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要略》~ 第三章·兒科特徵 (22)

回本書目錄

第三章·兒科特徵 (22)

1. 第六節·疳證

(十五)益黃散,治小兒脾胃虛寒,乳食不化,腹痛泄利,婦人妊娠嘔吐泄瀉,產後泄瀉。

陳橘皮,青橘皮,訶子肉(煨),甘草(炙。各五錢),丁香(二錢)

研為細末,每服二三錢,清水煎服。

(十六)參苓白朮散,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多困少氣,胸中痞滿,噫嘔腹逆,喘嗽消渴,大便不實及久瀉,癰疽潰後不思食者。

人參,茯苓,於朮,山藥,石蓮肉,白扁豆,桔梗,砂仁,薏苡仁,甘草,一方有陳皮、神麯,無桔梗。

(十七)神效換肌丸,治脾疳。

川黃連(炒),鱉甲(酒炙),肉豆蔻(煨),使君子(麵裹煨),神麯(炒),麥芽(炒。各五錢),訶子肉(二錢五分),麝香(五分)

研為末,丸如芥子大,每服二三錢,米湯送下。

(十八)大胡黃連丸,殺蟲,進食。治小兒驚疳腹脹,肌瘦發黃,煩熱飲水,多睡吼啀,大便或瀉或秘,好食泥土、生米等物,療瘡癬。

胡黃連,黃連,苦楝子(各一錢),白蕪荑(五錢),蟾頭(燒存性研,一分),麝香(另研,一錢),青黛(另研,一錢五分),蘆薈(另研,一分)

先將前四味研為細末,豬膽汁和丸如胡桃大,中置巴豆仁一枚,外用油紙裹之,同米一升許蒸,至米熟為度,再入後四味,少加曲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或十五丸。

(十九)蘆薈丸,治疳氣羸瘦,面色痿黃,腹脅脹滿,頭髮作穗,揉鼻咬甲,好食泥土,痢色無定,寒熱往來,目澀口臭,齒齦爛黑,遍體生瘡,及婦人熱結經閉作塊上衝梗痛,常服長肌,退黃,殺疳蟲,進乳食。

蘆薈,麝香,硃砂(水飛。各一錢),干蝦蟆(一兩,同皂莢燒存性),青黛(二錢五分),大皂角(去皮弦子,一兩)

共研末,令勻,湯浸蒸餅為丸,如麻子大,三歲兒每服二十丸。

(二十)木香散,治食疳,下痢無度。

南木香(銼),肉豆蔻(去殼。各一兩),乾蟾(酥炙,二個),胡黃連,使君子(去殼),五靈脂(各一兩),巴豆(七個),麝香(一分)

研為細末,拌勻,滴水於石臼中,搗一二百下,丸如黍米大,每服二丸至三丸。

(二十一)地黃丸,治小兒腎虛囟不合,體瘦骨露,及腎疳,天柱倒。

熟地黃(洗焙,八錢),澤瀉(洗,二錢),牡丹皮(去心),白茯苓(各三錢),山茱萸肉,牛膝,鹿茸(酥炙),山藥(各四錢)

研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二十二)耆歸湯,治小兒稟賦素弱,痘瘡出不快,及肝虛目視不明。

黃耆(蜜水塗炙,一兩),全當歸(酒洗焙),白芍,川芎(各五錢),甘草(炙,三錢)

每服二錢,清水煎服。

(二十三)天麻丸,治肝疳,風疳,疳眼。

天麻,青黛,川黃,五靈脂,夜明砂(微炒),川芎,蘆薈(各二錢),龍膽草,防風,蟬蛻(去足,各一錢五分),全蠍(焙,二枚),麝香(少許),乾蟾頭(炙焦,三錢)

白話文:

第六節·疳證

(十五)益黃散: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小兒因為脾胃虛寒,導致消化不良,腹痛拉肚子;也適用於孕婦妊娠期間的嘔吐腹瀉,以及產後腹瀉。

藥材包含:陳皮、青皮、煨過的訶子肉、炙甘草各五錢,丁香二錢。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到三錢,用清水煎煮後服用。

(十六)參苓白朮散:這個方子可以治療脾胃虛弱,導致食慾不佳、精神疲憊、容易睏倦、氣虛乏力、胸悶腹脹、打嗝嘔吐、反胃、咳嗽氣喘、口渴、大便不成形或長期腹瀉,以及癰疽潰爛後食慾不振的狀況。

藥材包含:人參、茯苓、白朮、山藥、石蓮肉、白扁豆、桔梗、砂仁、薏苡仁、甘草。有的版本會加入陳皮、神曲,但沒有桔梗。

(十七)神效換肌丸:這個方子可以治療脾疳。

藥材包含:炒過的川黃連、酒炙過的鱉甲、煨過的肉豆蔻、麵粉包裹後煨過的使君子、炒過的神曲、炒過的麥芽各五錢,訶子肉二錢五分,麝香五分。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做成芥菜籽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到三錢,用米湯送服。

(十八)大胡黃連丸:這個方子可以殺蟲、促進食慾。可以用來治療小兒因為疳疾引起的腹脹、肌肉消瘦、面色發黃、煩躁發熱想喝水、嗜睡、哭鬧,大便時而腹瀉時而便秘,喜歡吃泥土、生米等異物,也可以治療瘡癬。

藥材包含:胡黃連、黃連、苦楝子各一錢,白蕪荑五錢,燒成炭研磨的蟾蜍頭一分,另研磨的麝香一錢,另研磨的青黛一錢五分,另研磨的蘆薈一分。

先將前四味藥材研成細粉,用豬膽汁和成胡桃大小的藥丸,中間放一顆巴豆仁,外面用油紙包裹,與一升米一同蒸,直到米熟,再加入後四味藥材,稍微加一點麵糊混合製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到十五丸。

(十九)蘆薈丸: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因為疳疾導致的身體虛弱消瘦、面色萎黃、腹部脹滿、頭髮像穗子一樣豎起、揉鼻子咬指甲、喜歡吃泥土、腹瀉時好時壞、忽冷忽熱、眼睛乾澀、口臭、牙齦潰爛發黑、全身長瘡,以及婦女因熱結導致月經不通、胸腹脹痛。長期服用可以使肌肉生長、退黃、殺滅疳蟲、促進乳汁和食慾。

藥材包含:蘆薈、麝香、水飛過的硃砂各一錢,與皂莢一同燒成炭的乾蝦蟆一兩,青黛二錢五分,去皮筋的大皂角一兩。

將這些藥材一起研成細粉,攪拌均勻,用湯浸泡過的蒸餅做成藥丸,像麻子大小,三歲兒童每次服用二十丸。

(二十)木香散:這個方子可以治療食疳,導致的腹瀉不止。

藥材包含:切碎的南木香、去殼的肉豆蔻各一兩,酥油炙過的乾蟾蜍兩個,胡黃連、去殼的使君子、五靈脂各一兩,巴豆七個,麝香一分。

將這些藥材研成細粉,拌勻,在石臼中滴入水,搗一百到兩百下,做成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到三丸。

(二十一)地黃丸: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小兒因為腎虛導致囟門閉合不全、身體消瘦骨瘦如柴,以及腎疳、天柱骨(頸椎)歪斜。

藥材包含:洗過烘乾的熟地黃八錢,洗過的澤瀉二錢,去心的牡丹皮、白茯苓各三錢,山茱萸肉、牛膝、酥油炙過的鹿茸、山藥各四錢。

將這些藥材研成細粉,用煉好的蜂蜜和成藥丸,像梧桐子大小。

(二十二)耆歸湯: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小兒先天體質虛弱、出痘瘡不順利,以及肝虛導致的視力模糊。

藥材包含:蜜水塗抹炙過的黃耆一兩,酒洗烘乾的全當歸、白芍、川芎各五錢,炙甘草三錢。

每次服用二錢,用清水煎煮後服用。

(二十三)天麻丸:這個方子可以治療肝疳、風疳、疳眼。

藥材包含:天麻、青黛、川黃連、五靈脂、微炒過的夜明砂、川芎、蘆薈各二錢,龍膽草、防風、去足的蟬蛻各一錢五分,焙過的蠍子兩枚,少量麝香,炙焦的乾蟾蜍頭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