功散,請參考第三章第六節的內容。
(十三)大防風湯,用來治療因為足部三陰經氣血虧虛,導致外來的邪氣趁虛進入體內,引起腿部和膝蓋疼痛,甚至可能發展成鶴膝風、附骨疽等疾病。
藥方組成:防風、白朮、羌活、人參、川芎、白芍、附子、牛膝(各一錢),肉桂、黃耆、杜仲、熟地、甘草(各五分)。
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煮後服用。
(十四)五苓散,請參考第三章第五節的內容。
(十五)蔥熨法,外用。用來治療癰疽、風痰、流注、便毒、結塊等病症。
將一把蔥烤熱後搗爛成餅狀,敷在疼痛的部位,用二三層厚布包住,再用熨斗熨燙,同時內服具有托毒和消腫作用的藥物。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