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要略》~ 第三章·兒科特徵 (31)
第三章·兒科特徵 (31)
1. 第六節·疳證
共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許丸。
(一○六)養臟湯,治泄痢膿血,有如魚腦,後重脫肛,臍腹㽲痛。
人參,白朮(炒焦,各一錢五分),肉桂,訶子肉,木香,肉豆蔻,罌粟殼(蜜炙。各五分)
清水煎,分兩次服。忌食生冷、魚腥、麵食、油膩等物。夜起不瘥者,加附子五分,不應加一錢。
(一○七)麝香進食丸,治小兒乳食不消,心腹脹滿,煩熱喘急,嘔吐痰逆,腹鳴泄瀉,下痢赤白,腹痛後重,食症乳癖,痃氣痞結。
巴豆霜(一錢二分),當歸(米汁浸一宿炒),硃砂(另研),代赭石(煅醋淬七次),枳殼(炒),木香(各五錢),麝香(另研,五分)
共研末,麵糊為丸,如麻子大,一歲兒每服一丸。
(一○八)聖惠人參丸,治小兒哺露,或失衣當風,或冷水洗浴,以致腹脹瀉痢,或寒熱如瘧,不思食物,或食而不消化,或消化而不生肌肉,四肢羸瘦。
人參,麥冬(去心,焙),半夏(湯洗七遍去滑),黃耆,大黃(微炒),白茯苓,柴胡,黃芩(各三分),訶梨勒皮(煨),甘草(炙),鱉甲(去裙襴塗醋炙令黃。各一兩),芎藭(五錢)
搗籮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丸。
(一○九)千金消癖丸,治五疳,癖積。
蘆薈,阿魏(另為糊),青黛,木香,厚朴(姜炒),檳榔,陳皮,生甘草(各一錢),使君子肉,胡黃連,山楂肉,香附(醋炒),三稜(醋炒),莪朮(醋炒。各二錢),水紅花子,神麯(炒),麥芽(炒。各四錢),人參,白朮(土炒),茯苓(各三錢)
上為細末,將阿魏一錢,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丸。
(一一○)木香硇砂丸,治脾胃虛寒,宿食不消,婦人痃癖積聚,血塊刺痛。
木香,硇砂(另研),丁香,官桂,附子(泡),乾漆(炒煙盡),細墨,大黃,乳香(另研),蓬莪朮,青皮,京三稜,沒藥(另研),豬牙皂角,乾薑(泡。各等分),巴豆霜(減半)
研為末,以好醋一升,化開硇砂,去滓置銀器中,慢火熬,次下巴豆霜、大黃,熬成膏,將藥末與膏子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
按:一○九及一一○兩方,俱為攻伐之猛劑,用之中病即止。當服用時,即身體壯實者,亦宜與四君子湯、四物湯等同進,免傷正氣。
(一一一)紅花膏,外用。消癖積。
沒藥(五錢),血竭,麝香,阿魏(各三錢),當歸,赤芍(各一錢),水紅花料(一捆,煎汁去渣,熬膏一碗)
共為細末,入膏內攪勻,青布攤貼患處。
(一一二)阿魏保生膏,外用、治痞塊積聚。
先用麻油二十兩浸榆、桑、桃、槐、柳枝各二十一段,熬枯,再下蓖麻仁、巴豆各一百二十粒,大風子肉、土木鱉、番木鱉各五十個,穿山甲(炙)二十片,白附子、當歸、白芷各五錢,大黃二兩,甘草三錢,核桃肉一斤,熬枯濾去渣,復入淨鍋內,熬至滴水成珠,下飛淨血丹八兩,成膏,再下乳香(去油)、沒藥(去油)、兒茶、血竭、阿魏各五錢,冰片一錢,麝香三錢,水紅花(熬膏)四兩,攪勻,老嫩得宜,收貯勿泄氣,每用狗皮攤貼。凡不能服藥者,但將此膏貼心口上,即化痞消積,開胃進食(年老之人亦宜)。
白話文:
[第六節·疳證]
將藥材磨成細末,用水煮麵糊做成丸子,像綠豆大小,每次服用十幾顆。
(一○六) 養臟湯,治療拉肚子,大便帶膿血,像魚腦一樣,有裡急後重的感覺,甚至脫肛,肚臍和腹部隱隱作痛。
藥材包含:人參、炒焦的白朮各一錢五分,肉桂、訶子肉、木香、肉豆蔻、蜜炙過的罌粟殼各五分。
用水煎煮,分兩次服用。忌吃生冷、魚腥、麵食、油膩等食物。如果夜裡症狀沒有改善,可以加附子五分,如果仍然沒有效果,就加到一錢。
(一○七) 麝香進食丸,治療小兒因為吃奶或食物不消化,導致心腹脹滿,煩躁發熱,呼吸急促,嘔吐,痰多,腹部有鳴叫聲,拉肚子,大便帶紅或白色的黏液,腹痛,有裡急後重的感覺,還有食積、乳積、疝氣痞塊等問題。
藥材包含:巴豆霜一錢二分,用米汁浸泡過夜後炒過的當歸、另外研磨的硃砂、煅燒後用醋淬過七次的代赭石、炒過的枳殼、木香各五錢,另外研磨的麝香五分。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麵糊做成丸子,像麻子大小,一歲的嬰兒每次服用一顆。
(一○八) 聖惠人參丸,治療小兒因為哺乳時受涼,或是衣服穿得太少而吹到風,或是用冷水洗澡,導致腹脹拉肚子,或是發冷發熱像瘧疾一樣,不想吃東西,或是吃了東西不消化,或是消化了但不長肉,導致四肢消瘦。
藥材包含:人參、去掉心後焙乾的麥冬、用熱水洗過七遍去除黏液的半夏、黃耆、稍微炒過的大黃、白茯苓、柴胡、黃芩各三分,煨過的訶梨勒皮、炙過的甘草、去除裙邊用醋塗抹炙黃的鱉甲各一兩,芎藭五錢。
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用煉過的蜂蜜調和做成丸子,像麻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到五顆。
(一○九) 千金消癖丸,治療各種疳積和腹部腫塊。
藥材包含:蘆薈、另外做成糊狀的阿魏、青黛、木香、用薑炒過的厚朴、檳榔、陳皮、生甘草各一錢,使君子肉、胡黃連、山楂肉、用醋炒過的香附、用醋炒過的三稜、用醋炒過的莪朮各二錢,水紅花子、炒過的神麯、炒過的麥芽各四錢,人參、用土炒過的白朮、茯苓各三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取阿魏一錢,用麵糊調和做成丸子,像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三到五顆。
(一一○) 木香硇砂丸,治療脾胃虛寒,宿食不消化,婦女腹部有積塊、血塊刺痛。
藥材包含:木香、另外研磨的硇砂、丁香、官桂、泡過的附子、炒到冒煙的乾漆、細墨、大黃、另外研磨的乳香、蓬莪朮、青皮、京三稜、另外研磨的沒藥、豬牙皂角、泡過的乾薑各等份,巴豆霜減半。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一升好醋化開硇砂,去除雜質放在銀器中,用慢火熬煮,再放入巴豆霜、大黃,熬成膏狀,然後將藥末與膏狀物混合做成丸子,像麻子大小,每次服用二三十顆。
注意:(一○九)和(一一○)這兩個方子都是藥性很猛的藥,用藥有效就要立即停止。即使是身體強壯的人,服用這些藥的時候,最好也要同時服用四君子湯、四物湯等補氣血的藥,以免損傷身體的正氣。
(一一一) 紅花膏,外用,可以消除腹部腫塊。
藥材包含:沒藥五錢,血竭、麝香、阿魏各三錢,當歸、赤芍各一錢,水紅花料一捆,煎煮後去除雜質,熬成一碗膏狀。
將其他藥材磨成細末,加入膏中攪拌均勻,用青布攤開貼在患處。
(一一二) 阿魏保生膏,外用,治療痞塊積聚。
先用麻油二十兩浸泡榆樹、桑樹、桃樹、槐樹、柳樹枝各二十一段,熬至枯黃,再加入蓖麻仁、巴豆各一百二十粒,大風子肉、土木鱉、番木鱉各五十個,炙過的穿山甲二十片,白附子、當歸、白芷各五錢,大黃二兩,甘草三錢,核桃肉一斤,熬至枯黃濾去渣,再放入乾淨的鍋中,熬煮至滴水成珠,加入飛過的血丹八兩,製成膏狀,然後加入去除油脂的乳香、去除油脂的沒藥、兒茶、血竭、阿魏各五錢,冰片一錢,麝香三錢,水紅花熬製的膏四兩,攪拌均勻,稠度適中,密封保存,不要讓它漏氣。每次使用時用狗皮攤開貼上。凡是不能服藥的人,只要將這個膏藥貼在心口上,就可以化解痞塊,消除積滯,開胃進食(老年人也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