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要略》~ 第四章·痧痘論治 (6)

回本書目錄

第四章·痧痘論治 (6)

1. 第一節·痧疹概要

附方

一、關於外治者

(一)痧疹不透,氣喘欲死者,用脂麻(即胡麻子)五合,以滾水泡之,用木盆置帳中,趁熱熏頭面即發。

(二)痧痘倒黶出不快者,用胡荽四兩切細。好酒二盞,煎一二沸,入胡荽再煎少時,候溫,每吸一大口,微噴從項至足,勻遍,勿噴面。

(三)痧疹因觸犯霧露風寒,胸膈煩悶,隱現不能出者,用乾象糞捲入粗糙紙內,燃熏之,或用干豬矢亦可。

(四)痧疹透緩,小米連殼煎水乘熱熏之,甚良。

(五)痧疹不透,用沉香、木香、檀香不拘多少,於大盆內焚之,抱小兒於煙上熏之即起。

二、關於內服者

(一)預防痧疹之法,用絲瓜一枚風乾,歲除日新瓦面上煅灰,攤地上去火氣,研末以百沸湯沖服,每歲如此,服至三四次,小兒永無痧疹之患。

(二)櫻桃四斤,入瓷瓶內密封埋土中,過二三月俱化為水,遇痧疹不透,危急者,取此汁一杯,略溫灌下極驗。

(三)痧疹表虛肌實,不能疏透,宜一味蔥白濃煎,時時與之,但得微汗即解。

(四)痧疹初起,用茅根或蘆根煮湯,時服甚妥。

(五)痧疹初起方(自制),治發熱煩悶,口乾有淚。

防風,薄荷,象貝,淡芩,淡豆豉,荊芥,牛蒡子,蟬衣,連翹,竹茹

有汗或口渴甚者,去防風加白殭蠶;泄瀉者,加葛根;目糊多眵者,加鉤鉤或桑葉,驚搐啼叫者,去防風加鉤鉤、茯神、燈心;便艱者,加栝蔞、知母。

(六)痧疹見點方(自制),治痧疹見點,發熱口渴,咳嗽,面浮腮赤,小便赤澀。

白殭蠶,牛蒡子,連翹,荊芥,赤苓,蟬衣,前胡,薄荷,知母,梔子

心火,舌尖燥,胸煩,加黃連;肺火,口乾、咳不爽,加淡芩;肝火,狂熱躁怒,加梔子;壯熱乾燥或見衄血者,加玄參或鮮生地;胃熱口氣,加石膏;痰多或嘔吐,加貝母、杏仁、陳皮;泄瀉去知母、梔子,加葛根;挾食挾積者,則改用麥芽、神麯。

(七)痧疹透緩方(自制),治痧疹透緩,咳嗽氣急,舌白口乾,煩悶神昏。

天麻,前胡,鬱金,竹茹,連翹,殭蠶,櫻桃核,牛蒡子,豆豉,象貝

透遲咳艱,熱不甚,汗不出者,去天麻加麻黃;熱甚口渴,便艱或傍流者,去天麻加麻黃、石膏;大便結而不下者,加大黃、枳實;咽痛加山豆根、射干,或山慈菇、板藍根;點色紫而不顯者加赤芍。

(八)痧疹內陷方(自制),痧疹內陷,點現復隱,或紅紫成塊,神昏氣促,譫語悶亂。

羚羊角,天麻,知母,茯神,防風,玄參,淡芩,燈芯

毒盛口臭者加黃連;血分熱極者去防風,加大青、犀角;大便閉結者加酒炒大黃;痰盛氣促者,加膽星、竹茹;譫語悶亂者加至寶丹。

(九)越婢湯,治痧疹不透,毛竅竦慄。

白話文:

第一節·痧疹概要

一、關於外治方法

(一)如果痧疹發不出來,導致呼吸困難快要窒息,可以用五合(約合現今一升)的芝麻(也就是胡麻子),用滾燙的熱水浸泡,然後放在木盆中,將木盆置於帳篷內,趁熱用蒸氣薰頭部和臉部,疹子就會發出來。

(二)如果痧疹像痘子一樣,顏色暗沉,疹點發不出來,可以用四兩切碎的芫荽(香菜),加入兩小杯好酒,煮滾一兩次,再放入芫荽稍煮一下,等到溫熱時,每次吸一大口,從脖子到腳均勻噴灑,但不要噴到臉。

(三)如果痧疹是因為吹到霧氣、露水、風寒,導致胸口鬱悶,疹子時隱時現發不出來,可以用乾燥的象糞,捲入粗糙的紙內點燃薰,或是用乾豬糞也可以。

(四)如果痧疹發得比較慢,可以用連殼的小米煮水,趁熱用蒸氣薰,效果很好。

(五)如果痧疹發不出來,可以用沉香、木香、檀香,不拘數量,在大盆內點燃,抱著小孩在煙上薰,疹子就會發出來。

二、關於內服藥物

(一)預防痧疹的方法,用一條絲瓜風乾,在除夕那天,放在新的瓦片上燒成灰,然後放在地上除去火氣,再磨成粉末,用滾燙的開水沖服,每年都這樣做,吃到三四次,小孩就永遠不會得痧疹。

(二)把四斤櫻桃放入瓷瓶內密封,埋在土中,過兩三個月就會化成水。如果遇到痧疹發不出來,情況危急,可以取一杯櫻桃水稍微加熱後灌下,效果非常好。

(三)如果痧疹是因為身體表面虛弱,但肌肉結實,導致疹子無法順利發出,可以用大量蔥白煮濃湯,隨時給病人喝,只要稍微發汗就會好轉。

(四)痧疹剛開始發作時,可以用茅根或蘆根煮湯,隨時飲用,效果很好。

(五)治療痧疹初期的自製藥方,可以用來治療發燒煩悶、口乾有眼淚的症狀:

用防風、薄荷、象貝、淡芩、淡豆豉、荊芥、牛蒡子、蟬衣、連翹、竹茹。

如果發汗多或口渴嚴重,可以去掉防風,加入白殭蠶;如果腹瀉,可以加入葛根;如果眼睛模糊、眼屎多,可以加入鉤藤或桑葉;如果驚厥啼哭,可以去掉防風,加入鉤藤、茯神、燈心草;如果大便困難,可以加入栝樓、知母。

(六)治療痧疹疹點出現的自製藥方,可以用來治療痧疹疹點出現、發燒口渴、咳嗽、臉部浮腫、腮部發紅、小便赤澀的症狀:

用白殭蠶、牛蒡子、連翹、荊芥、赤茯苓、蟬衣、前胡、薄荷、知母、梔子。

如果心火旺盛,舌尖乾燥、胸口煩躁,可以加入黃連;如果肺火旺盛,口乾、咳嗽不爽,可以加入淡芩;如果肝火旺盛,狂躁易怒,可以加入梔子;如果高燒、乾燥,或是流鼻血,可以加入玄參或鮮生地;如果胃熱、口臭,可以加入石膏;如果痰多或嘔吐,可以加入貝母、杏仁、陳皮;如果腹瀉,可以去掉知母、梔子,加入葛根;如果是飲食不消化,可以改用麥芽、神麯。

(七)治療痧疹發得慢的自製藥方,可以用來治療痧疹發得慢、咳嗽氣喘、舌頭發白口乾、煩悶神昏的症狀:

用天麻、前胡、鬱金、竹茹、連翹、殭蠶、櫻桃核、牛蒡子、豆豉、象貝。

如果疹子發得慢,咳嗽困難,發熱不嚴重,不出汗,可以去掉天麻,加入麻黃;如果發熱嚴重口渴,大便困難或大便失禁,可以去掉天麻,加入麻黃、石膏;如果大便乾結排不出來,可以加入大黃、枳實;如果咽喉疼痛,可以加入山豆根、射干,或是山慈菇、板藍根;如果疹點顏色紫暗不明顯,可以加入赤芍。

(八)治療痧疹內陷的自製藥方,可以用來治療痧疹內陷、疹點時隱時現、或是疹點變成紅紫色的塊狀、神志不清、呼吸急促、說胡話煩躁的症狀:

用羚羊角、天麻、知母、茯神、防風、玄參、淡芩、燈芯草。

如果毒素嚴重口臭,可以加入黃連;如果血分熱到極點,可以去掉防風,加入大青葉、犀角;如果大便不通,可以加入酒炒大黃;如果痰多呼吸急促,可以加入膽星、竹茹;如果說胡話煩躁,可以加入至寶丹。

(九)越婢湯,可以用來治療痧疹發不出來,皮膚毛孔緊縮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