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要略》~ 第一章·出生前後 (7)

回本書目錄

第一章·出生前後 (7)

1. 第四節·急症之療治

其有僅小便不通者,用蔥白三四寸搗爛,拌入人乳中與服,謂之蔥乳湯,方頗平淡而有效,或以食鹽置臍中熨之。如少腹作脹者,用針略砭少腹數下,刺出紫血少許,小便即通。其有僅大便不通者,三黃湯加大黃服之,即通。

五、嘔吐不止

嬰孩生下,嘔吐不止,因腹中穢惡不淨而吐者,多腹脹便秘,宜服木瓜丸;因客寒犯胃而吐者,多曲腰而啼,吐沫不止,宜服香蘇飲;因胎前受熱而吐者,面黃赤,手足溫,多出黃,涎宜服二陳湯加黃連;因胎前受寒而吐者,面青白,四肢冷,多出白沫,宜服理中湯;若吐乳直出不停者,多由吃乳過多,運化不及所致,宜用焦麥芽三錢,橘紅一錢,丁香三分煎服之。

六、遍體無皮

嬰孩生下,遍體無皮,俱是紅肉,因母受胎之後,久處高樓,不沾地氣,故有此異,用純黃土研細,盛軟絹袋在兒周身輕輕撲之,一日三四次,俟皮生即止,或用珍珠末、白秈米粉亦可。更有焮熱發赤者,母體火盛也,用石膏末敷之;或由父母素有梅毒遺傳者,兒生多半身赤爛無皮,宜服換肌消毒散治之,外用黃柏、煅石膏為細末摻之。

七、周身發泡

嬰孩生下,周身如魚泡,或如水晶,擦破則水流,此濕毒注於皮膚也,以密陀僧研極細,炒過乾摻之,內服蘇合香丸。

八、蝦蟆瘟疫

嬰孩生下,胸腹忽如水晶色,臟腑俱見(此以胸腹腫亮光如水晶者即是,若臟腑俱見,則未必然),此名蝦蟆瘟,用大蝦蟆六隻,將四足紮起,以蝦蟆肚皮在水晶色處撫摩幾次,置兒臍上,再用第二隻,亦如前法,更換六隻,其病即痊。但蝦蟆眼中有蟾酥,須防迸出射人,宜以絹遮其眼,用畢將蝦蟆仍放歸曠野中。

九、陰囊縮腹

嬰孩生下,數日之內,有陰囊忽收縮入腹,啼哭不止者,由受寒所致,用硫黃、吳茱萸各五錢為細末,研大蒜調塗臍下,再以蛇床子炒熱,帛包熨臍即下。

十、陰囊光腫

陰囊腫大,墜下不收,用紫蘇為末,如患處濕則乾摻,干則香油調塗,雖皮潰而核欲墜者,亦有神效。

附方

(一)木瓜丸,治小兒吐不止。

木瓜,麝香,膩粉(即輕粉),木香,檳榔(各等分)

研細末,麵糊如小黃米大,每服一二丸,甘草水下,時時用之。

(二)香蘇飲,治小兒嘔吐、泄瀉等證。

藿香,蘇葉,製厚朴,陳皮,枳殼,茯苓,煨木香,炙甘草(各等分)

以生薑為引,水煎服。

(三)二陳湯,治胃中寒濕痰濁等證。

陳皮(去白,脅下引痛醋炒,乾咳蜜制),半夏(生薑汁製,熱痰竹瀝制,妊娠惡阻醋製),茯苓(停飲心悸,桂枝煎酒製,各二錢),甘草(炙,痞脹,砂仁汁制,一錢),生薑(七片,咳逆痰結蜜煎)。一方有烏梅肉一個(瀉利,炒焦用)。

白話文:

第四節·急症的治療

有些情況只是小便不通,可以用三四寸長的蔥白搗爛,拌入人乳中給病人喝,這叫做蔥乳湯,這個方法雖然看起來很普通,但很有效。或者可以用食鹽放在肚臍上熱敷。如果小肚子脹痛,可以用針稍微刺幾下小肚子,讓它流出少許紫色的血,小便就會通暢。如果只是大便不通,服用三黃湯加上大黃,就能通便。

五、嘔吐不止

嬰兒出生後,如果一直嘔吐不止,是因為肚子裡有穢物,通常會有肚子脹、便秘的情況,適合服用木瓜丸。如果因為受寒而嘔吐,通常會彎著腰啼哭,吐出很多泡沫,適合服用香蘇飲。如果因為懷孕時母親受熱而嘔吐,嬰兒會面色黃紅,手腳溫熱,吐出黃色的涎液,適合服用二陳湯加上黃連。如果因為懷孕時母親受寒而嘔吐,嬰兒會面色青白,四肢冰冷,吐出很多白色泡沫,適合服用理中湯。如果吐奶時奶水直接噴出不停,大多是因為餵奶過多,嬰兒消化不良造成的,適合用炒焦的麥芽三錢、橘紅一錢、丁香三分煎煮後服用。

六、全身無皮

嬰兒出生後,全身沒有皮膚,都是紅肉,是因為母親懷孕時長期住在高樓,沒有接觸到地氣,才會出現這種異常情況。可以用純黃土研磨成細粉,裝入柔軟的絹布袋中,輕輕拍打在嬰兒全身,一天三四次,等到長出皮膚就停止。也可以用珍珠粉或白米粉。如果出現發紅發熱的情況,是因為母親體內火氣旺盛,可以用石膏粉敷在患處。也可能是因為父母有梅毒遺傳,導致嬰兒出生後半身皮膚潰爛沒有皮膚,適合服用換肌消毒散來治療,外用黃柏和煅石膏磨成細粉摻在患處。

七、全身起泡

嬰兒出生後,全身像魚泡或水晶一樣,擦破就會流水,這是濕毒侵入皮膚所致,可以用密陀僧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炒過後直接摻在患處,內服蘇合香丸。

八、蝦蟆瘟疫

嬰兒出生後,胸腹部突然像水晶一樣透明,可以看到內臟(這裡指的是胸腹部腫脹發亮像水晶的情況,如果真的可以看到內臟,那不一定)。這種情況叫做蝦蟆瘟。可以用六隻大蝦蟆,將牠們的四肢綁起來,用蝦蟆的肚皮在像水晶一樣的地方撫摸幾次,再放在嬰兒肚臍上,接著用第二隻蝦蟆,方法相同,輪流更換六隻蝦蟆,病情就會痊癒。但是蝦蟆的眼睛裡有蟾酥,要小心噴射到人,最好用絹布遮住牠們的眼睛。用完後,將蝦蟆放回野外。

九、陰囊縮入腹部

嬰兒出生後幾天內,如果陰囊突然縮入腹部,哭鬧不停,這是因為受寒所致。可以用硫磺、吳茱萸各五錢磨成細粉,用大蒜泥調和後塗在肚臍下方,再用蛇床子炒熱,用布包起來熱敷肚臍,陰囊就會下來。

十、陰囊腫大

陰囊腫大下垂,無法收回,可以用紫蘇磨成粉末,患處如果潮濕就乾粉直接塗抹,如果乾燥就用香油調和塗抹。即使皮膚潰爛,陰囊要掉下來,這個方法也很有效。

附方

(一)木瓜丸,治療小兒嘔吐不止。

木瓜,麝香,膩粉(即輕粉),木香,檳榔(各等量)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麵糊做成像小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兩丸,用甘草水送服,可以隨時服用。

(二)香蘇飲,治療小兒嘔吐、腹瀉等症狀。

藿香,蘇葉,製厚朴,陳皮,枳殼,茯苓,煨木香,炙甘草(各等量)

用水煎服,用生薑作為藥引。

(三)二陳湯,治療胃中寒濕痰濁等症狀。

陳皮(去掉白色的部分,胸肋下疼痛用醋炒,乾咳用蜂蜜製),半夏(用生薑汁製,熱痰用竹瀝製,妊娠反應用醋製),茯苓(停飲心悸用桂枝煮酒製,各二錢),甘草(炙,腹脹用砂仁汁製,一錢),生薑(七片,咳嗽痰多用蜂蜜煎煮)。也有方子會加入烏梅肉一個(腹瀉用炒焦的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