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要略》~ 第一章·出生前後 (4)

回本書目錄

第一章·出生前後 (4)

1. 第四節·急症之療治

嬰孩生下,常有種種急症,出人意料,其原因雖屬各別,然治之均宜迅速,否則一有耽誤,每致不及救治矣。茲將各種急症發生之原因及救治之方法,分述於後。

白話文:

嬰兒出生後,常有各種急症,讓人猝不及防。其原因雖然各不相同,但治療都應該迅速,否則一旦耽誤,往往來不及救治了。現在將各種急症發生的原因和救治方法,分別說明如下:

一、生下不啼

嬰孩方出產門,即有啼聲,故出世亦謂之呱呱墮地,其有生下不啼者,謂之假死,原因各別,務宜細辨。

白話文:

嬰兒剛出生時應該會發出哭聲,所以人們也說嬰兒是呱呱墮地。如果嬰兒出生後沒有哭聲,這被稱為假死,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各不相同,必須仔細辨別。

(一)最普通者,為孕婦難產,以致胎兒逼於產門,進退不得,為時過久,則氣息閉塞,墮地時不能出聲,奄奄如死,此時接生者宜輕拍其背,使其肺氣舒展,啼聲即出。

白話文:

最常見的一類難產,是胎兒被卡在產道口,進退不得,時間一長,氣息閉塞,出生時不能發出聲音,奄奄一息如同死了。此時接生的人應該輕拍產婦的背部,使產婦的肺氣舒展開來,嬰兒就會發出啼哭聲。

(二)難產過甚,嬰孩經醫者良久之手術而取出者,往往因窒息過久,拍背亦不能遽出啼聲,宜將嬰孩兩腳提起,倒懸而甩動之,不效,則用人工呼吸法。

白話文:

(二)難產很嚴重,以致產婦在經過醫生很長時間的手術後才將嬰兒取出的,往往因為嬰兒窒息時間過長,即使拍打嬰兒的背部也無法立刻發出啼聲,這時應該將嬰兒的雙腳提起,倒掛著甩動,如果還沒有效果,就應該採用人工呼吸法。

(三)因臨產勞傷胎氣,或為天時寒冷所致,以至不能啼叫者,未可遽斷臍帶,宜用熏臍帶法,將嬰孩棉絮包裹,抱於懷中,離胞寸許,用苧皮紮緊,將大紙條蘸麻油點火,於臍帶上遠遠往來熏之,使暖氣入臍,寒得溫散,啼聲方出,俟其氣回,乃可斷臍,或用蘄艾灸臍帶上亦可。

白話文:

(三)因臨產的時候用力過猛而傷害到胎兒,或者被寒冷的天氣所影響,導致嬰兒不能啼哭的,不能馬上剪斷臍帶,應該使用燻臍帶的方法。先用被子把嬰兒包好,抱在懷裡,距離嬰兒的肚子一寸的地方,用薴麻布紮緊,然後用大紙條沾上麻油點燃,在臍帶上來回燻烤,讓溫暖的空氣進入肚臍,把寒氣溫暖散開,嬰兒就會哭出聲了。等到嬰兒的氣息恢復正常,就可以剪斷臍帶;也可以用艾葉灸臍帶來代替。

(四)嬰孩生下不啼,亦有因喉間蒂丁前上齶上有一泡閉住,宜急看視,如有此泡,可用潔淨銀針挑破,或用手指摘破,以帛拭去惡血,弗令嚥下,再以京墨搽之,即能通聲吞乳矣。

白話文:

(四)嬰兒出生不哭,也有一種原因是喉嚨裡有一層薄膜堵住了,應立即查看,如果有這種情況,可用乾淨的銀針刺破,或用手指摘破,用紗布擦去惡血,不要讓嬰兒吞下去,再用京墨塗抹,嬰兒就能發聲和喝奶了。

(五)嬰孩生下不啼,亦有因糞門有一膜閉住兒氣,故不能出聲,宜以銀針挑破其膜,即能出聲。

凡此種生下不啼之症,雖如法施治,已能出聲,然總宜慎於將護,且弗令久睡,庶免氣息之復行閉塞也。

二、生下不乳

白話文:

嬰兒出生後如果不哭,有可能是因為肛門處有一層膜阻擋了氣息,所以無法發出聲音。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銀針將那層膜挑破,嬰兒就能夠發出聲音了。

對於這種出生後不哭的情況,即使按照上述方法處理後能夠發出聲音,仍然需要小心照顧,並且不要讓嬰兒睡得太久,這樣可以避免氣息再次被阻塞。

另外,關於嬰兒出生後不吃奶的問題。

嬰孩生下,即知努嘴索乳,今與乳而不能吮,必然有病。有因口症而不能吮者,有因臍風而不能吮者,俱詳見後章。至於不因上述諸症者,一因腹中積有瘀血穢惡,一因胎中受寒,生下遭冷,前者腹滿短氣,宜用大黃、牽牛、檳榔之屬以攻積,後者面色青白,宜用生薑、乾薑、白朮、砂仁、木香、陳皮之類以溫中散寒,調胃行氣,然審證用藥,必須兼顧脈息及舌苔,毋忘投也。

三、兩眼不開

白話文:

嬰兒出生,就會知道努嘴索乳,現在給予乳汁,卻不能吮吸,必定有病症。因口瘡而不能吮吸的,因臍風而不能吮吸的,都詳細記載於後面的章節。至於不是因為上述諸症的人,一種是腹中有積聚的瘀血污穢,一種是胎中受寒,出生後遭遇寒冷。前者腹滿短氣,應該使用大黃、牽牛、檳榔等藥物以攻下積滯,後者面色青白,應該使用生薑、乾薑、白朮、砂仁、木香、陳皮等藥物以溫中散寒,調胃行氣。然而審察證據,使用藥物,必須兼顧脈息和舌苔,不要忘記投藥。

嬰孩生下,兩眼不開,或由胎毒蘊結,肝家有熱,或由初生時遇穢,侵入眼內,可以熊膽、黃連少許,煎湯熏洗,或用生地、赤芍、當歸、青葙子之類煎服之,或以清涼眼藥,滴入眼中。總之兩眼最為嬌嫩,必須防其受損,庶免生而失明也。

四、二便不通

白話文:

嬰兒出生後,兩隻眼睛不睜開,可能是因為胎毒蘊結,肝臟有熱,或者是在出生時,有不潔的東西進入眼睛。可以用熊膽、黃連少許,煎煮成湯來燻洗眼睛,或者用生地、赤芍、當歸、青葙子等中藥煎服。也可以使用清涼的眼藥水,滴入眼中。總之,嬰兒的眼睛最嬌嫩,必須小心保護,以免失明。

嬰孩生下,大小便不通,腹脹欲絕者,急令人溫湯漱淨口,吸咂兒之前後心、臍下、兩手足心,共七處,每處吸咂五七口,取紅赤色氣透為度,氣透則便自通,內服輕粉(按,此藥有毒,不可輕試)五分,調蜜少許,徐徐與之,再看肛門是否閉塞,宜以物透而通之,又大小便不通,輕者用大黃、牽牛、車前、甘草、木通之類即通,重者可用巴豆少許與服(通大便)及田螺加麝香取涎置臍下少腹處(通小便),無有不通者。若二便不通至於肚腹膨脹,不能乳食,作呻吟之聲,則難於施治矣。

白話文:

嬰兒出生後,大小便不通,腹脹得厲害,就要趕快讓人用溫水漱洗乾淨嘴巴,然後吸吮嬰兒的前後心、臍下、兩手足心,一共七個地方,每個地方吸吮五到七口,直到出現紅赤色的氣息透出為止。氣息透出後,大便就會自然通暢。另外,內服輕粉(注意,這種藥有毒,不能輕易嘗試)五分,調入少許蜂蜜,慢慢地給嬰兒服用。再觀察一下肛門是否閉塞,如果有閉塞,應該用東西把它捅通。還有,大小便不通,症狀較輕的,可以用大黃、牽牛、車前、甘草、木通之類的藥物來治療,就會通暢。如果症狀較重,可以用少量巴豆來服用(使大便通暢),也可以用田螺加麝香取涎置於臍下少腹處(使小便通暢),沒有不通暢的。如果大小便不通,到了肚子脹大,不能吃奶,發出呻吟的聲音,那就很難治療了。

其有僅小便不通者,用蔥白三四寸搗爛,拌入人乳中與服,謂之蔥乳湯,方頗平淡而有效,或以食鹽置臍中熨之。如少腹作脹者,用針略砭少腹數下,刺出紫血少許,小便即通。其有僅大便不通者,三黃湯加大黃服之,即通。

五、嘔吐不止

白話文:

  1. 僅有小便不通的,用蔥白三、四寸搗成泥,拌入人乳服用,稱為蔥乳湯,這個方子平淡卻有效,或者可以將食鹽放在肚臍上熱敷。如果小腹脹的話,用針輕輕扎數下,扎到出血少許,小便就可以通了。

  2. 僅有大便不通的,用三黃湯加上大黃服用,就可以通了。

嬰孩生下,嘔吐不止,因腹中穢惡不淨而吐者,多腹脹便秘,宜服木瓜丸;因客寒犯胃而吐者,多曲腰而啼,吐沫不止,宜服香蘇飲;因胎前受熱而吐者,面黃赤,手足溫,多出黃,涎宜服二陳湯加黃連;因胎前受寒而吐者,面青白,四肢冷,多出白沫,宜服理中湯;若吐乳直出不停者,多由吃乳過多,運化不及所致,宜用焦麥芽三錢,橘紅一錢,丁香三分煎服之。

六、遍體無皮

白話文:

當嬰兒出生後,如果不斷嘔吐,且因腹中穢物和未排乾淨的胎便而嘔吐的,通常同時具有腹脹和便祕的情況,建議服用木瓜丸。若因受風寒導致胃部不適而嘔吐的,通常會弓著腰哭,並一直吐口水,建議服用香蘇飲。若因胎前受到熱邪而嘔吐的,通常臉色黃赤,手腳溫熱,且會吐出黃色的嘔吐物和涎液,建議服用含有黃連的二陳湯。若因胎前受到寒邪而嘔吐,通常會表現為臉色青白,四肢冷,且會吐出白色的嘔吐物,建議服用理中湯。倘若嬰兒一直吐出未消化的乳汁,通常是因餵乳過多,消化不及所引起的,建議使用焦麥芽三錢、橘紅一錢、丁香三分煎煮後服用。

嬰孩生下,遍體無皮,俱是紅肉,因母受胎之後,久處高樓,不沾地氣,故有此異,用純黃土研細,盛軟絹袋在兒周身輕輕撲之,一日三四次,俟皮生即止,或用珍珠末、白秈米粉亦可。更有焮熱發赤者,母體火盛也,用石膏末敷之;或由父母素有梅毒遺傳者,兒生多半身赤爛無皮,宜服換肌消毒散治之,外用黃柏、煅石膏為細末摻之。

七、周身發泡

白話文:

嬰兒出生時,全身沒有皮膚,都是紅色的肉。這是因為母親在懷孕期間,長時間住在高樓上,不接觸地氣,所以有這種異常情況。可以用純黃土研磨成細粉,裝在柔軟的絲綢袋子裡,輕輕地拍打在嬰兒身上,每天三四次,等到皮膚長出來就停止。也可以用珍珠末或白秈米粉。如果嬰兒的身體發熱發紅,是母親體內的火氣太旺盛。可以用石膏末敷在嬰兒身上。如果嬰兒的父母有梅毒遺傳,嬰兒出生後大部分身體會發紅發爛,沒有皮膚。這種情況應該服用換肌消毒散來治療,並在患處使用黃柏和煅石膏的細末。

嬰孩生下,周身如魚泡,或如水晶,擦破則水流,此濕毒注於皮膚也,以密陀僧研極細,炒過乾摻之,內服蘇合香丸。

八、蝦蟆瘟疫

白話文:

嬰兒出生後,全身像魚泡一樣,或像水晶一樣,一擦破,水就會流出來,這是濕毒侵入皮膚所致。用密陀僧研磨得非常細,炒乾後摻在患處,內服蘇合香丸。

嬰孩生下,胸腹忽如水晶色,臟腑俱見(此以胸腹腫亮光如水晶者即是,若臟腑俱見,則未必然),此名蝦蟆瘟,用大蝦蟆六隻,將四足紮起,以蝦蟆肚皮在水晶色處撫摩幾次,置兒臍上,再用第二隻,亦如前法,更換六隻,其病即痊。但蝦蟆眼中有蟾酥,須防迸出射人,宜以絹遮其眼,用畢將蝦蟆仍放歸曠野中。

九、陰囊縮腹

白話文:

嬰兒出生後,胸腹忽然變得像水晶一樣明亮,可以看到內臟(但以胸腹腫脹發亮如水晶者纔算,如果能看到內臟,則不一定),這叫做「蝦蟆瘟」。

治療方法是用六隻大蝦蟆,把四隻腳紮起來,用蝦蟆的肚皮在水晶色的地方撫摸幾次,然後放在嬰兒的肚臍上,再用第二隻蝦蟆,也像前面那樣做,更換六隻蝦蟆,病就好了。

要注意的是,蝦蟆的眼睛裡有蟾酥,可能迸出射到人,所以要用紗布蓋住蝦蟆的眼睛。用完後把蝦蟆放歸曠野。

嬰孩生下,數日之內,有陰囊忽收縮入腹,啼哭不止者,由受寒所致,用硫黃、吳茱萸各五錢為細末,研大蒜調塗臍下,再以蛇床子炒熱,帛包熨臍即下。

十、陰囊光腫

白話文:

嬰兒出生後,幾天之內,有陰囊突然收縮入腹,啼哭不止的,是由受寒引起的,用硫磺、吳茱萸各五錢研成細末,用大蒜研泥調和,塗抹在肚臍下,再用蛇牀子炒熱,用布包裹後熨在肚臍上,陰囊就會下降。

陰囊腫大,墜下不收,用紫蘇為末,如患處濕則乾摻,干則香油調塗,雖皮潰而核欲墜者,亦有神效。

白話文:

如果陰囊腫大並且下墜無法收回,可以用紫蘇研磨成細末。患處潮濕時,直接撒上紫蘇粉末;乾燥時,用香油調和塗抹。即使是皮膚已經潰爛且腫塊即將掉下來的情況,使用紫蘇粉末也會有很好的效果。

附方

(一)木瓜丸,治小兒吐不止。

木瓜,麝香,膩粉(即輕粉),木香,檳榔(各等分)

研細末,麵糊如小黃米大,每服一二丸,甘草水下,時時用之。

(二)香蘇飲,治小兒嘔吐、泄瀉等證。

白話文:

(一)木瓜丸,用來治療小兒嘔吐不止。

將等量的木瓜、麝香、輕粉、木香和檳榔研磨成細末,用麵糊製成如小黃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到兩丸,用甘草水送服,需要時隨時服用。

(二)香蘇飲,用於治療小兒嘔吐、腹瀉等症狀。

藿香,蘇葉,製厚朴,陳皮,枳殼,茯苓,煨木香,炙甘草(各等分)

以生薑為引,水煎服。

(三)二陳湯,治胃中寒濕痰濁等證。

白話文:

藿香、蘇葉、炮製厚的樸樹皮、陳皮、枳殼、茯苓、炒過的木香、炙過的甘草(按比例均等)。

陳皮(去白,脅下引痛醋炒,乾咳蜜制),半夏(生薑汁製,熱痰竹瀝制,妊娠惡阻醋製),茯苓(停飲心悸,桂枝煎酒製,各二錢),甘草(炙,痞脹,砂仁汁制,一錢),生薑(七片,咳逆痰結蜜煎)。一方有烏梅肉一個(瀉利,炒焦用)。

白話文:

陳皮(剝去白色表皮,脅痛時用醋炒,乾咳時用蜂蜜製於);半夏(用生薑汁製於,熱痰可以用竹瀝製於,妊娠惡阻時用醋製於);茯苓(用來治療停飲引起的心悸,用桂枝煎酒製於,各取二錢);甘草(熬製過,用於治療痞脹,用砂仁汁製於,取一錢);生薑(七片,如果咳嗽不止,有痰結時用蜂蜜煎);另取一方有烏梅肉一個(若腹瀉時,將烏梅肉炒焦後使用)。

(四)理中湯,治中焦脾胃虛寒,不能運化,嘔吐泄瀉,不飲不食,胸痹胸痞,腹痛痰多,傷寒直中太陰,自利不渴,寒霍亂吐瀉,四肢逆冷,自汗脈虛,便血血痢,傷胃吐血,婦人妊娠虛寒等證。

白話文:

(四)理中湯,治療中焦脾胃虛寒,功能不能正常運作,嘔吐腹瀉,不喝不吃,胸口鬱悶,胸部脹滿堵塞,腹痛痰多,傷寒直接影響太陰,腹瀉卻不覺得渴,寒冷引起霍亂嘔吐腹瀉,四肢冰冷,盜汗脈搏虛弱,便血血痢,損傷胃部而導致吐血,婦女懷孕期間虛寒等症狀。

人參,炙甘草,白朮(各三錢),乾薑(一錢)

清水煎服。

(五)換肌消毒散,治時瘡,楊梅瘡,初起或潰爛者。

白話文:

人參、炙甘草、白朮(各三錢),乾薑(一錢)。

用清水煎煮後服用。

換肌消毒散,用來治療時瘡和楊梅瘡,無論是剛開始還是已經潰爛的情況。

萆薢(五錢),當歸,白芷,皂角刺,薏苡仁(各一錢),白蘚皮,木瓜(勿犯鐵器),木通,金銀花(各七分),甘草,連翹,防風(各五分),茯苓,芍藥(各一錢),黃耆(二錢),川芎,生地(各八分)

白話文:

萆薢(五錢),當歸,白芷,皁角刺,薏苡仁(各一錢),白蘚皮,木瓜(勿犯鐵器),木通,金銀花(各七分),甘草,連翹,防風(各五分),茯苓,芍藥(各一錢),黃耆(二錢),川芎,生地(各八分)

萆薢(五錢),當歸,白芷,皁角刺,薏苡仁(各一錢),白蘚皮,木瓜(不要用鐵器切),木通,金銀花(各七分),甘草,連翹,防風(各五分),茯苓,芍藥(各一錢),黃耆(二錢),川芎,生地(各八分)

分作二三劑,清水煎服。

白話文:

萆薢(5錢),當歸,白芷,皂角刺,薏苡仁(各1錢),白蘚皮,木瓜(不能用鐵器切),木通,金銀花(各7分),甘草,連翹,防風(各5分),茯苓,芍藥(各1錢),黃耆(2錢),川芎,生地(各8分)。

分成二到三劑,用清水煎煮後服用。

(六)蘇合香丸,治傳屍,骨蒸,殗殜(傳屍癆之一),肺痿,疰忤,狐鬼邪祟,驚癇,中風,痰厥,心腹猝痛,昏迷僵仆,寒證氣閉,寒霍亂吐利,時氣瘴瘧,赤白暴痢,婦人瘀血,經閉,小兒驚搐,吐乳,療痃癖疔腫。

白話文:

(六)蘇合香丸,可用於治療傳屍癆之一的骨蒸、痃殜、肺痿、疰忤、狐鬼邪祟、驚癇、中風、痰厥、心腹猝痛、昏迷僵仆、寒證氣閉、寒霍亂吐利、時氣瘴瘧、赤白暴痢、婦女瘀血、經閉、小兒驚搐、吐乳、療痃癖疔腫。

蘇合香油(白色者佳,入安息膏內,五錢),丁香,安息香(另為末,用無灰酒五合,熬膏,飛去砂土),青木香,白檀香,沉香(另研極細),蓽茇,香附子(炒去毛),訶梨勒(煨取肉),烏犀角屑(鎊,另研極細),硃砂(另研水飛,以一半為衣,各一兩),薰陸香(另研),龍腦(另研,各五錢),麝香(另研,勿經火,七錢五分),一方加白朮去白檀香、蓽茇、訶梨勒。

白話文:

蘇合香油(白色質佳,放入安息膏中,五錢),丁香,安息香(另為末,用無灰酒五合,熬成膏,去除砂土),青木香,白檀香,沉香(另研磨非常細膩),紫蘇,香附子(炒去毛),訶梨勒(烘烤取出果肉),犀角屑(敲碎研磨非常細膩),硃砂(另研磨粉碎成粉末,一半用於塗抹其他成分,各一兩),乳香(另研磨),龍腦(另研磨,各五錢),麝香(另研磨,不加熱,七錢五分),另一種配方中沒有白檀香、紫蘇、訶梨勒,加入白朮。

用安息香膏並煉白蜜和丸,如芡實大,約重八分,硃砂為衣,蠟殼護封,每服一丸。

白話文:

使用安息香膏和煉過的蜂蜜混合做成丸狀,大小如芡實,重量約八分。再用硃砂塗在丸子表面,最後用蠟封住丸子。每次服用一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