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要略》~ 第五章·諸驚論治 (8)
第五章·諸驚論治 (8)
1. 第四節·類驚概要
類驚者何?所以別於急慢驚風也。類驚本無此名,本書亦非欲特創此名,增添諸驚之治法。所以然者,為便於分統系以資歸納計耳。急慢驚風,既各有其特殊之治法,而小兒以神經之怯弱不易鎮靜,雖小恙亦輒現驚象,其狀似驚而實非驚風者。固尚有種種,若一一列其名而舉之,則治法至繁雜無取,若歸於急慢驚風一類中,則治法究尚有差別,故統於驚風一章而別為類驚一節,庶幾綱張目舉,統系既合,檢查亦易也。茲將小兒病之易作驚風之狀者,逐一述其證治如下:
一、因熱成驚
小兒腠理未固,感冒風寒,便易發熱。初起之時,邪易入易出,輕加發散,即可無事,甚者雖頻作驚惕,睡中驚醒,固為熱重使然,並非驚風所致。故治法宜發表解肌,清熱安神,用宣化湯最妥。兼有他因,則宜從其他因合治之。
二、因痰成驚
小兒感冒風寒,肺氣失宣,痰濁阻滯,最易蒸熱。因痰熱之交病,小兒往往咳嗽驚惕,發熱面紅,考其主因為風寒入肺,治宜宣肺祛邪。又因痰氣不降,治宜化痰降氣。初起之時,辛濕疏透,最為合度。化熱之後,辛涼消化,亦屬正治。大便堅者,可下則酌下之,小便赤者,可利則酌利之,方用宣化祛痰湯最妥。兼有他因,亦宜從其他因合治之。
三、因食成驚
小兒恣意口腹,食積不化,亦易成驚。蓋腸胃通暢,則清氣可升而濁氣下行,自無熏蒸成熱之弊。若食積不化,腸胃不清,則濁氣阻塞,鬱而化熱,肺胃受其熏灼,精神為之不寧,驚惕之狀遂見。其證腹多脹滿或痛,大便或堅結不行,或瀉多渣滓。舌苔黃膩,脈象緊實,治宜宣化消積湯。
最忌因循遲延,蓋小兒食積,熱鬱腸胃,易成疳積,傷胃則致吐,傷腸則致瀉,最輕者亦熏灼成驚,不可不慎也。兼有他因,亦宜從其他因合治之。
四、因暑成驚
小兒感受暑熱,鬱而不化,亦易成驚。暑邪之淺者,無汗身熱,宜從汗解之,用宣化清暑湯最妥。暑邪之深者,發熱口渴,多汗欲飲,胸膈悶煩,精神倦怠者宜白虎湯。體弱濕重者,宜清暑益氣湯。切不可因天時炎熱,恣與冷飲,蓋小兒飲冷,腸胃益薄,受暑更易也。兼有他因,亦宜從其他因合治之。
五、因恐成驚
小兒肝膽不足,凡耳聞驟聲,目見驟色,輒易因恐成驚。睡時驚惕,甚則啼叫,輕者酌與撫拍翻拿,其驚自已。蓋本非疾病,不過因神氣之怯弱,暫時振盪不寧故也。神定即愈,無庸顧忌。重者因有內蓄之熱,遂乘勢以發動,驚搐啼哭,有類驚風,治宜宣化定驚湯最妥。偏於實者,身熱便結哭聲壯,宜保赤散;偏於虛者,神氣怯弱哭聲緩,宜茯神湯。
兼有他因,亦宜從其他因合治之(參看第三章第七節)。
白話文:
第四節·類驚概要
所謂「類驚」,是指與急慢驚風有所區別的症狀。 「類驚」這個名稱並非本書首創,也不是為了增加治療驚風的方法而特意提出的。 這樣分類,只是為了方便歸納整理而已。急慢驚風各有其特殊的治療方法,但小兒神經系統較脆弱,不易鎮靜,即使是小病也容易出現像驚風一樣的症狀,看似驚風,實際上卻不是真正的驚風。 這種情況有很多種,如果一一列舉並說明其治療方法,就會顯得過於繁雜。將其歸類於急慢驚風之下,雖然治療方法還是有所不同,但將其列在驚風一章下,另設類驚一節,這樣就能綱舉目張,分類明確,診斷也更容易。以下將逐一說明小兒容易出現類似驚風症狀的病因和治療方法:
一、因熱成驚
小兒的肌膚組織尚未完全堅固,容易因感冒風寒而發熱。初期邪氣容易進出,輕微發散即可痊癒。即使症狀較嚴重,出現頻繁驚嚇、睡中驚醒的情況,也是因為體內熱邪過盛所致,並非驚風。因此治療方法應以發表解肌、清熱安神為主,服用宣化湯最為合適。如有其他病因,則需根據其他病因一併治療。
二、因痰成驚
小兒感冒風寒,肺氣宣發失常,痰濁阻塞,容易導致內熱。因痰熱交雜而引起的疾病,小兒常會咳嗽、驚嚇、發熱、面紅。其主要病因是風寒入侵肺部,治療應以宣肺祛邪為主。由於痰氣不能下降,還需化痰降氣。初期,使用辛溫疏通的療法最為合適。熱邪化解後,則使用辛涼的療法。大便秘結者,可酌情使用瀉下藥;小便發黃者,可酌情使用利尿藥。服用宣化祛痰湯最為合適。如有其他病因,則需根據其他病因一併治療。
三、因食成驚
小兒飲食無度,導致食積不化,也容易引起驚嚇。因為腸胃通暢,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就不會產生內熱。如果食積不化,腸胃不清,濁氣阻塞,鬱積化熱,肺胃受到熏灼,精神就會不安,就會出現驚嚇的症狀。其症狀表現為腹部脹滿或疼痛,大便秘結或瀉下稀便,舌苔黃膩,脈象緊實,治療宜使用宣化消積湯。
最忌諱延誤治療,因為小兒食積,熱邪鬱結腸胃,容易發展成疳積,傷胃則嘔吐,傷腸則腹瀉,最輕的也會因熱邪熏灼而驚嚇,不可不慎。如有其他病因,則需根據其他病因一併治療。
四、因暑成驚
小兒感受暑熱,鬱而不化,也容易引起驚嚇。暑邪輕微者,無汗而發熱,應採用發汗解表的方法,服用宣化清暑湯最為合適。暑邪嚴重者,發熱口渴,多汗且想喝水,胸悶煩躁,精神倦怠,宜用白虎湯。體弱濕重者,宜用清暑益氣湯。絕對不能因為天氣炎熱而讓小兒大量飲用冷飲,因為小兒飲用冷飲,腸胃會更加虛弱,更容易中暑。如有其他病因,則需根據其他病因一併治療。
五、因恐成驚
小兒肝膽不足,只要聽到突然的聲音,或看到突然出現的事物,就容易因害怕而驚嚇。睡覺時驚嚇,嚴重時會哭鬧。輕者可輕拍安撫,驚嚇就會自行停止。這並不是真正的疾病,只是因為神氣虛弱,一時精神不安所致。精神安定後就會痊癒,不必擔心。嚴重者由於體內有潛在的熱邪,因而乘機發作,驚搐哭鬧,類似驚風,治療宜用宣化定驚湯。偏實者,身熱、便秘、哭聲洪亮,宜用保赤散;偏虛者,神氣虛弱、哭聲低弱,宜用茯神湯。
如有其他病因,則需根據其他病因一併治療(參看第三章第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