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要略》~ 第一章·出生前後 (8)
第一章·出生前後 (8)
1. 第四節·急症之療治
(四)理中湯,治中焦脾胃虛寒,不能運化,嘔吐泄瀉,不飲不食,胸痹胸痞,腹痛痰多,傷寒直中太陰,自利不渴,寒霍亂吐瀉,四肢逆冷,自汗脈虛,便血血痢,傷胃吐血,婦人妊娠虛寒等證。
人參,炙甘草,白朮(各三錢),乾薑(一錢)
清水煎服。
(五)換肌消毒散,治時瘡,楊梅瘡,初起或潰爛者。
萆薢(五錢),當歸,白芷,皂角刺,薏苡仁(各一錢),白蘚皮,木瓜(勿犯鐵器),木通,金銀花(各七分),甘草,連翹,防風(各五分),茯苓,芍藥(各一錢),黃耆(二錢),川芎,生地(各八分)
分作二三劑,清水煎服。
(六)蘇合香丸,治傳屍,骨蒸,殗殜(傳屍癆之一),肺痿,疰忤,狐鬼邪祟,驚癇,中風,痰厥,心腹猝痛,昏迷僵仆,寒證氣閉,寒霍亂吐利,時氣瘴瘧,赤白暴痢,婦人瘀血,經閉,小兒驚搐,吐乳,療痃癖疔腫。
蘇合香油(白色者佳,入安息膏內,五錢),丁香,安息香(另為末,用無灰酒五合,熬膏,飛去砂土),青木香,白檀香,沉香(另研極細),蓽茇,香附子(炒去毛),訶梨勒(煨取肉),烏犀角屑(鎊,另研極細),硃砂(另研水飛,以一半為衣,各一兩),薰陸香(另研),龍腦(另研,各五錢),麝香(另研,勿經火,七錢五分),一方加白朮去白檀香、蓽茇、訶梨勒。
用安息香膏並煉白蜜和丸,如芡實大,約重八分,硃砂為衣,蠟殼護封,每服一丸。
白話文:
第四節·急症的治療
(四)理中湯,適用於治療中焦脾胃虛寒,導致消化功能低下,出現嘔吐、腹瀉、不思飲食、胸悶胸痛、腹痛痰多,以及傷寒病邪直接侵犯太陰經,導致腹瀉卻不口渴,或因寒邪引起的霍亂,出現嘔吐腹瀉、四肢冰冷、自汗、脈象虛弱,以及便血、痢疾、胃出血,或婦女因虛寒引起的妊娠不適等症狀。
藥材:人參、炙甘草、白朮(各三錢),乾薑(一錢)
用法:以清水煎煮後服用。
(五)換肌消毒散,適用於治療時疫引起的瘡瘍,以及梅毒初起或潰爛的情況。
藥材:萆薢(五錢),當歸、白芷、皂角刺、薏苡仁(各一錢),白蘚皮、木瓜(注意不可接觸鐵器)、木通、金銀花(各七分),甘草、連翹、防風(各五分),茯苓、芍藥(各一錢),黃耆(二錢),川芎、生地(各八分)
用法:將藥材分成二到三份,以清水煎煮後服用。
(六)蘇合香丸,適用於治療傳染性疾病、骨蒸勞熱、癆病(傳屍癆的一種)、肺痿、疰忤、邪祟作怪引起的疾病、驚癇、中風、痰厥、心腹突然疼痛、昏迷不醒、寒邪導致的氣閉、寒性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季節性瘟疫、瘧疾、赤白痢疾、婦女瘀血、經閉、小兒驚厥、吐奶,以及治療瘰癧、疔瘡腫痛。
藥材:蘇合香油(以白色為佳,加入安息膏內,五錢),丁香、安息香(另研磨成粉末,用無灰酒五合熬製成膏狀,去除砂土),青木香、白檀香、沉香(另研磨成極細粉末),蓽茇、香附子(炒過並去除毛),訶梨勒(煨烤後取肉),烏犀角屑(刨取,另研磨成極細粉末),硃砂(另研磨水飛,取一半作為藥丸外衣,各一兩),薰陸香(另研磨成粉末),龍腦(另研磨成粉末,各五錢),麝香(另研磨成粉末,不可經火,七錢五分)。另一種配方是去除白檀香、蓽茇、訶梨勒,加入白朮。
用法:用安息香膏和煉製過的白蜜混合製成藥丸,大小如芡實,約重八分,用硃砂做外衣,再用蠟殼密封保護,每次服用一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