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要略》~ 第四章·痧痘論治 (5)
第四章·痧痘論治 (5)
1. 第一節·痧疹概要
(十一)痧疹吐蟲,此因胃中痰熱膠固,蟲無所養而上竄也,能食即止。痧疹下蟲,此證多見於疹後,因胃熱少食,蟲不能安而下也,但須調其飲食自愈。
(十二)痧疹方出,咽喉腫痛,乃毒火上蒸,肺熱熏灼所致,宜甘桔湯加玄參、牛蒡、連翹。若咽喉紅腫腐爛,周身斑點如錦紋者,乃血分邪毒沸騰,宜大劑寒涼,以資挽救。
(十三)痧疹色喜通紅,若淡白者,心血不足。色太紅或殷紫者血熱也,黑色者死。投犀角大青湯以冀萬一。
(十四)痧疹有汗自出者,正喜其表之自解,痧疹有鼻衄或齒衄自出者,正喜其邪有泄路,皆不可止。惟得汗固佳,過汗則亡陽,故虛弱之人,不宜過表;衄固不必止,然過衄耗血,亦宜止之。
(十五)痧疹咳嗽,連聲不斷,此邪由肺泄也。故方出之時,咳甚最佳,若透齊之後,方在回沒,咳甚不斷,上氣喘息,宜清咽滋肺湯以清肺熱,咳嗽多痰者,去麥冬加橘皮、茯苓。
(十六)痧疹聲喑,多由肺胃熱邪不能盡達於表,咳甚傷咽所致,治同上法。若喑而咽喉腫痛者,宜去麥冬、玉竹,加山豆根、射干之屬。
(十七)痧疹發搐,喉中必有痰鳴,為痰熱聚於心包之證,宜清熱透肌湯加栝蔞仁、竹葉。若無痰鳴,或作搐自齧者,此正虛邪陷之死症也。
(十八)痧疹唇舌破裂,由心脾之火上衝所致。其色必多深赤,初發或正出時見此者,宜白虎湯加黃芩、黃連、玄參、荊芥、薄荷之屬,若沒後見此,為心脾俱為毒乘,死症也。
(十九)痧疹咬牙,由胃熱所致。故多兼作渴,而手足發熱,喜飲涼水,宜按證酌加清胃滋肺之品。若手足不熱,甚至厥冷,喜飲熱湯而咬牙者,多為陽盛格陰之危症,後必下血,咽喉作痛,痰鳴而死,即與白虎湯,亦多難救。
(二十)痧疹胸高氣促,由肺熱熾盛而作脹,為肺經壞症,多致不治。
(二十一)痧疹不食,由胃中邪熱熾盛,容熱則不能更容食也,不可強與,雖數日不食,但能少進米湯,亦無大害。在初發正出時,宜白虎湯加荊芥,痧透熱清則能食。若回後不能食者,宜清胃;元氣萎頓者,則需培補。
(二十二)痧疹身冷,至為凶候。蓋痧疹屬陽邪,陽症見陰象,是為逆證。宜用透達之劑,兼溫養脾胃,用後發熱痧透者可治。至裡熱熾盛,外見陰象,則宜用大劑寒涼,不可不細辨之。
(二十三)痧疹世人習知不透為可危,不知透後亦有危證,皆由裡熱不清,或邪去正傷所致,故痧疹將沒,不可疏忽失治。
(二十四)凡看痧疹之法,多於耳後或頂上腰眼先見,其頂尖而不長,其形小而勻淨。頭面多發、胸背多發者為順,四肢多而頭面不出者為逆,至於襁褓中出痧,點粒較少,不必服藥。
白話文:
第一節·痧疹概要
(十一)痧疹會吐出蟲,這是因為胃裡面的痰和熱凝結在一起,蟲沒有東西可以吃就往上鑽,只要能吃東西就會停止。痧疹會從下面排出蟲,這種情況多半在出疹子之後發生,因為胃裡熱,吃得少,蟲無法安穩待著就往下走,只要調整飲食自然會好。
(十二)痧疹剛開始出現,喉嚨腫痛,這是因為毒火往上蒸,肺熱熏烤引起的,適合用甘桔湯加上玄參、牛蒡、連翹。如果喉嚨紅腫潰爛,全身斑點像錦繡花紋一樣,這是血液中的邪毒沸騰,應該用大量寒涼的藥物來挽救。
(十三)痧疹的顏色最好是通紅,如果顏色是淡白色,表示心血不足。顏色太紅或是紫黑色,表示血熱,如果呈現黑色就表示情況危急。可以嘗試用犀角大青湯來碰碰運氣。
(十四)痧疹自己出汗,這表示身體正在自己解毒,痧疹從鼻子或牙齒流血出來,這表示邪氣有了排出的管道,都不要阻止。有汗是好事,但出汗過多會導致陽氣耗竭,所以身體虛弱的人不適合過度發汗;流鼻血雖然不必阻止,但流血過多也會消耗血液,應該要止血。
(十五)痧疹咳嗽,連續不斷,這是邪氣從肺部排出的現象。所以在疹子剛出現的時候,咳嗽得很厲害是最好的,如果疹子都透出來之後,快要消失時,咳嗽仍然很厲害、上氣不接下氣,應該用清咽滋肺湯來清除肺熱,如果咳嗽多痰,要去掉麥冬,加上橘皮、茯苓。
(十六)痧疹聲音沙啞,大多是因為肺胃的熱邪沒有完全發散到體表,咳嗽太厲害傷到喉嚨所導致,治療方法和上面相同。如果聲音沙啞且喉嚨腫痛,應該去掉麥冬、玉竹,加上山豆根、射干之類的藥材。
(十七)痧疹發抽搐,喉嚨中一定有痰鳴聲,這是痰熱聚集在心包的症狀,應該用清熱透肌湯加上栝蔞仁、竹葉。如果沒有痰鳴聲,或是抽搐時會咬自己,這是正氣虛弱、邪氣入侵的危險徵兆。
(十八)痧疹嘴唇和舌頭破裂,是由於心脾的火氣往上衝引起的。顏色大多是很深的紅色,剛發病或疹子正要出來時出現這種情況,應該用白虎湯加上黃芩、黃連、玄參、荊芥、薄荷之類的藥材,如果在疹子消退後才出現這種情況,表示心脾都被毒邪侵犯,是無法救治的重症。
(十九)痧疹會咬牙,是由於胃熱引起的。所以常常會覺得口渴,而且手腳發熱,喜歡喝涼水,應該根據情況酌量加入清胃滋肺的藥材。如果手腳不發熱,甚至冰冷,喜歡喝熱湯卻咬牙,多半是陽氣太盛、陰氣衰竭的危險症狀,之後一定會下血,喉嚨疼痛,痰鳴而死,即使服用白虎湯也難以救治。
(二十)痧疹胸悶氣短,是由於肺熱太旺盛導致胸部脹滿,是肺經出現嚴重問題,大多無法治癒。
(二十一)痧疹不想吃東西,是因為胃裡的邪熱太旺盛,容不下熱就無法容納食物,不可以強迫餵食,即使好幾天沒吃,只要能稍微喝點米湯,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在疹子剛發出來的時候,可以用白虎湯加上荊芥,疹子透出來、熱退了就能進食。如果疹子消退後仍然無法進食,應該清理腸胃;如果元氣衰弱,則需要補養。
(二十二)痧疹身體冰冷,是非常危險的徵兆。因為痧疹是陽邪,陽性的疾病卻出現陰性的症狀,是為逆症。應該使用可以透發的藥物,同時溫養脾胃,用藥後發熱、疹子透出來就可以治療。如果體內熱氣太旺盛,表面卻呈現陰性的症狀,應該使用大量寒涼的藥物,不可以不仔細分辨。
(二十三)一般人只知道痧疹不透出來很危險,卻不知道透出來後也有危險的狀況,都是因為體內的熱沒有清除乾淨,或是邪氣退去但正氣受損所導致的,所以在痧疹快要消退的時候,不可以疏忽治療。
(二十四)看痧疹的方法,大多從耳朵後面或是頭頂、腰部先出現,疹子頂端尖而短,形狀小而均勻。頭面部多發、胸背部多發是順症,四肢多而頭面部不出是逆症,至於還在襁褓中的嬰兒出痧,疹子比較少,不必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