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要略》~ 第三章·兒科特徵 (20)

回本書目錄

第三章·兒科特徵 (20)

1. 第六節·疳證

蘆薈(酒蒸),五靈脂(洗淨泥砂,微炒),夜明砂(炒),廣皮(酒炒),青皮(醋炒),蓬莪朮(煨),使君子肉(煨),木香,川芎,當歸,砂仁(酒炒。各二錢),潞黨參,川連(薑汁炒),乾蟾蜍(酥炙。各三錢)

上為細末,公豬膽二枚取汁和藥,粟米糊丸龍眼大,米飲化服。

咬牙舒舌,舌上生瘡,愛飲冷水,唇紅面白,喜伏地臥,此心疳也,本方去蓬莪朮、砂仁、青皮、廣皮、川芎、木香六味,加生地、茯苓、膽星各二錢,辰砂、甘草各一錢。面青,目生白膜,泄瀉夾水或青色,此肝疳也,本方去蓬莪朮、砂仁、廣皮、木香,加膽星、甘草、梔子仁、防風、天麻、蟬蛻各二錢。

青黛錢半,食泥土冷物,面身俱黃,發稀作穗,頭大項小,腹脹腳弱,泄瀉肌瘦,晝涼夜熱,不思飲食,此脾疳也,專用本方。鼻下赤爛,手足枯細,口中腥臭,右腮㿠白喘嗽,此肺疳也,本方去蓬莪朮、砂仁、青皮、川芎、木香,加桑皮、桔梗、蘇葉、阿膠、炙甘草各二錢。

耳內外生瘡,腳如鶴膝,頭縫不合,或齒鼻爛變成牙疳,此腎疳也,本方去蓬莪朮、砂仁、青皮、廣皮、木香、五靈脂,加熟地、茯苓、山藥、萸肉各二錢。久瀉不止,胃虛成疳,本方去蘆薈、五靈脂,加茯苓、冬瓜、肉果、訶子各二錢,黨參倍用。久痢不止,脾虛成疳,本方去蓬莪朮、蘆薈、青皮、五靈脂,加訶子、蓮肉各三錢。

久瘧不止,脾虛成疳,本方去蘆薈、五靈脂,加黃耆、鱉甲、柴胡、製半夏、神麯各三錢,黨參倍用。食積成疳,形瘦腹緊潮熱,見生人則哭,本方去蘆薈、五靈脂,加黃耆、茯苓、冬朮、製厚朴、製半夏、枳實、神麯、麥芽、三稜、鱉甲各二錢。腦疳本方去蓬莪朮、砂仁、青皮、廣皮,加羌活、防風、膽星、甘草、升麻各二錢。

脊疳、蛔疳本方去蓬莪朮、砂仁、青皮、廣皮、當歸、川芎,加苦楝皮、貫眾、蕪荑、檳榔各二錢。丁奚疳、哺露疳專用本方。無辜疳本方去蓬莪朮、砂仁、五靈脂,加黃耆、鱉甲、檳榔各二錢。

(二)使君子肉,健胃殺蟲,預防諸疳。

使君子肉(一半炒一半生)

每當夏季伏日,令小兒服使君子肉,一歲一生一熟,至七歲則服七生七熟,每年三伏,共服三次,則小兒無疳積之患。且使君子健脾殺蟲,性質和平,無病有病,均可服用,洵妥法也(惟食後忌飲熱湯,否則或呃逆或作瀉,然亦無大害)。

(三)五疳保童丸,治小兒乳食無節,生疳。

青黛,苦楝根皮,夜明砂(布裹洗),五倍子,蘆薈,黃連,龍膽草,白蕪荑仁,乾蟾(酥炙去皮。各一分),麝香(少許),蟬蛻(去嘴爪土),豬膽(五個,拌諸藥焙)

研為末,水煮粟米糊和丸,如麻子大,一歲兒每服三丸,不拘時米飲送下,每日三次。忌食豬肉。

白話文:

第六節:疳證

基本藥方:

將蘆薈(用酒蒸過)、五靈脂(洗淨泥沙,稍微炒過)、夜明砂(炒過)、廣陳皮(用酒炒過)、青陳皮(用醋炒過)、蓬莪朮(煨過)、使君子肉(煨過)、木香、川芎、當歸、砂仁(用酒炒過,各取二錢)、潞黨參、黃連(用薑汁炒過)、乾蟾蜍(用酥油烤過,各取三錢)等藥材磨成細粉。取兩枚公豬膽的膽汁,與藥粉混合,用小米糊製成龍眼大小的藥丸,用米湯送服。

針對不同疳證的辨證加減:

  • 心疳:

  • 症狀:咬牙、伸舌頭、舌頭上生瘡、喜歡喝冷水、嘴唇紅潤、臉色蒼白、喜歡趴在地上。

  • 藥方調整:在基本藥方的基礎上,去除蓬莪朮、砂仁、青皮、廣陳皮、川芎、木香六味藥材,加入生地、茯苓、膽星(各二錢)、辰砂、甘草(各一錢)。

  • 肝疳:

  • 症狀:臉色發青、眼睛生白膜、腹瀉且糞便帶水或呈青色。

  • 藥方調整:在基本藥方的基礎上,去除蓬莪朮、砂仁、廣陳皮、木香,加入膽星、甘草、梔子仁、防風、天麻、蟬蛻(各二錢)。

  • 脾疳:

  • 症狀:吃泥土等異物、臉色和身體都發黃、頭髮稀疏像穗狀、頭大脖子細、肚子脹大、腿腳無力、腹瀉、身體消瘦、白天發涼晚上發熱、沒有食慾。

  • 藥方:直接使用基本藥方。

  • 特別注意:鼻孔下潰爛、手腳枯瘦、口中散發腥臭味、右臉頰出現白色斑點、喘息咳嗽,這是肺疳,需要在基本藥方中去除蓬莪朮、砂仁、青皮、川芎、木香,加入桑白皮、桔梗、紫蘇葉、阿膠、炙甘草(各二錢)。

  • 腎疳:

  • 症狀:耳朵內外生瘡、腿像鶴的膝蓋一樣細、頭骨縫隙沒有閉合、或牙齒和鼻子潰爛變成牙疳。

  • 藥方調整:在基本藥方的基礎上,去除蓬莪朮、砂仁、青皮、廣陳皮、木香、五靈脂,加入熟地、茯苓、山藥、山茱萸(各二錢)。

  • 胃虛疳:

  • 症狀:長期腹瀉不止,導致胃部虛弱形成疳證。

  • 藥方調整:在基本藥方的基礎上,去除蘆薈、五靈脂,加入茯苓、冬瓜子、肉豆蔻、訶子(各二錢),黨參加倍用量。

  • 脾虛疳(痢疾):

  • 症狀:長期痢疾不止,導致脾虛形成疳證。

  • 藥方調整:在基本藥方的基礎上,去除蓬莪朮、蘆薈、青皮、五靈脂,加入訶子、蓮子(各三錢)。

  • 脾虛疳(瘧疾):

  • 症狀:長期瘧疾不止,導致脾虛形成疳證。

  • 藥方調整:在基本藥方的基礎上,去除蘆薈、五靈脂,加入黃耆、鱉甲、柴胡、製半夏、神麯(各三錢),黨參加倍用量。

  • 食積疳:

  • 症狀:因食物積滯導致的疳證,表現為形體消瘦、肚子發緊、發熱、看到陌生人就哭。

  • 藥方調整:在基本藥方的基礎上,去除蘆薈、五靈脂,加入黃耆、茯苓、白朮、製厚朴、製半夏、枳實、神麯、麥芽、三稜、鱉甲(各二錢)。

  • 腦疳:

  • 藥方調整:在基本藥方的基礎上,去除蓬莪朮、砂仁、青皮、廣陳皮,加入羌活、防風、膽星、甘草、升麻(各二錢)。

  • 脊疳、蛔蟲疳:

  • 藥方調整:在基本藥方的基礎上,去除蓬莪朮、砂仁、青皮、廣陳皮、當歸、川芎,加入苦楝皮、貫眾、蕪荑、檳榔(各二錢)。

  • 丁奚疳、哺露疳:

  • 藥方:直接使用基本藥方。

  • 無辜疳:

  • 藥方調整:在基本藥方的基礎上,去除蓬莪朮、砂仁、五靈脂,加入黃耆、鱉甲、檳榔(各二錢)。

(二) 使君子肉

使君子肉可以健胃、殺蟲,預防各種疳證。 使君子肉(一半炒熟、一半生用) 在每年的夏季三伏天,讓小孩服用使君子肉。一歲的小孩服用一份生、一份熟,七歲的小孩服用七份生、七份熟。每年三伏天,一共服用三次,小孩就不會患上疳積。而且使君子能健脾殺蟲,性質平和,無論有沒有病,都可以服用,這個方法很穩妥。但是服用後,忌諱喝熱湯,否則可能會出現呃逆或腹瀉,但也沒有大的害處。

(三) 五疳保童丸

這個藥丸是用來治療小孩因為飲食沒有節制而導致的疳證。

藥材包括:青黛、苦楝根皮、夜明砂(用布包起來洗淨)、五倍子、蘆薈、黃連、龍膽草、白蕪荑仁、乾蟾蜍(用酥油烤過,去除皮,各一分)、麝香(少量)、蟬蛻(去除頭部、爪子和泥土)、豬膽(五個,攪拌其他藥材,烘乾)。

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用水煮小米糊製成藥丸,像麻子一樣大小。一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三粒,不拘時間,用米湯送服,每天三次。忌吃豬肉。