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要略》~ 第三章·兒科特徵 (23)
第三章·兒科特徵 (23)
1. 第六節·疳證
研為細末,豬膽汁浸糕和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湯送下。
(二十四)生熟地黃湯,治疳眼內有朦霧。
生地,熟地(各五錢),川芎,赤苓,枳殼(炒),杏仁(水浸,去皮尖),川黃連,半夏曲,天麻,地骨皮,甘草(炙),當歸(各二錢五分)
銼散,每服二錢,加生薑三片,黑豆十五粒,清水煎服。
(二十五)熊膽天麻丹,治風疳羸瘦,搖頭揉目,百般拘急。
熊膽,天麻,羌活,蟬蛻,使君子(去殼),胡黃連(各一兩),蘆薈,乾蟾(酥炙黃。各五錢)
搗籮為細末,粳米飯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
(二十六)蘆薈丸,治疳癖,肌肉消瘦,發熱潮熱,不思飲食,口乾作渴,或肝疳食積,口鼻生瘡,牙齦蝕爛。
蘆薈,胡黃連,黃連(炒焦),木香,白蕪荑(炒),青皮(各五錢),當歸,茯苓,陳皮(各一兩五錢),甘草(炙,七錢)
共研細末,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
(二十七)地黃清肺飲,治小兒肺熱疳䘌,咳嗽多啼,壯熱惡寒。
生地黃,紫蘇,北前胡,防風,赤苓,黃芩,當歸,天冬(去心),連翹,桔梗,甘草(炙。各二錢五分),桑白皮(炒,五錢)
銼散,每服二錢。
(二十八)益氣丸,治少氣,氣極。
人參,麥冬(各七錢),陳皮,甘草(炙。各五錢),五味子(二十一粒)
研為細末,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
(二十九)化䘌丸,治諸疳生蟲,不時啼哭,嘔吐清水,肚腹脹痛,唇口紫黑,腸頭濕癢。
蕪荑,蘆薈,青黛,川芎,白芷梢,胡黃連,蝦蟆灰(各等分)
研為末,豬膽汁浸粉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
(三十)補肺散,治久患咳嗽,肺虛氣促,有痰噁心。
阿膠(一兩五錢,銼炒),白茯苓,馬兜鈴,糯米(各五錢),甘草(炙,四錢),杏仁(二十一粒,湯泡去皮尖)
研為末,每服二錢,清水煎服。
(三十一)麝香丹,治小兒肺疳,皮毛枯燥,咳嗽上氣。
胡黃連(一兩),半夏(五錢),蘇子(微炒),五味子(各一分),乾蟾(一枚,塗酥炙微黃色),麝香(細研),蘆薈(細研),硃砂(細研。各一分)
先以前五味搗籮為細末,次入後三味,共作一處,拌勻,棗肉和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五丸至七丸。
(三十二)阿膠散,治肺虛有火,嗽無津液,咳而哽氣者。
阿膠(一兩五錢,麩炒成珠),牛蒡子(炒香),甘草(炙。各二錢五分),馬兜鈴(焙,五錢),杏仁(去皮尖麩炒,七個),糯米(一兩),加生黃耆(五錢)
研為末,每服一兩,小兒一二錢。
(三十三)胡黃連丸,治肺疳不欲乳食,時腹痛。
胡黃連,當歸,訶子皮,木香(各五錢),青橘皮,蘇子,杏仁(炒微黃。各一分),麝香(一錢,研入)
白話文:
第六節·疳證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豬膽汁浸泡過的米糕一起和成藥丸,像麻子大小,每次服用十丸,用薄荷湯送服。
(二十四) 生熟地黃湯,治療疳病引起的眼睛內有模糊不清的狀況。
使用生地黃、熟地黃各五錢,川芎、赤茯苓、炒枳殼、水泡去皮尖的杏仁、川黃連、半夏曲、天麻、地骨皮、炙甘草、當歸各二錢五分。
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二錢,加入生薑三片,黑豆十五粒,用水煎服。
(二十五) 熊膽天麻丹,治療因風邪引起的疳病,導致身體消瘦、搖頭揉眼睛、煩躁不安等症狀。
使用熊膽、天麻、羌活、蟬蛻、去殼的使君子、胡黃連各一兩,蘆薈、用酥油炙烤至黃色的乾蟾各五錢。
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用粳米飯和成藥丸,像黍米大小,每次服用十丸。
(二十六) 蘆薈丸,治療疳積,導致肌肉消瘦、發熱潮熱、食慾不振、口渴,或是肝疳導致的食積、口鼻生瘡、牙齦潰爛等症狀。
使用蘆薈、胡黃連、炒焦的黃連、木香、炒白蕪荑、青皮各五錢,當歸、茯苓、陳皮各一兩五錢,炙甘草七錢。
將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用米糊和成藥丸,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七八十丸。
(二十七) 地黃清肺飲,治療小兒肺熱引起的疳病,導致咳嗽多哭鬧、高燒怕冷等症狀。
使用生地黃、紫蘇、北前胡、防風、赤茯苓、黃芩、當歸、去心的天冬、連翹、桔梗、炙甘草各二錢五分,炒桑白皮五錢。
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二錢。
(二十八) 益氣丸,治療氣虛,氣息極度微弱的症狀。
使用人參、麥冬各七錢,陳皮、炙甘草各五錢,五味子二十一粒。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做成芡實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
(二十九) 化蟲丸,治療各種疳病引起的生蟲、不時啼哭、嘔吐清水、肚子脹痛、嘴唇發紫發黑、腸道濕癢等症狀。
使用蕪荑、蘆薈、青黛、川芎、白芷梢、胡黃連、蝦蟆灰等分量。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豬膽汁浸泡過的麵糊和成藥丸,像麻子大小,每次服用一二十丸。
(三十) 補肺散,治療久咳不癒、肺氣虛弱、氣喘、痰多噁心的症狀。
使用阿膠(一兩五錢,切碎炒過)、白茯苓、馬兜鈴、糯米各五錢,炙甘草四錢,用熱水浸泡去皮尖的杏仁二十一粒。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煎服。
(三十一) 麝香丹,治療小兒肺疳,導致皮膚乾燥、毛髮枯槁、咳嗽氣喘等症狀。
使用胡黃連一兩,半夏五錢,微炒的蘇子、五味子各一分,用酥油炙烤至微黃色的乾蟾一枚,細研的麝香、細研的蘆薈、細研的硃砂各一分。
先將前五味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再加入後三味藥材,一起拌勻,用棗泥和成藥丸,像黍米大小,每次服用五到七丸。
(三十二) 阿膠散,治療肺虛有火,導致咳嗽沒有津液、咳嗽時哽咽的症狀。
使用阿膠(一兩五錢,用麩皮炒成珠狀)、炒香的牛蒡子、炙甘草各二錢五分,焙過的馬兜鈴五錢,用麩皮炒過的去皮尖杏仁七個,糯米一兩,加入生黃耆五錢。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兩,小兒服用一二錢。
(三十三) 胡黃連丸,治療肺疳導致的食慾不振、時常腹痛的症狀。
使用胡黃連、當歸、訶子皮、木香各五錢,青橘皮、蘇子、炒至微黃的杏仁各一分,加入研磨成粉的麝香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