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要略》~ 第三章·兒科特徵 (25)
第三章·兒科特徵 (25)
1. 第六節·疳證
(四十五)青黛散,治小兒疳痢不止,下部發癢。
青黛,蟾灰,胡粉(微炒),黃連(微炒),麝香(細研。各二錢五分),赤石脂(五錢),訶梨勒皮(一兩,微煨)
搗籮為散,每服五分,乳汁調下。
(四十六)殺疳丸,治疳痢不止。
雄黃,麝香,牛黃,蘆薈,硃砂,龍骨(燒令赤色),密陀僧(燒紅),胡黃連(各二錢五分),青黛(五錢),金箔(十片),肉豆蔻(二枚),蟾酥(熱水化如泥、一錢二分五釐)
共為細末,入蟾酥研令勻,湯浸蒸餅和丸,如黃米大。
(四十七)肉豆蔻丸,治疳痢,不吃乳食,四肢瘦弱。
肉豆蔻(一枚),木香(五錢),人參,訶子肉(煨),硃砂,麝香(各二錢五分)
研為細末,令勻,軟飯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米飲下。
(四十八)蕪荑丸,治小兒疳痢久不瘥。
蕪荑(五錢研末),羊肝(一具)
先以羊肝切片,以蕪荑末摻在肝內,線纏合,米泔水中煮令熟,搗爛,糯米飯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粥飲送下。
(四十九)白龍骨丸,治小兒疳痢不止。
白龍骨,白石脂,雞屎礬(燒令汁盡),黃連(微炒),胡粉(微炒),白茯苓,阿膠(搗碎炒令黃燥。各五錢)
共為細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粥飲送下。
(五十)白朮散,治小兒疳痢,腹脹疼痛,日夜二三十行。
白朮(微炒,一兩),當歸(微炒),地榆(微炒),木香,赤芍,甘草(炙。各五錢)
為粗末,每服一錢,清水煎服。
(五十一)胡黃連丸,治疳痢腹痛。
胡黃連(五錢),沒藥,木香(各二錢五分)
共為末,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
(五十二)肥兒丸(甲)消蟲,進食。治小兒食積,五疳。
肉豆蔻(煨),使君子肉(焙),麥芽(炒),黃連(薑汁炒黑色),神麯(炒。各五錢),檳榔(二枚),木香(二錢),一方加白朮(五錢),山楂肉,枳實(各二錢)
研為細末,蒸餅調和,稍加白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
(五十三)肥兒丸(乙)治小兒脾疳。
人參(二錢五分),白朮(土炒),胡黃連(各五錢),茯苓(三錢),黃連(二錢),使君子肉(四錢),神麯(炒),麥芽(炒),山楂肉(各三錢五分),甘草(炙),蘆薈(各一錢五分)
共研末,黃米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二三十丸。
(五十四)肥兒丸(丙)殺蟲,退熱。治小兒脾虛疳積,面黃體瘦,肚脹腹大,一切積滯。
厚朴,雞內金,茯苓(各四兩),新會皮,青皮(各二兩),五穀蟲,縮砂仁,胡黃連(各三兩),白朮(炒,六兩),麥冬(炒),白扁豆,山楂肉(炒焦。各八兩),檳榔(一兩五錢),乾蟾(炙,十一具),六神麯(十二兩)
白話文:
**(四十五)青黛散:**這個藥方治療小兒因疳痢引起的持續腹瀉,以及肛門周圍搔癢。
藥材包含:青黛、蟾蜍灰、稍微炒過的胡粉、稍微炒過的黃連、細磨的麝香(各二錢五分),赤石脂(五錢),稍微煨過的訶梨勒皮(一兩)。
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分,用母乳調和後餵服。
**(四十六)殺疳丸:**這個藥方治療持續不止的疳痢。
藥材包含:雄黃、麝香、牛黃、蘆薈、硃砂、燒至紅色的龍骨、燒紅的密陀僧、胡黃連(各二錢五分),青黛(五錢),金箔(十片),肉豆蔻(二枚),用熱水化開成泥狀的蟾酥(一錢二分五釐)。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蟾酥攪拌均勻,用藥湯浸泡過的蒸餅和成藥丸,大小如黃米粒般。
**(四十七)肉豆蔻丸:**這個藥方治療疳痢,症狀為不吃母乳或食物,四肢瘦弱。
藥材包含:肉豆蔻(一枚),木香(五錢),人參、煨過的訶子肉、硃砂、麝香(各二錢五分)。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用軟飯捏成藥丸,大小如麻子般,每次服用三丸,用米湯送服。
**(四十八)蕪荑丸:**這個藥方治療小兒久治不癒的疳痢。
藥材包含:研磨成末的蕪荑(五錢),羊肝(一副)。
先將羊肝切片,將蕪荑末摻入肝片中,用線綑綁,放入米泔水中煮熟,搗爛,與糯米飯混合捏成藥丸,大小如麻子般,每次服用五丸,用粥送服。
**(四十九)白龍骨丸:**這個藥方治療小兒持續不止的疳痢。
藥材包含:白龍骨、白石脂、燒至汁盡的雞屎礬、稍微炒過的黃連、稍微炒過的胡粉、白茯苓、搗碎炒至黃燥的阿膠(各五錢)。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和成藥丸,大小如麻子般,每次服用五丸,用粥送服。
**(五十)白朮散:**這個藥方治療小兒疳痢,伴隨腹脹疼痛,一天腹瀉二三十次。
藥材包含:稍微炒過的白朮(一兩),稍微炒過的當歸、稍微炒過的地榆、木香、赤芍、炙甘草(各五錢)。
將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煎服。
**(五十一)胡黃連丸:**這個藥方治療疳痢引起的腹痛。
藥材包含:胡黃連(五錢),沒藥、木香(各二錢五分)。
將藥材研磨成末,用糯米飯和成藥丸,大小如綠豆般,每次服用五丸。
**(五十二)肥兒丸(甲):**這個藥方可以驅蟲、幫助消化。治療小兒因食物積滯引起的消化不良以及五種疳病。
藥材包含:煨過的肉豆蔻、焙過的使君子肉、炒過的麥芽、用薑汁炒至黑色的黃連、炒過的神麯(各五錢),檳榔(二枚),木香(二錢)。另一個配方額外加入白朮(五錢)、山楂肉、枳實(各二錢)。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蒸餅調和,稍加蜂蜜和成藥丸,大小如彈珠般,每次服用一丸。
**(五十三)肥兒丸(乙):**這個藥方治療小兒脾疳。
藥材包含:人參(二錢五分),土炒過的白朮、胡黃連(各五錢),茯苓(三錢),黃連(二錢),使君子肉(四錢),炒過的神麯、炒過的麥芽、山楂肉(各三錢五分),炙甘草、蘆薈(各一錢五分)。
將藥材研磨成末,用黃米糊和成藥丸,大小如黍米般,每次服用二三十丸。
**(五十四)肥兒丸(丙):**這個藥方可以驅蟲、退熱。治療小兒因脾虛引起的疳積,症狀為面色發黃、身體消瘦、肚子脹大,以及各種積滯。
藥材包含:厚朴、雞內金、茯苓(各四兩),新會皮、青皮(各二兩),五穀蟲、縮砂仁、胡黃連(各三兩),炒過的白朮(六兩),炒過的麥冬、白扁豆、炒焦的山楂肉(各八兩),檳榔(一兩五錢),炙過的乾蟾(十一隻),六神麯(十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