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要略》~ 第三章·兒科特徵 (29)
第三章·兒科特徵 (29)
1. 第六節·疳證
(八十六)青金散,外用。治小兒疥癬,遍身瘙癢,膿水淋漓,經年不愈。
松香(二兩),蛤粉(五錢),青黛(二錢五分)
研為末,油調搽用,或乾摻之,加輕粉,枯礬各三錢,尤效。
(八十七)瀉肝散,瀉肝,通絡。
木賊草,威靈仙,家菊花,羌活,蟬蛻(去足),生大黃,甘草(炙),石決明(各等分),樟腦(或作龍腦,少許)
研為末,每服二錢,獖豬肝一兩批開去膜,摻藥在內,線纏,米泔煮熟嚼下。
(八十八)殺疳散,消疳。
防風,龍腦,牡蠣,白芷,細辛,五味子(各一錢)
研為末,每服一錢,食後粥飲調下。
(八十九)退翳丸,治目生翳膜。
蟬蛻,白菊花,夜明砂,車前子,連翹(各五錢),黃連(一兩),蛇蛻(一條,炒)
研為末,米泔煮豬肝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薄荷湯送下。
(九十)羚羊角丸,治肝肺壅熱,眼生胬肉,赤脈澀痛,及赤眼障翳,癢痛羞明,小兒風疳。
羚羊角屑,生甘草,白何首烏,瓦松(各一兩),生乾地黃,鬱金(各二兩)
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
(九十一)消疳無價散,治小兒疳眼。
石決明(一兩五錢,煅),爐甘石(童便泡一日夜,燒透,以能浮水者為佳),滑石,海螵蛸(煅去殼,各五錢),雄黃(二錢),硃砂(一錢),冰片(五分)
共為細末,量兒大小,或三四分,或五六分,用不落水雞肝一副,竹刀切破,上開下連,摻藥在內,用線紮好,加淘米水,入砂罐煮熟,連湯食盡,雖疳積眼瞎,可以復明。
(九十二)蕤仁膏,外用。治風熱眼,赤絲亂脈,癢痛無定。
蕤仁(去殼皮心膜油,五錢),酥(一栗子大)
和勻,研攤碗內,用艾一小團,燒煙出,以碗覆於煙上熏之,煙盡,再研令勻,入硃砂、麝香各五分,瓷器收貯,每用如麻子大,點兩眥頭,一日二次。如點老翳,加硼砂末少許。
(九十三)龍腦丸,治小兒腦疳,羸瘦煩熱。
龍腦,麝香,雄黃(各一錢),胡黃連末,牛黃,硃砂,熊膽,蘆薈,蝦蟆灰(各一分)
共研為粉,以水化熊膽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
(九十四)龍膽丸,治腦疳,及腦熱瘡。
龍膽草,升麻,苦楝根皮(焙),赤茯苓,防風,蘆薈,油發灰(各二錢),干青黛,淨黃連(各三錢)
研為末,獖豬膽汁浸糕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
(九十五)吹鼻龍腦散,外用,治小兒腦疳。
龍腦,麝香(各少許),蝸牛殼(炒令黃),蝦蟆(燒灰),瓜蒂,黃連,細辛(各一分)
共為細末,每取少許,吹於鼻中。
(九十六)柴胡飲,治骨蒸疳氣,五心煩熱,日晡轉盛,口乾無味,渴多身瘦,胸滿痰緊,食減神昏,小便黃色。
北柴胡,人參,當歸,黃芩,赤芍,甘草(炙,各一兩),生大黃,桔梗,北五味子,半夏(各半兩)
白話文:
第六節·疳證
(八十六)青金散,外用
此藥方用於治療小兒疥癬,全身搔癢,流膿水,多年不癒的狀況。
配方:松香(約75克),蛤粉(約18克),青黛(約9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油調和後塗抹患處,或直接乾粉撒於患處。若加入輕粉、枯礬各約11克,效果更佳。
(八十七)瀉肝散
此藥方用於瀉肝火,疏通經絡。
配方:木賊草、威靈仙、家菊花、羌活、蟬蛻(去除足部)、生大黃、甘草(炙)、石決明(各等量),加上少量樟腦(或龍腦)。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7克。取一兩豬肝,切開去除薄膜,將藥粉摻入,用線纏好,放入米泔水中煮熟後嚼服。
(八十八)殺疳散
此藥方用於消除疳積。
配方:防風、龍腦、牡蠣、白芷、細辛、五味子(各約3.75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3.75克,飯後用粥或湯調服。
(八十九)退翳丸
此藥方用於治療眼睛長翳膜。
配方:蟬蛻、白菊花、夜明砂、車前子、連翹(各約18克),黃連(約37.5克),蛇蛻(一條,炒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米泔水煮豬肝,將藥粉與豬肝和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30丸,用薄荷湯送服。
(九十)羚羊角丸
此藥方用於治療肝肺鬱熱,導致眼睛長胬肉,紅脈澀痛,以及紅眼障翳,癢痛怕光,小兒疳積。
配方:羚羊角屑、生甘草、白何首烏、瓦松(各約37.5克),生乾地黃、鬱金(各約75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15丸。
(九十一)消疳無價散
此藥方用於治療小兒疳眼。
配方:石決明(約56克,煅燒過),爐甘石(用童子小便浸泡一日夜,燒透,以能浮於水面為佳),滑石、海螵蛸(煅燒去除外殼,各約18克),雄黃(約7.5克),硃砂(約3.75克),冰片(約1.8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根據小孩年齡大小,取約1.1克到2.2克,取一副未沾水的雞肝,用竹刀切開,上部切開下部相連,將藥粉摻入其中,用線紮好,加入淘米水,放入砂罐中煮熟,連湯一起吃完。即使是疳積導致的眼睛失明,也能夠恢復視力。
(九十二)蕤仁膏,外用
此藥方用於治療風熱引起的眼疾,如紅絲亂脈,癢痛不定。
配方:蕤仁(去除外殼、皮、心膜油,約18克),酥油(約一顆栗子大小)。
將兩者混合均勻,在碗內研磨攤開,用一小團艾草,燒出煙,將碗覆蓋在煙上熏,待煙盡後,再研磨均勻,加入硃砂、麝香各約1.8克,用瓷器儲存。每次用約芝麻大小的量,點在眼角兩側,一日兩次。若治療老舊翳障,可加入少量硼砂粉。
(九十三)龍腦丸
此藥方用於治療小兒腦疳,導致身體消瘦、煩躁發熱。
配方:龍腦、麝香、雄黃(各約3.75克),胡黃連末、牛黃、硃砂、熊膽、蘆薈、蝦蟆灰(各約0.375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化開熊膽後和藥粉一起製成丸狀,大小如麻子。每次服用3丸。
(九十四)龍膽丸
此藥方用於治療腦疳,以及腦部熱瘡。
配方:龍膽草、升麻、苦楝根皮(焙乾)、赤茯苓、防風、蘆薈、油發灰(各約7.5克),乾青黛、淨黃連(各約11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豬膽汁浸泡後的糕糊製成丸狀,大小如麻子。每次服用20丸。
(九十五)吹鼻龍腦散,外用
此藥方用於治療小兒腦疳。
配方:龍腦、麝香(各少許),蝸牛殼(炒黃),蝦蟆(燒成灰),瓜蒂,黃連,細辛(各約0.375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取少量吹入鼻中。
(九十六)柴胡飲
此藥方用於治療骨蒸疳氣,五心煩熱,午後加重,口乾無味,口渴、身體消瘦,胸悶痰多,食慾不振,精神昏沉,小便黃色。
配方:北柴胡、人參、當歸、黃芩、赤芍、甘草(炙,各約37.5克),生大黃、桔梗、北五味子、半夏(各約18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