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要略》~ 第九章·雜證論治 (3)

回本書目錄

第九章·雜證論治 (3)

1. 第三節·身體腫脹

(二)五苓散,見第三章第五節。

(三)理中湯,見第一章第四節。

(四)實脾飲,治身重懶食,肢體浮腫,口中不渴,二便不實者。

厚朴,白朮,木瓜,附子,木香,草果,乾薑,茯苓,大腹皮,加生薑

(五)復元丹,治脾胃俱虛,發為水腫,四肢虛浮,心腹堅脹,小便不痛,兩目下腫。

附子,木香,茴香,川椒,厚朴,獨活,白朮、橘紅、吳萸,肉桂,澤瀉

(六)藿香正氣丸,見第七章第四節。

(七)調中健脾丸,治臌脹,單腹脹。

人參,蒼朮,黃耆,吳萸,茯苓,白朮,沉香,陳皮,半夏,香附,楂肉,苡米,黃連,白芍,蘇子,澤瀉,草豆蔻,萊菔子,五加皮,全栝蔞,川椒,鹼,荷葉

大腹皮煎湯,打黃米粉糊丸。

(八)地骷髏,治噤口痢疾,傷力黃腫,及腫脹膨脹,不可消導者。

萊菔之老於地內者,瘦而無肉,老而多筋,如骷髏然,掘出煎湯用。

白話文:

(二)五苓散這個方子,請參考第三章第五節的說明。

(三)理中湯這個方子,請參考第一章第四節的說明。

(四)實脾飲這個方子,可以治療身體沉重、不想吃東西、四肢浮腫、口中不覺得渴,以及大小便不順暢的情況。

藥材包含:厚朴、白朮、木瓜、附子、木香、草果、乾薑、茯苓、大腹皮,再加生薑。

(五)復元丹這個方子,可以治療脾胃都虛弱,導致的水腫,像是四肢虛浮、心腹脹滿、小便不順暢、眼睛下方腫脹等狀況。

藥材包含:附子、木香、茴香、川椒、厚朴、獨活、白朮、橘紅、吳茱萸、肉桂、澤瀉。

(六)藿香正氣丸這個方子,請參考第七章第四節的說明。

(七)調中健脾丸這個方子,可以治療腹部脹滿,特別是單純腹部脹大的情況。

藥材包含:人參、蒼朮、黃耆、吳茱萸、茯苓、白朮、沉香、陳皮、半夏、香附、山楂肉、薏苡仁、黃連、白芍、蘇子、澤瀉、草豆蔻、萊菔子、五加皮、全栝樓、川椒、鹼、荷葉。

將大腹皮煎煮成湯,再用這湯汁將黃米粉調成糊狀,製成藥丸。

(八)地骷髏這個藥材,可以治療吃不下東西的痢疾、因勞累過度造成的黃腫,以及腫脹腹脹且難以消化的情況。

地骷髏指的是萊菔(白蘿蔔)在地底下長得又老又瘦,沒什麼肉,筋很多,看起來像骷髏一樣的根,挖出來煎湯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